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六篇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六篇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六篇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六篇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六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学数学教案六篇

学校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96-98页〔9加几〕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同学在已有的阅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同学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同学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控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育同学初步观测、比较、抽象、概括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发散同学的思维,培育创新意识。

3、培育同学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教具: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同学学具:

每人预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例1

1、老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同学自己看图相互说一说〕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预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竞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相互说一说。

〔同学相互说时,老师巡察,留意发觉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爱哪一种?

3、同学回答后老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当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同学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当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知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同学汇报后,老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同学每提一个问题,老师就让同学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同学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径直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同学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老师提问:通过今日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同学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同学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

老师指出:今日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第99面的第1、2题。

同学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同学,老师予以个别指导和援助,也可以让同学借助学具学习。

学校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外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同学形成肯定的观测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

3、使同学形成肯定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外形

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预备好各自的学具。

问:这么多学具中你能把外形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四个小伙伴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①、活动:按老师要求,同学分组活动。

②、同学汇报,在投影仪下分类。

③、揭示概念。

师:每种外形相同的物体,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④、活动:师板书球,生拿,并检查是否拿对了。

再依次涌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2、摸感知特点

①、感知长方体。

活动:请小伙伴认真看一看,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小伙伴说一说。

汇报:用你的话来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②、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外形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汇报:说说这三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③、比较

投影出示33页第一幅画,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

④、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卦衣,你还认识他吗?请闭上眼睛想一想。

⑤、出示课题

今日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他们的外形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哪些事物的外形是这样的?

〔三〕、活动

1、猜物体

请两位小伙伴上来,蒙上眼睛猜猜这是什么?〔如图2〕

2、搭一搭

用自己手上的学具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

〔四〕、小结

今日,小伙伴不仅认识了各种物体的外形,还用他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学校数学教案篇3

一、基本状况

六班级一班现有69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6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同学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索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深厚的学习爱好,数学基本功扎实,有肯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上学期期末统考均分87分,及格率100%,优分率96%。其中学习比较突出的有16人,处于中间水平的有41人,中下水平的有12人。这7名同学主要表现在接受技能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约的实际问题;能依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依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量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肯定的比例将简约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精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说明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约的猜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

⑦经受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进展分析、推理的技能。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学校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控,形成比较合理的、敏捷的计算技能,进展思维技能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

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识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控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究并掌控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约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诞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依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依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量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依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精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说明统计结果。

⑧经受“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⑨对学校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学校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同学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同学在沟通、合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3.对同学进行环境爱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同学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

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主题图

2.老师谈话

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工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依据问题,同学自己思索.

2.小组沟通.

3.全班争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6=15

8+6=14

老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假如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

假如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9+8=9+7=9+6=

9+5=9+4=9+3=9+2=

8+9=8+8=8+7=8+6=

8+5=8+4=8+3=

3.小组沟通心得.

4.全班沟通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7+88+4

5+88+68+3

8+52+84+8

8+79+88+9

3+86+8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同学到生活中查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争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讨论.

7+〔〕6+〔〕

有什么方法计算更快?

学校数学教案篇5

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7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

使同学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控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预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教学新课

二、巩固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解答应用题。

学校舞蹈队有32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合唱队有多少人?

一人板演。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3

〔1〕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

问:题里哪个月份的产量与呢个月份的比?要先画哪个月份产量的线段?〔画线段图〕表示五月份产量的线段要怎样画?〔画线段图〕增加的台数是哪个数量的1/5?要求什么问题?指的线段上那一部分?〔在线段上表示〕

〔1〕争论:这道题例哪个数量是单位1?为什么?哪个台数是四月份台数的1/5?

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多少台可以怎样想?

〔同学看着线段图,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指名同学口述。

〔2〕根据这样想的过程,列式计算。

〔3〕小结。

2、教学试一试

问:告知我们什么条件?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是指降低的价钱是哪个数量的?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

解答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同学练习。

问:数量关系式什么?为什么用原价乘就是降低的价钱?

从上面解题的过程可以看出,解题学习的应用题也和前一节课一样,关键式先确定单位1的数量,接着要弄清与题里几分之几对应的式什么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与它对应的数量。

1、练一练1

2、练习三7说出单位1的量

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3、练一练2

口述思索过程。提问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练习三10

口答算式和结果。

为什么用求枣子比栗子多的吨数?

5、练习三12

练习三8、9、10

板书: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数量

课后感受

充分借助线段图使同学理解此类应用题也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个别同学要加小灶.

学校数学教案篇6

设计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依据利用音像教材培育同学数学素养的课题讨论目标,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培育智能型、制造型人才为目的,试图通过对教学的科学设计,实现音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渗透,充分挖掘音像教材在援助同学正确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探究解答方法,培育同学知识与技能素养、身体心理素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全课采纳启发式电化教学,本教学设计力求表达以下特点:

1。充分表达同学的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同学的认知潜力。运用现代教育媒体首先设计一道预备题,通过微机演示让同学感知相通问题的结构特点,然后通过列表、争论、分析,让同学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优势,为同学提供多种信息与表象,在老师适时启发点拔下,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维,探究和发觉相遇问题的解答方法,在巩固练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相遇问题类似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充分表达了知识与技能素养的培育过程。

2。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相遇问题的学习及解决问题思维训练,培育同学勤学善思、主动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爱好,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境,使同学在乐中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育了同学的身体心理素养。

教学目的:

1。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量间的相依关系,以及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

2。能依据相遇问题的题意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说出解题步骤。

3。能正确解答相遇问题中求路程的应用题。

4。在培育同学规律思维技能的同时着重培育同学的自我探究和制造精神。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电教媒体:微机及配套大屏幕、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设疑

〔一〕前提诊测〔投影片〕

1。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654=260米〕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李诚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由同学补充问题再列式计算〕

[评析:旧知的再现,针对性强,抓住与新知亲密相关的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适

当的铺垫。]

〔二〕引人课题

我们以前学习的都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状况,假如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同时相对运动将会涌现什么状况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引导思疑

1。创设动态情境,精确理解题意。。

微机屏幕显示预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华、李诚是怎样走的?结果会怎样?

〔微机演示〕屏幕显示张华、李诚两家用太阳表示并不断闪耀,当发出一声动听的响声后,张华、李诚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动听的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过程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调清楚绚丽。

同学观测后提问: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

板书:人:两个时间:同时地点:两地

方向:相向〔相对〕结果:相遇

[评析:运用微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同学对

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悟,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进展、改变与结果,使同学精确理相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优势,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扫除了障碍。]

2.观测、思索、分析、填表。

老师利用微机逐分逐分地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改变状况,让同学一边观测一边思索,完成下预备题中的表格。。

依据以上微机的演示让同学填写下面他们两人走的时间和路程的改变状况表。

走的时间张华走的路程李诚走的路程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现在两人的距离

填完上表后让同学争论:

①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

②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评析:素养教育重视同学的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同学的认知潜力,预备题的设计正是考虑了这一要求。通过微机演示让同学感知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然后通过列表、争论、分析每经过1分、2分、3分两人之间的距离改变,从而精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这里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适时启发、点拔,予以同学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同学思维活动上路,从而为下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

三、引思解疑

l。出例如5: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①让同学说说小强和小丽是怎样运动的?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②依据同学的回答,微机屏幕显示线段图〔标出运动方向、有关数据及问题〕。

③让同学依据线段图复述题意,同时想象两人同时从家里走向学校的过程。

〔3〕分析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问:怎样求两家的距离?

启发同学说出两种解法:

①求两人各自的路程,再加起来。

644+704

②求每分两人所走的路程和,再求4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65+70〕4

4。比较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