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一、填空:第一章:1、古典政治经济学在17世纪中叶产生,到19世纪初完成。“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2、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仍然存在许多派别,当代西方经济学演变为(新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两大主流经济思潮。3、在生产力三个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它们又称为(生产资料),其中人的因素处于主动地位。――――――――――――――――――――――――――――――――――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是从商品分析开始的。其运动反映着其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这是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第三章:1、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3、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从而使生产规模扩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4、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社会两极分化,即一极是社会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就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第四章:1、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是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2、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可以把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按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3、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4、对于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经济周期可能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一般来说,典型的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5、固定资本更新只是经济危机周期性表现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其爆发的原因。一切经济危机的爆发,毫无例外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第五章:1、名义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额,也称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能够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2、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但从现象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3、地价上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地租有增长趋势,二是利息率呈下降趋势。――――――――――――――――――――――――――――――――――第六章:1、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政治前提,而产业革命则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2、垄断,指的就是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协议和联合,对某一经济部门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的状况。垄断的实质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3、1929年爆发的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转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第七章: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符合发展生产力的要求,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是劳动者实现经济平等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是由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状况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第八章:1、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建立在现代生产技术条件下的一种以股份制公司为主要形式,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的企业制度。2、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各种手段,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扣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进步的过程。3、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计划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第九章:1、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口增长、科学技术水平、制度与体制、总需求等。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可持续发展指人类所谋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进行,要通过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能源储备的综合协调,实现持续和健康的全面发展。――――――――――――――――――――――――――――――――――第十章: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值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雇佣劳动关系全球化。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可以利用国际分工,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引进技术、资本及管理经验。二、单项选择题:第一章:1、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A、威廉.配第B、蒙克莱田C、萨伊D、马尔萨斯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B、人类科学经济思想的结晶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理论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生产C、劳动对象D、生产力4、社会生产过程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经济运动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消费B、交换C、生产D、分配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A、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B、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C、私有制社会共有的规律D、个别社会所独有的规律第二章1、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指()A、具体劳动B、私人劳动C、抽象劳动D、脑力劳动2、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上,下列错误的说法是()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使用价值就必然有价值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C、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必须是人类劳动的产品D、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能成为商品,也才有价值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简答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是()A、完全不同的两种劳动的结合B、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C、先进行具体劳动后进行抽象劳动D、先耗费抽象劳动再进行具体劳动5、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比例关系和区别是取决于()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B、受教育程度的高低C、社会经济与科学文化条件和反复的市场交换C、历史不同阶段的比较6、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同时增加C、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D、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同时降低7、货币之所以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金银本身体积小,价值大B、货币能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C、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D、货币是国家发行的8、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A、流通中的纸币总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数量B、流通中的纸币总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流通的数量C、流通中的纸币总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D、流通中的纸币总量取决于纸币的流通速度9、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下跌的现象是()A、通货膨胀B、生产过剩C、通货紧缩D、经济危机10、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格与价值始终保持一致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始终高于价值D、价格始终低于价值11、市场经济是与()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它反映的是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A、自然经济B、产品经济C、商品经济D、计划经济第三章一、单选题1.