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理论之归因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1页
动机理论之归因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2页
动机理论之归因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3页
动机理论之归因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4页
动机理论之归因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机理论之归因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第一节归因与归因理论一、归因的基本概念归因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课时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件作出解释,有的人会想,他可能是睡过头了;有的人猜测,可能是遇上堵车了等等,无论最终将原因归结为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每个人都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进行原因的分析,只不过有时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一般而言,当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时,人们更有可能去推测其中的原因。这正如一向成绩好的学生考了高分,大家可能习以为常;但如果一向成绩不好的学生考了高分,大家都会感到很好奇,于是会推测其原因。根据归因者与行为者的关系,归因可以分为自我归因和他归因。自我归因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原因的分析,他归因指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前一种归因中,归因者和行为者是同一个人,而后一种归因中,归因者和行为者不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别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都有可能成为人们进行归因分析的对象,归因未必都是针对自己的行为来进行的,也未必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人们既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原因分析,也可能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原因分析。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这种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叶子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属教师判卷错误。在这个情境中,客观的原因是教师的失误,叶子主观的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种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由于她觉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责,觉得无颜见人;而不是因为教师的错误而感到愤怒。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按照著名的归因研究者韦纳的观点,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刻苦学习。从这个角度而言,归因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归因是一个比较丰富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归因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比较重要的归因理论。二、重要的归因理论(一)海德的常识心理学归因最初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海德(F.Heider,1958)是这一领域的开创者。海德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像科学家一样对周围的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和推断。他还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环境。某个事件为什么发生?海德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弄清事件的原因是在于个(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想做这件事)和能力(能做这件事)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作业太多、时间不够、身体不适、停电等。海德除了研究事件发生的原因之外,也探讨了对事件后果责任的知觉。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明确谁应该对事情的后果负责比谁引起事情的发生更重要。例如,童童在海德假设一个人对他引起的事件所负的责任有不同的程度,最低的责任程度是联想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责任者其实与事件根本没有关系,只是被别人错误地联想成第五级责任为正当责任,在特定的情境中,这件事情的发生可以认为是正当的。例如,当人们遭到歹徒的袭击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进行“正当防卫”。海德对于归因研究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很多基本问题,他关于因果及责任的探讨启发了后来的研究者。(二)一致性推断理论琼斯和戴维斯(E.E.Jones&Davis,1965)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我们习惯于对他们认为,归因活动的目的在于对他人作出一致性推断,即行为和引起行为的意图总是与人的某种重要的稳定的特点(即倾向性)相一致。所以,对他人行为的倾向性的归因使我们能够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推断这一行为的意图。例如,某个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在两所学校中挑选了其中一所,这两所学校的名气、专业水准、校园环境都相差无几,只是其中一所离学由于在实际生活中行为的不同原因往往难以确定、难以穷尽,非共同效应的分析带有较大的模糊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其他一些进行一致性推断的线索和条件。其一是行为的可选择性。要推断一个人行为的意图,关键的一点是要确定他的行为是受环境的限制而被迫产生还是出自他自己的选择。例如,一个人在周围无人时拾到钱包交给了失物招领处,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他是一个无私的人;可是,如果一个人在周围有很多熟人的时候拾到钱包交公,这种行为就不一定反映了他内心的意愿,而有可能顾虑到别人对他的看法才这么做。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传统也是我们用来判断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准。传统通常会对人的行为带来限制,如果行为不遵循传统就要冒不良社会后果的风险,诸如遭到他人的批评、拒绝或不理解。所以,当人们的行为打破了常规或传统时,就可以说,这种行为反映了他真正的面貌。比方,下课时同学之间相互聊天谈笑,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某行为是否是社会角色的一部分也能提供有关行为倾向的信息。例如,如果一个消防队员扑灭了一场火,我们并不能完全断定他是乐于助人的,因为这是他的本职工作。如果某种行为是由本来不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来完成的,我们就可以基于这一行为作出推断他的倾向性。例如,如果救火的人根本不是消防队员,而只是一个普通的路人,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他是一个助人为乐、勇敢无私的人。(三)协变分析理论凯利(Kelley,1967)对于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协变分析模型。协变是指多个事件之间同时出现的现象,如果两件事情总是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就是高协变性,如果只是偶尔同时出现则是低协变性。例如,每次我穿皮大衣时,小狗都会打喷嚏,这就是高协变性,而如果它只是有时在我穿皮衣时才打喷嚏,这就是低协变性。我们想要了解某个结果出现的原因,就应该考察结果与各种可能的原因之间的协变性,将结果归因于协变性最高的原因。例如,如果小狗打喷嚏和我穿皮衣之间的协变性很高,就可以推测它打喷嚏是因为对皮衣过敏。凯利认为,人们在进行协变信息评估时,会考虑与行为相关的三种因素即特异性、一贯性、一致性。特异性指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以同样方式做出反应;一贯性指在其他情境、其他时候行动者的这种行为是否发生;一致性指该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相一致。我们可以以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三种因素以及如何根据三种因素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今天所有遇见菲菲的人都不跟她打招呼?如果是则为高一致性,如果不是则为低一致性。凯利认为,特异性、一贯性、一致性是人们进行归因的基础,三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能为归因提供特定的信息。例如,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异性),小裕从来不跟菲菲招呼(高一贯性),其他人也都不和她招呼(高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肯定,事情的原因在于菲菲,比如,她可能总是板着脸,或者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让人感到难以接近,所以别人不敢和她打招呼。