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强_第1页
【道教】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强_第2页
【道教】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强_第3页
【道教】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强_第4页
【道教】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五月2023【道教】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强第六章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文化与文化结构第二节文化生态第三节文化景观第四节文化区、文化扩散与文化整合第五节种族、民族与宗教第一节文化与文化结构一、文化概念的内涵二、文化结构三、文化系统一、文化概念的内涵

(一)文化(二)文化类型(一)文化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二)文化类型文化类型的划分取决于分类标准。1.从时间上看可分为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2.从空间上看可分为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还可以划分为更小单元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可以划分为印度文化、中国文化、朝鲜文化、日本文化等。一个民族和文化还可以分成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

3.从文化的内涵方面看若以生产工具为标准,可以划分为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等;若以文化与生产方式的联系而论,则可以分为农业文化、游牧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等;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分析,还可以分为佛教文化、儒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等。

二、文化结构

(一)物质文化(二)制度文化(社会文化)(三)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的三种存在形式或文化结构大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一)物质文化

凡是人力曾经或正在作用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以及人类的物质文化方式均可视为物质文化,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其它各种物质产品。物质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对象化产品(有形)。物质文化具有物质性的特征,这是物质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存在形式的关键所在。一方面,物质文化来自于对自然的改造,物质文化的内容是物质的。另一方面,精神文化的产品虽是物化了的产品,但它们并不必然表现为对自然客体的现实改造,而物质文化则一定是对自然客体的现实改造。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经历了由合到分的历史。物质文化具有易变性特征。一方面,物质文化在文化形态层中居于最表层,变动不定,易于传播。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体现在物质文化上,故而当异质文化在平等或不平等的条件下接触碰撞时,首当其冲的总是物质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二)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由交往活动缔结而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及其成果,又称为规范性文化。从内容上看,制度文化相当复杂,不仅包括经济制度、家庭制度、婚姻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还包括礼仪制度、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主要来源于政权组织和约定俗成。制度文化是维系群际关系的重要纽带。制度文化作为一套规范体系,也有它的负面影响。制度文化(三)精神文化人类在精神需求驱动下形成的精神活动的方式及其对象化产品的总和称为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分为四个层面,即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书面文化是以书面的形式而凝固了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指的是“言语的与非言语的沟通”的文化,是心理文化的直接显示。艺术文化是指人类艺术活动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艺术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从位置上看,艺术文化介于精神文化的隐显之间。(2)从功用上看,艺术文化指在提高人类的整个精神水准,陶冶情操。(3)从内容上看,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又具有特殊性。心理文化指的是凝聚于大脑中的精神活动的方式、取向的总和。包括认识方式、创造力、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

三、文化系统

(一)文化因子(二)文化丛(三)文化系统(一)文化因子地域文化中最小的要素是文化因子。文化因子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既可以指某个行为因素,也可以指某种生产工具、思想、观念等。

(二)文化从相互联系的文化因子在一个有机统一体中构成文化丛。

(三)文化系统在一个地域内,各种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丛集合成一个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整体性特征。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在此系统中,人——文化——环境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性和时间状态,以及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文化与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各种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的“三位一体”

地域文化系统的地域综合——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生态关系的生态过程;文化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整合关系的整合过程;地域文化系统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文化扩散—时间动态过程;文化分布与文化区的空间性质特点和空间作用机制,地域文化系统的环境综合表现——文化景观.第二节文化生态

一、文化生态二、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三、中国文化与地理环境一、文化生态(一)制约关系(二)适应关系(三)选择关系(四)再现关系一、文化生态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现象与环境的关系。文化存在于环境之中,与环境密不可分。文化受环境影响,同时文化又影响环境。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制约、适应、再现、选择四种关系。

(一)制约关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制约关系非常广泛,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非物质文化方面。

(二)适应关系有文化的人群同自然环境的关系有时也是适应性的,如传统交通工具的“南船北马”现象,传统民居的“南敞北实”现象等。但是,这种适应与无文化的原始人群同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三)选择关系自然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人类如何生产生活主要靠人类对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多种可能性做出选择。这种选择受到人类自身文化的影响。

