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地方区域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红色研学:地方区域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红色研学:地方区域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红色研学:地方区域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色研学:地方区域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教育部明确指出,“研学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研学是近几年来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各地学校纷纷依托当地丰富独特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受到大部分学校的青睐,文中笔者首先论文红色研学的概念与意义,并就如何结合我校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论述了自己的思路,以期为其他学校开展红色研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研学;德育资源;区域文化特色;德育教育

研学,也叫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在教育界较为盛行的一种教育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结合域情、校情、生情,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接触社会、拓宽视野、参与体验、丰富经验和阅历的一种教育方式,实践学生的知行合一。在研学主题中,国学文化、红色研学及科技类产品受颇受青睐,而这些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正是体现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研学旅行中,应如何与传统文化紧密相结合,研学游如何朝着更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值得人们思考。面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精准地选择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把红色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一、红色研学的定义及意义

1.红色研学的定义

红色研学以传承红色文化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依托独特的红色教育资源,结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2.红色研学的意义

红色研学能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地重温革命光荣历史,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和对人民的热爱之情。目前,红色研学已成为教育界、旅游界的热点话题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支撑点,各地兴起了红色研学的浪潮。红色研学要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应要突出红色内涵,并要与区域文化特色深度融合及与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相结合,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开辟德育新路径。

二、区域红色资源的简介

在新时期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在新时期,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是时代的要求,鄞州区是浙江省宁波市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例如“和丰创意广场工人运动旧址”“堇山红脉”等地,最闻名的是“沙氏兄弟”。

“沙氏兄弟”闻名于浙甬大地,包括老大沙孟海、老二沙文求、老三沙文汉、老四沙文威、老五沙文度五兄弟。老大沙孟海沙氏老大沙孟海,素有“浙江才子”之称。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时,为中共党员冯定、李求实等做了许多通信联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浙江大学教授、杭州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等职。

沙文求烈士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在故居组织、领导农民进行反霸、反奸商斗争,从此点燃了鄞县、奉化两个地方的革命火种,给予反动派以沉重打击,1928年参加广州起义后牺牲,时年24岁;老三沙文汉同志是共产国际的红色间谍,长期从事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重庆号起义、第二舰队起义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新中国成立后出任浙江省第一任省长;老四沙文威是沙氏兄弟中最早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长期从事党的情报工作,利用沙孟海先生的掩护为党做了许多有贡献的情报工作,是李克农、潘汉年手下的谍海干才;老五沙季同从小受其哥哥革命思想之熏陶,自幼就在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8年赴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被康生陷害,英年早逝。

“沙氏五兄弟”出生于我学校所在的塘溪镇,现在镇上还有沙氏故居,特定环境下的特殊经历使沙氏五兄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艰苦斗争的忠实缩影,沙氏故居中不仅仅沙氏兄弟出生的痕迹,更留下了他们为了革命奋斗时留下的足迹。在新的时期,沙氏故居必然会成为人们缅怀革命烈士,继承烈士精神,激励人们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场所。

三、运用“沙氏五兄弟”开展红色研学的对策

红色研学旅行是以红色旅游为载体的研学旅行,是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游览观光、参观体验、研学教育和学习探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特点主要是:采取红色旅游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突出红色内涵,集学习历史、培养情操和观光旅游于一体。

1.开发“沙氏五兄弟”红色因素深度融合

红色研学要根植于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体现出本土地域特点。只有体现鲜明的本土化特点,红色研学才有自己的灵魂和精髓。

以“沙氏五兄弟”为例,十分适合开发区域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红色研学应坚持红色教育的地域特色,善于利用本土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设计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方案,打造红色研学校本课程,以发挥红色教育良好的育人效应,开辟中小学生德育新路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让学生走进红色大地,利用专业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开展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探究、拓展活动,让莘莘学子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在反复触摸红色文化中,认识红色文化精神的实质内涵,在实践、反思中坚定信念,完成精神的蜕变。

2.要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相结合

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形态,红色研学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结构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根据小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兴趣广泛、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应从整体构建“听”“观”“触”“展”“悟”五位一体的立体化多元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听”,包含听研学老师、学生“小导游”讲解和当地人讲述;“观”,是参观沙氏故居、遗址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触”,是重走红色路线,触摸革命遗存;“展”,是展示紅色研学画册或手抄报,演绎红色舞台剧等;“悟”,是写研学后感,跟同学分享所思所悟。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唱一首革命歌曲”“讲一个革命者故事”“瞻仰沙氏故居”“撰写一份红色心得”等形式多样的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学习和继承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和无私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