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19世纪40年代中期):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2.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直接理论来源(最直接、最重大影响)(1)德国古典哲学(最高成果)A.黑格尔(德,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辩证法B.费尔马哈(德,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唯物主义(2)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叶)代表人物:西门、傅立叶、欧文2.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主观条件(1)树立了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2)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涉猎较多的学科领域。(3)与同时代的其它人相比具有双重优越性。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发展者。(1)《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1845.春,马克思)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恩格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2)《哲学的贫困》(1847.7,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1848.2,马克思+恩格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3)《资本论》(第1卷,1867,马克思+第2-3卷,恩格斯)2.列宁(论文):《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C末20C初传入中国)(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其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言之: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但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1)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核心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革命性(1)彻底的批判精神。(2)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2.科学性(1)不带任何偏见性。(2)深刻性。(3)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1.含义: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2.意义:(1)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3)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理论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长期性)。4.关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1)对党和国家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2)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是与时俱进的典范。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最高):推翻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1.理想(1)定义: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简言之:人的奋斗目标)(2)内容: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最根本,核心)等。2.辩证统一:A.最高理想(长期):实现共产主义B.共同理想(近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2)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3.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1)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2)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3)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1.坚决反对任何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3.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4.在中国现时代,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目的:(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1)定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2)决定因素:A.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3.中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新的研究课题(1)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世界新技术革命。(4)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方法论(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2)理论创新。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1.哲学:(1)定义:A.世界观(定义: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B.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2)重大问题(世界的本质问题):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A.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a.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a)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代表人物:贝克莱(18C,英)、陆九渊(宋)、王守仁(明)(b)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代表人物:黑格尔(19C,德)、朱熹(宋)b.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代表:”原子论”(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元气说”(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论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形态)基本思想:①承认是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②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③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3)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A.本体论: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B.认识论:可知论VS不可知论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VS历史唯心主义)。(二)物质1.定义(列宁):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根本属性:运动(1)运动VS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A.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B.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2)相对静止A.定义: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B.情形:a.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b.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意义:a.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b.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c.理解绝对运动。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1)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A.持续性: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B.顺序性: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C.特点:一维性(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2)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三维性(每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宽、高度)(3)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A.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B.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C.时间和空间既是绝正确、无限的,又是相正确、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1.定义: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2.内容:(1)(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种类: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类主体(2)(实践)客体: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A.特性: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B.基本类型:自然客体(自然物+人工自然物)、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主观精神+客观化精神)3.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4.基本形式:(1)物质生产实践。(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5.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1)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自在自然→人化自然(随着实践活动的扩展)A.自在自然:a.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b.人类实践活动当前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B.人化自然: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2)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一)世界(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普遍性和多样性1.联系的客观性: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2.联系的普遍性:(1)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2)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的。(3)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方法论:(1)坚持全面的观点。(3)抓住事物中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3.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二)世界的运动(发展: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行的运动变化)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1)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2.决定因素: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实物发展的辩证本性。(1)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3)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3.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VS形而上学1.表现:(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2.焦点: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唯物辩证法:(1)定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2)内容:A.对立统一规律(实质、核心,宇宙的根本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a.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b.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c.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d.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B.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其它范畴: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对立统一(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对立统一):A.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基本属性):(1)定义:A.矛盾的同一性:A-1.定义: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情形)。b-1.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b-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A-2.表现: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B.矛盾的斗争性:B-1.定义: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B-2.表现:a.量变过程。b.质变过程。(2)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结(3)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定义:A.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B.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一事物与她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2)关系: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B.