如果今天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异性),并且小裕以前遇见菲菲时打招呼(低一贯性),而今天所有遇见菲菲的人都不跟她招呼(高一致性),我们可以推测,事情的原因在于菲菲,她可能做错了什么事情得罪了大家,所以大家不愿意理睬她。如果小裕今天只是不跟菲菲招呼而和其他人都招呼(高特异性),小裕遇见菲菲时从来不打招呼(高一贯性),而且今天只有小裕不和菲菲打招呼,其他所有人都跟她打招呼(低一致性),如果今天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异性),小裕以往都会和菲菲招呼(低一贯性),今天其他人遇见菲菲时都打招呼(低一致性),那么,事情的原因可能在于小裕,他可能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适,没精打采也就顾不上和菲菲打招呼。凯利的协变模型描述了一种理性的归因程序,他将每个人都比喻成一个朴素的科学家,会以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从资料中得出结论的同样方式来进行因果推断。尽管凯利的这一假设得到了很多实验的支持,但它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模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到关于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三个方面的所有信息。例如,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个人先前的行为特点,于是无法得到关于一贯性的信息,我们也可能不知道其他人在同样情境下的行为,于是又丧失了关于一致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凯利的理论就不适用。退一步来讲,即使完全具备了三方面的信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并不完全按照协变分析的方式进行原因的分析。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是,人们对一贯性的偏爱超这时你的第一反映往往是“这人今天怎么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呀!”而不是“他对别人也是这样吗?为什么单单不理睬我?”更不是“别的人也像他一样不理睬我吗?”──前者就是一贯性信息,而后两者则分别是特异性信息和一致性信息。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只要有机会,人们就运用关于行为者的额外信息(如个性)或行为的情境方面的信息(如情境的限制),而不是用协变模型所涉及的信息。也就是说,人们可能为了图省事而直接对行为给出最简单的一个解释,而不是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严密、客观的推理。总之,协变模型描述了进行推理的一种理想的方法、一种严密的程序,人们在实际进行因果推理时并不一定完全与它相吻合。同时,对协变模型的运用也会受到个体能力的影响,并非所有时候协变模型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四)控制源理论罗特(J.Rotter,1966)关于控制源的研究是归因领域中比较有影响的工作。罗造成的,例如考得好是因为题目简单,是因为教师教得好,是因为自己运气好。罗特和他的同事们(1966)的研究表明,控制源对于成功期望有重要影响。他们发现,在成功经历后,如果被试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技能,那么他们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比较高;如果将成功归因于机遇,那么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比较低。相反,在失败经历后,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技能,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降低;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升高。罗特还认为,控制源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倾向,它反映着个体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特定方式。他还制定了一份29个题目的量表来测定人们的控制源(1971)。(五)自我知觉理论早期的归因研究者关注的大多是他人归因,也就是说,个体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原因的分析。与此不同,贝姆(D.Bem)关注的是自我归因。贝姆(1967,1972)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情绪、态度、品质、能力等往往是不清楚的,因此,不得不从自身的行为以及外在的环境来进行推测。也就是说,人们会寻找某种线索来分析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人们对于自己的这种分析,与对于别人的分析并的方法来判断自己。但是,贝姆给这种自我知觉的过程增加了几个限制的条件,也就是说,自我知觉过程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进行的、必须进行的。首先是行为的可选择性即我们首先要确定某个行为是由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然后才能根据它来推测自己的态度。如果我常听摇滚乐是因为我的好朋友们只听摇滚乐,那么,我就不能根据自己听摇滚乐这一行为进行自我知觉,断言自己喜欢摇滚乐,因为听摇滚乐这个行为不是我自己选择的,而是被动的。其次,当推断所依据的内部线索很明显时,就没有必要进行自我知觉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我本来就对自己的态度、情绪等有相当清楚的认识──例如,我一直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狂热的摇滚乐乐迷、对此毫不怀疑,那么就没有必要以自我知觉的方式来推测自己的态度;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内部状态不太清楚明显的外在线索,也没有必要进行自我知觉;只有在缺乏外在线索的情况下,我们才更有可能进行自我知觉。例如,同学们送了我一个外号“滚石”,那么我也不必通过贝姆的“自我知觉”过程来判断自己是否喜欢摇滚乐,因为事情是显而易见的。(六)成就归因理论归因研究虽然一直相当活跃,但归因理论真正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并不很早,这种影响始于韦纳。20世纪70年代初,韦纳尝试用归因解释成就动机,从而创造性地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至今仍颇有影响力的动机归因理论。辑和经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方差分析)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如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动者稳定性,稳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3-1列出了他对于学业成就归因中一些常见的原因知觉的原因维度的分析。表3-1常见原因知觉的维度分析原因源原因源可控不可控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内部内部持久的努力一时的努力能力心境、疲劳技能发挥外部他人的持久努力他人的偏见他人的一时努力他人的帮助任务难度他人的心境运气、机遇(资料来源:P.R.Pintrich&D.H.Schunk,1996)可以说,韦纳对于原因维度的确定是他对于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韦纳对于归因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使我们对于归因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归因本身,而开始探索归因对于后继行为的影响。韦纳认为,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行为后果与后继行为之间的中介认知过程,对行为后果所作的归因会影响到对下次结果的预期及情感反应,而预期及情感反应又成为后继行为的动因。他曾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动机归因模式,来表达存在于归因、情感、行为预期与行为之间的这种动力关系:图3-1韦纳的简明动机归因模式图(资料来源:Weiner,1980)以上只是我们对于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的一个简要介绍,具体内容将在本章第二节中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第二节归因研究的综合模型韦纳(1986,1992)3-2),这个模型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归因研究。antecedentsof另一类consequencesof。类研究关注的时间段是不同的,前一类关注的是得出原因之前发生的事情,后一类则关心得出原因之后发生的事情。从两类研究之间存在的这一区别出发,韦纳将前一类研究称为归因过程(attributionprocess),而将后一类研究称为归因相关过程(attributionalprocess)。图3-2归因研究的综合模型(资料来源:Weiner,1986,1992)一、原因知觉与原因维度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模型,首先我们要解释归因研究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原因知觉和原因维度。(一)原因知觉原因知觉指的就是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过归因的过程所寻找到的对事件的解释,例如,我们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朋友的帮助、天时地利等,这些就是“原因知觉”。之所以称做“原因知觉”,它强调的是这些原因是个体所“知觉”到的原因,而不一定是真实的原因;它是主观的心理解释,而非客观的事实真相。但是,原因知觉的准确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被个体所“意识”到的原因;如果真实的原因不被个体所意识到,它就不能对个体发挥应有的影响。学业成败的常见原因知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归因研究中有许多是针对学业成败进行的。