资本总公式是A.G-W-G’B.W-G-W’C.P-G-P’D.G-G’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货币的产生B.资产阶级取得政权C.劳动力成为商品D.社会分工的出现3.劳动力作为商品,它的价值决定于A.工资水平B.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资本家的盈利能力D.所有制的形式4.按照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马克思将资本区分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C.商品资本与货币资本D.生产资本与货币资本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剩余价值率高表明A.工人的劳动生产力水平高B.必要劳动时间占工作日的比例大C.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高D.工人劳动是复杂劳动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通过的途径是A.个别企业改进技术B.全社会改进技术C.缩短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D.降低工人生活资料的价值7、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大企业采取终身雇佣制。该制度()放松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控制不利于剩余价值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和熟练程度降低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8、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工人的储蓄存款资本家的储蓄存款银行的贷款剩余价值9、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使A.资本家的剥削程度提高B.不变资本相对下降C.失业率会下降D.可变资本相对减少1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A.劳动力供给减少B.劳动力需求绝对减少C.工人工资面临上涨的压力D.劳动力需求相对下降11.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A.有机构成提高B.剩余价值率提高C.财富和贫困同时积累D.规模经济效应明显12.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目的是A.价值增殖B.创造社会财富C.生产使用价值D.实现资本家个人的社会责任1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解决的前提是A.货币转化为资本B.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C.等价交换D.劳动力成为商品14.剩余价值率A.代表着剥削程度B.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C.是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比例D.决定着剩余价值量15.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情形是因为A.工人不能带来剩余价值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C.劳动力供给增多D.要求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16.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普遍实行“民主管理”,吸收职工参与企业决策。这说明A.工人雇佣劳动者地位已经改变B.资本主义民主程度大幅度提高C.增加剩余价值的方式更加巧妙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第四章1、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在任何条件下,再生产都要连续进行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C、物质替换有保障 D、计划要科学可行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第二部类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Ⅱ(c+v+m)=Ⅰ(v+m)+Ⅱ(v+m)B、Ⅱ(c+v+m)>Ⅰ(v+m)+Ⅱ(v+m)C、Ⅱ(c+v+m)<Ⅰ(v+m)+Ⅱ(v+m) D、Ⅱ(c+v+m)=Ⅰc+Ⅱ(v+m)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Ⅰ(c+v+m)=Ⅱ(c+△c)+Ⅰ(c+△c) B、Ⅰ(v+m)=Ⅱ△c+Ⅰ△c C、Ⅰ(v+m)>Ⅱc+△c D、Ⅰ(v+m)<Ⅱc+△c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v+△v+)=Ⅱ(c+△c) B、Ⅰ(c+△c)=Ⅱ(v+△v+)C、Ⅰ(v+△v+)>Ⅱ(c+△c) D、Ⅰ(c+△c)>Ⅱ(v+△v+)5、资本周转时间应该包括()。A、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劳动时间和停工时间的总和B、采购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总和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总和6、资本周转速度()。A、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正比B、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反比C、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正比D、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反比7、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A、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B、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资本不同部分磨损方式的不同D、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速度的不同8、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C、社会总产品的生产 D、社会总产品的分配9、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属于()A、价值补偿B、实物替换C、劳动力的补偿 D、资金的补偿10、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C、固定资本更新D、资本循环与周转11、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的损耗属于()A、物质磨损B、无形磨损C、精神磨损D、固定资本更新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过剩B、货币充当流通和支付手段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固定资本更新13、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目的是()A、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说明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C、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D、说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第五章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劳动的价值或者价格C、劳动的价值D、劳动的价格2、在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组成中,构成生产成本部分指的是()A、c+vB、v+mC、c+v+mD、c+m3、在下列因素中,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胜败关键因素是()A、市场份额大小B、成本价格高低C、技术先进程度D、生产费用多少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导致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其实质是()A、利润是可变资本产物B、利润的高低只与资本量的多少有关C、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工人受到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D、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5、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前提是()A、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B、相对剩余价值转化为超额剩余价值C、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D、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6、银行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存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C、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D、银行的资产业务7、银行资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A、大于平均利润B、小于平均利润C、相当于平均利润D、不大于平均利润8、级差地租Ⅱ的形成条件是()A、土地优劣程度不同B、地理位置不同C、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而形成D、肥沃程度不同9、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A、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B、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C、农产品的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D、农产品经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10、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它的决定取决于()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C、农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D、地租和利息率高低第六章1.