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语文《逍遥游》教案_第1页
必修五语文《逍遥游》教案_第2页
必修五语文《逍遥游》教案_第3页
必修五语文《逍遥游》教案_第4页
必修五语文《逍遥游》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五语文《逍遥游》教案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天地间根本不行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但他这篇文章却写得非常美丽,代表着他非凡的文学成就。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必修五语文《逍遥游》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五语文《逍遥游》教案

一、自读要求:

(一)了解庄子及其作品、思想。

(二)结合课文解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

(三)熟读课文,背诵的一段。

二、学习侧重点: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三)寓言体的特点。

(四)浪漫主义的秀丽颜色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解说)本文是一篇想象奇怪、对比鲜亮、极富浪漫主义颜色的寓言体文章,因此重点讨论学习这些方面,对于了解庄子及其作品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借鉴、发挥与制造极有关心,有利于我们培育制造性的人才。

一、在老师简要交代及其作品、思想的基础上,同学独立地借助工具书及课文解释通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二、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对自读时存在的问题、疑难进行针对性讨论。

三、在讨论的基础上分小组向老师质疑,老师针对同学的提问有选择地予以答疑。

四、强化性自读检测。

(解说)对于阅读课文,老师必需对同学放开手脚,训练和培育他们的自读习惯,提高他们利用教材本身和工具自我学习的力量。为此,老师可采纳讨论性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培育其合作精神和讨论习惯。

一、庄子及其作品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闻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冲突极其简单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

庄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仅能从《史记》和《庄子》中了解一点零碎的东西。他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庄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笔汪洋态肆,想象奇怪丰富,气概波澜壮阔。《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擅长虚构,十有_是寓言作品。庄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语言运用自如,敏捷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人胜。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庄子的思想

庄子哲学是生命哲学。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索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学问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因此,他的思索具有终极意义。那些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动身的批判家们必定缺乏与他对话的基础,更没有无端攻击他的权利。

人活着,这是第一个无可怀疑的存在论意义上的基本领实,没有比它更优先的。

人活着,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幸福的生活,更欢快的人生,这是最高目的,没有比它更重要了。

以这样一个事实为起点,以这样一个目的为旨归,庄子问:人,尤其是被抛在滔滔乱世中、作为个体的人,毕竟应当怎样生活?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制造生命。

上一章讲天道观,天道作为\大宗师\,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全部思想的纲领。以下几章皆由此延绽开拓出去,反过来又深化了这一主旨。

庄子说\有\,但首先要认清人生的苦难和苦难的根源。既然苦酒是自己酿成的,还是要先尝一口。

这是个乱世。\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之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过,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行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庄子说,百年大木,被割开做成\牺尊\,加以青黄之色的文饰,而不用的部分被弃于沟中,牺尊与弃木相比,美丑虽有差别,但从丢失本性来说是一样的。夏桀、盗跖与曾参、史鱼相比,行为的好坏是有差别的,然而从丢失本性来说都是一样的。(《天地》)

但这并不是说,善恶本身没有差别,而是说,相对于天道和天人合一的本性来说,这种对立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在\失性\上是全都的。有人认为道家鼓吹无恶不作与居仁行义一样自然,一样合理,其实是莫大的误会。

庄子接着说,丢失本性的表现有五种:一是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是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是五臭熏鼻,激扰嗅觉;四是五味浊口,败坏味觉;五是好恶迷乱人心,使性情浮动。这五者,都是生命的祸害。(《天地》)

那么,是不是五味浊口人就不该吃饭?五色乱目人就该做睁眼睛?五声乱耳就该掩耳盗铃?当然不是。五色未必乱目,但若失去本性,被五色所炫惑,那么当然心神摇荡,追赶美色去了。好恶未必乱心,但有好恶就必定有某种立场和先入之见,假如固执地坚守这种立场和由此而来的善恶正邪分别,那么要是它们不合天道的话,则必定带来恶果。

所以庄子批判主见纵欲的杨朱和主见禁欲的墨子,认为他们只是在欲望数量的增减上做文章,却没有考虑到二者都是不合人性的,没有考虑到还有实质上的变化,即不追赶欲望而又不扼杀欲望的\无无\境界。换言之,假如有了良好的生活意识和合乎天道的本心,欲望是不行能困扰人生的。因此,所谓\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名言,其实是把人分裂为对立的两个方面,永久解决不了人生问题。庄子讽刺道,那些人好恶声色充塞心中,冠冕服饰拘束着身体,栅栏塞住了内心,绳索捆住了身体,眼看着在绳捆索缚中还自鸣得意。要是真有所得话,那么被反手缚绑的罪人、囚在兽栏中的虎豹,岂不是也可算作得意了?\(《天地》)

庄子既不是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昭昭;也不是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派头。他知道对于天道,无论谁都应当敬畏,都不该太傲慢太自负,都不该固执于成见,师成心而自用,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否则,天道就被小的成就所遮挡   了,至言就被浮华之辞遮挡   了,儒家与墨家的争辩就属此类,更何况一般人呢?

