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哲学期末考试题 附答案_第1页
高中政治 哲学期末考试题 附答案_第2页
高中政治 哲学期末考试题 附答案_第3页
高中政治 哲学期末考试题 附答案_第4页
高中政治 哲学期末考试题 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期末政治试卷(哲学)一、单项选择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立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分在于()A.是否定可世界具备可知性 B.是否定可意识对物质具备能动作用C.是否定可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定可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3.任何哲学都是 ()①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组成部分②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反应③自己时代精神上精华④社会变革先导A.①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4.现在,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B.人们活动受世界观支配C.世界观就是哲学D.世界观起源于人们实践活动5.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花”,是因为()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思想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一直处于不间断改变之中。“这句话是说明()①事物改变是捉摸不定②事物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③运动是物质唯一特征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普遍现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某地农民过去误认为多施肥就能提升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依照耕地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准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起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成本质C.事物发展是有规律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8.赏析数学美,欧拉给出公式:V+F-E=2,堪称“简单美”典范。世间简单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些人能说清楚。但它们顶点数V、面数F、棱数E,都必须服从欧拉给出公式。一个如此简单公式,概括了无数种简单多面体共同特征,能不令人惊叹!这表明()A.现象是个别、多变 B.规律具备通常性、稳定性C.感性认识是凌乱、不可靠 D.真理等于科学理性认识9.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A、夸大了物质运动B、否定了相对静止C、否定了意识能动性D、必定了物质运动绝对性10.席勒说:“人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所以,参加健康向上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愉悦、情操上陶冶,提升人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B、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备调整和控制作用D、人类意识具备能动性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B.人意识具备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备主要作用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工作,在总体布署中要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主动稳妥、留有余地。材料中统筹兼顾是指()A.坚持重点论,着重抓主要矛盾B.重视事物量变,坚持适度标准C.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D.坚持两点论,注意处理好次要矛盾13.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重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因为民族才是世界。这一论断表现哲理是()A.事物是永恒改变发展B.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D.民族组成世界,世界离不开民族14.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每发射一次,就前深入。这就是中国特色载人航天。这说明()①意识对实践活动具备巨大促进作用②事物是改变发展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统一④实践活动具备历史性,不会停滞不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近年来,因为市场炒作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影响,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洋节日在我国快速升温和发烧。相反,一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却有了失落感觉。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B.不一样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D.联络是客观、无条件16.“花开花落各有时。”不过人们能够利用当代科技达成“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秋来不相关”表明()A.矛盾具备特殊性B.外因对事物改变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C.规律是能够利用和改变D.人们能够利用客观条件,建立新详细联络17.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烦恼,后者是发展烦恼。”这一说法所包含哲理是 ()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②同一事物矛盾在不一样发展阶段各有不一样特点③事物矛盾是人们主观感受④人们对同一事物认识是各不相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8.“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败在于理。”这句话蕴含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改变发展,永远不变事物是不存在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备远大发展前途C.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原因D.事物是普遍联络,孤立事物是没有19.“嫦娥一号”在太空“刹车”必须按照预定时间、速度抵达预定近月点,然后实施准确制动控制,不然卫星将会与月球擦肩而过,或者撞上月球,或者增加后续轨道调整难度。这表现了()①事物联络是有条件②坚持适度标准,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③客观规律发生作用需要一定条件④意识形式是主观,内容是客观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0.奥运会奖牌在传统金属牌上镶嵌了中华美玉,“金镶玉”这一创造性做法启示我们在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上,必须立足国情,中西结合,以我为主。这表现了()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③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1.自3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个月1600元提升至每个月元。这次个税起征点调整既表现重点照料中低收入者,也统筹兼顾财政承受能力。从辩证法角度看,表现了 ()①要坚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②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标准③用全方面联络观点看问题 ④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经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按照探索职能有机统一大部门体制要求,对一些职能相同或相近部门整合、归并为一个较大部门,以降低机构重合、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提升行政效率和增强政府推行职能能力。这表现哲理()①抓住主流,学会“弹钢琴” ②优化结构,促进事物发展③统筹全局,寻求最优目标 ④掌握火候,坚持适度标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伴随人类社会实践发展,人类探索宇宙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了解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开启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千年奔月梦想,深入掀开神话中“嫦娥”神秘面纱。这表明()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事物,只有还未被认识事物②实践是认识起源③人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④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4.对于自己拥有宝贵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经过他人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这说明()①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②只有摆脱本身感性经验限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③只有从他人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方面地看问题④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应事物原来面目A.②④B.③④C.①④D.②③25.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A.事物运动是永恒B.静止事物是不存在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一D.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26.中国共产党不停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哲学依据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要坚持执政为民B.事物发展是有规律,要按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C.主观与客观统一是历史详细统一D.坚持依法治国,不停推进国家各项事业法制化、规范化27.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故事,说是他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天天检验红豆和黑豆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哲学启示是()A、要重视量积累B、要支持新事物成长C、发展是前进性和波折性统一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28.我国CPI同比上涨4.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3%,居住类价格上涨4.5%,成为影响CPI上涨主要原因,而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所以,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上述判断表现了 ()①整体和部分统一 ②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波折性统一③联络观点与孤立观点统一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29.自有些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顿过,而哲学上斗争是最高形式斗争。这里说哲学上斗争,最根本是指()A.物质和意识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30.“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关系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温家宝总理说:“处理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不是那个航行最快船只,而是那个最慢船只。假如我们改进了困难群体生活情况,也就改进了整个社会生活情况。”试分析材料中温家宝总理这一阐述唯物辩证法依据32.现在是中部崛起关键时期,怎样抓住机遇、加紧发展对中部来说意义重大。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地域必须超越传统战略思维惯性,进行战略理念创新。制订“中部崛起”战略目标选择既要坚持加紧经济增加,又要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既要充分挖掘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和潜力,又要正视现实差距和劣势;既要主动进取,又要切实可行。利用哲学知识回答,实现“中部崛起”为何要求中部地域必须进行战略创新?33.《创新中国》在网上征集:怎样对服装品牌进行创新?网友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和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当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现以人为本心理需求,适应中国乃至世界服装文化观赏需求。这就需要百折不挠追求、探索和创新。看法二: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不过庞大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外汇,这是令人头疼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品牌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怎样表现辩证否定观?34.处理当前经济增加中需求结构不合理矛盾,国家必须坚持“有保有压”,果断抑制不合理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保”就是加强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微弱步骤。“压”就是果断控制投资需求膨胀,把那些技术含量低、不符合结构调整要求项目,尤其是资源消耗高、污染重项目果断控制下来。从哲学上分析“有保有压”依据。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CCBBB6-10CDBDC11-15DDBBC16-20DABBD21-25ACDAC26-30BACCC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