()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基础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D、资本原始积累2.()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确立的政治前提A、资产阶级革命B、产业革命C、资本原始积累D、地理大发现3.()是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确立的物质基础A、资产阶级革命B、产业革命C、资本原始积累D、地理大发现4.垄断的实质是为了获得()A、平均利润B、垄断利润C、市场份额D、有利投资场所5.在美国比较普遍的垄断组织形式是()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6.在德国比较普遍的垄断组织形式是()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7.在法国比较普遍的垄断组织形式是()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8.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里的统治的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个人联合B、股份制C、参与制D、代理制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基础是()A、凯恩斯主义B、新自由主义C、马克思主义D、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10.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A、垄断取代自由竞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取代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取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第七章1、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盈利能力B、控制力C、生产能力D、企业规模2、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是()A、国有独资企业B、业主制C、股份公司D、合伙制3、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是()A、资本联合B、劳动联合C、土地合作D、生产合作4、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是指()A、公有制经济的国有经济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B、国民收入的分配形式C、公有制经济的所有权归属形式D、公有资本的经济运行方式和产权组织形式5、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主要支配权和控制权属于()A、国家B、集体C、企业D、广大劳动人民6、市场经济和按劳分配是()A、矛盾的B、统一的C、互不相干的D、既矛盾又统一的第八章1、宏观调控的主体是()A企业B行业协会C政府机构D金融机构2、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属于宏观调控的()A计划手段B经济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3、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效应是()A刺激社会总需求B降低利率C促进就业D降低经济增长率4、刺激就业的财政政策措施是()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税率C制定财政预算D在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转移支付5、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B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C调整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D保护国内品牌6、以下不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是()A法定存款准备金B再贴现率C公开市场业务D外汇交易量7、我国企业“五险两金”制度中的两金是指住房公积金和()A养老保险金B医疗保险金C失业保险金D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第九章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A、深化改革B、创新驱动C、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D、城乡一体化2、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A、由集约型向粗放型转变B、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由内含型向外延型转变D、由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3、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C、尽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由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第十章1、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时代,即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涌现出来的“亚洲四小龙”包括的国家或地区有:A、韩国、泰国、中国台湾、新加坡B、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C、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D、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2、()是决定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原因:A、生产力发展B、生产关系发展C、国际关系发展D、经济理论发展3、()的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多项选择题第一章:1、一般来说,生产力主要包括了()几个要素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自然条件D、劳动者2、生产关系所包括的三方面的重要内容是指()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产品的分配关系3、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基本动力是()A、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第二章: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A、简单劳动B、具体劳动C、复杂劳动D、抽象劳动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A、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说明了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D、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3、复杂劳动之所以会创造和实现多倍于简单劳动的价值,是因为()A、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B、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相关费用C、复杂劳动是脑力劳动D、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消耗更多的智力4、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指()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5、关于通货膨胀的产生,下列正确的说法有()A、只要有货币流通,就必然会发生通货膨胀B、通货膨胀只发生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C、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D、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出现的原因一般包括()A、生产能力过剩B、政府支出缩减C、有效需求不足D、政府管制第三章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体包括A.维持劳动力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必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获得社会保障的费用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二重性指的是A.它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B.它是劳动力商品生产自身价值的过程C.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D.它是资本自行增殖的过程3.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方式主要有A.把工人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B.