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_第1页
学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_第2页
学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_第3页
学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_第4页
学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学案33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群落的结构基础回顾1.群落。(1)概念要点:①同一时间;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____________、空间结构、______________等。2.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物种组成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丰富度。①概念:群落中________的多少。②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法。3.种间关系。(连线)基础回顾物种数目目测估计答案:①—b②—d③—a④—c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基础回顾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4.群落的空间结构。基础回顾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分布决定因素植物分层:______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________地形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差异、__________不同、生物____________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群落的分层水平光照食物条件土壤温度盐度的光照强度的自身生长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群落的演替基础回顾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__________代替的过程。2.类型。(1)初生演替:①概念:一个从来没有被__________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________、火山岩、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植被覆盖沙丘冰川泥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②过程:裸岩阶段→______________→苔藓阶段→____________→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_______或其他________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基础回顾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土壤条件种子繁殖体速度方向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考点1群落的种间关系要点探究1.群落与种群的比较。种群群落区别概念内涵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概念外延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种群内个体间可进行基因交流并拥有一个共同基因库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由不同种群构成,群落中各物种间因存在“生殖隔离”而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联系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种间关系的比较。要点探究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大豆与根瘤菌;白蚁与鞭毛虫寄生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续表)要点探究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甲;生存能力相当,如图乙。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与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归纳提炼混淆生物种间关系1.生存斗争与竞争。(1)范围关系: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括竞争,而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右: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种间斗争、D代表竞争。(2)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判断方法:简记:“同斗争”,“异竞争”。“同斗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内斗争,如公羚羊争夺配偶。“异竞争”:不同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坐标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判断。(1)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一般先上升或下降曲线代表被捕食者。(2)看曲线峰值的高低,一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另外,被捕食者的个体一般也比捕食者的小,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右图曲线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高考命题角度(1)以文字形式描述生物之间的关系,从中判断它们之间是属于竞争、捕食、共生还是种内关系。(2)以曲线图形式表示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据图判断两种生物属于哪种关系。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例❶】(2014·新课标Ⅰ卷)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错误。答案:A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十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要点探究跟踪训练B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断定疟原虫与人为寄生关系,A正确;疟原虫也可以感染蚊蝇,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蚊蝇间为寄生关系,B错误;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是初级消费者,鱼类可捕食孑孓,为次级消费者,C正确;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为捕食关系,同时鱼类和藻类植物在水中因生存空间,氧气等资源而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考点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要点探究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要点探究类型内容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杂草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群落演替的特点。(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①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封山育林等。②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砍伐森林、填湖造地、过度放牧等。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特别提醒(1)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3)群落演替中存在着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例❷】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解析:垂直结构是指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A、B正确。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提供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有关,C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影响下层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D错误。

答案:D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要点探究2.(2014·新课标Ⅰ卷)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训练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祼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要点探究变快未发生改变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2)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保留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和土壤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自然环境本身变得干燥,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名师点睛(1)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有三类:群落内部因素(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子。(2)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网络概览♦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实验19: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研究1.步骤实施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制订计划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实施计划准备及取样用取样器取样(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观察和分类①诱虫器取样②简易采集法: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采集小动物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统计和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实验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特别提醒做好该实验的几个注意事项。(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跟踪训练1.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解析:由图可知,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实验答题模板系列(十五)分析实验结果——解读曲线类【答题模板】1.题型特点:此类题目通常提供一定的实验思路、方案及实验结果(以曲线图的形式呈现),要求考生分析曲线,得出相关结论。2.模板呈现: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典例】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模板套用】【第一步】识别坐标明确变量曲线图中的横坐标为实验的自变量,纵坐标为实验的因变量,识别坐标以明确实验变量。关键信息:横坐标为“设桩后的时间”,纵坐标为“田鼠种群密度”;三条曲线的标注。推断结论:此实验自变量为时间、处理方法,因变量为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第二步】明确特殊点含义曲线图中需要关注的点有:起点、终点、拐点、交点等,每一个点都有特定的意义,明确这些点对应的生物学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关键信息:b点株冠形成。推断结论:株冠的形成有利于田鼠隐藏从而躲避天敌。【第三步】分析曲线走势曲线图的走势包括上升、下降、稳定、波动等。这些也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关键信息:b点以后株冠形成,田鼠种群密度曲线大幅度上升。推断结论:株冠的形成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田鼠被捕食的概率降低。株冠的形成使田鼠食物增加。【第四步】确定曲线关联曲线图中有时不止一条曲线,曲线与曲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关系,明确不同曲线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问题。关键信息:曲线Ⅰ比曲线Ⅱ设桩距离近。推断结论:设桩距离近,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更多栖息场所,猛禽的密度更大,田鼠种群密度更小。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审题】抓准信息,快速判断关键信息推断结论信息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开放的大豆田中的生产者主要是大豆大豆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信息2猛禽以田鼠为食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信息3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变化、猛禽密度的分析见【模板套用】信息4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答题】警示误区,规范答案(1)大豆捕食(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株冠的形成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且食物增加错答:第二空错答为“食物增加”。错因:不能全面分析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忽视了株冠形成产生的间接影响。(3)更大能量流动错答:第一空错答为“更小”。错因:没有认清图中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将曲线变化看成了猛禽种群数量的变化。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跟踪训练2.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________。样方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弱光乔木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碳元素(CO2)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实验导航解析:(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用样方法。(2)该地区经过治理,增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同时增加的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更多碳元素(CO2),增加了农林产品的产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五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提能演练

1.(2014·江苏卷)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高分秘笈解析: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一个种群,A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错误;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不同区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高分秘笈

2.(2014·海南卷)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高分秘笈解析:据题意,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食物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其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变化,B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C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同一物种不同发育阶段,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提能演练

3.(2014·四川卷)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三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高分秘笈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__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福寿螺的密度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消费者捕食大于S

次生狐尾草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高分秘笈(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将降低。抵抗力基础回顾要点探究实验导航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