\小夫之知,离不开应酬交际,劳弊精神于浅陋琐事,却想普渡众生,引导万物,以达到太一形虚的境界。像这样,只是为宇宙形像所迷惑,劳累身体而无法熟悉太初之境。……悲哉乎!你们的心智拘泥在毫末小事上,怎么会知道大宁的境界呢?\(《列御寇》)

因此,人生并不必定苦痛,至乐、天乐也是可以获得的,这就看你怀着一颗什么样的心灵。

三、关于《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靠、肯定自由地游览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天才卓绝,聪慧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行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境况又使他无法一展理想。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行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飞翔,在肯定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状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全文若即若离,疏而难分。为分析便利,权且分为三段。第一段从篇首至\圣人无名\。采纳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挨次,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详细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靠,有所期盼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肯定自由的境界的。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肯定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已能\御风而行\,赛过宋荣子,但是仍旧\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终说:必需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遗忘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肯定自由地作逍遥游了。

他所想像的境界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除了庄子又有谁制造得出呢?不仅如此,还通过姑射山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的漂亮形象,将那种境界人格化、详细化,使人明知其假,宁信其真。

把自己的缥缈幻想写得这样实在,这样奇妙,除了庄子,唯恐也没有其次个人了。庄子随心所欲地想像出这些物事、境界,并非空言诳人,而是其构思匠心的必定体现。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示意--以鹏之大示意人之小,以椿之长寿示意人生之短暂。

大鹏必需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难想见;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为、无己,在\无何有之乡\去作逍遥游!

其次是炽烈而隐藏的情感。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庄子耽溺于纯净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

庄子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所以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好像做到了\无己\;但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背后有深深的苦闷,虚幻的\无何有之乡\产生于对人间世的无望,他追求着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行企及,其中不正模糊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行得的苦恼绝望吗?他把那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神人写得那样漂亮绝伦,其中不正燃烧着他那炽烈的、对美妙抱负的追求之火吗?还有,他虽然提出应当\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由此可见他对才智的重视,对生命的喜爱;可见这个一心要飞离人世的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这里还有必要提到大鹏这个形象。尽管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是却义正辞严地驳斥了蜩与学鸠的称赞,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用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了大鹏的宏伟形象,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或许,在才能无双、憧憬着逍遥却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蔽着自己难言的苦情。

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比较想像: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广漠之野找到安慰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那宏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这种欲飞的抱负和无法飞走的悲伤。

四、简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干脆通篇就是一个寓言。如此大量采纳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即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的寓言又是特别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纳民间传奇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奇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正如刘向所云,其\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在制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术形式棗寓言之时,其寓意却是比较隐藏、模糊的。他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一个寓言,需要读者一再体会,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含蓄的\示意\手法的运用,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尽的意蕴,让人能够捕获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因而也是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可以说,庄子在制造这些寓言时,本身所运用的,就是一种直觉的形象思维,因而也要靠读者的才智加上灵悟的直觉才能通彻明察。所以单凭直接的、明白的规律理性,是无法全部理解体会到那种\神\和\道\的境界。正由于如此,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众说纷纭。

《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枪榆枋(24)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真(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

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飞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绽开的双翅就像天涯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自然 的大池。《齐谐》是一部特地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九万里。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野马似的空中雾气也好,飞扬的尘埃也好,凡空中带有生气之物,都是靠着风力的吹动而飘扬的。天色深青,莫非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气。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浮在上面就成为一只小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由于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气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气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托着它,然后它才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气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预备飞到南方去。