(四)再现关系再现关系即人类的文化产品再现了自然环境,这在物质文化层面尤为明显。例如,中国围墙特别发达,如城墙、庙墙、园墙、宅墙等,以至围墙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围墙,与中国远古时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受这一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内向型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二、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

(一)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二)文化停滞与地理环境

(一)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制约着人类祖先的初始选择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但人类创造文化时离不开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动物群及其他各种矿产等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是人类创造文化的良好空间。高原和草原地区灌溉条件差,阻碍了农业发展,却有利于畜牧业的优先发展。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高原的情形便是如此。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壤,大河定期泛滥所带来丰富的天然肥料,促成灌溉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灌溉技术的发展。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都是如此。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致文化类型的差异性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使得它不能产生像尼罗河三角洲及两河流域那样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农业文化特征,然而却有利于商业、航海业等与之有关的文化的发展,铸就了一种外向型的文化心理等。与古希腊文化特征不同,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明。华夏四周的海洋、高山高原、荒漠等自然屏障阻隔了它与外部的沟通,但内部沃野千里,较少天堑,容易使人产生“中国者,天下之中也”的意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东、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3.地理环境的变更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以埃及文明起源为例。大约公元前2万年,亚非大陆曾经出现长期持续的干旱气候。受它的影响,东北非大片原始森林和草原枯死,以此为生的动物大量减少,沙漠的不断侵入使当时人类生活的空间急剧缩小,对处于原始部落阶段、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的古代东北非人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干旱,古代东北非人有四种选择:(1)一部分人改变居住地而不改变生活方式。(2)一部分人既不改变居住地,又不改变生活方式。(3)一部分人没有改变居住地,而改变了生活方式(4)一部分人既改变了居住地,又改变了生活方式。

(二)文化停滞与地理环境

1.人地之间简单的平衡关系人地关系总是处于矛盾之中,处于矛盾主导地位的人必须成功地解决自身需求增长和地理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力,才能促使文化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文化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地关系维持简单的平衡状态。造成这种平衡状态的原因一般来自地理环境的巨大压力。

2.文化系统的封闭文化要发展,必须与外来文化交流,如果文化间的交流由于种种障碍而不能实现或中断,结果只能是使孤立的文化系统自我封闭,并且随着文化内部创造力的日益枯竭,文化发展趋于停滞。妨碍文化交流的因素可来自自然,如在古代,海洋既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又阻隔着文化交流。但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文化交流的阻力主要来自文化系统本身。

3.文化交流的不平衡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但是,如果这种交流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也可能给某些文化的发展带来厄运。三、中国文化与地理环境

(一)内向型气质与地理环境(二)和谐风格与地理环境(三)伦理型内核与地理环境

三、中国文化与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向型气质、和谐型风格和伦理型内核,这些特征与中国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一)内向型气质与地理环境“外部封闭,内部活跃”,大漠、海洋阻隔,内部资源丰饶,无求于它国,中国人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文明和典型的内向型文化气质。

(二)和谐风格与地理环境

和谐逐步形成中国文化的基本风格。和谐的文化风格使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讲究和谐统一、仁爱亲善、和睦礼让。过分强调和谐与统一,反对“过”与“不及”,这些文化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落后而相对稳定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和谐的文化风格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

(三)伦理型内核与地理环境

伦理道德成为中国文化的内核,成为中国文化的最基本的特征。相比较而言,有人称希腊文化为“科学型文化”,罗马文化为“法制型文化”,中国文化为“伦理型文化”。伦理型文化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农业社会条件下的封建宗法观念。

第三节文化景观

一、文化景观及其类型二、中国传统民居景观三、文化景观与世界遗产一、文化景观及其类型(一)文化景观的概念及特征

(一)文化景观的概念及特征

1.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的自己所创造的景观。

2.文化景观基本特征及构成(1)文化景观的基本特征①文化景观是客观存在的人文现象的总特征,反应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②文化景观反应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③文化景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④文化景观能够直接反应一定的景观内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⑤文化与景观的关系:文化创造了景观,同时景观又巩固了文化。⑥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既受制于自然规律,又受制于文化。