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C.外因经过内因而起作用。(3)应用: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及始终。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2)矛盾的特殊性:A.形式: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B.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a.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C.重要表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情形)C-1.主要矛盾(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和次要矛盾(处服从地位)的不平衡。a.关系:a-1.相互影响、相互作用。a-2.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b.方法论:坚持”两手抓”。C-2.矛盾的主要方面(处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和次要方面(处被支配地位)的不平衡。a.关系:a-1.相互制约、相互作用。a-2.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b.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关系:辩证统一A.互相联结。B.互相区别。C.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4)应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1)质:一事物区别于她事物的内在规定性。(2)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能够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3)度(质和量的统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意义:A.认识上,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B.实践上,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2.量变、质变(1)定义:A.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B.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2)区别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3)关系:辩证统一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1)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2)否定: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3)关系:辩证统一(相互依存、渗透)(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①内容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经过其实现自身运动、自我发展。B.特点: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C.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是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②方法论A.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B.对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2.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3.现实意义:(1)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3)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4.错误观点:循环论、直线论5.方法论:(1)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2)要有走曲折的路和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一)原因和结果1.显著特点:原因在先,结果在后。2.关系:(1)对立(2)统一A.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相互作用。(3)客观的、普遍的(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3.意义:(1)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二)必然性和偶然性1.定义:(1)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2)偶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2.关系:(1)对立统一(2)辩证统一A.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B.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错误观点:(1)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2)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4.意义:(1)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2)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3)决不能忽视偶然性。(三)可能性和现实性1.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2.现实性: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3.关系:(1)对立(2)统一A.紧密相连、不可分割。B.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4.意义:(1)一切工作从现实出发。(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四)内容和形式1.定义(1)内容: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2)形式: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关系(1)对立统一A.相互依存、密不可分。B.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2)相互作用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B.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C.构成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3.意义: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4.错误观念:形式主义←→形式虚无主义(五)本质和现象1.定义(1)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2)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A.真相:现象=本质B.假相:现象≠本质2.关系:对立统一(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A.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经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B.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C.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2)相互联系、相互依存A.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B.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3.意义(1)对立→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有必要经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2)统一→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和自然规律1.规律(1)定义: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特点A.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规律的普遍性: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2.自然规律: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1.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冲突,形成不以她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2.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有规律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3.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一)意识1.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B.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C.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2)社会性劳动的产物(决定性)A.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B.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2.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A.意识的主观性:a.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b.经过感性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理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和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不但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B.意识的客观性:a.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b.反映的是客观事物。c.产生差异性个体意识的原因是客观的。d.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来源于客观世界。∴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定义: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经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1)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具有主动创造性。(3)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4)能经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最突出)。2.性质:正确+错误(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统一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一、认识的产生1.认识: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和活动。(1)产生(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劳动实践(2)起源=意识的起源2.认识论VS本体论(1)认识论:思维能不能认识、能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本体论:世界的本质或本源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3)关系:A.认识论和本体论是不可分的。B.本体论决定认识论。a.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b.本体论需要经过具体的认识论观点表现。3.认识VS认识论(区别:相对)(1)先有认识及其发展,后有认识论。(2)认识发展史同人类、生产、社会发展史一样漫长;认识论是认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生的。(3)认识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认识论是以认识为研究对象,揭示认识的本质、产生和发展规律。4.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1)特点(最显著):实践性(2)划清界限A.唯物论的反映论VS唯心论的认识论B.可知论VS不可知论C.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VS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研究课题来推动认识的发展。(2)认识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新的观察和研究的物质手段。(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和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三、认识(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主体(1)定义: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2)性质和特点:A.自然属性B.社会历史性(=认识主体的历史性):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C.能动性(突出特点,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认识主体的能动性/自觉的能动性):认识主体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体。(3)结构A.人类个体(最小单位)B.群体C.人类整体(最高层次):历史+现在+未来的人2.认识客体(1)定义: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结构A.自然客体: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B.社会客体C.精神客体:精神活动+精神产品(3)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3.关系:对立(相互区别)统一(相互依存、作用;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1)实践:改造VS被改造(2)认识:反映VS被反映(3)相互作用: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条件)A.有正确的思维方法。B.感性材料应是丰富、全面的。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1)决定因素:认识主体(感觉+思维器官)和客体(现象+本质)的特征(2)感性形式:由思维器官反映事物的现象。(3)理性形式:由感觉器官反映事物的本质。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感觉(最直接)、知觉、表象(2)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概念、判断、推理(3)关系:对立统一A.区别:感性认识是不深刻、片面的;理想认识是深刻、全面、相对稳定的。B.联系a.理想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两者相互渗透。(4)错误观点:经验主义(经验论)、教条主义(唯物论)二、理性认识→实践(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意义)1.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检验、丰富和发展理性认识。三、认识过程的多次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1.