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突过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飞九万里的高那么费劲地去南海呢?”到近郊野林去,带上三餐就可以来回,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预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预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小聪慧赶不上大才智,寿命短的小年比不上寿命长的大年。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早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一年的时间,这就是小年。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树,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大年。只活了800岁的彭祖现在却因长寿而特殊著名于世,大家都把他同冥灵、椿树相比,岂不行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名叫棘的大夫,也有这样的话:“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荒原之地,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绽开双翅就像天涯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准备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准备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回旋于蓬蒿丛中,这也算是飞行的极限了。而它准备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所以,有的人才智只能担当一官之职有的人行事只能庇护一乡之地,有的人德性只能迎合一国之君的心愿,有的人只能取得一国人的相信,这些人自鸣得意,也就犹如斥鷃小雀一样。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而且宋荣子能够做到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更加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懊丧。他清晰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分,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赶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快美妙,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赶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假如能够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顺应自然界的意外变化,游览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有何必要有什么凭借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善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奇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上古传奇中的大鱼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

⑦天池:自然 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回旋而上的暴风。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留。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17)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18)芥:小草。

(19)斯:则,就。

(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气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

(22)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

(23)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

(24)枪(qiā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25)控:投下,落下来。

(26)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27)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实的郊野。

(28)飡(cān):同餐。反:返回。

(29)犹:还。果真:饱的样子。

(30)宿:这里指一夜。

(31)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

(32)知(zhì):通“智”,才智。

(33)朝:早晨。晦朔:一个月的最终一天和最初天。一说“晦”指黑夜,“朔”指早晨。

(34)蟪蛄(huìgū):即寒蝉,春生复死或复生秋死。

(35)冥灵:传奇中的大龟,一说树名。

(36)大椿:传奇中的古树名。

(37)依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

(38)彭祖:古代传奇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以:凭。特:独。闻:著名于世。

(39)匹:配,比。

(40)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

(41)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

(42)修:长。

(43)太山:大山。一说即泰山。

(44)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

(45)绝:穿过。

(46)斥鷃(yàn即暥雀,喻志向狭隘。鸟名

(47)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

(48)至:极点。

(49)辩:通作“辨”,辨别、区分的意思。

(50)效:功效;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官:官职。

(51)行(xìng):品德。比:比并。

(52)而:通作“能”,力量。徵:取信。

(53)宋荣子:一名宋钘,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犹然:仍旧。

(54)举:全。劝:劝勉,努力。

(55)非:责难,批判。沮(jǔ):懊丧。

(56)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珍贵的。

(57)境:界限。

(58)数数(shuò)然:急赶忙忙的样子。

(59)列子:郑国人,名叫列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御:驾驭。

(60)泠(líng)然:轻快美妙的样子。

(61)旬:十天。有:又。

(62)致:罗致,这里有寻求的意思。

(63)待:凭借,依靠。

(64)乘:遵循,凭借。天地:这里指万物,指整个自然线。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

(65)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作“变”,变化的意思。

(66)恶(wū):何,什么。

(67)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

(68)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不建树功业。

(69)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善的人。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

《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拘束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只是节录了开头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这段选文共有三个段落,下面逐段讲解(此文的分段与课文的分段有出入──编者注)。

开头一段,从“北冥有鱼”起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止。大笔挥洒,以描写奇妙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雄奇壮美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异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奇妙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肯定没有的,是人们肯定不曾见过的,但想像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奇妙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接着,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回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毕竟如何高远呢?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阅历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犹如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一般人的生活阅历,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像,把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像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

接下来,为了说明“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的区分,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方。先以水与舟的比方,说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正犹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是为了证明:大鹏的高飞南迁,凭借的是九万里的大风,这还是“有所待”的,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也就是没有达到抱负的肯定自由境界。接着,又童话般地叙述了蜩(即蝉)和学鸠(小鸟名)对大鹏的称赞。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讽刺和称赞,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也有力地说明白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蛄与冥灵(大乌龟)、大椿的比方,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方等,自然就说明白“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了这一系列的比方,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小大之辨非常明显,但都毫无例外地没能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

文章的其次段,从“汤之问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辩也”止,大意是说:商汤王问他的臣子棘:“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回答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不毛之地的北方,有一个广漠无边的大海,就是自然 的大水池。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有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遮天盖地的云,它乘着羊角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越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行,飞往南海。沼泽里的小麻雀讥笑它说:‘它要到哪儿去呢?我腾跃而上,不过几丈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算是我最好的飞行了。而它毕竟要飞到哪儿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啊!”

这一段,假托古人的话,再一次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奇妙变化,以及大鹏雄奇壮丽地展翅南飞,也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这段描写,内容上与上文有明显重复之处。这种写法在一般散文家笔下很少见到。其实这正是庄子的有意之笔。《庄子》的《寓言》篇中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有所寄寓之言,重言是重复之言,卮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