(2)文化景观的构成文化景观由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物质文化景观是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较为具体,人们比较容易观察到。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却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景观还包括一种人们可以感受到却难以表达出来的“氛围”。

3.重要的文化景观(1)聚落布局聚落布局是聚落中各种形式的房屋、道路及其他特殊或附属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分布。(2)土地利用格局土地利用格局反映了人们为经济和社会目的利用土地的状态,从中可以了解社会经济状况。(3)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形象最为鲜明的文化景观,建筑风格客观反映和记录了居住地的文化特征。二、中国传统民居景观(一)气候条件对传统民居景观的影响(二)建筑材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一)气候条件对传统民居景观的影响

1.民居功能的差异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民居在功能上有明显的区别。2.建筑密度的差异建筑物的间距由南向北逐渐扩大,南方建筑密度大,北方建筑密度小。3.屋顶坡度的差异降水多的地方,屋顶坡度大,以利排水;降水少的地方,屋顶坡度平缓,可以晾晒谷物。4.外墙颜色的差异南方光照强,气温较高,出于反射阳光的需要,以减少墙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达到降温的目的,外墙多为白色。北方光照弱,气温较低,出于吸收阳光的需要,以增加墙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以达到增温的目的,外墙多为灰色。

5.民居式样的差异南方的民居尽可能缩小问距,以期获得“狭管效应”,借助建筑物的遮挡获得较大的阴影区,房屋高度一般高于北方,出檐较深,常用竹木等建筑材料,力求空气通畅,加上地势起伏,多挑楼、吊脚,深廊檐,住宅结构较为开敞外漏,外形显得轻盈多姿。北方民居不仅墙体、屋顶厚实,设有火炕火墙。而且低矮封闭,进深较小,高度不大,以紧缩空间,起到保温作用。北方有半地下建筑,低矮封闭。南方有干栏式建筑,高敞开放。(二)建筑材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受经济、交通等因素制约,传统民居就地取材,建筑材料随地域不同而变化,主要是木材、砖瓦、石灰、竹材、茅草、泥土等乡土建筑材料。在盛产木材的地区,传统民居多为梁架式木构架建筑,节点榫峁结合。刚柔相济,有“墙倒屋不塌”之效,如皖南徽派民居。黄土高原缺少木材,黄土广布,而且黄土直立性好,又比较干燥,拱形窑洞成了黄土高原最有特色的民居。三、文化景观与世界遗产

(一)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及其类型(二)世界遗产

(一)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及其类型

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的概念不仅应用于人文地理学科领域,1992年从世界遗产保护的角度也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决定,在《世界遗产名录》现有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的基础上引入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的类型:①明显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造的景观;②有机进化的景观,包括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的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以及展示其与当今社会相互作用、自然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的持续性景观;③关联性景观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二)世界遗产

1.文化遗产有:①文物,即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即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即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2.自然遗产有:①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②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③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第四节文化区、文化扩散与文化整合一、文化区及其类型二、文化扩散三、文化整合一、文化区及其类型

(一)文化区的概念(二)文化区的类型(三)中国的文化区(一)文化区的概念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在地球表面所占据的空间,或者是具有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种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二)文化区的类型

文化区一般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职能文化区(机能文化区或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1.形式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文化因子或文化从或文化系统)的实际分布范围。

形式文化区具有以下特点:(1)在同一文化区内,文化特征具有大致的均质性,但非等质,中心区和边缘区文化特征的性质有一定的差异。(2)形式文化区包括核心区和边缘区两部分。(3)形式文化区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4)形式文化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5)两种形式文化区的交汇地带为文化的共存带。

2.职能文化区职能文化区受政治、经济或社会职能的影响,内部彼此相互联系的文化空间分布范围。职能文化区具有以下特点:(1)职能文化区的文化特征在空间上是均匀的。(2)每个职能文化区都有一个中心点(节点)。(3)一般来说,每个职能文化区具有明显的边界和执行机构。(4)职能文化区有时是相互重叠的。