提高劳动强度C.改进机器设备D.延长工作日4、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正确说法是A、通过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来实现B、单个企业改进技术就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压缩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是以压缩工人生活资料的数量为代价的5、影响资本积累规律的主要因素有剩余价值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工人工资水平预付资本量6.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可变资本绝对量的下降可变资本比例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不变资本落后于可变资本的增长7.资本积聚受到若干因素的限制,这些因素包括A.剩余价值总量B.可变资本总量C.资本分散程度D.社会资本总量8.资本集中借以实现的杠杆是A.资本积聚B.提高有机构成C.竞争D.信用9.劳动力价值取决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实践中,其他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有A.商品价格B.劳动力的自然需要C.历史和道德的因素D.剩余价值率第四章1、社会再生产运动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A、价值补偿 B、实物补偿 C、消费补偿D、固定资本更新2、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三个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售卖阶段D、消费阶段3、下列关于资本周转速度的正确表述是()A、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B、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C、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D、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4、预付资本总周转的一般规律是()A、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给定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越快,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快B、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给定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越快,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C、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给定时,固定资本的比例越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D、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给定时,流动资本的比例越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快5、流动资本包括()A、原材料B、燃料C、劳动力D、工具6、生产资本循环正确的表述为()A、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增殖后回到生产资本的过程B、P...W'-G'G-W...PC、W'-G'G-W…P…W'D、G-W-G’7、经济危机的表现有()A、物价上涨B、企业倒闭C、银根吃紧D、失业增加8、属于经济周期复苏阶段的表现为()A、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B、就业增加C、物价回升D、商业萎缩第五章1、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A、效率工资B、计时工资C.、计件工资D、激励工资2、关于利润和剩余价值,下列表述正确的说法有()A、剩余价值和利润是同一个东西,在量上是相等的B、在质上,都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反映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D、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反映了预付总资本的增殖情况3、信用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A、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B、促进了流通时间的减少和流通费用的节约C、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D、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于发展4、信用制度的发展激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是()A、激化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B、引发信用危机C、刺激了金融投机D、加速了资本集中5、从长期来看,利息率存在着下降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A、平均利润率下降B、食利阶层扩大C、信用制度的发展D、宏观调控6、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区别在于()A、形成的条件不同B、对它们的占有不同C、地租形成的实体不同D、交纳的方式不同7、下列关于绝对地租正确的说法有()A、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B、产生的原因在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C、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和土地的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有关第六章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特征是()A、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竞争激烈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占统治地位,但还不成熟C、国际经济关系极端不平等D、自由主义思潮是经济社会的主流思潮2.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可大致分为()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寡头垄断资本主义3.金融寡头对政治领域的控制方式包括()A、政治选举捐款B、聘任前政府官员C、直接担任政府要职D、在政府寻找代理人4.国际资本输出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B、是帝国主义国家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的一种手段C、是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互助5.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是总资本家的代表者B、其实质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C、根本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D、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6.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局部改变表现为出现了()A、国有经济B、合作制经济C、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D、利益攸关者经济7.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重性表现为()A、生产力快速发展与经济停滞并存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地位与资本占有社会化并存C、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与经济有序化、可调控趋势并存D、四是贫富分化与贫富差距缩小两种趋势并存8.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A、历史偶然性B、历史必然性C、长期性D、曲折性第七章1、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有()A、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B、把私营企业的发展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C、加强各方面的组织建设D、促进微观体制创新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A、在任何时候都是矛盾的B、有相互依赖的一面C、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D、始终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第八章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产权清晰B权责分明C政企分开D管理科学2、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A所有者治理B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C政府监管D针对国有资本的监督与管理3、现代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有()A统一性B开放性C竞争性D有序性4、以下属于要素市场的有()A劳动力市场B机床市场C外汇市场D技术市场5、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主要包括()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D收入分配政策6、我国收入分配不公主要表现在()A城乡收入分配差距B地区收入分配差距C行业收入分配差距D中央地方收入分配差距第九章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中体现的原则:A、资源享用的公平性原则B、生存基础的整体性维护原则C、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D、人口增长的自我控制原则。