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技术监管发展规划
按照《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在总结“五”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分析当前工作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编制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五”规划,作为“五”时期市质监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五”期间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回顾
主要成绩
“五”时期,是我市质监事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市质监事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战胜了各种危机和挑战,思想建设更加坚强,队伍建设更加成熟,作风建设更加扎实,工作成果更加丰硕,事业基础更加牢固,全面建设跨上了崭新的台阶。“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质监职能进一步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全力推进质量振兴,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①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不断加强对质量与名牌工作的领导,组织开展了“质量安全年”活动和“质量提升”行动。在省质监局召开的“助推千家企业质量提升行动现场会”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做法,省委宣传部、省质监局等六部门评选市质监局为“组织质量月活动成绩突出单位”。“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质量保持在一等品水平,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达到%;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合格率多年保持100%;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有761家通过了ISO9000认证。
②名牌战略推进工作成效明显。不断加强对名优产品和质量奖的培育力度,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筛选确定17家全市品牌建设示范企业,推荐9家省级品牌建设示范企业。“五”末,全市有8项中国名牌产品,159项省名牌产品,94项省优质产品,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的名牌产品企业,其工业增加值、利税额、出口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个百分点。
③质量兴县活动不断深入。按照全省《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质量兴县活动的意见》和《省质量兴县工作标准》,组织全市开展质量兴县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质量兴县活动的有效性。年创新开展“质量兴镇”活动,在全市24个县区分别确立质量兴镇示范镇及6家市级示范镇,并同时推荐了2家全省示范镇,引导基层政府增强质量责任意识,促进区域产品质量提升。
④进一步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工作。发布了、年度《市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全面反映我市工业企业的总体质量状况,向市政府提出了加强全市质量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年印发了《关于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一套较全面完善的工作制度和体系。全市24个县区局全部建立了季度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市、县两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企业和“3C”强制认证管理的重点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国家网络档案建设平台,全部建立了质量档案,实现了信息共享,为分类监管、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强力维护“两个安全”,履行“保国安民”职责
①为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积极贡献。全力应对“三聚氰胺事件”和“问题乳粉事件”对质监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彻底根除了问题隐患。年以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食品安全最放心城
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基本完成了8个100%及1个95%的创建工作目标,有效促进了食品加工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市食品获证企业已达1229家,共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1377张;
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109家,共取得生产许可证109张。
②加强自身建设提升食品安全保证能力。全市质监部门均设立了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大力加强了监管队伍、检测人员队伍建设,并对检验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到年初,专职食品监管人员
已达150余名,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保证。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在行唐县、赵县、正定县、鹿泉市、藁城市建成食品检验中心,购进大批先进的食品分析检测仪器,整合了食品检验资源,构建起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保障有力的检测体系,对提高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形成。进一步加大了宣传教育和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实行了企业法人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切实强化了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动态监管,建立了系统配套的监管制度体系,健全了食品安全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抽查,对发现的区域性、行业性问题,及时整治、迅速处置,并通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
④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藁城市的肉、蛋、饮料、糖果制品,裕华区的肉、炒货制品,行唐县的乳制品、蜜饯、淀粉制品,赞皇县的蜜饯制品,晋州市的饮料制品,赵县的淀粉,栾城县的糖果、淀粉制品,辛集市的食用油,灵寿县的罐头制品,鹿泉市的乳制品等10个食品生产集中区域进行了重点整治。相继布置了甜蜜素、大米、酱油、蜂蜜、香精、紫砂产品等近20种产品的专项检查活动,先后对违法违规生产和使用防腐剂、抗生素、β-内酰胺酶等添加剂的行为进行了专项清查。建议政府取缔无营业执照加工点44家,对13家违规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理,注销226家企业、吊销2家严重违规企业的生产许可证。
⑤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比较平稳,未发生重大以上特种设备事故,圆满完成省局和市政府制定的控制目标任务。安装使用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系统,对重点设备实施重点监控。“五”末,全市在用特种设备共41179台,其中锅炉4643台、压力容器20859台、压力管道1952公里、电梯8203台、起重机械6186台、大型游乐设施90台、客运索道12条、厂内机动车辆1186台、气瓶万只。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设备检验率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均达到95%以上,连续五年被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单位。
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不断加强。全市共设置专职特种设备监察机构22个,兼职机构3个,监察人员102名。通过监察责任的层层分解和落实,不断强化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并针对事故隐患多、群众关注度高的土锅炉、土容器、压力管道、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等类设备积极开展专项治理,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年,市人大常委会在首次单项审议市质监局此项工作时,测评满意度位列全市各项被审议工作之首。