例如,我们在上文曾经介绍过,韦纳认为成就领域中的常见原因知觉就是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在此,我们将国外和国内其他研究者的结论总结如下(分别见表3-2和表3-3)。3-2(国外)弗里兹埃利格和弗里兹弗里兹和斯奈库柏和伯格伯格、库柏和吉德(1976)(1979)德(1980)(1980)(1982)努力任务不稳定的努力典型的努力能力能力能力能力学术能力及时的努力运气稳定努力兴趣及时的努力稳定的努力其他人心境任务注意注意心境内部动力稳定的努力任务题材任务不稳定的努力其他不稳定努教育指导和教育稳定努力个性运气力先前经验态度其他学生的影响安德森威尔逊和帕尔默(1983)巴一托柏、德格和科那尼(1984)(1983)研究1 研究2研究1 研究2行为准备努力努力测验准备测试准备经验和技能运气/机会能力对学习的努力学习过程中注意的集努力水平任务特点任务特点学习过程中注意的集中智力记忆外部因素品质作风兴趣兴趣中教师的能力兴趣测验过程中的觉醒成功的志愿作弊能力自信聚精会神的阅读作弊教师能力喜欢的教师3-3(国内)杨心德林钟敏孙煜明万翼康英(1987)(1991)(成功)(1991)(成功)(1995)(成功)(1995)(失败)(1992)(失败)(1992)教师、家长、努力能力长期努力长期努力家庭环境不好努力同学等的帮注意集中努力考试策略考试策略学习不认真心情助学习方法心情轻松能力行为教师帮助不够能力难度情绪或心考题容易考题一时努力学习兴趣不够环境机遇境教师水平他人动机基础差题目学习目的兴趣高一时努力能力教学难度太大学习兴趣家庭环境运气好动机他人学习方法不好智力外向朋友帮助行为心情智力较差努力教学情况考前突击成绩学习不努力身体健康教师影响准备学习目的不明性格特征确可以发现,这些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有些原因知觉出现的频率比较集中,常见的原因知觉有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教师、心境、健康、疲劳等。意料之外和意料之中的成败的原因知觉90903-4。表3-4不同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次序结果原因知觉排列意外的成功能力运气努力能力运气运气题目难度题目难度(资料来源:孙煜明,1993)表3-4表明,人们对预料的结果往往产生努力、能力等个体自身的归因,而对意外的结果往往进行自身以外的归因,如运气、难度等。我们还可以发现,对于失败的结果──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任务太难。这种失败时的外部归因其实反映着人们的一种自我防御倾向──将失败推委于外部原因,从而摆脱了自己的干系,于是可以避免自卑、自责,减轻心理负担。研究还发现,一般而言,失败比成功更能引起归因活动,也就是说,当别人或自己成功时,我们不一定会追问其中的原由,但如果别人或自己失败了,我们往往会追寻其中的原委。不同文化背景下原因知觉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归因时,其原因知觉是否存在差异?跨文化研究的回答是肯定的。例如,特里安迪斯(Triandis,1972)发现,美国、希腊、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被试在原因知觉及其排列上都不相同,见表3-5。表3-5不同国家被试对成功的原因知觉和排列顺序美国人美国人希腊人印度人日本人1努力工作忍耐机智努力2能力毅力领导权力毅力3努力能力庞大军队忍耐4专心致志努力有计划性能力5忍耐勇敢一致性刻苦钻研6有计划性合作纪律合作7准备状态进取心勇敢(资料来源:转引自孙煜明,1993)我国学者的研究也有相似的发现。孙煜明以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南亚、美洲、欧洲六个国家或地区的就读于美国的大学生作为被试,比较他们对于能力、努力、运气、心境四种原因的评定。结果发现,对于能力,美洲和欧洲被试最为强调;中国被试最为强调。可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导致成功的原因的解释具有各自的特点。此外,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西方人失败时多进行外部归因如运气不好、难度太大,而成功时多进行内部归因,如自己有能力;而东方人恰好相反,失败时往往进行自我检讨,将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能力有欠缺,而成功时则归因于天时、地利、人和、领导的关怀、朋友的支持等。这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二)原因维度尽管人们常用的原因知觉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但具体到某个事件,原因知觉可能是难以穷尽的,例如,对于考试的失败,大家可以列举出众多的原因:天气太热、环境太吵、看错了题目、考前复习不够、发挥失常、生病、头天夜晚失眠、有心事无法集中精神„„而在不同的情境中,原因知觉更是千差万别,例如,对于成就情境中的成败,这就是关于原因维度的研究。认为是归因研究中的关键部分,是归因理论体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必要部分。可以说,关于这方面的最早的研究始于海德(1953)。他曾提出,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函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看做是一个连续体的两个端点,能力、努力处于行为者自身的内部原因这一端,任务难度、运气则处于外部环境原因这一端。──这其实是原因知觉的单维度假设,具体来讲后来韦纳所谓的原因源维度。罗特对于原因维度的研究也有一定贡献。罗特(1966)的控制源理论认为,人们的控制信念大致有两类:内控与外控,前者认为事情是由自己控制的,后者认为事情由外部原因控制,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初步的印象往往觉得它与海德的观点相同,也是单维度假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要仔细想一想,我们就能发现,罗特的理论其实涉及到原因知觉的两个不同维度:一个是海德率先论及的原因源维度,一个是韦纳后来确定的可控性维度。也就是说,所谓的“控制源”其实是糅合了这两个维度的一个整合的概念,而不再单纯是海德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当然,罗特本人未必意识到了这一点,或者说,他并不关心这一问题;但为了理论上的清晰性,我们应当澄清这一问题,指出海德和罗特观点的不同。进而形成了成就归因的三维度模式,这一模式是当代原因知觉分类的代表性观点。韦纳认为最主要的原因维度有三个,即稳定性、可控性、原因源。对任何一种原因知觉我们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曾经在本章第一节对这个问题作过介绍(表3-1)特点的分析。表3-6成就与社交成败的常见原因知觉的维度分析动机范围成就 社交内部—稳定—可控内部—不稳定—可控外部—稳定—不可控外部—稳定—可控外部—不稳定—可控

天资差考前未复习教师偏见运气差朋友没能提供帮助

经常不整洁宗教限制拒绝者总是喜欢在晚上学习拒绝者那晚在看电视(资料来源:Weiner,1992)二、影响归因的因素(归因的前因)归因的前因涉及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对成败结果的原因是怎样进行推断的?是什么在影响着人们对于原因的解释?如对于相同的结果,为什么有的人归结为努力或能力,而有的人却归结为运气或环境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寻找对归因过程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亦即归因得以进行的一些线索或前提条件。归因赖以进行的线索很多,也很复杂,但总的来看,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环境因素和归因者自身因素。下面将讨论这两类中经常出现、并且有重要作用的一些线索。(一)环境因素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区分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时,是从进行归因的那个个体的视“自身因素”指的是归因者自身的因素,环境因素指的是归因者自身而外的所有因素,包括与行为者有关的因素。例如,教师在对学生的成败进行归因时,归因者是教师,行为者是学生,对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划分是从教师的视角出发的,自身因素是和教师有关的因素,环境因素是指教师自身以外一切因素,包括与学生有关的因素。当然,在自我归因中,由于归因者与行为者是同一个人,没有必要强调这个问题。而不是自身因素。例如,当教师对学生的成败进行归因时,教师可能会考虑学生以前的成绩状况,在这里,“学生以前的成绩状况”不能归属到自身信息中,而是属于环境信息,因为相对于教师而言,它是教师自身以外的信息。情境的特征行为者所处的情境也会影响归因。例如,文化背景对于归因就有相当明显的影响。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往往对于成败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成功时东方人倾向于进行外部归因,西方人则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失败时东方人更多地进行内部归因,西方人更多地进行外部归因,这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氛围对于归因的影响。竞争情境与合作情境也会影响我们对于原因的分析。对于自己的成败,在竞争情境中,人们倾向于进行能力归因,而在合作情境中,则倾向于进行努力归因。学校教育有时比较强调竞争,我们应该注意它对于学生归因的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失败的情况下。成功时进行能力归因未尚不可,但如果长期对失败进行低能力归因,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自我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此外,不同的场合也会对归因产生一些影响。在公开的场合,我们会发现,人们对成功往往进行外在归因、对失败进行内在归因。但这不一定是人们真实的态度和想法,私下里他们可能觉得失败并非是自己造成的,而成功主要得力于自己的努力经营,只不过在公开的场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情况可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如为了领导的面子、顾虑众人的非议等。社会常模信息社会常模信息指的是同一种活动中多数人的成败结果,它也经常被用作归因的信息或线索。的确,在分析某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时,我们常常会考虑这种活动中其他人的情况,将这个人和多数人进行比较,从中分析原因。