认识的重复性(1)决定因素A.客体a.事物本身的复杂性。b.事物的本质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逐渐暴露出来。c.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B.主体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1)认识的有限性: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2)认识的无限性: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3)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螺旋式的上升运动。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节:真理和价值一、真理及其属性1.真理和谬论(1)真理:主体正确地反映客体。(2)谬论:主体歪曲地反映客体。(3)关系A.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B.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2.真理的属性(1)真理的客观性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2)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A.任何真理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是绝正确。B.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正确。(3)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A.广: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B.深: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的正确认识。(4):(2)+(3)A.关系a.相互依存b.相互包含、相互渗透c.相对真理→绝对真理B.错误观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1)”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2)”有用即真理”。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1)原因A.实践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使认识得到检验。B.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2)实践标准VS逻辑证明(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A.不能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B.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准。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A.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经过实践来检验。B.实践能对人类的一切认识做出检验。(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A.任何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重复性。三、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1.价值: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2.关系:(1)对立(2)统一A.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B.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3.真理的价值(表现):真理的功能(1)指导实践(2)再认识(3)教育和激励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内在本质和要求)一、认识的目的:运用(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2.党的思想路线VS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1)思想路线:一个阶级与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2)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关系:统一A.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B.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C.”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最早:《河间献王传》(《汉书》,东汉,班固)D.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党的群众路线VS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紧密相连: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B.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1.地理环境(1)定义:人类生存和发展因此来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2)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3)作用A.依赖a.人类生存的场所。b.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b-1.生态资源b-2.生物资源b-3.矿物资源B.制约和影响a.经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b.经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2.人口因素(1)定义:一个综合范畴(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2)作用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B.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合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3)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3.生产方式(1)定义: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2)构成:生产力+生产关系(3)作用(决定性)A.生产方式/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B.生产方式/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二)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1.社会心理(低级层次)和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式(高级层次):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2.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各种思想体系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3.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主体。(三)关系:辩证(1+2)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定义: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2)表现A.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C.社会意识受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反映者(意识主体)的影响和制约。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定义: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2)表现A.先进/正确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先前发展。B.落后/错误的: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定义: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和平衡。(2)表现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相互作用、影响。E.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重要表现)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高度概括、抽象的范畴,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3)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1.生产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2.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一定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劳动者(体力+脑力)、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天然存在的+劳动加工的)(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3)渗透性因素:自然科学(4)准备性因素:教育3.技术非单独的生产力要素(1)硬件:生产的物质设备。(2)软件:人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1.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2.生产关系体系(相互联系、制约)(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基础)A.类型:生产资料公有制+私有制B.表现a.生产劳动的前提。b.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c.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2)。d.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3)。(三)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关系(辩证):1+2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A.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B.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1+2的连续的动态过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人类社会的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二)上层建筑1.定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及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综合。2.类型(1)政治/实体性上层建筑(有形):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2)观念/思想上层建筑(无形):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思形态。(3)关系A.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B.政治上层建筑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三)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关系:辩证(1+2)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1)先进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帮助其确立、巩固和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极力维护并妄图其免于灭亡,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1+2的连续的动态过程)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一)社会形态的划分1.经济(划分标准):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1)5种(直接):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2)3种(间接):A.划分依据:人的发展状况B.内容:人的依赖性社会(=自然经济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产品经济社会)(3)关系A.都是马克思提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B.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划分本质是统一的。C.相互不能否定或取代。2.技术(划分标准):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1.统一: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2.根据: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归结于生产力水平(1)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而以此形成的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却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力论:社会结果是由各个个人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造成的;每一个个人和每一种社会力量都具有偶然性,但社会结果却体现了历史必然性。(3)历史决定论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从而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1.内容A.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历史决定论B.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主体选择的作用2.关系:一致、不矛盾(1)(历史决定论)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2)(历史决定论)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或然决定。单义决定: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联系。或然决定: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3)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会有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其选择能够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四)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1)纵向:5种社会形态(2)横向: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体系、上层建筑。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也是千差万别的。(1)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2)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3)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形态转变时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4)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1)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3.