2、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A、自然资源禀赋B、实质资本数量累积与质量提升C、人力资本累积D、制度环境改善。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以()为重点。A、改善需求结构B、优化产业结构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D、推进城镇化第十章1、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认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些根本性共同原则:A、保障私有产权B、鼓励市场竞争C、支持门户开放D、强调创新精神2、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A、经济全球化B、经济国际化C、区域经济一体化D、经济多样化3、金融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所在,其内容包括:()A、货币流通的全球化B、金融资本全球化C、金融市场全球化D、金融协调与监管的全球化简答:1.简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作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优胜劣汰,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述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简要说明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内容和根本原因。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平均利润率随着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趋于下降的客观必然性。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下,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必然导致各个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普遍提高。(2分)平均利润率下降,绝不意味着资本家所获得利润量的减少。因此,马克思把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也称为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同时增加的二重性规律。(1分)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有哪些作用?商业资本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1)有利于产业资本提高利润率。(1分)(2)有利于节约流通资本。(1分)(3)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提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1分)商业资本可能会发生的消极作用:(1)有可能加深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生产和消费有可能脱节。(1分)(2)可能造成虚假需求和商业投机,从而加深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1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统治地位以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发生了部分质变。(1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①私人垄断资本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垄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1分)②垄断组织的出现使垄断竞争代替了自由竞争。(1分)③金融资本成为万能的垄断者(1分)④资本输出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1分)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方式特别是指令性计划要求有一整套执行计划职能的组织和制度,通过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体系,对生产计划、物资分配、投资决策和人事工资安排等,分门别类地进行集权式管理。(1分)而市场方式则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生产经营活动中真正的主体,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1分)这两种资源配置的模式,尽管运行的机制有质的区别,但由于两者的目标都是要实行资源最优配置,因此在某种具体的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可以以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1分)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1分)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分)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答:总目标是为了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2分)这个总目标是由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子目标构成的:(1)经济增长。(0.5分)(2)物价稳定。(0.5分)(3)充分就业。(0.5分)(4)收入分配公平。(5)国际收支平衡。(0.5分)调控的目标应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0.5分)五、计算题1.某工厂全部固定资本为400万元,其中厂房为120万元,平均可使用30年,机器设备为200万元,平均可使用10年,小型工具等为80万元,平均可使用5年,另外还投入流动资本200万元,平均每年可周转7次。计算该厂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次数。解:1.解:根据公式:(1分)固定资本年周转总额=120万/30+200万/10+80万/5=4万+20万+16万=40万(1分);流动资本年周转总额=200万×7=1400万(1分)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40万+1400万)/(400万+200万)=2.4(次)(1分)答:该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是2.4次。(1分)某工厂有资本50000万元,其中厂房10000万元,用10年;机器10000万元,用5年;工具5000万元,用2年;原材料10000万元,可变资本15000万元。流动资本3个月周转一次,剩余价值率为100%。计算:=1\*GB3①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是多少?=2\*GB3②年利润率和年剩余价值率各是多少?甲乙两企业,均投入资本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都是4:1。剩余价值率均为100%。但两企业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甲企业资本一年周转6次,乙企业资本一年周转2次,求甲乙两企业的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各是多少?解:根据已知条件,两企业的剩余价值量m=200万元;m乙=200万元。M甲=200万元×6=;(1分)M乙=200万×2=。(1分)M,甲=m,×6=100%×6=;(1分)M,乙=m,×2=100%×2=(1分)答:甲乙企业年剩余价值量分别是1200万元、400万元;两企业年剩余价值率各是600%、200%。(1分)假定某企业的预付资本总量为100000元,其中固定资本为80000元,流动资本为20000元。在固定资本80000元中,厂房价值为30000元,使用年限为30年;机器价值为4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小工具价值是1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流动资本20000元,每年周转5次。试求该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如何才能提高周转速度?提高周转速度将会对剩余价值率有何影响?假定社会上有机器制造.纺织和食品3个工业生产部门,投资额都是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分别是9:1,8:2和7:3;剩余价值率都是100%,并且不变资本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去,资本总周转次数1次。试问:(1)三个部门的利润各是多少?利润率各是百分之多少?(2)部门之间竞争后平均利润率是百分之多少?(3)三个部门各取得多少平均利润?解:根据三个已知条件,三部门的可变资本(V)分别是: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则剩余价值或利润也分别是10万元;20万元;。(1分)利润率则分别是:10万元/100万元=10%;20万元/100万元=20%;30万元/100万元=30%(1分)(2)根据公式:,(1分)平均利润率=(10+20+30)/(100+100+100)=60/300=20%(1分)(3)三个部门取得相同的平均利润=100万×20%=20万(1分)史密斯先生为还债,需出售10张面额为100美元的股票,预期股息率为6%,当时银行利息率为5%,按以上行情交易,正好还清债务。计算史密斯欠款金额。解:根据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6%/5%=1.2(2分),其股票总价=100×10×1.2=1200美元(2分)答:史密斯欠款金额为1200美元(1分)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采用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新资本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此而失业辞退的工人数是多少?工资总额有什么变化?解:根据已知条件,C:V=9:1,V=1000万元×1/10=100万元,工人人数=100万元/500元=2000(人);(1分)当C:V=19:1时,V=1000万元×1/20=50万元,工人人数=50万元/500元=1000(人)。(1分)因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工人人数变为2000-1000=1000,(1分)工资总额也变为100万-50万=50万。(1分)答:因此而失业辞退的工人数是1000人,工资总额减少了50万元。(1分)8.某银行自有资本10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经营银行业务费用,100亿元用于贷款。