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现代制造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对策研究_第1页
德州市现代制造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对策研究_第2页
德州市现代制造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对策研究_第3页
德州市现代制造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对策研究_第4页
德州市现代制造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4月19日德州市现代制造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对策研究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第二届“调研德州”社会调研报告题目:德州市现代制造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张开涛课题承担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时间:6月—12月目录一、德州市现代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与物流外包联动分析 11.近三年现代制造业体系发展规模分析 12.近三年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物流外包联动分析 23.德州市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预测 3二、德州市物流产业发展规模与服务水平分析 4三、德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分析 51.制造业物流业务组成 52.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53.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7四、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主要措施建议 81、加强规划引导,抓制造业物流载体建设。 92.加强供需对接,推进制造业物流市场培育发展。 93.加强标准制定,促进信息共享,推进制造业物流的联动发展 104、加强产学研合作,抓制造业物流人才培养。 10德州市现代制造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对策研究第二届调研德州社会调研报告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作者:张开涛面对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德州市如何抓住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一圈一带”建设机遇,以区域产业转移对接为基础,经过产业发展战略叠加,推进我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市域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之一。课题组于6月至12月,对市域辖区内的装备造业、纺织服装、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九大制造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和市重点调度的物流企业进行了德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问卷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德州市现代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与物流外包联动分析1.近三年现代制造业体系发展规模分析自5月以来,德州市委、市政府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总抓手,围绕“10+3”主导产业集群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市域辖区内的装备造业、纺织服装、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现代制造业产业快速发展进入集群化规模发展阶段,建成了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基地、中国中央空调产业集群基地、全国最大的半径纺毛纱生产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风电零部件配套产品制造产业集群、果蔬饮料加工产业集群,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集群、生物质能与功能糖产业集群、生物棉籽蛋白产业集群等批量生产经营产业集群,产业间关联紧密、协调有序的产业集群发展优势逐步显现。例如:市域辖区内以太阳能为核心的涵盖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泵等多个领域的现代新能源产业集群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初步具备发展基础,拥有127家规模以上企业以及皇明、汉能、中节能、旭光、威能、富路、博源、大唐、齐耀等一批骨干企业。1-8月份,该产业1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8.81亿元,同比增长23.5%,利税48.36亿元,同比增长19.6%,利润27.56亿元,同比增长18.4%。1-8月份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占全部规上企业的9.02%,占比较底提高1.34个百分点。近三年来,经过实施一系列的培植、壮大现代产业集群,提高壮大产业规模与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实现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突破。我市特色产业发展遵循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规律,增强企业创新创造能力,加速向集群化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游离分散型企业”向现代产业集群的升级。根据德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于底,市域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3228家,实现增加值1285.36亿元,增长19.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47.62亿元,增长24.5%;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3家,实现利税过亿元的企业82家。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28.78亿元,同比增长13.71%,增速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2.近三年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物流外包联动分析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互为依托,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沟通和衔接,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渗透、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经过对德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进行问卷调研,发现我市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物流外包基本情况如下:(1)~期间,我市实施物流外包的工业企业所占比例约为45%,与全国约60%的外包比例相比,市域辖区内外包比例相对较低。(2)第一季度,德州市工业品物流总额1478.1亿元,较年同期增长21.3%。物流企业中以商贸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占79.7%,而以工业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占54.7%,即在物流企业主要客户群中,商贸企业总体而言略多于工业企业,但在新增客户群中,工业企业略多于商贸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7.5%和75.8%,这能够反映出我市制造业物流需求释放的力度正逐步加大。(3)市域辖区内不同规模类型的制造业企业间的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较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对物流外包的开放程度普遍偏低,一般只开放运输业务等供应链的末端环节。一方面德州现代民营企业采取的现代生产运营模式和中小企业的灵活经营方式产生了大量物流外包需求。调查发现皇明集团把物流体系的建立和整合列入发展战略规划,按照生产顺序对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并修建了自动化立体仓库,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制造物流中心,企业半成品占压减少50%左右,同时,于初开始探索新能源产业物流协同模式,以营销为主体,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个配送中心,向新能源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供应链服务。另一方面,传统企业运营模式对物流服务外包存在抵制,德州传统大型企业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现代制造业主辅剥离程度低下,企业物流内部服务自成体系,自我服务比重过大,难以形成对企业物流的需求。据对德棉、晶华、恒升等2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80%在采购、供应、仓储等方面业务行了独立核算,虽然降低了运输费用,但扔采取了自我服务模式,物流服务外包总体规模较小,物流服务外包有效需求有待进一步提高。