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历史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岳麓版复习巩固第六十三篇
4第1题【单选题】
年鉴学派大师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
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布洛赫强调的是历史研究应()
A、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答案】:
A
【解析】:
【分析】据材料“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f价值
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洛赫强调的是历史研究应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分清历史事件的
主次原因,故B排除.材料每调抓住事物发展的多种原因,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故D排除.
4第2题【单选题】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
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
D、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提出“信仰得救"的主张
【答案】:
B
【解析】:
【分析】由题干中的概念含义"‘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可知B是属于历史结论
的,ACD均属于客观事实,故选B.
【点评】考查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
4第3题【单选题】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答案】:
A
【解析】:
【分忻】发明是"无中生有",发现则是从不知到知,认识对象客观上早已存在.历史研究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无中生
有.司汤达强调的是历史学家要实事求是,历史研究不能脱离历史材料,按照主观意志随意去发明、创造、捏造.基于历史发
现,历史学家可以有自己的不同观点、见解,故B错误.题干涉及的是历史学家的第,而a页强调的则是历史素材,与题
干不符.历史研究可以借助假设推论,这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不过史料需要辨真伪,因此D错误.故选A项.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
基础,在阅读时^^§1§^§抓<$^1司语,提取有效信息,排稣效信息.二是频及故识,同
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是要对
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期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4第4题【单选题】
在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共50多种整齐划一并有一定规律性的刻画符号。类似的符号
还有规律地普遍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这些符号()
A、具有记事、传达信息的特点
B、表明汉字己形成完整体系
C、是商周甲骨文字的范式
D、是原始人类无意义的涂鸦
【答案】: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字的起源.材料中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50多种到划一、有一定的规律的刻画符
号,同时类似的符号也普遍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这些符号的出现预示着古代中国文字出现了萌芽,上述符号已具有记事、
传达信息的特点,故选A.商代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比较成熟的文字的产生及汉字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故&C两项错误;D
项所述过于绝对化,故^除.
4第5题【单选题】
【加试题】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
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依据材料《赫鲁晓夫回忆录》在不同时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得出历史叙述受到时代的影
响,故D项正确。回忆录会因时间久或个人利害得失,出现有意无意地改动或遗忘,所以不一定准确,故A项错误。作为历史资
料可以B相关研究著作和回忆录共同印证,不能直接判定哪一个可信度更高,故B项错误;不同的版本对内容会有所取舍,所以
并m璇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故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依靠一些有形的东西去感知、体验、揣篇□理解历史.
回忆录也是记述历史的史料,由于时代、作者的社会地位、主张的局限,并非完全真实可靠,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第6题【单选题】
(2015・福建)下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
〃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答案】:
B
【解析】:
【分析】A说法过于绝对化,C错在“书籍”的说法,文字记载不TS书籍,如甲骨文也属于文字记录;D与题干信息不
符;“‘历’者,过也,传也”是指过去的事实,而“‘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意思是撰史者应该客观记
载历史事实,结合两者“历史”的原意是指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故B项正确。
【点评】本题从角度,考察历史f的含义.解法有二,一是明确“历史”概念的含义,二是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注意
排除命题者常用的干扰方式,如AB5添枝加叶(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C项以
偏概全(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TMS形代替所有情形),D项似是而非(命题者TS
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4第7题【单选题】
西汉时,社会上有一批人被称作"游侠”。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为别
人排难解纷,敢作敢为,信守言诺,值得称颂;班固在《汉书》中认为这些游侠不遵守制度,不尊重权
威,身为小民而行使生杀大权,死有余辜。这反映出()
A、司马迁与班固的境界高下有别
B、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因时因人而异
C、时代背景会影响对人物的评价
D、两汉游侠群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分忻】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西汉初期,此时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对于•■游侠”评价显然从正义角度出发,而班固生活在东汉
初期,社会动荡不安,对于"游的评价从负面角度论述,二人对于"游侠"不同评价主要是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故C项正
确;
二者都是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并不是境界高下有别,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是从时代背景不同分析,并不是因人而异,故B项错误;
材料中游侠群体并不是因为朝代更换而发生根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难度较大,由材料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为别人排难解纷,敢作敢为,信守言诺,值
得称颂;班固在《汉书》中认为这些游侠不道守制度,不尊重权威,身为小民而行使生杀大权,死有余事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站
的角度和生活的时代不同,评价的结论不同,进而得出结论.
4第8题【单选题】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自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
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发现以来,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便不证自明。可见()
A、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
B、遗址需要古书辅证才能得出结论
C、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
D、《逸礼》的其他记载也真实无误
【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材料中描述可知《逸礼•王度记》中的记载和考古遗存发掘可以起到相互证明的作用,故C项正确;AB两项说法太
绝对,故排除;不能因为材料中的记载符合历史事实就推断其他内容都真实可信,故D项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历史史料的应用,历史“一度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史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自缜接面对研究对象,通过直接
的观察进行工作,而只能依据间接的材料,即史料来从事历史研究.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1中介”.在史学
研究中,史料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亦有局限,首先,与实际历史相比,史料的数量有极大的局限.无论是史迹
遗存还是文献资料都是如此.其次,史料的质量也有局限.由于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雌者,受到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
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在了解和认识史料的作用时需要引起
故.