3.乡土文化区乡土文化区又称感性文化区,是在居民头脑中存在的一种区域意识,是对某一区域的文化心理认同,而且这一区域名称也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乡土文化区是具有特殊历史和文化含义的地区,如我国习惯称呼的“老少边穷”,就是一种乡土文化区。乡土文化区和职能文化区的区别:乡土文化区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边界,文化特征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候,乡土文化区和职能文化区的中心点落在同一个城市,但该城市对于职能文化区具有组织上的功能,对乡土文化区却不具备这种功能。(三)中国的文化区

文化区的划分取决于划分文化区的原则。司徒尚纪根据比较一致性原则或相似的文化区景观、同等或相近的文化发展程度、类似的区域文化发展过程、文化地域分布基本集中成片、有一个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中心等5原则,兼顾地理区位、民族和区划等要素,在《广东文化地理》一书中成功划分了岭南地区的综合文化区和文化亚区。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将中国地域文化分为24个文化区,虽然没有给出分布图,但同样意味着又一种中国文化区划方案。它们是:三秦文化、齐鲁文化、中州文化、荆楚文化、燕赵文化、台湾文化、吴越文化、两淮文化、徽州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江西文化、八桂文化、八闽文化、滇云文化、关东文化、草原文化、琼州文化、西域文化、岭南文化、青藏文化、陈楚文化黔贵文化。

二、文化扩散(一)文化扩散(二)文化隔离机制(一)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是指文化由文化源向外辐射或由一个文化区向另一个文化接受体的传播过程。

文化扩散的途径十分复杂,大体上分为横向扩散和纵向扩散两类。横向扩散,主要指的是文化的空间扩散,即不同文化间的传播。纵向扩散主要是指文化的代际传播。

1.文化空间扩散(1)文化空间扩散的动力文化空间扩散的原因有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两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文化空间扩散的外在动力。文化的自身发展是文化空间扩散的内在动力。(2)文化空间扩散的方式文化空间扩散有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种方式。①扩展扩散。扩展扩散又分为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②迁移扩散。迁移扩散分为占据式扩散、蔓延式扩散、墨渍式扩散和变异式扩散等类型。

2.文化时间扩散文化时间扩散有两种重要方式: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显性传播是文化产品的代际继承,能促进各个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隐性传播的内容多是民族文化的内在共性因素。(二)文化隔离机制

1.自然隔离机制自然隔离机制是指文化在发展、扩散过程中,因自然因素的参与而造成的相互阻隔,并由此导致各种文化的差异。形成自然隔离机制的主要自然要素有山地、海洋、沙漠、气候等。2.语言隔离机制语言导致了不同语种的文化体系之间的隔离状态。由语言因素促发的文化隔离机制,其力度往往大于自然隔离机制。

3.社会隔离机制由于社会因素而促发的不同文化之间相互隔离机制,即文化的社会隔离机制。社会隔离机制是所有文化隔离机制中隔离力度最大的一类,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最为强烈。

4.心理隔离机制文化的心理隔离机制是指由不同文化心理的差异造成的文化隔离。三、文化整合(一)内整合与外整合(二)中国文化的整合

文化整合是指各种文化协调为整体的过程或整体化的状态。(一)内整合与外整合1.内整合同一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之间的整合关系,称内整合。2.外整合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整合关系,称为外整合。(二)中国文化的整合

以衡量文明的三个标志(城市、文字和青铜器)而论,中国文化起源的时间大约相当于夏王朝(约公元前22世纪末到公元前17世纪初)的后期。1.华夏文化与荆楚文化2.中国本土文化3.中国传统文化4.中国近代文化第五节种族、民族与宗教一、种族及其分布二、民族的形成与分布三、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