3、倾力实施科学监管,积极维护市场秩序
①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在县、新乐市、市、县、县、县、市等重点县,持续开展了电热毯、毛巾、电线电缆等重点工业产品专项整治,集中清理取缔了一批制假制劣窝点,关停了107家无证生产加工企业。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在我市召开全国电热毯产品质量整治行动座谈会和工作会议,向全国推介市质监局工作成果。年9月,国家总局高分通过了对我市县、县化肥专项整治成果的验收,促进了我市产品质量整体提升和产业升级。
②产品质量监管和定期监督检验工作成果突出。在、、、四个试点县实行了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模式。创新建立“12365产品质量定检工作机制”,得到国家总局和省局高度认可;局“三级四化五结合”定检模式在全省系统推广;定检计划完成率和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在省局综合评价中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
③积极开展“打击假冒,保护名优”活动。严厉查处无照无证生产、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有力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
市系统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1088起,端掉制假售假黑窝点128个,查获假冒伪劣品标值万元。共接到省局批办的举报投诉案件900余起,市局接到的举报投诉案件1403起,接到群众来信、来访、咨询14030起,立案354起,回复率为100%,处置率为100%,结案律100%,错案率为0%,群众满意度100%。投资100多万元购置科技执法打假装备,在全省质监部门和全市行政执法部门中达到了最新、最多、最全的建设标准,走在了全省前列。
4、有力实施基础保障,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①围绕质量安全做好标准化工作。“五”期间,我市办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2200余项,制修订省级地方标准45项,制修订市级地方标准87项。组织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47项,办理采用国际标准和采标标志105项。组织6家企业申报了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组织5家企业申报了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单位,组织建设了1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6个。
②强化计量监督管理。加强法治计量工作,颁发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92项,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460项;核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28家。完善贸易结算用电能表的核查检定,新上电能表、互感器、燃气表、可燃气体报警器等检定项目。
持续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业等单位检查在用计量器具、抽查定量包装商品、处理违法案件等,确保了市场计量秩序的稳定。深化集贸市场计量监管。启动了“整治缺斤少两、诚信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对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开展免费检定,检定率达到95%以上,免费配备公平秤130台,标准砝码引导60套,24个集贸市场作出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初步形成“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的三位一体的诚信计量运行机制。
③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得到发展。按照省组织机构代码中心的要求,对全市机关、企事业等组织机构进行了全面核查,完成了代码信息重新填表及扫描工作,建立了代码电子文档和纸质档案。代码数据录入准确性和电子档案扫描等工作全省名列前茅,受到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的多次好评。
5、大力强化自身建设,不断夯实事业基础
①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局、市局、县局、县局、县局、县局购建了新办公检测楼,累计投入基建资金3500多万元,18个县局全部建起了办公楼,市内各分局也拥有了独立办公场所;市局检验检测大楼正式启用,深泽县局新检验检测大楼开工兴建,实现了基础建设的新跨越。
②技术机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全市系统技术机构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发展投入增加。投入487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检验检测能力逐步提高;投入1820万元改善办公设施和执法装备,并开通了质监网站。高邑县局建成了“省陶瓷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新乐市局建成了“省级电热毯监督检验站”。整个系统检验检测能力大幅提高,形象得到提升。
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加大干部交流轮岗、竞争上岗力度,共对208名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免职调整。共评出实绩突出班子63个,实绩比较突出班子25个,经考核有880人次确定为优秀等次。在两个事业单位开展聘用和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在历年省局组织的专业技术大比武中共取得四项第一、六项第二、七项第三的好成绩。制定下发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与市人民检察院建立了共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五年未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督办事项办复率100%。
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扎实。1人次被市委授予“两个活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1人次被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市局机关党委被省局评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局“加快部门职能转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等18项经验做法被省质监局和市作风办转发,在全市政府部门位居前列。
⑤机关规范化管理和质监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大力推行全市系统机关内部的标准化、正规化、精细化管理。重新修订、完善了包括七大类共71项的制度体系。建成了系统配套、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独具市质监部门特色的质监文化氛围,达到了全市政府部门中的一流建设标准和水平。年至年,市质监局信息宣传工作连续3年在省质监系统综合排名位列第一。年在国家质检总局信息直报点中位列全国第一名,进一步树立了我市系统服务大局、勤政为民、以质取胜、保国安民的良好形象。
⑥预算收入增幅保证了系统稳定发展。系统上下积极努力,加大执法力度,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收入总量年比年增长57%,年均增长%,执法收入与检测服务收入的比例更趋合理。大力推进财务集中核算改革,成立了全市系统的财务核算中心,加强了资金管理,规范了财务收支行为。
“五”期间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五年来,全市系统顶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团结一致、负重奋进,解决了大量阻碍事业发展的系统性、结构性问题,取得了大量上级认可、企业欢迎、百姓满意的工作成果。
1、树立了“监管是首要职责”的工作理念。全市系统深刻扭转了以往不同程度存在的重处罚轻管理、重监督轻服务的观念偏差,牢固树立起“监管是首要职责”和“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服务”的工作理念,进而以杜绝监管责任缺失、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目标,全面履行监管职能,都在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工作姿态,重新认识和定位质监部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自身价值,从而使监管工作更加深入、扎实,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