4第9题【单选题】
2012年1月12日,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开幕的《龙行浙江一一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展示内容包
括东阳龙、丽水浙江龙、天台镰刀龙等在内的6件恐龙骨架、近百件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标本等,所展示的
内容属于()
“中国东阳龙”的骨架
A、文字资料
B、实物资料
C、"传说"资料
D、"口述”资料
【答案】:
B
【解析】:
【分析】从材料中"恐龙骨架""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标本"等“实物"内容可判断B项正确.
【点评】考查史料
4第10题【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历史撰述有()
①孔子的《春秋》②司马迁的《史记》③希罗多德的《历史》④塔西佗的《编年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分忻】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提能力.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历史撰述有中国孔子的《春秋》、司马迁的《史记》;西方希
罗多德的《历史》、塔西佗的《历史》和《编年史》.故所给四项内容均符合题干要求,只有D项概括最全面,故正确答案为D
项.
【点评】考查历史著作
4第11题【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主要是采用了()
A、考古发掘
B、地理空间学
C、个人和集体心理学
D、多学科交叉法
【答案】:
D
【解析】:
【分忻】夏商周断代工程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共分9个课题,44个专题,直接参与的专家
学者达200人.采用的是多学科交叉法.
【点评】考有历史研究的方法
4第12题【单选题】
英国历史学家埃尔顿说:“历史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千万不能降低到布道者的水准;一个好的
布道者必须有某种信仰,而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则必须质疑自己的信仰,并承认他人的信念也有价值。”他
强调历史学家()
A、不能拥有宗教信仰
B、应具有全面客观的眼光
C、尽量避免价值判断
D、应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
【答案】:
B
【解析】:
【分忻】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与历史的重现,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则必须质疑目
己的信仰”强调客观性,”承认他人的信念也有价值"强调全面性,所以埃尔顿强调的是历史学家应具有全面客观的眼光.AB5
表述不符合题意,抖滁;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除.
4第13题【单选题】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
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
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窕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答案】:
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说明了傅斯
年突出强调历史学的客观性,所以答案选D项,AB两项表述正确,但与主旨不符,C项说法^误.
【点评】历史学科与自然学科在追求客观性上具有相同的目标,但由于史学研究主观性的存在使人们对史学具有客观性认识不
足,其实史学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也就是历史进程的客观性原则是不容置疑的,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目标就是要还原历史的
真相,目的在于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哙验总结和借鉴,更好地探究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
4第14题【单选题】
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
定的"史观”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
()
A、清雍正年间,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
B、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C、"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D、《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中对史识的定义“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的“史
观”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B.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
会分工和交5空交齐的发展,符合所给的定义.其余几项均是对事物的描述,未涉及到历史结论.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概念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辉,它注意对历史概念
的有机渗透和运用,备选项的设计立足于历史基本知识的内喇律或本质的挖掘与提高.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
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因此解答概念
选择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
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即
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4第15题【单选题】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沈阳
B、日本731部队是一支细菌战部队
C、1949年北平国共和谈最终破裂
D、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
【答案】:
D
【解析】:
【分忻】ABC三项都属于客观史实,是对历史的直接的反映,只有D项属于观点表述,说出了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性.故选D
【点评】史实,是对历史的直接的反应,主要描述历史是什么,并未有自己的主观见解,观点表述是作者的对历史的基本观点
是什么,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史学研究还要掌握史料的问题.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
税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
4第16题【单选题】
"故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
威严之势。”材料中的观点属于()»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答案】:
D
【解析】:
【分析】"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爰之心,而增威严之势.”可见体现了法家的主张,主张君主要以
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A属于道家,BC属于儒家,D属于法家.
[点评]考查法^思想
4第17题【单选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下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融城建忖一社出现大F第一IH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建海M•懵花生lif产•万411八强船
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
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
【答案】:
A
【解析】:
【分析】B项明显错误,就史料而言,这是原始的史料,是第一手史料,因此A正确.这份史料能反映当时的浮夸冈现象,具有
重要的史料价值;内容中浮夸现象严重,不能反映农业的实际情况.故选A.
【点评】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
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
4第18题【单选题】
“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它的
化学成份,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这一史学观反映出的世界历史的特点是()
A、趋同性
B、整体性
C、多样性
D、全球性
【答案】:
B
【解析】:
【硼】从邮"世界史不仅叫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等信息可以看出,的世界是一4^«;,分割后即叱了蜩.