一、种族及其分布(一)种族的起源(二)种族与地理环境(三)种族的划分(四)地理人种(五)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一)种族的起源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制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多源论派以魏教瑞为代表,他在1946年提出了人类有四个进化中心:一是由我国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发展到现代的黄种人;二是由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而到澳大利亚民发展为棕种人;三是由赞比亚的布罗肯山人发展为黑种人;四是西亚猿人发展的白种人。1.多源论多源论与一源论学说2.一源论从20世纪80年代起,更多的人认为所有人类种族本源于一个地方(可能是西南亚、北非或东非),最初人类形态差异很小,此后由于扩散迁徙,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群通过遗传产生出一系列种族上的特征并逐步巩固下来。(二)种族与地理环境⒈自然地理环境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在自然形态的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光照程度(皮肤)、气候(人体结构)等。⒉社会环境体型至少与某些社会最常用的生产工具和武器有关。在古代四肢较长的人比身体矮壮的人更善于投掷长矛,宽肩粗臂的人在狩猎中则常用弓箭。在中亚,弓箭作为狩猎和战斗的武器得到有效地推广,因此矮小粗壮的人特别多。在东非,虽然四肢修长,身材细高的人也知道弓箭是可用的武器,但是他们还是更习惯于使用长矛。当代体育活动对体型的影响更为明显,举重运动员一般体型较短,四肢较精壮,而体操运动员则体型匀称优美。

(一)种族的划分种族的划分不是对人群社会、文化性质的划分,而是对人类体质的一种划分,是以保有共同的遗传达室的自然特征为依据的。1.划分种族的标志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1)毛发

亚洲人一般为直发;欧洲人常见的是波状发;非洲人为羊毛卷发。毛发的中间过渡形态多为混血种族。(2)肤色人的肤色深浅与皮下色素细胞的多少有关,色素细胞分布愈密,人的肤色就会愈深。经过观察统计,不同肤色人种的色素细胞的数目是不同的。白肤色的色素细胞约为1000个/㎜以下,黑肤色的则在14000个/㎜以上。(3)身高人们的身高也存在着差异,虽然这与营养条件有关,但也受到遗传因素的显著影响,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平均身高都相差很大。(4)关颅形状考古董学家认为头颅的比例(头盖骨的长宽比例)是识别种族的重要标志。其公式为:头骨指数=×100(5)鼻形以鼻梁之狭、宽或高、中、低划分种族。以鼻宽之广狭与鼻长度相比,白种人狭鼻,黄种人中鼻,黑种人宽鼻。6.血型种族0型A型B型AB型白种31.6~49.934.4~46.08.3~24.61.4~8.8黑种48.4~58.637.8~51.90~3.60黄种30.1~34.230.8~38.421.9~27.77.3~9.7不同种族血型比例单位:%(7)指纹具有终生不变的特点。据统计,指纹有三种基本形式,即弓形纹、箕形纹和斗形纹。亚洲人的斗形纹最多;黑种人的弓形纹最多;欧洲人的箕形纹最多。(1)白色种族群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蓝。白色人种亦略有差异,可分为三组:①北欧种族;②南欧种族;③印第种族。2.世界种族划分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将人类分为四大种群和12个种族。我们根据这种分类方法,说明世界种族的分布。(2)黄色种族群皮肤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根据内部差异,又可分为:①蒙古族;②美洲印第安种族;③爱斯基摩人。(3)黑色种族群皮肤呈黑棕色,头发黑且成羊毛卷状,唇厚。美洲也有两千多万黑人,他们是奴隶贸易时期被殖民者从非洲贩运去的黑人奴隶后裔。其内部又可分为:①尼格罗种族;②布须曼种族。(4)棕色种族群肤色深,儿童的头发有时为红色甚至是亚麻色,毛发卷曲。由于该种族内部差异明显,又可分为四个种族,即:①澳大利亚种族;②美拉尼西亚种族;③波利尼西亚种族;④密克罗尼西亚种族。(四)地理人种

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1.亚洲地理人种类它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中国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基摩地域人种等。2.欧洲地理人种它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3.非洲地理人种它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它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种、班图地域人种、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种、东非地域人种、苏丹地域人种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等。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它是南北美洲的土著人。该地理人种下分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和福吉安地域人种(即火地岛地域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该人种是原居住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人群。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已灭绝,只剩下默里澳大利亚地域人种和卡奔塔地域人种。其余的三个地理人种为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纪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该地域人种是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群,包括印度地域人种和达罗毗荼地域人种。(五)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种族的划分是一个纯自然的特征划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只有相对而言的意义。种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社会组织、婚姻制度、人口的迁移等也对种族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在生物学上并没有某种种族比其它同时代的种族更优越,在智力上也没有什么差异。人类学龄前家已经证明人与猿极为相似,人是从古猿类演化而来的,所有的种族都具有与祖先相似的特征。