吸收存款650亿元用于贷款,存款利息为3%,贷款利息为5%。试计算银行利润是多少?六、论述题:1.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劳动的新方法有哪些?如何认识这些变化?第一问: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实行工作轮换制和弹性工作日。资本家就采用此方法,扩大工人的工作范围,激发工人的劳动兴趣,保持其较高的劳动强度,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1分)第二,实行终身雇佣制。职工被雇用后,不犯大错误,一般不会被解雇,一直工作到退休。实行终身雇佣制加强了对劳动力的控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稳定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增加。(1分)第三,增加福利措施,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在传统管理阶段,资本家主要通过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强迫工人劳动。(1分)第四,实行“民主管理”制度。6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普遍实行“民主管理”,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的决策、监督、检查和管理等。(1分)第二问:1、这些新方法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人阶级伴随着现代化的生产力而发展壮大。他们再也不堪忍受资本家过去那种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了。他们不但不愿意成为依附机器的奴隶,因此,战后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不断掀起罢工浪潮,争取自己的权利。(2分)工人阶级的罢工浪潮使资产阶级在经济上遭受了重大损失,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进行了某些局部调整,采取了一些隐蔽资本主义剥削和缓解劳资矛盾的措施。(2分)但是,应该看到,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的被剥削地位,它实际上是垄断资产阶级所采取的一种更加隐蔽、更巧妙的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2分)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答:第一,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之间的内在统一。(1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1分)资本家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必然要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1分)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1分)直接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0.5分)流通过程既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又实现剩余价值;(0.5分)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0.5分)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也是从属于剩余价值生产的,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也是受剩余价值实现制约的。(0.5分)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过程。(1分)资本家为了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1分)但资本主义为追逐剩余价值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越来越大的矛盾: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而增加积累、扩大生产规模,盲目发展生产;(1分)另一方面,对雇佣工人的剥削进一步加深,这样必然限制市场需求的扩大,使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经常处于对抗性的矛盾之中,使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治之症。(1分)3.请看下面一段对话和一幅漫画,说说你对经济危机的理解。(试述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小女孩:爸爸,家里为啥这么冷啊?爸爸:咱家没有煤了啊。小女孩:为啥没有煤?爸爸:我失业了啊。(小女孩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小女孩:那你为什么失业了?爸爸:因为煤太多了啊….答:首先,这段话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实质,即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通常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再生产各部门结构比例失衡而引起的周期性发生的经济秩序的动荡与混乱。(1分)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大量商品积压卖不出去,物价下跌;大批工厂倒闭、破产,生产急剧下降,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1分)经济危机期间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讲显得过剩了。因为在危机期间,一方面是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甚至人为地加以销毁;另一方面却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失业,收入急剧下降,连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都得不到满足,处于困苦的境地。(2分)其次,这段话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之所以发生,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①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分)②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1分)最后,这段话也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1.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1分)首先,在危机期间,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使个别资本的势力日益膨胀。其次,经济危机一方面使个别资本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给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化。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1分)每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必然造成大批企业倒闭破产,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严重下降。3.经济危机对劳动人民的危害。(1分)在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中,无产阶级往往成为经济危机下的第一个牺牲品。经济危机在使社会财富遭到严重破坏的同时,还使大批工人失业,实际上也是对社会劳动力的严重摧残。4.经济危机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1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清楚地表明当前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非但不能驾驭社会化的生产力,反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以至于只有通过大规模破坏生产力,才能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对抗性矛盾得到暂时缓解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新调整?如何认识这些变化?答:首先,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形式已经发生了局部改变,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具有混合经济的特点。(1分)国有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使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转变为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客观上是对私有制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国有经济的发展,实质是资本社会化演变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质变。(1分)合作制经济广泛发展,突破了劳动者对资本的隶属关系。合作社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管理企业和分配利润,在企业内消灭了劳动者对资本的从属关系,劳动者也因此摆脱了资本的奴役,一定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种植桑黄方法
- 电缆线购买合同 购买电线合同
- 短视频创作者与经纪公司2024年度合作协议
- 2024年度金融投资与理财服务合同3篇
- 泵车租赁协议
- 二零二四年农业科研基地草坪除草合同
- 电梯维修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电梯门系统升级与改造合同3篇
- 玻璃容器生产与销售合同(04版)
- 二零二四年度设备采购合同
- 2023银行业经营战略报告-存量时代的用户洞察与增长机会-2023.11
- 推动医生专业素养的继续教育计划培训课件
- 景区马场应急预案
- 健身器材采购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
- 后进生会议:扬起风帆向前进
- 隧道劈裂施工方案
- 医院档案电子化管理的现状和改进对策
- 艺术装置搭建方案
- 喀什地区旅游活动策划方案
- 英法美德四国政治制度对比表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