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1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2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3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4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第一页,共65页。需要各位了解的主要内容:什么是医院感染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消毒、灭菌手卫生标准预防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第二页,共65页。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第三页,共65页。医院感染暴发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一周)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第四页,共65页。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第五页,共65页。第六页,共65页。医院的消毒和灭菌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消毒灭菌的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第七页,共65页。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应遵循附录C的要求,应对使用产品查验相关证件。——《201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第八页,共65页。高度危险物品定义: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血流系统或血液从中流过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芽胞),感染的危险性较高。例如:外科器械,血管(介入)导管,移植物,活检钳,针头,腹腔镜,透析器,口腔科(牙科)接触病人伤口的器械和用品,换药器械和用品,移植物,各种穿刺包等。要求一定要灭菌!灭菌方法:压力蒸汽,首选环氧乙烷(EO)等离子体灭菌(HP-Plasma)化学灭菌,如:2%戊二醛浸泡10小时以上第九页,共65页。中度危险物品定义:与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并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度危害。例如:体温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胃肠内镜,气管镜,口罩,麻醉机管路,压舌板,喉镜,便器,口腔科检查器械,扩阴器等。要求高水平消毒。消毒方法:2%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碘伏、75%酒精第十页,共65页。低度危险物品仅与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一般情况下无害,若被大量微生物污染时可造成危害。例如:血压计,听诊器,痰盂,毛巾,面盆,餐具,地面,墙面,桌椅,被褥,床,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拐杖,

床垫等。要求低水平消毒。消毒方法:清洗,机械除菌,必要时进行低水平消毒。总之,应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险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第十一页,共65页。.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临床上使用的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各有哪些?(1)灭菌剂:戊二醛、甲醛、环氧乙烷气体等。(2)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3)中效消毒剂:乙醇、碘伏等。(4)低效消毒剂:胍类消毒剂(如酸氯已定)、季胺盐类消毒剂(如新洁尔灭)。第十二页,共65页。消毒、灭菌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消毒因子大多是对人有害的,因此,在进行消毒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防止消毒事故和消毒操作方法不当对人的伤害。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防止爆炸事故及操作人员的灼伤事故。紫外线、微波消毒:防止对人的直接照射。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有毒消毒气体的泄漏,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气体的浓度,对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还应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过敏和对皮肤粘膜的伤害。处理锐利器械:应避免对人损伤。第十三页,共65页。常用空气消毒方法

通风换气紫外线灯照射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层流压差第十四页,共65页。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应符合表1要求。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IV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注射、换药等)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第十五页,共65页。表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环境类别空气物体表面cfu/皿cfu/cm2Ⅰ类洁净手术部环境场所符合GB50333要求。≤5.0Ⅱ类环境≤4.0(15min)—≤5.0Ⅲ类环境≤4.0(5min)—≤10.0Ⅳ类环境≤4.0(5min)—≤10.0注1:cfu/皿为平板暴露法。注2:平板暴露法检测时的平板暴露时间。第十六页,共65页。作为一名医务人员,