2、确立了质监事业健康发展的正确思路。市局党组在年提出了“强素质、兴业绩、树形象,全面提升执行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年又进一步号召全市系统开展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五型质监”建设,并指出:“建设学习型质监,是强素质的前提;建设实干型质监,是兴业绩的基础;建设服务型质监,是树形象的根本;建设效能型质监,是全面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质监,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保证”,并带领全市系统牢固树立“省会市局意识”和“窗口意识”,不断推进全面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3、探索了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市质监系统积极研究探索实施科学监管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监管和服务效能的新思路、新方法,针对一些长期以来累积的系统性、体制性问题,在网格化责任监管、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定期监督长效机制、“两个安全”工作机制、机关标准化管理、党风廉政和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工作进展。
4、形成了多年积累蓄势待发的工作态势。通过近几年的艰苦奋斗,全市质监系统上下的整体建设和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和增强,特别是在危机处置中磨练了意志、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一些方面的工作已经在全省质监系统确立了领先地位,成为质监事业抢抓机遇、战胜困难,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利条件。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系统各单位的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更得益于全市系统每名干部职工的爱岗敬业、忘我奉献。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市质监事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获得与省会质监局地位相称的工作成绩,就必须紧紧围绕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破难点、盯紧热点、抓好重点、创出亮点,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求实效上做文章,以干事业的激情,干实事的作风,干成事的能力,强素质、兴业绩、树形象,全面提升执行力,不断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单位建设还不够平衡。不论是监管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机构建设、内部精细管理还是思想政治建设都还存在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的现象,表现出少数单位存在思想观念转变慢、工作作风不扎实的问题。
二是队伍建设还不够整齐。系统内仍有少数人员素质不高、业务不强、形象不好,工作标准低、进取意识差、责任观念淡、争先能力弱。这些问题在个别普通干部职工中存在,在个别领导干部中也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监管体系还不够严密。主要表现在对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监管工作不彻底。在个别县区产品质量问题还比较多,离上级党委、政府和省局工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是执行能力还不够坚强。部分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好学善学氛围不浓、精神政策领会不透、方法技巧把握不准、监督约束机制不全”等问题,影响了全市质监系统的整体形象和事业发展。
二、“五”全市质监事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及保障措施
面临的形势
1、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空前重视,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透过危机处置,开始重新审视质监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质监工作给予了空前的关注和支持,并积极主动加强对质监工作的领导,为质监部门履行职能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质监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质监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对质监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质监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2、建设的全面提速发展,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宏伟目标的坚定决心和空前力度,人民群众对质量安全的密切关注,建设质量诚信经济社会的迫切需要,为质监工作开辟了广阔空间。质监部门作为履行质量管理职责的政府机构,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能够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3、全省质监系统竞相发展的态势,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全省质监系统各单位建设呈现扬帆竞渡、你追我赶的高位竞争态势,虽然市质监部门已有不少工作走在了全省质监系统的前列,但与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差距,必须进一步提升整体建设水平,全方位对标全国质监事业,赶超先进,创新思路,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与“省会市局”地位相称的工作业绩。
4、攻坚克难、破解难题的需要,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事业发展模式的调整,以及监管职责不到位、监管体制不科学、思想作风不扎实等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给全市质监系统实现提速发展、跨越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使我们的工作重点更加明确、必胜信念更加坚定。全市系统必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切实加强科学监管,完善质监体制机制,强化全面建设水平,打好质监事业发展的“攻坚战”,打赢省会质量安全的“保卫战”。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强素质、兴业绩、树形象,全面提升执行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五型质监”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中心工作,推进科学监管,强化优质服务,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全面建设,努力提升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积极贡献。
发展目标
推动质量兴市战略,产品质量监管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改善,质量总体水平提升,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质监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加大,质监事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1、加强质量宏观管理,促进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质量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不断增加。重点产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达到85%以上,培育170项以上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国名牌或省名牌产品,尽快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支柱企业和品牌。