3.德州市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预测根据对德州市的实地调研所获得的典型数据以及德州市相关统计及工、商、运输等行业的经验数据,首先以单位产值货运量与GDP的相关关系预测、、2020年的德州市制造产业货运量。其次,参照国内先进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物流业需求联动的实证分析经验,以铁路直取直送比例:取8%,取7%,2020年取6%;公路长途全程货运占公路货运总量的比例,取30%,取25%,2020年取20%。其中,公路直取直送比例取20%,取28%,2020年取35%;德州市内部生成的公路货运量比例,暂按公路货运总量的15%计算;在物流基础设施及企业仓库重复发生的仓储量,暂按平均仓储量的30%等指标预测、、2020年的德州市制造产业仓储量。再次综合德州市物流业现状分别以1.8、1.95和2.1为配送系数预测、和2020年的配送量。最后计算物流需求总量=货运量+仓储量+配送量。表1全市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物流的需求分析表产业名称运输总量预测仓储总量预测配送总量预测(亿吨)(亿吨)2020(亿吨)(亿吨)(亿吨)2020(亿吨)(亿吨)(亿吨)2020(亿吨)装备制造业0.68750.8210.96250.4350.59250.661.051.7052.14纺织服装产业0.660.7670.9240.41760.56880.63361.0081.63682.0544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0.52250.6080.73150.33060.45030.50160.7981.29581.6264生物技术产业0.57750.6720.80850.36540.49770.55440.8821.43221.7976新材料产业0.30250.3320.42350.19140.26070.29040.4620.75020.9416合计(亿吨)2.753.23.851.742.372.644.26.828.56德州市制造业物流需求总量预测:8.69亿吨,12.39亿吨,2020年15.05亿吨。二、德州市物流产业发展规模与服务水平分析当前,中国现代物流业整体进入了中速发展阶段,随着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德州市作为七大省级物流节点城市和六大区域核心城市,辐射聊城、滨州、东营、等省内发达城市。市域辖区内物流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与专业化服务水平是我市能否能够抓住环渤海经济区经济结构调整机遇,承接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升级转移的战略任务的关键因素。为此,市委、市政府将现代物流业发展列入10+3产业体系,作为现代生产服务产业核心大力发展。在~期间,物流公共基础条件进一步优化完善,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19条国、省道四通八达,是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特别是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从德州1小时到北京,4小时到上海,洼地效应正在显现,大量人流、商流、物流等将逐步向德州集聚。市域辖区内物流产业规模快速壮大,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截至9月,德州市已建成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及配送中心132个,拥有物流企业1300多家,煤炭、木材物流园区规模和交易额均居全省前列,德州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7050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居全省第四位,增幅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全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133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21.4%,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其中山东黑马集团庆云北方通达物流有限公司进入山东省物流50强企业,我市现有5家A级物流企业,3家企业列为全国物流税收试点企业,产业规模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尽管进三年来我市物流业发展较快,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物流资源相对分散。产业资源较为分散,特色专业物流园区少,没有形成“大市场、大物流”,很难发挥物流的集聚效用。二是骨干带动能力弱。“大而全”、“小而散”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高水平3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数量少。三是产业链条短。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制造业自营物流比例过高,社会化水平低,物流运行效率偏低。四是是信息技术和人才队伍薄弱。尚未建立成熟完善的物流公共综合信息平台;物流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三、德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分析1.制造业物流业务组成制造业在细分行业中所涉及的物流活动差异性很大,我市10+3产业体系中的装备造业、纺织服装、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现代制造业产业从供应链中的物流活动复杂度来看,具有供应过程复杂、生产工艺精细、分销范围广阔的特点。在我市现代制造业进入集群化发展的今天,已经没有哪家企业能够独立完成从零件生产、加工装配到最终把产品销售到客户手中的全过程。提高新产品的开发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已不再是一个企业自身的内部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供应链网络问题。我市制造业物流业务活动涉及了专业化的原材料供应、零件加工,零部件配套、产品装配到成品分销乃至售后服务等一整套供应——制造——销售——回收业务,能够划分为上游企业,核心企业和下游企业三部分。以新能源产业为例:其中上游是为新能源制造产业中原材料生产、零部件的配套企业,核心企业为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和具备相当生产规模的皇明、汉能、中节能、旭光、威能、富路、博源、大唐、齐耀等一批骨干企业,下游企业为产品销售企业。2.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然性分析在国内经济形势处于中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物流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区域性物流运行条件越来越好,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践证明,物流产业作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主要的职责就是为生产者提供物流服务,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同时,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主辅剥离改造,要进一步提高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依靠现代物流产业。(1)区域经济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分析从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整体层面看,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释放制造业物流需求,加快物流业发展,扩大物流业规模,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制造产业和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环节。综合比较德州交通辐射200公里以内城市圈的制造业物流份额,从当前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层面看,随着同类或相关联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区域内的第三方物流也将获得快速发展,而且针对集聚行业特点的物流业务细分也开始出现,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集成化程度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释放制造业物流需求,加快物流业发展,扩大物流业规模,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制造产业和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也将成为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2)企业主辅剥离与竞争力提升的必须要求从企业层面来看,制造企业经过主辅剥离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将制造业物流—体化运作与物流企业对接是提升新型工业化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制造企业经过业务流程再造、分离物流资源,整合外包物流业务,与专业物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企业极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将优先的资源利用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其次,将物流环节以外包的形式进行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去借助物流企业的优势,以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供满意度较高的服务,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增加正面的形象,使得企业的客户满意率大大提高。