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案人教版_第1页
日本教案人教版_第2页
日本教案人教版_第3页
日本教案人教版_第4页
日本教案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教案人教版【篇一: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第一节日本第5课时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设计者吴传容教学手段审阅一、自主学习:自学教材p-p,完成以下练习。1、日本在世界的地理位置?3、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4、日本多海岛,海岸线曲折对日本有何影响?小组评价评价人签字二、识记基础知识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领土由、、、等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2.从地形上看,2.从地形上看,日本境内多,境内最大的平原是,最高的山峰是。3.日本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亿(2000年),则其人口密度约为人/平方千米。4。日本海岸线十分,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业、业,十分有利。.日本的首都是,位于岛上。三、小组合作,拓展提升读“日本略图”(图7—1_6),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洋:a,b,国家c,d(2)写出数字代表的岛屿名称。①岛,②岛;③岛,④岛;(3)平原是该国面积1大的平原。(3)平原是该国面积1大的平原。(4)日本最高的山峰是,它是座著名的火山。四、检测反馈1.a1.a.日本最大的岛屿是()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日本的四国岛和本州岛之间的狭窄水域为()a.濑户内海b.朝鲜海峡c.东京湾d,日本海.按照亚洲地理分区划分,日本属于哪个区。()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西亚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a,圣海伦斯火山.8.维苏威火山c,埃特纳火山d.富士山5.a5.a.日本四大岛中,位置最北的是()北海道岛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首都东京所在的岛屿是()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日本发展渔业、造船业的有利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b.耕地广阔、农业发达c.岛国优势,海岸线曲折d,科技先进五、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课,完成自主预习的相关练习。课后反思:第6课时【篇二:7.1日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第一节日本教案教学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根据地图,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5.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结构分析《日本》一节是教材中介绍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教材首先通过一些地图、景观图和活动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如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要从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入手,可以用比较法(如活动2日本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比较)找出特点,也可以用综合法,用若干个主题概括出一个国家的突出特征(如日本是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的特征)。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教材中还渗透着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例如基本的读图、用图能力,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针对日本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突出的地理问题,联系我国的国情分析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良好学风。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日本的岛国国情,促使其走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对其科学、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成为本节教材内容的主线,也是本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思想。内容点析.教材在第一部分中首先概括介绍了日本的位置、范围和领土组成,并且通过图7.1”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7.2”日本的地形”,示意出日本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使学生了解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可从地理位置和范围入手。教材中又通过活动2,将日本和英国位置、范围做对比,让学生找出两国的地理环境差异,理解位置、范围,甚至领土形状对国家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深刻影响。.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洋运输和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教材首先通过图7.2”日本的地形”展现出了日本多山的地形特点。然后,利用图7.3“日本国的象征一富士山”和活动3中图7.5“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中的示意图和景观图片,充分展现出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地理环境特点,揭示了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的一般规律。.教材以日本为例,提出了火山爆发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在非活动期间,可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利用地理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防灾避险的教育。6・日本是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教材用一组材料来说明这个问题。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在国际金融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以及日本的工业产品行销全世界等几个方面,都是从世界看日本,突出它是世界经济强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是日本经济的一大特点。由于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大量从国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制成品需大量出口,经济发展对外依赖非常严重。日本根据本国的国情,发挥科学技术先进和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利用多天然良港和航海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将工业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的方式,值得我国在发展经济中借鉴。.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积极开发海外市场,这是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的国情;②国内工业过于集中,供水、供电、用地紧张,工业污染加剧;③国内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高;④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⑤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⑥将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⑦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⑧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日本的加工贸易经济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主要是,由于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使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利的方面是,由于日本的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世界经济的危机必然影响日本的经济发展,有时会带来致命的打击。.