故选B.A项说的是世界各文明趋升致,材料并未体现;C®是说的文明是多样的,材料也未交待;D项迷惑性最大,全球性
说的是出,联重百分.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社会史观.常考的史观主要有唯物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全球化
则蝗站在筋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的则见;。则赚调的急律是不UZA的人为啥的;现代化划嵋力
发展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思考为主;文明史观强调文明是多元的,相互包容学习的.
4第19题【单选题】
A、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
B、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
C、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
【答案】:
D
【解析】:
【分析】D由《宋史》中的"登州地震"和"自是震不已”、《东都事略仁宗纪》中的"登州地震...III国禺山震十月不止”、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登州地震不止"、《浑水燕谈录》中的“登州巨蝇山数震"等信息;
强干中材料的出处不全是政府组织编写的资料,故A不能得出;
B题干中只有《续资治通鉴长编》提到了“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所以不能说B符合题意;
C中没有体现仁宗积极应对地震的信息,故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答题时要逐个阅读材料,然后逐个得出信息,最后归纳所有信息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4第20题【单选题】
葛剑雄在《历史学是什么》中指出,"历史意识”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
意识的记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后者的是()
A、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欧,运送丝绸商品的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B、1912年3月,在“众望所归"下,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次世博会,这证明其"世界工厂"的地位
【答案】:
C
【解析】:
【曲】本题相了学^学理论的朝侬,由中“人们有朝腕录"的历史晰锁,有颔睡录当然带有
作者T的主观色彩和评价."运送丝绸商品的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属于评价,故AJ页正确,不符合题意;在“众望所
归”下属于评价,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家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属于客观事实,故C®错误,符合题意;这证明
其“世界工厂”的地位属于评价,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历史认识论
4第21题【单选题】
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
子
p孟
②墨子③庄子④韩非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②④
D
、
【答案】:
B
【解析】:
【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在治国思想上坚持“仁政";墨子主张兼爰、三色、尚贤代表的是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庄子
为代表的道家在治国思想上坚持•1无为而治”;雨E子主张"法治"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故区别最大的是孟子和雨E的治国
项.
【点评】考查百家思想
4第22题【单选题】
司马迁写《史记》把项羽做帝王,写了《项羽本纪》,但是班固写《汉书》并没有给项羽单独立传,
而是把项羽和陈胜写成合传,这说明()
A、阶级立场的差异
B、历史观念的差异
C、社会环境的差异
D、个人喜好的差异
【答案】:
B
【解析】:
【分析】司马迁和班固都是封建地主阶级史学家,他们的社会环境差别不大,这种不同,关键是他们二人的历史观不同造成
的.
【点评】考有历史研究的主观性
4第23题【单选题】
关于杨贵妃之死,有不同记载。《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缢死于佛室:《文明译丛》中则
说,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这反映出()
A、历史现象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B、历史现象均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C、历史事实的真伪性无法判断
D、历史记载都不能客观再现事实
【答案】:
A
【解析】:
【分析】关于杨贵妃之死存在不同记载,说明历史现象本身存在很大复杂性,真假是三方能轻易确定.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
说法绝对,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关于杨贵妃之死存在不同记载,说明历史现象本身存在很大复杂性.
4第24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国学”有着多种涵义。在晚清"中体西用”的文化争论中,“国学"是"夷学""洋学""西
学”等概念的对立面,这时它是一个文化名词。在学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学"作为经、史、子、集"四部之
学”的总称,与从西方传来的文、理、法、商、工、农、医“七科之学”形成对立,这时它是一个学科分类
体系中的教育名词。
在清末革命浪潮中,邓实、章太炎等人提倡的"国学”具有儒家的"家国情怀",他们认为其对立面是“君
学","君学"灌输朝廷即国家、事君等同于爱国的专制思想。"国学”又成了具有政治色彩的名词。新文化运
动中,胡适则认为,国学是“国故学"的缩写,"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具有“中华民族
学术文化总代表”这样一种涵义,"国学"因而演变成一个学术名词。
一一摘编自刘桂生《“国学”的外相和内涵》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历史相关知识,指出你所认同的"国学"概念涵义,并加以阐述。(说明:可以选
择其中一个概念涵义进行阐释;也可以对这个名词概念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
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评分标准
阐释概念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
第一等级支持概念;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
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阐释概念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围绕所定概念,阐述自
第二等级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概念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
整、清晰,文字通顺。
阐释概念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所举史实对概念支撑
第三等级不足,或事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
阐程概念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联兴职业学校招聘教师笔试真题2024
- 天津市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河北公务员2024年真题
- 公考湖北真题2024
- 杭州淳安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广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
- 人工种草护坡施工方案
- 喷绘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女孩早恋青春期教育指南
-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检索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合同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制度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授课教案
- 初中综合实践-【课堂实录】手工橡皮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
- 2023年四川二造《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高频核心题库300题(含解析)
- 凸透镜成像规律动画可拖动最佳版swf
- 6层框架住宅毕业设计结构计算书
- 《春秋三传导读》课件
- 教师情绪和压力疏导课件
- 麻醉科进修汇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