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结果和其他多数人的结果相同,我们倾向于进行任务难度方面的归因。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多数人都成功的情况下成功,我们会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任务简单;如果他在多数人都失败的情况下失败,我们会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任务太难。我们会认为成功的原因是他很努力或者他很聪明。特定的行为线索在我们寻找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时,我们总可以从环境中发现一些相关的信息,以此作为归因的线索。例如,小乐很顺利地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并且拿了高分,为什么呢?这时会有一些特定的信息为这个判断提供线索:别的学生在运动场玩的时候,小乐在教室里背单词;别的学生在假期里打工挣钱,他利用假期上了一个英语培训班;小乐的书柜里有很多英语资料;小乐走路的时候也戴着耳机练听力„„这些信息提示我们:小乐英语学得好是因为他刻苦。我们利用环境信息进行归因的过程有些类似于贝姆的自我知觉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一些外在的行为来推断内部的精神世界,如某个同学的磁带全是摇滚乐,他收他喜欢摇滚乐。行为者过去的成败经历行为者过去的成败经历也是一种常用的环境信息。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多次在数学比赛中名列前茅,我们会作出“他很聪明”的归因;如果他偶尔出现失败,我们则会作出“他运气不好、发挥失常”的归因。又如,如果一个学生以前一贯考得很差,而这次考了90甚至怀疑他作弊。再如,如果一个学生成绩经常不太稳定,有时好、有时坏,那么,对于他的行为我们倾向于进行“努力”归因──如果他考好了,我们会认为这是努力的结果,如果考得不好,我们会认为他没好好学。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一个人过去的成败经历成为了我们对他的行为后果进行归因的重要线索。这种信息不仅可以使我们得出某种原因知觉,还可以影响这种原因知觉的权重──也就是说,我们对这种原因知觉的重要性的评价。例如,小乐以前英语成绩并不好,高中时英语考试经常不及格,但在大学里顺利通过了四级;那么,“以前英语不好”这个这个原因在导致“通过四级”这一结果中的重要性。行为者成绩的变化行为者成绩的变化也会成为归因的前提。例如,学期开始时,学生甲成绩比学生乙低,学期中,甲的成绩稳步上升,而乙的成绩不断下降,最后在学期结束时,甲的成绩因为我们会从两个人成绩水平的变化中获取某种信息。反馈信息某些反馈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信息。尤其是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来自他人的反馈就显得更为重要。如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环境信息就是来自教师的反馈。反馈信息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仅局限于言语信息,别人的情绪反应、行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归因的线索。教师的归因。研究发现,学生对自己学业的归因直接受到教师归因的影响。当学生失败时,如果教师说:“假若你努力地学,我相信你能考得更好。”那么学生就倾向于认为自己没考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假若教师说:“你这个木头脑袋!又考这种影响就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缺乏对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分析的能力,并且,他们总是倾向于不加分析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和评价,因为教师对于此阶段的儿童是当然的“权威人物”。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信息对于学生的影响。这是最重要的一种反馈信息,因为它经常是自然流露的,并且很多教师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他们可能懂得有些话不能说,比如“笨蛋”“傻瓜”,但不懂得应该控制自己的表情。(Weiner,Graham,Stern,&Lawson,1982)都可以告诉我格雷厄姆(Graham,1984)的实验验证了这个观点。被试是六年级的学生,主试让达愤怒时,被试最有可能进行“不努力”的归因。功后,教师是表扬还是批评、是帮助还是忽视,都会影响学生对原因的分析。我们先来看看表扬、批评对归因的影响。通常我们认为,表扬会导致积极的后果,而批评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和动机。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如归因研究表明,表扬或不批评可能成为低能力归因的线索。(Weiner&Kukla,1970),(Nicholls,1978),一个人付出的努力越多,他的能力就被知觉为越低;反之亦然。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原理,我们可以作出以下推论:当学生成功时,如果他得到了表相反,如果学生在成功时遭受教师的批评,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努力不够,而一个人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越少,就会觉得自己的能力越高,亦即低努力越发反衬出较高的能力水平。同样,当学生失败时,如果他得到教师的批评,他会进行低努力归因,而低努力则暗示着高能力;但如果教师不批评他,他就会觉得“我已经尽了全力”,而这种高努力则暗示着低能力。可见,失败时不批评学生未见得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反而可能降低自信;教师未见得要对学生的每次成功都作出表扬,不表扬反而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巴克等人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被试为两组4~12岁的儿童,分别让他们看两&Graham,1987)。多侧面的效果越来越明显。这也是归因研究的意义之一。自我知觉等。并且在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例如,一个能力自我知觉较低、而一个能力自我知觉较高、中等水平自尊的学生,即使在失败后没有受到教师的批评,他也可能并不进行低能力归因。下面我们来看看帮助和忽视对学生归因的影响。施密特和韦纳(Schmidt&Weiner,1988)帮助可能会成为低能力归因的线索。如果一个人需要帮助的原因是不可控制的因素(如低能力),人们倾向于提供帮助;而如果需要帮助的原因是可以控制的因素(如努力不够),人们就不愿意提供帮助。正由于教师的归因决定着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表扬或批评就成为了学生进行低能力归因的线索。也就是说,教师先对学生的成败进行归因,然后,这种归因影响着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帮助的决定,而教师的帮助行为又成为学生归因的线索。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探讨了这一问题。被试为6~12岁的儿童,让他们观看一段录像0”。当被试看完后,要求他们评定片中两位学生的能力和努力。结果发现,所有被试都认(Graham&Barker,1990)。当然,这并不表明教师的帮助行为总是作为低能力归因的线索而起作用,总是“好心办了坏事”,同情性的情感、慷慨的表扬、轻微的批评以及帮助行为都是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它们能中和失败对学生带来的打击。因此,我们并不是说教师决不能给学生提供帮助、他们应该永远怒气冲冲地对待学生的失败;我们力图说明的是,教师好意的行为有时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甚至是相反的效果。以上我们分析了教师的某些行为对学生归因的影响,教师不切实际的表扬、不请自来的帮助有时能促使低能力归因,而教师对失败的批评、适当的忽视则通常成为努力归因的前提。教师为了保护学生自尊可能会采取某些行为,这些行为看似积极但事实上具有消极后师额外的照顾和同情。(二)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指的是归因者自身的因素,在此,我们主要介绍的有以下几种。因果图式因果图式是凯利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归因者关于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信念。也就是说,在多次归因后,我们的头脑中就形成了对于某种原因会导致某种后果、某种后果是起因于某种原因的经验性认识。当我们进行归因的时候,这种经验就会指引我们对于原因的分析。例如,人为什么会成功?原因图式可能是:具备一定的能力,并且作出相应努力。那么,在解释某人的成功时,我们并不会到处收集有关这人的资料,从中判断他为什么会成功;我们只是迅速简单地按照我们已有的图式作出反应:他比较聪明,又很勤奋。可见,人虽然是理性的,但并非所有的时候都表现得像一个严谨的分析家,有时他会抛开众多的线索,而按记忆中的一些“原因图式”直接作出归因。尤其是当信息不充分的时候,归因图式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假设我们并不认识一个成功者,也不了解他的背景,那么,由于我们不具备归因的其他线索,就只有按照我们的图式作出判断:他成功是因为聪明并且勤奋。他才能获得成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会导致失败。一般来说,在解释一般的事件、容易的任务时,我们倾向于使用充分原因图式,在那么,为了获得成功,一个人只需要付出努力或者具备相应能力就行,如果他很聪明,原因图式使得我们对于原因的分析变得比较简单,至少是为归因提供了一定的线的复杂性,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归因偏差虽然归因的进行会遵循一些特定的标准或法则,但是,人们在进行归因的时候,并不一定会遵循这些法则,而是表现出一些相当明显的有趣的偏差,这些偏差有的来自于认知过程本身的局限,有的则来自于人们的动机。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归因偏差。内部稳定的性格特征,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琼斯和戴维斯认为,正确的、理想的归因应该是这样的:如果行为是自由选择的,就可以归因于行为者自身的原因;如果行为是在外部限制的作用下产生的,就应该归因于外部因素。