然而,种族主义者却忽视这些科学事实。他们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这实在是一种十分荒谬而又及其危险的论调,会对人类的发展与繁荣构成威胁,并且已经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二、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一)民族的区域特征(二)民俗(一)民族的区域特征

1.民族(1)民族的概念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民族的形成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3)民族的特征①共同语言②共同地域③共同经济生活④共同心理素质

2.民族的分布(1)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世界上有的民族其主体所占的地域面积大,人口多,占该民族人口较大比重,而分散出去的点小,占总量比例不大。如汉族就是这样,97%在中国,散居世界的华人数量虽有约3000万,但只占总数的3%。上述的另6个人口超过1亿的民族中,除孟加拉人60%居住在孟加拉、40%居住在印度外,其余5个民族居住于本国的人数都占该民族总人口的98%以上。

(2)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我国民族的分布主要呈现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3.民族的迁移(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迁移

4.民族同化民族同化指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与其他民族的接触中,民族特征发生改变,从而形成与另一民族同化的现象。民族同化分为自然同化与强制同化。强制同化是一种人为的过程,统治民族的统治阶级用强制手段强迫被统治民族改变其民族特征,使之融合于统治民族之中。自然同化是不同民族在正常社会交往中,逐渐在经济、文化、语言、宗教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相互学习、交流而出现的民族间的同化。

5.民族区域特征与地理环境(1)民族人口与地理环境由于民族的分布地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民族人口所处的地理环境(如历史、政治、经济及自然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2)民族生产方式与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生产活动的方式千差万别,形式多样。如藏族、蒙古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利于发展畜牧业,所以其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

(3)民族聚落与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由于生产活动的方式不同,居住的方式与特点也不相同,这不仅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系,而且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4)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特点反映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地域特点又表现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上。各个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互不相同的、独特的民族性格。(二)民俗

1.民俗(1)民俗的概念一般认为,风俗是在一定社会共体中,普遍公认、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是这个社会共体的共有意识在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自然表现。(2)民俗的内容民俗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民俗的内容看,主要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和节事民俗等。

2.民俗的基本特征(1)共体性特征在国家、民族、地区的不同共体(群体)中,民俗为各共体成员普遍认同和遵循。(2)历史性特征①从横向看,每一时期或时代,民俗具有自己的时代特点,从纵向历史发展看,民俗的历史性首先表现为传承性。②表现为可变性和创造性。③民俗的稳定性、保守性及在演变中的缓慢性。

(3)民族性和地域性民俗的民族性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因其历史、经济、文化、地理差异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富有不同的民族色彩。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对民俗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作用。

3.民俗的社会功能具体的民俗社会功能主要有:(1)法约和软控功能(2)育人功能(3)实用功能(4)文体娱乐功能三、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

(一)宗教的概念(二)宗教与地理环境(三)原始宗教与社会宗教(四)世界主要宗教(五)中国本土宗教(六)宗教传播与宗教景观(一)宗教的概念

1.宗教的概念宗教的两个阶段:①原始宗教阶段②社会宗教阶段宗教是指有一定的教义、教规,有一定的仪式和有一定组织系统的信神的社会“实体”。这个“实体”包括五大要素:①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②宗教仪式③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④特殊的情感体验⑤道德规范

2.宗教与哲学宗教与哲学都谈人生和社会的根本问题,但两者的立场和方法不同。哲学用理性、思辨的方式,去探索、分析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宗教以信仰和直观来探索、解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哲学承认有些问题还搞不清楚,不便贸然下结论,宗教不认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没有搞不清楚的问题,人生中遇到的一切疑难大症,宗教都能手到病除。由于有这样的差别,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以后,宗教从本质上与科学对立,因为信仰主义不允许怀疑,绝不允许把崇拜的对象当作研究的对象,走的是一条非理性主义的道路。也有的宗教哲学用理性主义的形式把人引向信仰主义,佛教中某些流派就是以思辨为手段将人引向信仰主义的。

