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语文》教学纲领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设置总体目标《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中国语文课,不但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质素全方面提升和人格全方面发展;不不过民族国家强盛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继绝开新光大之所系。我们高等教育目标是人性完善,高素质人才全方面发展,而语文素养又是人全方面发展基本要素。中国语文课程是兰州商学院经济类和非经济类专业开设一门主要基础课。它集工具性、基础性、文学审美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是一门主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写作知识传授,又重视利用语言能力培养,它既服务于其余课程又表现其余课程综合学习结果,是检验学生业务素质、工作能力“试金石”。大学语文课程顺利实施和不停完善,也有利于推进我们兰州商学院文化素质教育方案落实、实施,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竞争实力,提升人才综合培养质量。课程设置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阅读、了解、鉴赏和表示能力,为学好其余课程、为社会实际工作需要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完善大学生文化涵养和当代人格,促进学生可连续发展,使之成为现有专长,又有多方面才能新型人才。(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中国语文》课程设置,主要按照横向和纵向两个纬度伸展。从纵向上看,主要是依照时间次序,选择文学史上各个主要“点”,以点带线,尽可能给同学们一个较为完整文学史概念。从横向上看,主要是依照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组合,选择四种文体中各类较为细致文体,以点带面,古今中外,格调多样,尽可能给同学们一个较为清楚文体概念。每篇选文后面,都增加了一定赏析和点评,从不一样角度来鉴赏名作名篇,实际上也是为同学们提供了鉴赏范本和基本思绪,以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并深入拓展学术思维。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能力,还设计了一些思索题,供学生思索;收录了一些推荐书目,提供给不一样要求学生进行扩展性阅读。教学上树立“大语文观”。以文化、文明为参考背景,以文学为根本,贯通史哲,综合交叉,开阔视野。在陈说性知识基础上,注意提炼评价性知识;在工具性知识落实中注意实现涵养性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基础上,深入指导学生正确地了解和利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备较强适应实际需要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全方面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深入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感情,培养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视野,重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奋发向上人生态度,促进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友好发展。(三)教学方法与伎俩《中国语文》课教学方法是多个多样,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基础上自觉地进行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不停提升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照课程需要采取了多样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当代化教学伎俩以提升课堂效果。1.选取有一定代表性作家作品,以精讲为主,从作家人生经历、作品背景、作品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等很多方面作深入细致地剖析,以点带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历史阶段文学全貌。2.读、写、议结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专题形式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阅读一定量课外作品,在此基础上安排课堂讨论及完成具备一定看法论文。3.古为今用:经过对文学作品阅读,亲密联络当今社会生活实际尤其是大学生生活实际,使中国语文课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含校园文明建设)一个有机部分。4.在中国语文教学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即经过中国语文教学,丰富学生人生阅历,提升他们人生境界;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前沿性,及时吸收学术研究新结果,使学生与学界前沿保持同时。5.主动引入多媒体教学伎俩,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6.教学互动。我们在教学中重视了怎样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能力训练,充分调动学生意识深处潜藏文学素养,引导他们进入五彩斑斓审美苑菀,具象地、主动地进行审美活动。7.课后练习和习作相结合。8.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大学生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将课堂学习情况与课外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四)教课时数45或54课时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精讲篇目二十篇第一篇《诗经·采薇》(一)教学目标及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采薇》诗历史文化背景和对于《采薇》诗主题不一样了解;体味这首诗诗歌意象艺术意境和“杨柳”意象。