2、全力维护食品安全,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提高企业总体素质,实现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增强市食品行业竞争力。建立高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诚信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实施GMP和HACCP等质量管理规范,确保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建立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生产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食品生产加工秩序得到明显好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3、继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水平。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部门依法监管、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多元共治格局,重点监控设备监管率和严重隐患治理率基本达到100%,力争特种设备事故率控制在起/万台以下、死亡率控制在人/万台以下。
4、积极推进科学监管,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全面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监督抽查,充分发挥12365打假举报电话的作用,继续发挥技术执法优势,形成快速反应、执法联动的打假机制。大力开展农资、建材、食品、“家电下乡”、节能减排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打假行动。探索推行新的监管模式,达到监管资源更集约、监管流程更规范、信息利用更科学、监督过程更可控、质量追溯更快捷、预警信息更准确的监管效果,确保我市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5、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到20XX年,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和工作模式,建立覆盖全市各主要行业、重点领域、科学合理、先进适用、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不断扩大标准化管理范围,开拓标准化管理新领域。引导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内先进标准,提高标准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围绕主要行业参与省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5个以上;参与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工作2个以上;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0项以上,力争参与国际标准制订2项以上;参与制订省级地方标准25项以上;积极推动市级地方标准制订工作;推广大宗农产品和优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荐优势农业项目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发挥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的引领作用;企业有标生产率保持在95%以上。
6、继续强化计量管理,提升计量检定保障能力。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善,县级计量技术机构的计量技术能力不断提升,使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覆盖全市所有重点计量检测领域。计量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计量技术机构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重大工程项目中提供计量检测和校准服务。计量行政监督体系更加健全,计量监管更加有效,计量行政许可行为更加严格规范。诚信计量基本建立、民生计量全面惠民、能源计量深入有效的良好的计量环境。
7、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围绕开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活动,深化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完善行政执法、行政许可监督制度,推进“开门审案,阳光执法”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8、建强检验检测体系,提高技术监督和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完善与履行科学监管职能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体系。通过合理规划全市实验室布局、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更新技术装备、优化检验人才队伍、提高信息化水平、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等方式,将各专业类别检验技术机构做到做强、做专做精,在科技创新基础上,不断提高质量安全预警和监测能力。
9、加大基础建设投入,质监环境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改善基层质监局,不断提高基层单位办公场所、执法装备、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建设水平。
10、加强质监队伍建设,增强为民执政能力。大力实施人才战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高技能的专业技术队伍和执法队伍。全市系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要达到75%以上,事业单位专业对口技术人员比例要达到40%,提高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占整个专业技术队伍的比例。
重点工作任务
1、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研究制定保障区域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区域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质量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大力推进质量振兴,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县、镇活动,创建、培育一批名优产品,
加快提升区域质量水平。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发布区域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诚实守信,质量第一”的意识,切实担负起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积极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和“对标行动”,逐步缩小与国内、省内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差距。健全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完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发布制度和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围绕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名牌产品培育工作,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建设。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建立实施质量奖励制度。
2、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构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严格责任追究,规范市场准入工作。严格发证范围,严格发证条件,严格行政审批时限,严格各岗位人员职责,严格行政许可责任追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质量,保证市场准入的标准、程序、时限、操作规程的统一。严厉查处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违法行为,取缔无证和严重违法企业。有效遏制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突出重点,全面深入地开展食品专项整治,确保取得明显的整治效果。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逐渐完善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接触材料和食品标签等的全方位监管。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
评价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食品强制检验制度、产品溯源制度、日常监管制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实施食品电子监管新模式,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新方式、新方法。
