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_第1页
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_第2页
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_第3页
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_第4页
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中国香港电影类奖项01基本简介得奖理由入围名单推荐电影目录030204基本信息第十四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颁奖礼2008年2月27日在香港举行,梁家辉和斯琴高娃分别凭《跟踪》及《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成为“最佳男、女演员”。许鞍华凭借《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还夺得“最佳导演”及“最佳电影”。韦家辉和欧健儿则凭电影《神探》夺得“最佳编剧”。基本简介基本简介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第十四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颁奖礼,已於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假香港电影资料馆电影院顺利举行。今届颁奖嘉宾为著名导演关锦鹏先生。当天大部份奖项得主均抽空莅临会场亲领奖座,包括许鞍华小姐、斯琴高娃女士、梁家辉先生、韦家辉先生、欧健儿小姐、游乃海先生、张家龙先生、余安安小姐、伍健雄先生、罗永昌先生、向华强先生、李嘉慧小姐、何丽嫦小姐、陈鹏振先生。

入围名单入围名单最佳电影《姨妈的後现代生活》《投名状》《跟踪》《神探》《性工作者十日谈》《铁三角》《每当变幻时》最佳导演许鞍华《姨妈的後现代生活》陈可辛《投名状》得奖理由得奖理由最佳电影:《姨妈的後现代生活》《姨妈的後现代生活》跌宕生姿,堪称许鞍华重登高峰的活泼窝心杰作。从过去作品的阴霾中推陈出新,借上海遥遥反映香港现况与人生无奈,发展出一套层次丰富、感人至深的作品。影片在幽默中流露哀愁,含蓄中渗出馀韵,从虚妄走向质朴,化浮躁为含蓄,以细腻的笔触将人文精神发挥到极致。最佳导演:许鞍华﹙《姨妈的後现代生活》﹚许鞍华过去的作者主题再次出现:《客途秋恨》的母女恩怨,《倾城之恋》的两性角力,《女人四十》的自身命题都一一复见,但这次写得更专注,更深邃。貌似平实不动容,然而时间点滴流光,大地温柔安抚都被她收纳在电影里,可会是她到目前为止「半生有缘」最佳的一部作品?最佳编剧:韦家辉、欧健儿《神探》糅合了《我左眼见到鬼》的放低过去,及《大只佬》因果业障等命题,韦家辉的编剧团队在《神探》延展新章,设计出既被过去萦绕,却又能看穿人人心中有鬼的「异人」。被视为「神经」的停职探员,纵有唯我独醒的蛮勇,却与其他人物一样,困绑於自我的心魔。韦氏编剧下的佛理循环,作了另行的悲剧诠释,属港片罕见新鲜的题材。推荐电影推荐电影《跟踪》幕後编剧游乃海初执导筒,以技法先声夺人,电影既见银河映像风格踪迹,又融会导演个人视野,老嫩演员表现优异,师徒传承之要旨在戏里戏外俱成功实现。《投名状》一出成功召唤荷里活战争电影魂归的华语大片,表面上重拍《刺马》,却引入「水浒」元素,把兄弟情义的矛盾推上新的高度,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之後的成功,诠释为加倍而双向的自欺,用血和泪撰写一阙命运哀歌。《性工作者十日谈》邱礼涛重现社会性题材的一次写实主义示范,多角度视点,本地及内地性工作者的较量和互相谅解,社会工作者的良心与无知的质疑,还有变性人与双性恋舞男的心境。整体演员在信任导演之下,表现非凡,质感十足。《每当变幻时》以面临清拆的富贵墟作为香港的缩影,从小市民角度出发,拍出回归十年的人心起伏,以爱情的怅惘侧写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