(二)教学内容一、分析诗歌以“采薇”起兴原因及特点二、分析诗歌采取重章叠句作用三、体味“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艺术意境四、艺术特点1.比兴手法利用: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手法;2.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音乐美和节奏感。3.全诗记叙议论相结合,写景、抒情和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妥贴自然。(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二篇
《先秦诸子语录》(一)教学目标及要求经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孔子思想有一定了解,知道儒家涵养之法,并在实践中不停完善自我道德,提升本身涵养。掌握《论语》语录体特点。背诵《论语》八章。(二)教学内容一、孔子生平和主要思想二、集中讲解《论语》语录八条思想内容三、联络现实,讲解语录中所表现儒家思想及对传统文化深远影响思索题1、中华民族忧患意识是在怎样背景下产生?2、怎样了解忧患意识近代转换及其当代价值?3、从当代观念看,“和而不一样”思想是否仍有借鉴意义?4、为何说,孔子所论之“和而不一样”还关系人品格道德?5、你认为孔子关于人格涵养这些阐述今天是否还具备借鉴意义?(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三篇
《秦晋崤之战》(一)教学目标及要求经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从对比中认识《左传》在历史和文学两方面成就与地位。经过对教材篇目标详细讲解分析,使学生正确了解《左传·秦晋崤之战》善于描写战争突出特点。(二)教学内容
一、《左传》介绍1.优异历史著作:《左传》是第一部完整系统、详细详细记载历史事实编年体史书。2.出色文学著作:善于叙事;善写战争;善写人物;善写辞令。二、写作背景1.秦晋关系:秦晋两国本是盟国,不但在地理位置上接壤,而且世代联姻,秦穆公夫人是晋献公女儿,晋文公夫人是秦穆公女儿,所谓“秦晋之好”起源于此。2.战争背景:“烛之武退秦师”3.战争本质:秦穆公想经过吞并郑国向东方扩张,侵犯了晋国利益。双方都想称霸中原,矛盾日益尖锐,战幕由此拉开。三、层次分析:文章由以下情节组成1.晋文公显灵。2.蹇叔哭师。3.王孙满观师。4.弦高犒师。5.皇武子辞师。6.先轸论伐秦师。7.秦晋崤之战。8.文赢请三帅。9.孟明谢赐。10.秦穆公哭师。四、艺术特色1.善于叙事。2.善写战争。3.善写人物。4.善写辞令。(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四篇
屈原《湘夫人》(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激发学生阅读和观赏屈原作品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观赏楚辞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能力。2、了解作品所表现出诗人情怀,领会《湘夫人》所具备深厚艺术感染力。(二)教学内容一、屈原及其楚文化介绍1.屈原介绍。2.屈原作品。3.“美政”理想。4.屈原影响。二、作品分析1.作品背景。2.课文注释。3.课文评点。4.课文简析三、艺术特点1.比兴手法利用。2.细腻心理描写。3.丰富想象,虚实相生手法。4.屈原式抒情模式(“爱”与“怨”)(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五篇
陶渊明《饮酒》(其五)(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激发学生阅读和观赏诗词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观赏诗词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能力。2、了解诗词所表现出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一样表现手法,领会陶诗所具备深厚艺术感染力。(二)教学内容一、思想背景1.魏晋风度之文人与酒。2.陶渊明诗与酒关系。二、饮酒组诗原序深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饮,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虽多,辞无全次,聊命古人书之,认为欢笑尔”。其写作时间大约在义熙元、二年(405、406),从原序可知,这组诗之所以命名为《饮酒》,是因其借是诗人酒醉之后所作,但内容却与“饮酒”事无关。三、《饮酒》意象及意境分析1.“心远地自偏”句中“远”和“偏”解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之“采菊”与“南山”解3.“飞鸟”句解4.“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中之“真意”与“忘言”解(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六篇
刘义庆《世说新语》(三则)(一)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世说新语》不不过“志人”体小说代表作,而且是“魏晋风度”主要载体,对后世士大夫文化有很大影响;体会其“冷峻玄远”语言艺术特色。(二)教学内容一、《过江诸人》本篇反应了东晋高级士族官僚软弱无能、无法收复失地没落情绪。写新亭对泣,寥寥数百字,场景、气氛、与人物表情都越然纸上。经过对比,鲜明、生动地传达出各自不一样精神境界。“新亭对泣”、“楚囚相对”已传为成语。二、《雪夜访戴》鲜明地表现了当初士人所推崇“魏晋风度”任诞放浪、不拘名士作风。关于“魏晋风度”(能够参看鲁迅《魏晋风度与文章和药及酒之关系》)雪夜访戴,造门不前,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兴之所致,惊世骇俗。言简文约,形神毕现,气韵生动。三、《石崇与王恺争豪》写两人斗富,揭露豪门奢侈、娇纵之情。经过细节刻画人物,以皇亲国戚进行铺垫,反衬石崇富有,将巨富和跋扈程度衬托到了极制致。对王恺心理改变点染,也恰倒好处。文字简练生动,意味丰富、深长。是难得小说佳作。思索题1、《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是怎样达成从侧面反应西晋社会?2、试对于这三篇《世说新语》中人物,进行综合分析。(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七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张若虚生平2、了解本诗出众绘景,及由此生发出对宇宙与人生关系思索。3、体会此诗诗情画意及哲理相结合艺术特色。(二)教学内容一、分析作品1.前十句描写春江花月夜美景。2.中间六句阐发人生哲理。3.后二十句抒发游子思妇相思别离之情。二、艺术特点作品主要采取描写、抒情、说理相结合艺术手法。1.描写景物细腻传神,具备意象美;2.阐释哲理形象深刻,具备哲理美;3.抒发情感含蓄蕴籍,具备情韵美。(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八篇