关系: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1)矛盾(1)起主导作用。(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反作用。4.作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2)A.制约和决定其它各种社会矛盾。B.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C.决定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D.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二、阶级斗争1.阶级(1)定义: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2)产生和存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3)实质:经济范畴→社会范畴2.阶级斗争(1)定义: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B.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2)根源:物质利益的对立。(3)形式:经济、政治、思想斗争3.作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表现)(1)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2)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三、社会运动(基本形式)1.社会革命(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1)定义: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2)标志(首要、基本):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3)产生: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4)基本形式:暴力革命(由国家的本质决定)(5)作用A.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B.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C.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2.社会改革(1)定义:同一社会制度(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2)实质:社会革命VS社会改革A.性质社会革命:改变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不改变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B.目的社会革命: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自下而上。社会改革: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自上而下。C.形式社会革命:暴力革命。社会改革: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3)作用A.能够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B.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C.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3.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社会改革的普遍性:社会改革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2)社会改革的特殊性:不同时期、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A.表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VS阶级社会的改革a.形式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主动的、自觉的阶级社会的改革:被动的、自发的b.出发点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阶级社会的改革: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c.效果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能够在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阶级社会的改革: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矛盾,不能在的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放生产力a.由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b.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c.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d.必须正确处理”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强国之路4.作用: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四、文化1.定义(1)广: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财富的总和。(2)狭:观念形态,包括一切的社会意识形式。2.本质:人和社会的具体存在方式3.根本特性: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前提: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开放性)文化的多样性(个性)VS文化的统一性(共性):辩证统一→:基础←:前提4.社会功能(1)信息功能(2)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3)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4)认识功能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2)内容: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目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世界。(4)任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5)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功能和作用A.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B.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1.属性(1)自然属性(基础):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征。(2)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2.本质(1)劳动(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2)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区别A.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区别。B.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区别。(3)人的需要3.与社会的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产生: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2)发展变化: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3)本质: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是一致(指实践)的。(4)目的: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二、人民群众1.历史观上的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焦点:历史的创造者(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历史唯物主义:广大人民群众(2)历史唯心主义:个别英雄人物2.定义: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1)量的规定性: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个人)(2)质的规定性: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3.本质:历史范畴4.现阶段内容:(1)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2)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团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5.作用:历史的创造者(1)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6.制约:既定的历史条件7.无产阶级政党(1)根本观点:群众观点A.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向人民群众负责。D.向人民群众学习。(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基本出发点、最终归宿,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一切依靠群众(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本工作方法,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意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个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前提)VS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辩证统一(一)分类依据: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普通个人VS(<)历史人物依据:大or小。2.正面/杰出人物VS反面人物依据:积极的or消极的(二)作用1.杰出人物(1)表现A.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a.能够反映她们所处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b.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根据其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作斗争。B.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为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C.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其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促进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物质、精神文明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基本观点和方法A.深入了解她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B.作阶级分析。C.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D.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2.无产阶级领袖(1)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2)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一、商品经济1.定义(1)商品: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2)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A.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B.商品交换: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2.产生和存在(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社会生产划分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分工)(2)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3.决定因素(劳动的二重性)(1)具体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2)抽象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的实体。(3)关系: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4.属性(商品的二因素)(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A.一种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物品的有用性。(2)价值(社会属性):最本质①定义: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②构成A.物化/过去的劳动(转移的具体劳动,无发生新价值):以生产品形式存在的已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B.活劳动(活的抽象劳动,发生新价值):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所新消耗的抽象劳动(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新创造的生产资料的价值)。③实质A.质:=B.量(商品的价值量):有差别5.商品的价值量(1)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条件)①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②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A.劳动熟练程度:人们的劳动经验和技术精湛的程度。B.劳动强度:人们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2)构成:商品的社会价值VS商品的个别价值①定义A.商品的社会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B.商品的个别价值: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②关系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盈利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亏本、破产(3)关系①简单劳动VS复杂劳动A.简单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尺度):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B.复杂劳动(倍加的简单劳动,经过市场交换自发实现):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②劳动生产率(反比)A.定义: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B.表示a.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b.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C.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无变化→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无变化6.