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经常会忽视某种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如社会规范或者社会角色等,而将行为看作是行为者自由选择的,并因此而认为这种行为反应着行为者稳定的个人特征。例如,好莱坞一位著名的动作明星曾经抱怨说,他的影迷认为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像银幕上那样,经常砸坏家具、与人打斗、举着机关枪四处扫射。我们也可能认为,解剖小动物做实验的人都是残酷无情的;但他们的这种行为其实是由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而不一定是他们自己本来的意愿。很多学生可能都很反感自己的教师,教师又考学生、又管学生、还逼着学生学习,太不近人情;其实教师的这些行为是由自己的社会角色决定的,并不是他们处心积虑要为难学生、故意和学生过不去。基本归因错误是怎么产生的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与其他的环境因素相比,行为者的行为是最容易观察的信息。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注意到,而社会环境、社会角色、情境压力等外部条件则难以引起注意,于是,我们就忽视了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而过多地强调个人自身的原因。此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种基本的信念,觉得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在分析行为的原因时,我们就会追溯个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我们倾向于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状况与自己的努力奋斗有很大关系,所以,当我们看见一个人生活拮据时,可能会想:“为什么你不勤奋一点儿呢!”行为者—观察者效应。行为者—观察者效应指的是这样一种归因偏差:行为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小的实验来检验这种效应的存在。在这个实验中,请你完成两个任务:首先,请根据表3-7所列出的形容词评定你的一位朋友;然后,评定你自己;最后,去掉负号,将两列分数分别相加,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你发现什么了吗?──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你朋友的得分超过了你的得分。可见,你对朋友作出了较多的靠近两个极端的评定。也就是说,你将自己的行为看作是比较多变的,而认为别人的行为是比较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看作是对基本归因错误的补充。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常常将别人的行为归因于比较稳定的个人因素(基本归因错误),但我们却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受情境控制和影响的。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表3-7谁具有更稳定的个性?按照下面的规则对你朋友的下列特征进行评分,然后同样地评定你自己一次。评分规则:-2:一定不是这样-1:一般不是这样0:有时是,有时不是1:一般是这样2:一定是这样得分朋友自己内向热情开朗有雄心友善总分(去掉负号后相加)(资料来源:转引自孙煜明,1993)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它是由行为者和观察者不同的注意点所决定的,行为者更多地注意周围环境,而观察者更多地注意行为的发起者。也即是说,在周围的信息背景中,人们自己行为和他人行为的突出程度是不一样的。作为行为者,人们不能清楚地看见自己是怎么行动的,正所谓“只缘身在此ft中”;相反,作为他人行为的观察者,他人的行为就从模糊的背景信息中“凸现”出来,正所谓“旁观者清”──所以,人们自己的行为就不是特别突出,而别人的行为就比较突出,于是在归因时,人们会较多地强调自己行为的环境因素、他人行为的个人因素。施托姆斯(Storms,1973)有一个实验可以证明这一个假设。在实验中,行为者A和行为者BA和观察者B后,让四个人都观看刚才行为者A的谈话录像,看完后再要求他们对两个行为者进行重新评定。的解释,他们作出了如下假设:行为者A在录像中看见了自己的行为,所以自己的行为B,由于观看了行为者A的谈话录像,因此了解了行为者B那么他对行为者BA于行为者B行为者A的经验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两次归因中对行为者A的判定就不会改变。实察者效应。同的(Jones&Nisbett,1972)。行为者了解自己关于事件的情绪以及引起这种情绪测的因素,于是就认定行为源自于行为者自身的稳定因素。3062%的学生也愿意,而不愿意的被试则认为有67%的学生也会回绝这一要求。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认为别人也是像他们自己那样思考、行为的et。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们在推测别人的反应时,经常会以自己的朋友作为参照,而他们的朋友通常是与自己相似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是推测的结果自人们在推断别人的反应时并没有想到自己所选择的样本有偏差。还有一种可能是,人们可能有这样一种需要,总想把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看成是最好的、适当的、典型的,因此,会防御性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推广到别人身上,以维护自尊。总之,基于自我的一致性效应提供的是一种虚假的一致性信息,它使人们不仅过高地估计自己行为的典型性,也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情绪、信念的典型性,从而对他人的行为、观念等产生一些错误的推断。利己主义的归因。归因中的利己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在进行归因时,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环境。例如,你和一位朋友打网球,如果你占了上风,将他打得一败涂地,这时,他可能会抱怨天气不好,阳光太刺眼,风太大等等;如果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占了上风,你可以从他洋洋得意的表情中看出,他不相信“天气不好”那一套,而只是认为他比你打得好。这就是一种“利己主义”的归因,它是为人们自己服务的,成功时可以增强自尊──“看!我多么厉害!”,失败时则可以避免自尊水平的下降──“这和我无关,这并不是我造成的。”这种倾向不仅出现在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中,还扩展到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所属的团体的认识中。例如,你喜欢的歌星在一次表演中出错,这时你不会将事情归结于他功底不好,而会认为纯属意外,或者麦克风坏了,或者是时差造成的,或者太过疲劳等等与他本人没有关系的因素。同样,如果你热爱的一支球队在某次比赛中表现很糟糕,你气压太低,或者球场上的草坪不好,或者客场效应,等等。利己主义归因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①在心理的层面上,它可以使人们提高自我价值、避免自尊受打击;②在行为后果的层面上,它可以使人们不必对失败后果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力图证明自己与事情无关而开脱责任、避免责罚。以上介绍了归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偏差。这一部分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对于标准归因模式的必要补充。凯利、琼斯、海德、韦纳等人曾经给我们描画了归因的标准模式,我们应该怎样收集信息、怎样根据这些信息来正确地推理因果关系;而归因偏差的研究则告诉我们,人们有时并不是严谨的科学家。个体差异在归因这个问题上,存在相当明显的个体差异,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同的人偏爱不同的解释。例如,对于成功,有的人相信努力,“有志者,事竟成”;有的人相信能而有的人则认为是命运的安排,“命中注定”。还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因果关系的知觉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对于成功,但对于失败,女性更多地归因于内部原因,而男性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原因。三、归因的后果而是会在某些方面对个体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1)归因会影响个体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2)归因会影响个体的情感反应(情绪);归因会通过情感反应和成功期望影响后继行为。(1986)认为每一维度都与某些特定的心理及情绪后果相联。(一)情感反应原因知觉对情感反应的影响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事件,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之为“依赖结果的情感”,这类情感反应只依赖于行为的结果,而与导沮丧就是依赖于结果的情感反应。另一类被称之为“依赖于原因的情感反应”,它是与人们对于原因的认识相关的。例如,有时成功不一定导致喜悦,如果我做出了一道很难的题目,我当然会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证明我很聪明;但如果这道题目很简单,即使做出了,我未必会高兴,因为它太简单了,简单得不能为我的能力提供任何强有力的证明,因此,我会觉得没有什么好高兴的。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原因的解释会影响人们的情感。3-83-8原因知觉原因知觉情感反应成功结果能力个性他人的努力运气自信(胜任感)激动感激惊讶失败结果能力努力(一时的、持久的)无信心内疚、羞愧个性内部动机个性内部动机他人的努力运气屈从忍受气愤、怨恨惊讶(资料来源:孙煜明,1993)3-8例如,成功时进行能力归因会导致自豪,而失败时进行能力归因会导致自卑;成功时进行运气归因会导致庆幸,而失败时进行运气归因会导致沮丧;成功时归因于他人的帮助会导致对他人的感激,而失败时归因于他人的帮助则会导致对他人的怨恨。原因维度与情感反应韦纳和他的同事们(1986)发现,每个原因维度都和一组特定的情感反应相联系。