李华《吊古战场文》(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李华思想和创作道路,阐述这位做家创作成就。详细了解《吊古战场文》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要求学生能在熟读文本基础上,体会本文情感性及哲理性统一;体会全文思想特色。(二)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二、本文主题思想作者借否定过去战争以表现反对唐王朝穷兵黩武政策,致使士卒牺牲累累,百姓流离失所。作者认为,为政应重在宣文教,施仁义,行王道,睦邻友好,得“守在四夷”之效。三、结构内容分析全文内容可分三部分:第一、描写古战场广漠荒瘠。第二、吊古战场。第三、作者理想:人民生活安宁是一切目标中最高目标。四、艺术特色分析第一、文章每一部分都是先描绘、议论,后抒情,尽兴地抒发作者强烈爱憎感情。第二、气脉流畅,层次分明,具备散文音乐美。第三、以四言为主,讲求对仗、工整,但形式多样,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说是一篇优美骈文。第四、作者调动了诸如设问、反诘、比喻、夸大、对仗、排比、对比等多个艺术手法,增强了文章生动性和感染力。(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
第九篇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李白及其诗歌基本特点。2.了解“长风对大雁情意”。3.了解《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艺术意境。(二)教学内容一.作者生平介绍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内容讲解三.艺术特点分析1.思想感情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统一。2.自然与豪放友好结合语言格调(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十篇
杜甫《羌村三首》(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杜甫及其诗歌基本特点。2.了解“史诗”和“诗史”。3.掌握《羌村三首》艺术特点。(二)教学内容一、分析作品第一首写初见家人,是组诗总起,三首中惟此章以兴法开篇。第二首叙还家后事,上承“妻孥”句;而说到“偷生”,又下启“艰难愧深情”意。第三首写邻人交往,上承“邻人”句;写斟酒,则承“如今足斟酌”意;最终究结到忧国忧民、伤时念乱,又成为组诗结穴。这么组诗,通常又谓之“连章体”。二、艺术特点1.以小见大:诗人以回家后一些生活片断,从不一样侧面反应了共同重大主题;2.主观感情和客观场面相结合:第一首主要是经过三个场面表现作者写作意图;第二首直接揭示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第三首经过父老乡亲话语和自己歌声表现主题。(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十一篇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韩愈思想和创作道路及创作成就。详细了解《张中丞传后序》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联络作品实际,详细分析此文议论与抒情是怎样交融以表示作品主旨。(二)教学内容一、韩愈生平及其古文运动韩愈是唐宋古文运动提倡者和领导者,是唐宋散文八大家第一家。
古文运动实质是反对形式主义文风,是文体和文风革新运动,这一运动对后代散文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二、课文分析依照全文布局,可分为五大段落:1.说明作此文缘由2.为许远补传辨冤3.论客观上不可能不死守4.补叙南霁云英烈事迹5.补叙张巡、许远逸事片段三、思想意义本文思想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一)热烈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为捍卫国家统一和拯救民族危亡而艰辛卓越、英勇顽强地与敌人决战到最终一息忠勇品质和慷慨悲壮、宁死不屈英雄气节,洋溢着可歌可泣爱国主义精神。(二)有力地驳斥了对张巡、许远种种责难和污蔑,高度评价了死守雎阳具备“守一城,捍天下”战略意义,痛斥了“弃城图存”和“拥兵坐观”等投降主义和分裂主义,这就打击了当初社会流行助长藩镇叛乱种种言论,澄清了历史是非和现实思想混乱。四、艺术特色1.夹叙夹议。2.善于选择经典细节来刻画人物主要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呼应欲出。3.语言精练,生动而有气势。(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十二篇
白居易《长恨歌》(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白居易创作《长恨歌》背景。2.了解《长恨歌》主题。3.体会《长恨歌》丰富艺术韵味。(二)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二、写作背景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事,王质夫认为,像这么突出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伴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他激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怎样?”。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三、作品分析第一段,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写李隆基、杨玉环会合经过及李对杨宠幸。第二段,自“骊宫高处人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写变乱暴发、杨玉环殒命,李隆基伤痛不已。第三段,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隆基重回长安后对杨玉环无穷思念。第四段,“临邓道土鸿都客”至结束,写杨玉环对李隆基忠贞不渝感情。四、《长恨歌》主题1.讽喻主题;2.爱情主题;3.双重主题。五、艺术特色1.情节波折多变。2.人物形象鲜明。3.叙事、抒情、描写于一炉。(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