提高基层人员素质和整体水平,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的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结合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组建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继续加强6个县级食品检验中心的能力建设,做好质量监管的技术支撑。
3、深入推进动态监管,切实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
加强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建设,提高安全监察队伍素质,规范协管员队伍。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数据信息互联和共享。充分发挥动态监管体系作用,做到特种设备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和
消除事故隐患,提高监管效能。
理清和明确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检验机构、安全监察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安全职责,推动监察职能从“监督管理并重”向“强化监督”转变,重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
以防范重特大事故风险为重点,研究构建针对不同设备、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的科学的分类监管模式,积极开展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建立以事故和风险控制为导向的重大隐患治理机制和重点设备动态监控机制。
4、创新长效监管机制,增强监管工作有效性
深入发掘网格化监管机制在监管任务划分、质量信息综合应用、快速应对质量问题、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监管、保证监管责任落实等方面的功能,依据省局网格化监管系统平台,构建全市较为固定的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长效机制模式,促进监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探索实施评价型、检测型工作模式。加大对可能危及健康、安全和涉及国计民生、节能环保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突出关键项目,扩大抽查比例,加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监督抽查。充分发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的把关作用,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关系。加大监管工作力度。监督取证企业规范经营,持续保持取证条件和生产合格产品,严厉打击无证生产违法行为。
5、发挥技术执法优势,提高执法打假工作整体水平。
强化执法业务的学习培训,确保所有在岗行政执法人员掌握执法基本技能,逐步培育一批既精通质监业务,又具有较强执法办案能力的技术型执法骨干。
突出对食品、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执法打假的需要,提高质监执法打假工作的科技含量,体现质监系统执法办案的特色和优势。
加强12365系统建设,完善举报投诉网络,确保举报投诉及时、科学受理与处置,为我市伪劣产品打假与产品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6、加强基础保障作用,提高标准化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水平。
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行业的重点产品、节能降耗产品、环保产品、出口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重点,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以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环保和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加大工业标准研制力度。制订电子信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形成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及规模化生产能力。
加强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积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带动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文化等方面的标准制订与宣传贯彻工作,用标准化手段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7、加强法制计量监管,提升计量工作对经济建设的保障能力。
推进民生计量工程,加大对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计量监督检查。继续做好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旅游景区、加油站、医疗卫生机构及餐饮业、眼镜行业等在用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工作。
进一步加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四表、商用衡器、出租车计价器、公路管理速度监测仪、酒精含量探测器等强制检定工作。
以国家、省重点耗能企业为重点,通过国家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能源计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强“C”标志企业的计量管理,从源头提高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
加强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建设,确保量值准确可靠。对全市计量标准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合理部局,建立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积极推进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建设、油气管道工程的计量检测和校准服务。
8、加强质监队伍建设,为质监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组织基础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以增强活力、优化结构为重点,配强县级局领导班子。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公务员任用机制,进一步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规范公务员调任工作,增强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切合实际的选拔推荐后备干部实施办法,建立比较完善的后备干部人才数据库,为选拔任用干部奠定基础。认真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制度,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带头营造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以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结合岗位专业特点,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全市系统各类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规范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促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质监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思想基础
多措并举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使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荣辱观,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增强公仆意识,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抓住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期,切实加强监督制约。进一步明晰和分解各级、各部门、各执法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健全权力监督责任体系。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严厉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