原因源维度与情感反应。原因源维度与有关自尊的情感相联系。如果个体在我价值有关的情感。些情感的共同特点是都与对未来的期望密切相关。或许你有体会,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等稳定的原因,那么,心中就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等稳定原因,就会觉得失望、灰心丧气,害怕下次还会失败。的确,研究者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成功时进行稳定归因的学生,稳定归因与焦虑呈正相关,他们很少表述对学习的焦虑、紧张;失败时进行稳定归因的学生,稳定归因与焦虑呈负相关,他们对学习活动感到焦虑,担心失败的结果再次出现。失败时进行稳定归因会觉得焦虑、担忧、自暴自弃,而进行不稳定归因则会感到下次还有成功的希望。可控性维度与情感反应。大致来看,与原因源、稳定性维度相联系的情感都是指向个体自身的,和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判断等有关,如自尊、焦虑、希望等,而可控维度与情感反应的关系比较复杂。当我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如果将一个人的失败归因于他可以控制的原因,我们会感到愤怒,例如,父母、教师觉得孩子不努力所以成绩差,能学好却偏偏不好好学,那么他们会对孩子感到气愤、恼火,正所谓“恨铁不成钢”;但如果将一个人的失败归因于他不可控的原因,我们会对他产生同情,例如,某个学生能力有限,所以尽管很努力但成绩总也上不去,这时教师、父母都会同情他、谅解他,而不会对他感到愤怒。正因为如此,对于两个乞丐,我们可能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嫌恶懒惰者,但同情在自我归因的情境中,如果我们将原因归结于他人因素,可控性维度往往与感激、愤怒、抱怨等情感联系。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他人可控的原因,我们就会感到对他人的气愤。例如,假设某个学生认为自己考试不及格的原因是教师扣分太严、对自己有偏见,那么,他就会对教师感到非常愤怒;类似地,如果他将不及格归因于某个同学不肯借他笔记,他也会埋怨这个同学。如果归因于他人不可控的原因,就不会产生气愤、埋怨等情绪。在进行自我归因时,如果我们将原因归结于自身因素,可控性维度则与自责、自卑等情感相联系。具体来说,当我们认为失败是由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导致时,我们就会“我要是更努力一点,多好啊!那就不会不及格了。”相反,当我们认为失败是由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所导致时,例如,认为没及格是因为自己太笨、智商太低,那么,我们但还是有微妙的区别:我们因为自己本可以控制却没有控制而自责,如因为一时疏忽、不小心引起了一场大火,我们会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小心一点;但我们为自己根本无力控制而自卑,如我长得很丑,别人都不愿意和我交往,那么,我会为自己的相貌而自卑,但不是自责。(二)成功预期如果这次成功了,那么我预期下次也能成功;如果这次失败了,那么我预期下次还会失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还得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成功或失败。例如,当我成功时,如果我觉得这次成功是因为自己能力强,那么我预期下次还能成功;但如果我认为这次成功是运气所致,那么我预期下次不一定能成功,而可能失败。同样,在面临失败的时候,如果我认为这次失败是因为能力差,我会预期下次还会失败;但如果归因于运气不够好,我预期下次不一定失败,而可能成功,因为谁的运气会一直那么差呢?总有时来运转的时候。可见,我们对原因的解释是影响成功预期的重要因素,而归因对于成功预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稳定性维度来实现的。简而言之,如果我们将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我们会预期下次有同样的结果;如果将结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我们会预期下次会有不同的结果。具体来讲,成功时稳定归因使我们预期下次会成功,不稳定归因使我们预期下次可能失败;而失败时稳定归因使我们预期下次还会失败,不稳定归因则使我们预期下次可能会成功。(三)后继行为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情感反应对行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行为建立在情感反应的基础上,或者说,情感反应对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如果我们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朋友的帮助,那么,相应的情感反应就是感激,而在感激之情的驱动下,我们会请朋友吃饭,给朋友送礼物,或者帮助他完成某个心愿,等等。相反,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某个人不肯帮忙,那么,相应的情感反应就是憎恨,在它的推动下,我们可能会攻击这个人。情绪对于行为的驱动作用,被许多实验研究所证实。例如,皮列温的一项实验研究。实验情境是有一个人跌倒在公路上,安排被试路过此地,观察被试是否对跌倒的人提供帮助。实验情境被设计成两种,一种情况下,跌倒的人酒气冲天、胡言乱语,一看就知道是喝醉了;另一种情况下,跌倒的人有病,手里还拄着拐杖。谁得到的帮助更多呢?结果发现,“病人”比“酒鬼”得到了更多的帮“真可怜!他在大街上发病了!”而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就会提供帮助;相反,如果认为跌倒的原因是可以控制的(喝酒),那么就不会产生同情:“谁让你喝这么多酒?活该!”于是相应地不提供帮助。韦纳(1980)曾经做过一个“借笔记”的实验。他分别给被试呈现两种实验情境,其中一种是:“有一位同学向你借笔记准备考试,他上星期和女朋友去海滨玩而缺课。平时他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笔记不详细”。另一种是:“有一位同学向你借笔记准备考试,他患了眼病,上星期去医院接受治疗去了。现在还没有完全好,纱布蒙着眼睛()你你认为他缺课的原因可以自己控制吗?结果表明,原因的可控性、被试的情感、行为选择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表3-9原因的可控性、情感、行为选择之间的相关(韦纳,1980)同情愤怒出借同情愤怒-.54*.36*-50*-.40*.59*-.49*注:*表明p<.001(资料来源:韦纳,1980)也就是说,由于“眼病”是不可控制的、“出游”是可以控制的,于是分别引起了同情和愤怒,最终相应地分别导致了是否借出笔记的行为。总之,特定的归因会导致特定的情绪反应,而特定的情绪反应又会引发特定的行为。成功预期对行为的影响我们就会自暴自弃,不再付出任何努力;相反,如果我们预期下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就会努力去实现成功。而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知道,影响成功预期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原因知觉的稳定性,如果将结果归于稳定的原因,我们会预期同样的结果;如果归因不稳定的原因,我们会预期结果会与这次不同。因此,在成功时,如果进行稳定归因,个体就会对未来有较高期望,于是得到鼓励,继续努力,以获得下一次成功;如果进行不稳定归因,就觉得成功的可能低,于是灰心失望,不再努力。在失败时,如果进行稳定归因,个体觉得失败会再次出现,于是放弃努力;如果进行不稳定归因,个体对未来的期望提高,觉得结果可能会发生改变,于是努力争取改变现状。见图3-3。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原因成功结果会重复出现对未来高期望继续努力不稳定原因成功结果会改变对未来低期望放弃努力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原因失败结果会重复出现对未来低期望放弃努力不稳定原因失败结果会改变对未来高期望继续努力3-3(这提示我们,为了维持积极性,失败时最好进行努力归因,而不是能力归因。如果个体总是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原因(如能力),那么他在情感上觉得自尊心受到打击,在期望上觉得自己再也没有了成功的希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自暴自弃的“习得性无助”。第三节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在这一节中,首先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归因与教育的关系:归因与学习动机,归因与社会行为,归因与心理健康;其次,我们将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一、归因与教育的关系(一)归因与学习动机许多研究表明,不良的归因方式会损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积极的归因方式则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其中关于“习得无助”的研究就是很经典的一项。鱼缸的中间有一块透明的玻璃挡板。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将金鱼喜欢吃的一些小虫子放在挡板的另一边,这时,金鱼就会本能地游向虫子,可是,由于挡板的存在,金鱼屡试屡败,总也无法吃到虫子,最后金鱼只好“放弃”。然后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将挡板撤走,这时,本来金鱼可以吃到虫子,但是,即使虫子就在金鱼身边游来游去,金鱼也对虫子“视而不见”,再也不对虫子发起“进攻”。也就是说,当动物的努力长时间地所谓的“习得无助”。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同样存在。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并不会带来什么结果、觉得自己对环境完全失去了控制时,我们就会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可见,我们对于事件的不可控归因会破坏我们的行为动机。在学校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即使很努力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对于学业的失败进行不可控归因,如“我能力不行”、“我太笨”、“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那么,他很可能就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再努力学习;或者,如果他觉得失他也同样会觉得自己对于学习是无能为力的、无法控制的,于是不再反思怎样改进学习方法、付出更多努力,而是简单地放弃努力。