第十三篇
柳永《望海潮》(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结合词演进体会本词艺术创新。2、了解诗人怀才不遇情感产生特定背景。3、引导学生思索这首词修辞技巧及铺叙手法上艺术特点。(二)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二、基本解读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格调,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对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一首传世佳作。三、艺术特色1.善于铺叙,是此词特色之一。作品选取最经典、最具表现力景物,从最有特色角度,对杭州繁荣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描绘。尤其是对钱塘潮和西湖描写,非常充分,既具备高度概括性,又非常详细形象。用浓墨重彩对杭州进行了充分描绘,展现了一派兴盛景象。2.善于点染,是其特色之二。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详细看对西湖描写,“重湖叠嗽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思索题试比较和体会此词经过铺叙极力渲染与《雨霖霖》经过直接、间接抒怀表示波折婉转、复杂改变个人情感艺术手法不一样。(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十四篇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教学目标及要求要求学生能在熟读文本基础上,体会本文情感性及哲理性统一;体会全文思想特色;读懂苏辙论文述志方式方法,尤其是结构和语言上特点;了解古代干谒文和当代求职信、自荐书区分联络。(二)教学内容一、作者及文章背景介绍二、结构内容分析1、阐述自己文学看法。2、主要谈实践自己文学主张情况。3、深入申述欲见韩太尉强烈愿望。4、重申自己“生好为文”初衷。三、艺术特色分析1.行文疏荡,颇有奇气。2.注意在此,而立意在彼。3.语言精当畅达、生动传神。4.构思方面,作者采取了由虚而实、层层推进写法。(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十五篇
辛弃疾
《水龙吟》(一)教学目标及要求经过对《水龙吟》分析,使学生注意到辛词思想和艺术亲密关系,并对辛词艺术特色有一定了解;使学生了解作者怎样用传统比兴手法来波折表现自己百折不回精神;了解本篇词风词意沉郁顿挫特色;体会词中三个典故含义。(二)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二、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以遂报国之愿。偶由登临周览之际,以抒郁结心头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三、对比鉴赏,拓展延伸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示和艺术特色方面相同点。1.情感:抒发壮志难酬悲愤之情。2.表现手法:利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3.意境:空阔辽远。4.语言:大气豪放。(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
第十六篇
陆游
《沈园》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介绍陆游生平及创作道路;2.结合《沈园二首》认识诗人出色艺术成就。3.了解陆游诗歌语言晓畅平易、精炼自然、圆转流畅、浅中有深、平中有奇特色。4.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深入体会诗人难过情怀与刻骨铭心之思及诗中反衬笔法利用。(二)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二、诗歌讲析三、艺术特色分析思索题1、试对比陆游爱国诗篇与爱情诗篇,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陆游这个人了解。2、结合陆游与唐琬爱情故事,谈谈你对爱情了解。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
第十七篇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马致远生平及其散曲创作艺术成就;2.感受作品在语言、形象及情趣方面所表现出来出众艺术魅力;3.体会作者在曲中流露出复杂思想感情;(二)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马致远(1250—1323?)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作品以反应退隐山林田园题材为多,格调兼有豪放、清逸特点。著有《东篱乐府》。二、作品分析第一支曲以人生当及时行乐感叹领起全篇。第二、三、四支曲子从兴亡之悲谈到贪财之愚,慨叹所谓名标青史、功业不朽、富贵久长虚幻,以证实及时行乐实在。第五、六两支曲子便转而陈说自己人生哲学。最终一支曲煞尾,正面点题:可叹人生在世,只有睡觉时才得安宁,天一亮便有万事干扰不休。蛩吟即蟋蟀叫,至此才扣住秋景。三、思想内容这套散曲深受老庄思想影响,批判揭露社会现实,否定功名富贵,否定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人生观价值观,保持高洁品格,绝不一样流合污、随波逐流。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怨言里。当然,超然物外、不问世事也从批判现实走向了无所作为、逃避现实、消极颓废、否定一切极端。四、艺术特色艺术魅力突出地表现在语言、形象和情趣三个方面。1.语言俗中透雅、明快率真;2.意象准确生动;3.情趣盎然、诙谐幽默。(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十八篇