(二)宗教与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是宗教形成的重要因素。人类早期社会认识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许多繁杂而神秘的现象无法理解,便产生了恐惧与敬畏的心理,为了讨好自然环境而对自然力顶礼膜拜。人们最初崇拜的是与人们生活最有密切联系的自然现象。由于每一群原始人和另一群原始人所接触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因而崇拜的对象也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明显影响着宗教的禁忌戒律、教义典章。自然地理环境还影响着宗教的传播与发展。受人文地理环境的制约,人们在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会产生出不同的感应,形成不同的意念。(三)原始宗教与社会宗教

1.原始宗教原始宗教主要形式有:大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原始宗教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自然力和自然物的直接崇拜,另一类是对精灵和鬼神的崇拜。原始宗教是在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氏族社会结合在一起,原始宗教信仰内容与整个社会意识混为一体。礼仪活动与宗教戒规等,未同风俗习惯分开,未分化出独立的宗教组织,没有专门的宗教首领,无明显的宗教标志。

2.社会宗教所谓社会宗教,是指在阶级社会中产生的具有一定阶级特征的一种神学观念系统化和宗教组织严密化的宗教。社会宗教的产生的客观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出现以及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四)世界主要宗教

1.基督教基督教,这里是指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以《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为圣经的各教派统称。基督教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分裂,出现了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新教三大派别。世界宗教中,基督教在世界上的信奉者最多,信徒遍及各大洲,主要集中在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

2.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为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通常把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圣经。穆罕默德去世后,由于政治、宗教以及社会主张的分歧,教内发生分裂,形成各种教派,主要有逊尼与什叶两大教派。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穆斯林。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穆斯林已近10亿人,伊斯兰教已成为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

3.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又称乔达摩。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特点主要有:(1)“中道”观(2)“缘起”观(3)解脱观——涅粲(4)“无我”观(5)“种姓平等”观(6)僧伽制度(五)中国本土宗教

1.道教道教起源于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年),最初以黄巾起义与五斗米道的形式在北方各地以及巴蜀一带出现。道教的教义主要有四个方面:(1)关于宇宙生成的观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化生的。在老子那里不过是哲学唯心主义观点,而道教为了适应宗教信仰的需要,把道演变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不同的世纪,然后又把这三个世纪人格化为三清尊神,“三清”就是“道”在人间的形象。

(2)方术,包括卜巫、占星、医术、祈祷、咒术、神符、驱鬼、祭祀等仪式。(3)长生不老术,它包括辟谷、服饵、调息、导引、房中五个方面。(4)道教的伦理思想。道教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功德”;二是“不犯戒”。道教非常重视功德,把它定为长生、成地仙、成天仙的必须途径。这里的“德”,是指儒家的忠、孝之“德”。道教的戒律很多,且十分严格。

2.儒教与儒学有些观点认为儒学应该属于宗教范畴。也有观点认为儒家学说属于哲学范畴,属于国家和个人的道德伦理规范。儒教除了具有宗教的一般本质以外,儒的外壳也有宗教的特征。儒教是一种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宗教,它以封建宗法制为核心,吸收了佛教、道教中的一些宗教修养方法(如禁欲主义、静座反省)。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突出地表现在同佛、道两大宗教系统的对比之中。儒学的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现实主义,即肯定自然和社会,对现实世界不采取回避的态度,特别是对人类现实生活采取积极的立场,儒家的宇宙、人生、理想论以及思维方式和治学方法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儒学思想特质具体表现为:(1)厚生人,黜彼岸。(2)明伦理,主自律。(3)合人群,辨等差。(4)尊理性,重经验。(5)参天地,育万物。(六)宗教传播与宗教景观

1.宗教传播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一般有移民、传播、领土竞争以及宗教影响等。(1)移民移民是扩展宗教范围的重要途径。当移民是某种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