日本的近海渔业资源枯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近海工业污染较严重,加上过度的捕捞,使近海渔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现在,日本的渔业生产加大了远洋捕捞的力度,以弥补海洋水产品供应的不足。.日本的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日本的文字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甚至有些日语文字就是中国的繁体汉字,读音虽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日本的文化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歌舞伎、花道、茶道、书道、剑道、柔道、相扑;仿唐建筑风格的皇宫、寺院、神社;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服、木屐;生鱼片、寿司、青酒;榻榻米等等。日本的文化还融入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内涵,如现在人们衣着多为西装和职业装;吃西餐;唱流行歌曲,听摇滚乐;游迪尼斯乐园,逛海底世界,过圣诞节。东西方兼容的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吸纳,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教学建【课时安排】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新课引入】1.提问方式引入。利用图6.5“亚洲地图”,让学生找出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然后,任选下面一个或几个问题提问学生:①我国邻近的国家中,经济最为发达且人口过亿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②我国邻近的国家中,人口过亿且主要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③我国邻近的国家中,以富士山作为国家的象征,以樱花作为国花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④在我国城市街道上跑的丰田、尼桑轿车,商店里摆的索尼、松下电器,你能说出它们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工业产品品牌吗?⑤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中,经济发达且以“岛国”著称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2.板图板画方式引入。教师可在黑板上绘出日本的轮廓图,或利用投影机将日本的轮廓图放映出来,由学生辨认。3.录像播放方式引入。编辑有关日本的景观录像,以播放录像的方式引入新课学习。【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教学活动设计。①读图7.1”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明确日本位于太平洋西部,隔日本海、中国的黄海和东海与亚洲大陆相望。②读图7,2"日本的地形”,明确日本的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③读图6.5“亚洲”,找出日本相邻的周边国家,突出日本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④读图7.2”日本的地形”和图7.4“英国”,对比两国的纬度位置,面积大小,完成第一部分的活动2。⑤对比日本和英国两个岛国的海岸线,说出哪个国家的海岸线更为曲折,并且在图7.2“日本的地形”中找出东京湾和濑户内海。根据日本的海岸线曲折的特点,分析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关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教学活动设计。①读图7.2”日本的地形”,识别火山符号,找出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及海拔高度;读图7.5“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了解日本的火山、地震分布。②编辑播放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的录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③读图7.5“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提问学生:世界的火山、地震带分布与地壳板块边界有什么关联?由学生得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的结论。④由学生阅读第一部分活动3中第(2)小题,并展开分组讨论。最后,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由教师总结出火山对人类的弊和利。⑤读图7.6“传统民居”,将日本的民居和欧洲民居对比,分析日本民居的建筑特色,如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木制框架结构,多为二层楼房,房顶坡度较缓,以增加稳固程度,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⑥读图7.7“防震演习”,说出日本小学生是怎样进行防震演习的。结合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组织学生讨论当地震发生时如何防震减灾。【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引导学生读图7.8“日本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汽车”,由学生说出在我国市场上行销的日本工业产品种类。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国际金融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外汇储备在世界的位次等方面分析,认识日本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经济强国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图7.9“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图7.10“1998年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图7.11“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和图7.12“1998年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归纳出: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原材料的进口国;而国内市场狭小,就要求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现在日本的工业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因此,对外依赖愈加严重,是日本加工贸易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教师在教授了日本经济发展特点后,可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利用什么有利条件促使其经济高速发展?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值得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借鉴?利用阅读材料,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将上述有利条件概括为三点。第一,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利用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优越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第二,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的影响是可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更具竞争力;不利的影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第三,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其经验可概括为根据国情,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条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完成第二部分的活动:1.