张岱《西湖七日半》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经过对文本分析,使学生体会此文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观赏文中描写方法和所写西湖边各类人物。3.经过此文学习,认识明末勃兴市民文化是怎样影响作家创作。(二)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张岱(1597——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亡后隐居著述。著有《琅嬛(láng
huán)文集》、《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等。二、课文介绍《西湖七月半》是张岱小品名篇。本篇以杭州庸俗之辈为附庸风雅而嘈嘈游览西湖和作者几位挚友于清风明月之际引酒赏景高雅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明代古典散文中佳作。(七月半是中元节,杭州人习俗在此夜游西湖赏月。)三、艺术特色1.《西湖七月半》以一个诙谐手法,写出了游湖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2.这些游玩之作,富有作者生活化、个人化情调,显得清新自然。3.张岱语言雅俗结合,颇见功底。这篇小品,寓谐于庄,富有调侃意味。4.张岱拓展了小品文表现领域,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到他手中无不各臻其妙,而且取得一个表示自由。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十九篇
纳兰性德《金缕曲》(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思想;2.了解本篇词风词意狂放特色;3.了解作者抒情怎样直露而不浅薄抒情特点;4.了解词中所用典故含义及作用。(二)教学内容一、纳兰和《纳兰词》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长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更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纳兰性德是清初满州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词人。他作品大多数反应满州贵族生活情调,尽管缺乏广泛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个华贵悲痛,一个优美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其诗词清新隽秀,自然超逸,哀惋感人,间有雄浑之作。陈维嵩认为,他词与南唐李后主格调相同,但词中有青春气息,所以长于后主二、作品分析三、艺术特色1.
最大特点是直抒性灵,感情直率。2.作者经常化用名句,利用典故。(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第二十篇
曾国藩《字谕纪泽儿》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曾国藩思想及成就;2.了解《字谕纪泽儿》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3.认识曾国藩“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读书方法。(二)教学内容一、曾国藩与其《家书》二、课文分析本文是曾国藩写给其长子曾纪泽两封家书。第一封写于清咸丰年八月初三日,针对纪泽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无甚心得,细致讲解朱子“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读书之法。授业解惑,孜孜不倦,父子情深,溢于言表。(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2课时
第二部分泛讲篇目十二篇第一篇季羡林、陈省身《序二篇》第二篇王蒙《语言功效与陷阱》第三篇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猪》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员流动与内部调岗制度
- 成功的八项伟大心理法则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
- 2024年长春客运丛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新疆客运资格证考试题目下载什么软件
- 2024年银川客车考试题库
- 2024年福州客运资格从业证考试
- 2024年湖北客车驾驶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铜陵资格证客运题库
- 英语-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2024年11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试题和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 第七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综合测试卷(新高考专用)(学生版)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练(新高考专用)
- 大学美育(同济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2024年离婚协议书模板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版)
- 福建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美甲师)参考试题及答案
- 航空器系统与动力装置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考英语过去将来时趣味讲解动态课件(43张课件)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08D8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
- 科学的体育锻炼课件(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