其次,物流企业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提升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接制造业物流运作,更快更广更深地介入生产流程,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为其发展扩展更大的空间。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主辅剥离带来两业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强化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趋势之3.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1.分析模型选择灰色关联法,是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于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支。其主要的原理是,在数学理论的基础上,以系统工程学科的方式对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不确定性系统,经过分析和总结,得出符合实践规律的结论,以此结论去审视整个系统和事件。由于本文所分析的制造业与物流业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现代产业,影响联动发展的关联因素众多难以全面掌握且呈现动态关系,属于灰色系统;同时,本文数据均为调查统计而来,符合灰色数据特征,鉴于此,本文选择灰色关联分析作为分析模型。2.德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灰色分析为充分了解市域辖区内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相关性,调研组选择了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产增加值、社会消费商品零售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影响物流行业的关键点。这是因为从一定角度上来看,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产品是德州市农产品加工、生物制造、新能源等现代制造产业的原料供应源,对制造业供应物流具有重要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代表了德州市域范围内制造业生产情况,是制造业销售物流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三产业增加值表征了市域范围内服务业发展的情况与制造业业务外包密切相关,而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商品零售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又都与制造企业销售物流密切关联,这些因素是分析制造业主辅剥离程度,剖析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联动关联的关键。以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数据来源,在灰色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整理关联因素数据如表1,进行关联性分析计算(计算过程略)出来的数据结果表明:德州市在到期间,各影响因素与货运量的灰色关联度均超过0.65,呈显著相关性。其中,社会消费商品零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货运量的关联度均超过0.85,为极强状态;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货运量关联度处于中间水平;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与货运量关联度最低。表1-德州市货运量与制造业关联影响因素灰色关联系数表年份货运量(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第三产业产增加值(亿元)社会消费商品零售总额(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827169.73695.0814545.16447.77476.291400.919433191.0835.9815706.13510.26567.041545.3514303210.511023.1817410.48547.76645.61657.8215707229.571001.3519770.8661.34757.51950.7117378244.391285.3622440.4777.52872.32230.56灰色关联度(均值)0.7960.6730.8650.7840.9470.896从以上分析可知:德州市货运量主要受社会消费商品零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这与德州市近五年来坚持南融北接,主动融入京津济城市群经济圈,对接“蓝黄”两大经济区战略,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其次,自~以来德州市市委、市政府经过实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九大制造产业和现代商务物流产业实现千亿级升级转型,实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使得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产增加值与货运量关联性逐渐显著。第三,货运量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关联度最低,表明德州市制造业发展与物流业存在不协调,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联动效果不是很明显,这一方面与市域辖区内现代制造业产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制造业主辅剥离程度有待提高,像德州扒鸡集团、山东保龄宝集团、皇明集团、古贝春集团等大型企业均自有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外包程度不高有较大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德州市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促生的大批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运作不规范,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偏低,无法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服务有密切关系。四、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主要措施建议根据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对德州市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园区化发展趋势和市域辖区内物流业实际情况,建议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重点推进设施、信息、政策平台建设,强化为大型产业基地、工业园区和大型制造企业配套的物流服务能力,重点发展以综合物流服务为标志的制造业物流基地,以循环经济为标志的行业物流,以第三方物流为标志的企业物流,以辐射能力为标志的区域物流,营造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而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联动发展,服务市域经济转型升级。1、加强规划引导,抓制造业物流载体建设。执行好《德州市物流产业~2020年发展规划》,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全力实施主导产业集群推进计划,明确重点建设新能源、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现代制造产业园区,经过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推进,分步置换工业用地,在全市12个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省级开发园区内实现“九通一平”,作为承载生产基地的载体,为现代产业中九大制造产业和周边地区制造业提供现代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重点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制造业物流,以社会化的物流服务降低成本,以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提升能级,以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九大制造产业园区与物流基地的协同发展。统筹规划九大制造产业园区的物流服务体系,严格控制集聚区内制造企业自营物流用地,引导集聚区内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共享共用,为制造业物流需求释放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充分考虑产业集群的物流量、集聚度、集群类型、产品特征,整合物流土地资源,集聚一批精通行业业务、提供物流综合解决方案的专业物流龙头企业形成集成化、专业化、一体化的生产服务型物流服务体系,为园区内产业集群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2.加强供需对接,推进制造业物流市场培育发展。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召开以“创新、合作、发展”为主题的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会议(论坛),达成企业、行业与政府共识的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有效地引导了制造企业实施流程再造,扩大物流服务外包。一是推进制造业物流外包。推动化工制造、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