塞利格曼认为,习得无助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缺失:动机缺失、情绪缺失和认知缺失。动机缺失主要表现为,在行为上个体没有任何努力的企图,也就是说,个体放弃了成功的希望,没有努力的意愿和倾向。情绪缺失指积极情绪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如抑郁、灰心、悲观失望、无精打采。认知缺失则导致个体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形成了固定的消极观念,如“我做不好这件事”──其实可能只剩下最后一步,就到达成功。认知缺失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形成了顽固的、悲观的归因模式,那就是:成功时进行外在的、不稳定的归因,如运气好、题目简单、阅卷教师评分比较宽松等,而失败时进行内在的、稳定的归因,如能力太差、天生学不好这门课。归因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很多研究者的关注。例如,张贵良等对于初中生考试归因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在预备研究阶段,他们通过对130人的问卷调查确定了最常见的与考试有关的711LISREL7定归因、情感、归因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努力归因会通过内源性维度对于自信心产生积极影响,并进而对下一次考试产生较高的成功期望,最终导致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也就是说,这一研究证实了归因会对学生的成就动机产生影响。雷雳等(1998)对学习不良初中生的成败归因与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对学习不良和非学习不良学生的成败归因特点的对比发现,学习不良学生和非学习不良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有明显不同,与非学习不良学生相比,学习不良学生较少把学习成败解释为内部原因,而更多解释为有势力他人的控制。而且,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因素的学生才更有可能具有深层型学习动机,采取深层型学习策略;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不可知因素的学生,不大可能采取成就型学习策略。张学民等(2002)对于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学习效能感与成就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成功能力归因、成功努力归因、失败努力归因对内在动机有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成功时进行能力归因、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时进行努力归因可以推动内在动机的发展;成功能力归因、成功努力归因对外在动机有负向的影响,也就是说,成功时进行能力或努力的归因可以降低外在动机水平;成功努力归因、成功能力归因对学习效能感有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成功时进行努力或能力的归因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成功努力归因对成就状况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成功努力归因对成就状况有直接的积极影响;成功能力归因会提高学习效能感并进而间接促进成就状况;失败能力归因会降低学习效能感,并间接降低成就状况。以上研究都表明,归因是影响成就动机、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积极的归因方式能激发动机,而消极归因方式则干扰动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归因引导能够改变学生不良的归因方式,进而对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影响。例如,韩仁生(1998)进行了一项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该实验中的归因干预分集体干预和个别干预两种形式。集体干预主要通过说明、讨论、示范、强化矫正等方式定期进行。说服。主够的,其他因素如学习方法、同学帮助等也很重要。讨论。组织学生分若干小组强化、鼓励,对错误的观点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示范。让学生观看录像,内容际情境的迁移。强化矫正。进行归因的实际练习,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不同难度的积极、合理的归因倾向。个别干预主要采取咨询和定向训练两种方式。咨询。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因指导,提出具体的建议或措施。(2)定向训练。定向训练由经过培训的教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使用言语评价,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信心。整个教育干预的过程持续约两个月的时间。结果表明,归因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归因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未来学习成功的预期,可以引起学生情感反应的积极变化,可以使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提高、而回避失败的动机降低,可以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水平。总之,归因训练对被试的动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胡胜利(1996)、魏希芬(2001)等关于归因训练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二)归因与社会行为归因与同伴关系同龄人的交往,与家长的交往等。相比较而言,与同学、同龄人等的交往──也就是同伴关系──意义更为重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利于社会能力培养、人格的健康发展;而消极的同伴关系则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因此,如何改善社交困难儿童及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交技能训练(SST,SocialSkills试图通过训练儿童的交往技能来中的原因何在?归因可以为这一现象提供一定的解释。潘佳雁(2002)被拒绝被试存在某些不恰当的归因方式,主要表现为:和受欢迎组被试相比,更不倾向于将积极事件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同学请我参加生日聚会是因为我受人欢迎);更倾向于将积极事件归因于具体原因而不是普遍原因(如同学向我请教问题是因为我会做这道题,而不是我与同学关系好,我乐于助人)。被试正提名数与对事件的稳定原与可控性呈正相关即被试越是将积极事件归因于不稳定原因、可控原因,越不受欢迎。总之,不恰当的归因方式会影响被试在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或者说,被试是否受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归因方式。因此,作者认为,改善同伴关系不良儿童的人际状况的一个新的思路是对这些儿童进行归因训练,通过矫正不良的归因方式、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来改善同伴关系。成就领域内的归因训练被证明对于成就动机、学业成就有促进作用,那么人际归因训练应该也能对人际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期望着对这个问题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归因与助人行为助人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所谓亲社会行为就是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分享、合作、助人等行为。是不可控制的、“出游”是可以控制的,于是分别引起了同情和愤怒,最终相应地分别导致了助人行为即借笔记是否发生。韦纳的这一研究结论是否也适用于中国被试?一些研究者对于韦纳的人际归因模型在中国被试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大致来讲,韦纳的模型仍然是适用的,低控制性会导致低的责任判断,与同情有较高的联系,并导致帮助行为的发生。但是,林钟敏发现,即使是在高控制性的情境中,帮助行为也会发生,也就是说,即使被试认为缺课的原因是可以控制的,生气、厌烦情感的程度也较低,并且,也有可能会借出笔记。林钟敏对此的解释是,这与情感、行为两种变量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关,如情面、彼此方便等思想观念。归因与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强烈攻击倾向的儿童很让教师头疼,因为他们往往是班级中的“不安定因素”,对于别人稍有不满就会恶语相向、出口伤人甚至是拳脚相加、大打出手。研究表明,具有攻击倾向的儿童在成年之后仍然会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因此,对于攻击倾向的矫正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归因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有效的思路。归因理论认为,归因的可控维度性能通过影响情绪而影响指向他人的行为。反过来说,可以通过进行不可控归因训练,来降低儿童的攻击倾向。断事件是由于同伴故意的恶意所导致的尤其是当这一消极事件的原因尚不清楚时(Dodge,1993)。假设存在这样一种情景:一个孩子的牛奶被人打翻了,他知道是谁引设,是否的确能取得这种效果,则有赖于实验研究的探索。胡德莱(Hudley)和格雷厄姆(1993)开展了一系列对攻击倾向儿童进行责任归因训练的研究。评定的方式,从五、六年级中挑选出66位具有攻击性的美国黑人儿童;然后,通过角色66由无意到有意1~7级评分);②对自己的愤怒程度进行评定(由不愤怒到愤怒1~7级评分);③对自己可能采取的行为进行评定(1~6)。然后开始实施为期66结果表明,前测时所有被试都认为他人应对该事件负责;后测时,接受归因训练的为第二部分研究中的所有被试。