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主要内容第三节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
第四节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
第五节二次沉淀池
第六节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气体传递和曝气池
第一节基本概念
什么是活性污泥?
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一组活性污泥图片活性污泥的性质颜色黄褐色状态似矾花絮绒颗粒味道土腥味相对密度曝气池混合液:1.002~1.003回流污泥:1.004~1.006粒经0.02~0.2mm20~100cm2/mL比表面积曝气池曝气池出水堰曝气池混合液配水进入二沉池
按栖息着的微生物分:活性污泥的组成大量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除活性微生物外,活性污泥还挟带着来自污水的有机物、无机悬浮物、胶体物;活性污泥中栖息的微生物以好氧微生物为主,是一个以细菌为主体的群体,除细菌外,还有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活性污泥中细菌含量一般在107~108个/mL;原生动物103个/mL,原生动物中以纤毛虫居多数,固着型纤毛虫可作为指示生物,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独缩虫、聚缩虫等出现且数量较多时,说明培养成熟且活性良好。
干固体和水分含水98%~99%干固体1%~2%MLSSMLVSSNVSS有办法知道确切的生物量吗?
有人曾企图通过直接测定污泥中细胞的DNA量、有机氮量、三磷酸腺苷(ATP)量、脱氢酶的活力等指标去反映活性污泥的活力,这种方法既复杂又不准确,而且微生物的含量不断变化。按McKinney的分析:
MLSS=Ma+Me+Mi+Mii式中:Ma——具备活性细胞成分;Me——内源代谢残留的微生物有机体;Mi——未代谢的不可生化的有机悬浮固体;
Mii——吸附的无机悬浮固体。按有机性和无机性成分: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MLVSS:70%NVSS:30%MLSS表示悬浮固体物质总量,MLVSS挥发性固体成分表示有机物含量,MLNVSS灼烧残量,表示无机物含量。
MLVSS包含了微生物量,但不仅是微生物的量,由于测定方便,目前还是近似用于表示微生物的量。MLVSS:一般范围为55%~75%NVSS:一般范围为25%~45%污泥沉降比:SV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性能
取混合液至1000mL或100mL量筒,静止沉淀30min后,度量沉淀活性污泥的体积,以占混合液体积的比例(%)表示污泥沉降比。污泥体积指数:SVI
SV不能确切表示污泥沉降性能,故人们想起用单位干泥形成湿泥时的体积来表示污泥沉降性能,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mL/g。
1L混合液沉淀30min的活性污泥体积(mL)SV(mL/L)SVI==1升混合液中悬浮固体干重(g)
MLSS(g/L)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
活性污泥在曝气过程中,对有机物的降解(去除)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阶段稳定阶段
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而表面上含有多糖类的黏性物质,导致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主要是转移到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所利用。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污水与污泥混合曝气后BOD的变化曲线对活性污泥法曝气过程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变化分析得到结论:废水中的有机物残留在废水中的有机物从废水中去除的有机物微生物不能利用的有机物微生物能利用的有机物微生物能利用而尚未利用的有机物微生物不能利用的有机物微生物已利用的有机物(氧化和合成)(吸附量)增殖的微生物体氧化产物
曲线①反映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曲线②反映活性污泥利用有机物的规律;曲线③反映了活性污泥吸附有机物的规律。
这三条曲线反映出,在曝气过程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在较短时间(图中是5h左右)内就基本完成了(见曲线①);污水中的有机物先是转移到(吸附)污泥上(见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