读图7,13”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说出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重要的工业城市;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完成选择填空题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所带来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工业用地地价上涨,供水、供电紧张,环境污染加剧等方面组织学生讨论,引出日本工业发展的第三个特点: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然后,教师再给学生提出思考问题: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分析这样做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对其他国家有何影响?6.完成第二部分活动4。这项活动内容,涉及的是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问题。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到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日本的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通过此活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让学生阅读本黑字标题下的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读图7.14”和服与‘洋服'并存”和图7.15”和屋与‘洋’房并存”。关于日本的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给学生一些具体和直观的印象。.读图7.16“日本古都一京都一景”,结合日本文化发展的历史,介绍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如文字、绘画艺术、古建筑、医学和宗教等;介绍一些日本现代科学、文化、艺术发展情况,特别突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引入西方文化给日本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3.完成第三部分活动2,分析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的特点,对日本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异域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的影响。亚洲名称的由来亚洲的名称很古老,全称为“亚细亚洲”,是英文“asia”的音译,意译即“东方日出之洲”。相传亚细亚的名字是由古代腓尼基人创造的。公元前2000年左右,IU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叙利亚一带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具有精湛的航海技术,活跃于整个地中海,甚至能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为“asu”,即“东方日出处”,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而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后来,古希腊人和巴比伦人将此两洲名沿用下来。到了公元4世纪初,人们便把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作为两洲的界限,其东称亚细亚洲,简称亚洲;其西称为欧罗巴洲,简称欧洲。这就是亚洲名称的由来。IU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青藏高原的形成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9个发展阶段。(1)震旦纪时期。青藏高原分为古冈瓦纳大陆与祁连海两个主体,古冈瓦纳大陆处于西边,即现在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一带,祁连海位处青藏高原东部,即现在的昆仑山脉与祁连山山脉一带。(2)寒武纪到奥陶纪时期。古冈瓦纳大陆下沉,祁连海向其扩展,原特提斯洋范围大大收缩。(3)奥陶纪到志留纪时期。古冈瓦纳大陆进一步下沉,祁连海逐渐消失,原祁连海位置抬升。(4)泥盆纪到二叠纪。出现冈瓦纳古陆和中特提斯海洋及欧亚大陆,青藏高原中部再次下沉为海洋。(5)二叠纪到三叠纪。原祁连海中部和东部一带再次上升为大陆,西部则下沉为深海,冈瓦纳古陆的浅海与其相连。(6)侏罗纪。中特提斯海已抬升为陆地,海洋向西部和北部扩张,形成新特提斯。(7)侏罗纪到白垩纪。新特提斯收缩,南面形成小面积的海域。(8)白垩纪到早第三纪。新特提斯全部闭合,欧亚大陆基本成型。(9)第三纪。由于欧亚板块激烈碰撞,促使大规模的火山和地震的活动,使青藏高原的抬升急剧加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其边缘的喜马拉雅山884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但是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高大的,据地质学家考证,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来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陆板块碰撞抬升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并且这最高的高原和山脉在地质历史时代还处在婴儿期,还会继续增高。珠穆朗玛峰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与南极和北极并列,号称“世界第三极”。珠峰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北坡在中国境内。我国藏族人民是最早到达珠峰脚下的人民,并给它取了这个圣洁的名字一圣母峰。关于珠峰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我国古代文献也早有记载,如元代的藏文名著《红史》中提到的“次仁玛”,即指的是珠峰。公元1717年(清朝康熙五十六年),中国测量人员在珠峰地区测绘地图,正式发现了珠峰是世界最高峰。在几年后出版的《皇舆全览图》上很精确地标出了珠峰的地理位置,当时取的名字是“朱母朗马阿林”。“朱母朗马”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圣母”;“阿林”是满语,意即“山峰”,这就是珠峰最早的汉文译名。1771年的《乾隆内府舆图》中,又将“朱母朗马阿林”从文字上改为“珠穆朗玛阿林”。“珠穆朗玛”一名的写法由此固定下来。1852年,印度测量局局长一英国人埃佛勒斯在未经清朝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偷偷地测量珠峰,并在1855年出版的地图上贪天之功,擅自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珠峰。此后,清朝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一直错误地沿用“埃佛勒斯峰”这一名称。1952年5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出通报,恢复珠峰的藏语名称,正式汉语译名为“珠穆朗玛峰”。百余年来,珠峰吸引了各国众多的探险队伍。1960年5月25日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胜利地登上了珠峰峰顶,揭开人类从北坡(难度远大于南坡)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序幕。珠峰的外观,如一座没入天庭的金字塔。它的顶端,长10多米,宽不过1米,形势非常险要,最低气温常年在-30〜-40匕,稀薄的空气中含氧量仅为东部平原区的1/4,12级飓风屡见不鲜。7450米高度以上的地方全是裸露的岩石。珠峰是怎样形成的呢?4000万年前,此处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以后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碰撞俯冲,古海区地壳抬升为陆地。从距今约300万年的上新世以来,地壳的隆升速度空前加快,以至形成了当今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系一喜马拉雅山。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中,珠峰相随诞生。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介于阿曼的穆桑达姆半岛和伊朗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波斯湾,是盛产石油的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素有海湾咽喉”之称。【篇三:区域地理日本教案新人教版】日本课题日本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重要城市。区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及成因。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