在训练(即第二部分中的训练)(7级评分,同上)。结果表明,接受归因训练的被试组比其他两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同伴并非是故意使他们失败;他们更少表达愤怒情绪;如果将被试的言语行为归为四类:中性行为、抱怨行为、责怪行为和侮辱行为,那么训练组被试的中性行为的百分比远远高于另两个控制组,并且训练组被试中,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侮辱性的言语行为。这表明,归因训练的确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并且这种效果并不是即时的──仅仅表现在实验结束时,而是会延续一段时间。这一系列的研究证明,黑人儿童的同伴攻击行为可以由他们的因果归因和情绪反应所预测;而且,通过改变他们解释消极事件的方式,可以降低他们的攻击倾向。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当时已有的相关文献中,几乎还没有哪一个研究报告了由归因干预而导致的如此明显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同时,它也几乎是惟一的一个证明了归因训练对社会行为可产生影响的研究。这启发我们,为了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和攻击倾向,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对别人的行为进行不可控归因,也就是说,认为别人并非故意的。(三)归因与心理健康归因理论的重要应用价值之一在于它引起了临床心理学研究者的注意,他们发现,归因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早在1978年,艾布拉姆森等提出了一个假设:归因方式的某些特征是导致抑郁的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倾向于将坏事情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持久的、整体的,而把好事情的原因归结为他人的、暂时的、局部的,则有较大的可能表现出抑郁症状;相反,如果将坏事情归结为他人的、暂时的、局部的原因,而将好事情归结为自身的、持久的、整体的原因,则表现出抑郁的(Stablevs(Globalvs(Internalvs。3PPermanent(持久性,即稳定性〈stablePervasiveglobalPersonal(自身性,即内源internal发现,儿童的归因方式与抑郁问卷的得分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对好事情归因的自身<.001)、-.35(p<.001)。关于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也进行了一些探讨,这些研究均表明,不当的归因方式的确与心理异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李占江等对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青少年对于负性事件的归因方式,因为有研究者发现et将负性事件归因于内在、稳定、整体的原因比将正性事件归因于外在、不稳定、局部的原因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个体对于负性事件原因的解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更在关于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归因方式与抑郁。早在1989年,张雨新等就归因方式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的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基本证实了艾布拉姆森等所提出的抑郁模型。他们发现,个体越是倾向于将好事件归因为暂时、局部的原因,而将坏事件归因为持久、整体的原因,越容易表现出抑郁。可能的原因在于,自身性维度对抑郁的影响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如个体可能将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不够这一内部原因,但由于能力是自己无法控制的,所以,他有可能不为这一虽然是内部、但在自己控制之外的因素而郁闷;相反,他完全有可能为那些虽然不是内部、但自己无力控制的因素而悲观失望,如教师对他有成见,或者考试的题目太难。也就是说,在对抑郁的影响这一问题上,自身性维度与可控性维度可能是交织在一起的。魏立莹等(1999)则以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抑郁与归因方式的关系。抑郁的评定采用的是Beck4646李旭等(2002)进一步对影响归因方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他们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归因方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拒绝否认的父母由于总认为孩子他们就会反射性地认为这是自己的错,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父母一贯认定自己所具有的不好的、永久性的特征,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的归因方式。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经常表达爱和关怀,肯定、鼓励孩子的行为,孩子就会比较有信心,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外在、暂时、局部的因素。总之,儿童会通过与父母的交流而习得不良的归因方式,尤其是儿童失败后父母的批评传递了他们对于失败的原因信念。焦虑也是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中比较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如刘岩探讨(相信自己能够驾御自己的生活)、有势力的他人(相信他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机遇(相信机遇可以影响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事情)。结果发现,个体越是觉得应激对自身的影响是可控的,产生的负性情绪(具体来说是考试焦虑)越少;相反,由于机遇反映着个体的外控倾向,因此,相信机遇对生活经历有重要影响的个体,在面对应激时容易显得无所适从,而不能动用自身能量积极解决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因此,研究者进一步提出建议,应该优化归因方式以缓解应激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者对于羞耻感与归因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他()之外,还考察了事件的可控性程度(即事件本身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这一点是既往研究所没有做的。结果发现,易羞耻者和不易羞耻者对于不同可控程度的好事件的归因基本没有显著差别;但对坏事件的归因表现出明显差异:易羞耻者更倾向于认为但在中等及高度可控的事件中表现更为明显。他们进一步解释,易羞耻者对于实际可控性程度较高的事件常作消极的归因,那么可能对自己、对未来产生消极思维,导致自我评价降低并失去控制感,从而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总之,归因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引导积极的归因方式既然归因方式与教育之间存在如此密切而重要的关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一)什么是积极的归因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归因引导要做的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而不是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真实的原因。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利于动机的激发、自信心的培养,而真实的原因有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例如,某个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真实的原因是能力有缺陷,如果教师告知学生这一原因,只会使学生自卑、伤心、自暴自弃、放弃努力;但是,如果教师告诉学生,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基础较为薄弱、最近不够努力,那么,学生就会保持自信并且努力补课、加强训练,力图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归因引导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有利的归因方式,而不是帮助学生分析真实的原因。什么是积极的归因方式?也就是说,归因引导的方向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将确定归因引导的基本方向。努力归因努力归因是归因引导的最一般原则。也就是说,总的来讲,我们主张引导学生对于我们应该使学生觉得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如果学生考了低分,或学习退步,应当使学生认识到这是自己不够努力所导致的。也就是说,引导努力归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程度是影响学业状况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其他诸如运气、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控制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对于学习所负有的责任,并且可以避免由能力归因带来的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或者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可控归因无论是在成功还是失败的情境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可控归因而不是不可控归因。也就是说,成功时引导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