我们必须掌握的东西

1.什么是手卫生2.手卫生的正确方法?3.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4.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征?第十七页,共65页。重点掌握(一)什么是手卫生?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第十八页,共65页。重点了解什么是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第十九页,共65页。重点了解什么是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第二十页,共65页。规范合理的洗手设备洗手用水:流动水水龙头:非手触式清洁剂:皂液、洗手液干手设施:纸巾、小方巾注意事项:钟、洗手示意图第二十一页,共65页。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六步洗手法第二十二页,共65页。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手卫生技术第二十三页,共65页。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手卫生技术第二十四页,共65页。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手卫生技术第二十五页,共65页。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手卫生技术第二十六页,共65页。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手卫生技术第二十七页,共65页。第六步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手卫生技术第二十八页,共65页。必要时洗手腕及手臂揉搓双手至少15秒(指整个动作完成时间15秒,不是指每一步。平时操作时每步骤动作至少做5下可以达到15秒时间)现场示范操作人人掌握第二十九页,共65页。正确的干手措施一次性纸巾清洁小方巾(一人一用)第三十页,共65页。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是:认真、规范的洗手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第三十一页,共65页。这些情景是否也发生在你的身边一边检查病人一边打电话用戴手套取代洗手第三十二页,共65页。这些情景是否也发生在你的身边第三十三页,共65页。如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正确的干手掌握并执行手卫生五个重要时刻改变观念,提高院感意识第三十四页,共65页。五个重要时刻第三十五页,共65页。WHO手卫生“5”大时机WHOHandHygieneGuide,2009测量生命体征,胸部听诊,腹部触诊,记录ECG等给病人刷牙,滴眼药水,吸引分泌物等护理受损的皮肤,伤口换药,经皮注射等抽吸和操作任何体液相关的,例如打开引流装置,插入及拔除气管插管等.皮肤护理,伤口换药,经皮注受损射导管的置入,打开血管通路器材或伤口引流装置,分泌物吸引等准备食物和口服药,药物,无菌器材等时握手,触摸儿童的前额协助病人走动,洗刷等使用氧气面罩,理疗等测脉博,量血压,胸部听诊腹部触诊,记录ECG更换床单被服,病人应下床等输液速度的调节检测仪器报警拉床栏杆,斜靠床头,床头柜清洁床边桌第三十六页,共65页。五个重要时刻的理论基础每次接触都是一次潜在的污染,病原菌可在不同表面间进行传播,而这种传播必须被阻断。因此,两次不同接触的间隙是进行手卫生的时刻。第三十七页,共65页。当手上有明显污染时15第1步:打湿双手第2步:取适量皂液第3步:揉搓>15s第4步:流动水冲净第5步:纸巾擦干第6步:用纸巾包住龙头关闭第三十八页,共65页。当手上无明显污染时洗手新口诀——“内外夹攻大力丸”。内:掌心相对摩擦;外:手心搓手背;夹:十指交叉洗指缝;攻(弓):双手指交锁洗指背;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力(立):指尖在对侧掌心立起擦洗;腕:清洗手腕。第三十九页,共65页。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5cfu/cm2第四十页,共65页。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定义: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第四十一页,共65页。医疗废物的管理三不准三禁止三不准:不准混合放置医疗废物不准取出已放入容器中的医疗废物不准运出未达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三禁止:禁止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第四十二页,共65页。医疗废物的管理医院废物生活废物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医疗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第四十三页,共65页。类别特

征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损伤性废

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1、医用针头、缝合针。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第四十四页,共65页。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黑色袋:生活垃圾黄色袋:感染性医疗废物红色袋:放射性医疗废物容量达3/4时必须及时扎紧或密封,暂存于专用周转箱内;包装袋污染或破损时,必须再加一层清洁的包装袋;第四十五页,共65页。对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置要求⑴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⑵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⑶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第四十六页,共65页。职业暴露的危害与防护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第四十七页,共65页。

锐器伤的预防:

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将针头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在锐器盒内。第四十八页,共65页。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必须复帽时要单手复帽第四十九页,共65页。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第五十页,共65页。职业接触(锐器伤)后应急处理措施1.保持镇静,按常规脱去手套2.立即用肥皂液(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3.如有伤口,捏住伤口近心端,以阻断静脉回流并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向伤口部位方向(近端到远端)持续推挤,挤出伤口部位的污血,注意不要一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俗称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1、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手术衣;2、流动的净水冲洗污染部位。第五十一页,共65页。暴露后处理程序1.对于暴露源开展针刺伤后感染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根据病人检验报告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和跟踪检查。如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或采取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等。2.填写职业暴露登记报表、进行风险评估和医学观察确定暴露级别、给予指导和帮助,可疑HIV感染时及时与当地CDC取得联系。第五十二页,共65页。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第五十三页,共65页。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第五十四页,共65页。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飞沫传播:带有病源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空气传播:带有病源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第五十五页,共65页。第五十六页,共65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措施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原则(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