10、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为质监事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完成市局机关、深泽县局、藁城市局检验检测大楼施工任务,并投入使用,满足工作需要。全部解决系统基建历史遗留欠款,降低财务风险。
完善技术装备建设,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行政执法专项资金用于行政执法车辆、器材等购置,满足执法需要。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质量监管信息化水平,推进重点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化平台。建设网格化监管、重点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监管、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实验室检验业务应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质量诚信体系等一批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延伸拓展省局协同办公系统,完善基层数据的采集机制,推动质量信息资源库建设。
11、积极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增强技术保障能力。
加强国家级、省级质检站建设,打造水平一流的检验检测平台,具有核心技术和特色检测检验技术实力,在检测检验领域保持核心竞争力,检验检测能力满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在建设好现有3个省级质检站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新的质检站,进一步提升我市检验检测水平。
加快实施人才引进、素质提升和机制创新工程。坚持用好现有人才,稳定骨干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原则,通过招录引进各类人才,通过专业培训、在岗自学等,全面更新各级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科学监管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到20XX年,对系统公务员普遍进行轮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至少参加一次专业培训。制定人才培养、引进、交流和使用的工作机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深化技术机构内部改革。技术机构在确保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化取向,深化内部改革,建立健全能上能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制度。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
1、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一是稳步推进科学监管模式。在全市推广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模式,形成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工作体制,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二是强力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规范提升。进一步明确整治重点,坚持“打与治、治与扶、扶与建”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下大力气发展和扶持一批质量过硬的龙头骨干企业,强力推动区域性特色产业规范提升。三是继续推进“12365”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工作机制。实现“工作制度化、流程程序化、过程规范化、程序文件标准化、监检信息动态化、资料管理档案化”的定检工作精细化管理。四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明确重点区域、重点产品进一步强化清理整治措施,切实消除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隐患。五是大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加强重点领域特种设备的监管,在县级局建立安全监察、行政执法与技术检验检测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开展人员培训和节能测试工作。六是深入开展重点产品执法打假。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执法打假,继续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围绕全市城镇建设,突出建材专项执法打假。以装饰装修所用的涂料、人造板等产品为重点,继续开展“清新居室”执法行动。以打击违法添加非食品物资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为重点,深入开展重点食品执法打假。深入开展絮用纤维制品的执法检查,加强对纤维制品的监管。
2、大力强化产品质量宏观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宏观控制。
按季进行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年度编制《市工业企业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宏观决策服务。二是大力推进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进一步做好名牌产品的宣传、奖励和保护工作,切实维护名牌产品的权益。以全市工业“5+3”企业为服务重点,培育具有特色的行业领军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质量信用评价与分类监管,健全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公示制度、企业“黑名单”制度、失信企业惩戒制度,树立守法经营、质量过硬的企业典型,提升企业诚信经营意识。四是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走进企业、社区、乡村、学校,广泛开展质量诚信教育,普及有关质量法律法规及质量安全知识,增强广大群众参与质量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认真抓好产品质量基础管理。一是发挥生产许可的把关作用。加大对生产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产品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检验、严格审查。对高耗能、高污染、科技含量低、工艺落后、技术水平差、存在安全隐患、达不到发证要求的企业,坚决不予发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方向与要求、符合产业演进规律、体现特色的行业、企业积极办理生产准入手续。二是加大发证企业后续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生产销售无证产品及有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坚决淘汰不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违法违规生产的企业,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三是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工业标准制修订力度,指导企业加强“双采”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快我市产品与国际接轨步伐,帮助和支持企业抢占行业技术标准制高点。积极推进农业和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变频控制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合同法第52条5项
- 新入职员工的意识培训
- 2025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第1部分人与自我主题群1生活与学习主题语境5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2教师用书教案
- 新高考2025届高考政治小题必练1神奇的货币
- 大班音乐尝葡萄课件
- 2024年拉萨客运资格证答题软件下载
- 2024宾馆转让合同范文
- 2024屋顶防水合同范文
- 2024小额贷款担保合同范本
- 浅议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
- 设备安装应急救援预案
- 深基坑工程降水技术及现阶段发展
- 暂堵压裂技术服务方案
- 《孔乙己》公开课一等奖PPT优秀课件
- 美的中央空调故障代码H系列家庭中央空调(第一部分多联机)
- 物料承认管理办法
- 业主委员会成立流程图
- (完整版)全usedtodo,beusedtodoing,beusedtodo辨析练习(带答案)
- 广联达办公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疑难病例HELLP综合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