货币(1)产生:一般等价物(某种商品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代表)贵金属能固定充当货币的原因A.本身包含一定价值的商品。B.便于执行货币的职能(体积小且价值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不易腐烂、便于保存和携带等自然属性)。(2)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职能: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A.价值尺度(最基本)a.定义: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b.表现:价格c.价值VS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B.流通手段(最基本)a.定义: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b.构成b-1.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买:商品—货币;卖:货币—商品)。b-2.货币流通: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不断运动。c.沿革:贵金属(条块)→铸币→纸币d.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实际金属货币的需求量→纸币贬值+物价上涨C.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D.支付手段: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E.世界货币: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二、商品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VS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劳动的双重属性)1.定义(1)社会劳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是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质。(2)私人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按照自己私人的意愿和利益进行的,具有私人性质。2.条件(1)生产资料私有制(2)社会分工3.表现(1)全部不能销售→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2)部分不能销售or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私人劳动只能转化一部分为社会劳动。4.作用:决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1.定义:商品按照商品的社会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1)价值量的决定。(2)实行等价交换。2.作用(1)构成A.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B.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2)内容A.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B.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贫富差异)。3.表现形式:价格的波动(1)价格<价值:供过于求(2)价格>价值:供不应求(3)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的原因A.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B.从较长期和全社会总体来看,同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降部分能够互相抵消。四、资本主义1.生产关系(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剥削和被剥削(1)产生A.时间:封建社会末期B.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C.基础: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小/简单商品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基础上,以手工劳动进行商品生产的经济。(2)形成A.商业的发展(促进)B.资本原始积累(加速)a.基本条件a-1.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a-2.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b.实质: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起来,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c.典型:英国”圈地运动”2.制度的确立(条件)(1)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2)产/工业革命(完全):生产技术革命(手工生产→机器生产+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定义: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经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一、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体力+脑力),它存在于活的人体中。1.基本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2.特点(1)价值①生活资料的价值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目的:自身劳动力的再生产。B.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目的:延续劳动力的供给。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目的: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②历史和道德因素: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2)使用价值:不但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商品自身更大的价值。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1.构成(1)劳动过程①定义:人们经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②特点A.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B.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2)价值增值过程:资本家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劳动力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了本身的价值,即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m)(1)定义: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2)生产的基本方法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A.前提:必要劳动时间不变B.途径:工作日延长+劳动强度提高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方法)A.前提:工作日不变B.途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C.条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D.实现过程: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3.工人的劳动时间(1day)(1)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2)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三、货币转化为资本1.资本(1)定义: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剥削和被剥削)(3)构成①资本技术构成(物质形态):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构成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②资本价值构成(价值形态)(依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A.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B.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意义a.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b.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③资本有机构成(c:v):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2.剩余价值率(m’)(表示)(1)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2)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3.剩余价值量(M)(1)表示: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m’<m/v>×v)(2)途径A.提高m’(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增加v(雇佣更多的工人,扩大剥削范围)4.剩余价值规律(1)内容:经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A.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B.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C.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2)意义: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深刻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趋势。四、(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1.定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2.客观必然性(1)内在动力: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2)外在压力: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3.实质: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原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4.后果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②失业/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的供给>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形成。*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A.起着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以满足资本对劳动力有时增加有时减少的需要。B.迫使在业工人接受较低的工资和较差的劳动条件,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统治与剥削。③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5.历史作用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6.必然趋势: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政治制度(一)定义: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二)构成1.国家制度(核心)(1)国体: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专政)(2)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①君主立宪制A.定义:以君主(/国王、皇帝、天皇等)为国家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B.性质: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C.类型(A)议会君主制(大多数)(典型:英国)实:议会(国家政权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立法机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内阁/政府*内阁a.产生:议会根据宪法,对议会负责b.组成: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c.领导人:首相/总理虚:君主(象征意义)(B)二元君主制(少数)(典型:约旦)a.国家政权:实(君主←内阁)+虚(议会)b.君主(最高统治者,掌实权)(权力)(a)组内阁。(b)批准和颁布法律,召集和解散议会。②民主共和制A.定义:由选举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B.性质(较完备、成熟、典型):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C.类型(A)议会/内阁共和制(典型:德国、意大利)实:议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责任内阁(掌实权)虚:国家元首(总统)(B)总统共和制(典型:美国)实:(名义上对选民负责←)总统(←政府):国家元首,选举产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议会(最高立法机关):对总统的严重违宪行为可提出弹劾,但不能罢免。(C)半总统制(典型:法国)实(政府首脑):总统(选举产生)+政府总理(D)委员会/合议制(典型:瑞士)a.议会(最高立法机关)←委员会(政府,议会的执行机构,最高行政权力)b.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委员会主席(委员会的各委员轮流担任,任期一年)③专制独裁制(典型:德国、意大利、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2.政党制度(1)资产阶级政党①政治目的:执掌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②主要职能A.主导资产阶级议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使选举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或由本党所代表的某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B.由本党代表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执掌或参加国家政权。C.将某资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政见上升为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加以推行。(2)类型①一党制:一个国家中长期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②两党制(典型:美国)A.定义:一个国家中的两个最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B.构成:执政党+在野/反对党③多党制(典型:意大利、法国)定义: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或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3.普选制度(1)定义: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2)作用A.资产阶级统治者经过选举获得合法外衣。B.有利于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进入统治机构,遏制某些恶劣政党的活动。C.使劳动人民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政事和国家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