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现实抑或乌托邦_第1页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现实抑或乌托邦_第2页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现实抑或乌托邦_第3页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现实抑或乌托邦_第4页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现实抑或乌托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现实抑或乌托邦?

内容提要近20年来,当代主流学科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冲击,公共行政领域亦不例外。90年代,一些学者基于后现代社会的某些视角,提出要以公共政策中的话语理论来取代传统的行政模式。话语民主理论的研究视角使我们看到“公共能量场”的形成、多元价值观念的融合以及通过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形成“话语”的共同治理等对于公共政策过程的重大意义。然而对于未曾经历过现代性之洗礼的中国而言,充分实现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究竟是现实的民主图景还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幻景呢?由此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的实证调查,对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进行实证层面的解析,分析后可发现由于某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充分实现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似乎还比较理想化。因此本研究尝试对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因素进行剖析,期望可以为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从“乌托邦”走向真实的图景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数据支持和建议。关键词公共政策过程话语民主南京市交互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一、理论溯源与研究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从亚里士多德到汉娜·阿伦特一脉的政治哲学都强调政治是公共言谈和讨论,而不是暴力的征服和斗争。话语理论作为交往行为理论向话语政治学过渡的中介,在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复兴过程中,继罗尔斯《正义论》之后道德普遍主义的又一次强力张扬。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又提出要重塑公共政策中的话语机制。查尔斯·J·福克斯和休·T·米勒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一书中认为,作为一种可以接受的治理模式,传统的治理已经死亡。在公共行政领域,传统理论的两种替代模式正竞相取代之:(1)宪政主义或新制度主义;(2)社群主义或公民主义。而在后现代状况下,宪政主义、制度主义等模式也被不同程度地解构了。“我们并不完全赞同宪政主义/新制度主义的选择。我们认为,尽管社群主义强化了其理想的力量,但公民主义是一个不可能的解决方案。我们对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探索对公共行政/公共政策提出了更多的疑问,但对其发生作用的环境的质疑尤其重要,坦白地说,这一质疑使得建构另一种替代模式成为了令人畏惧的任务。尽管我们相信我们的批评是有说服力的,能够站住脚的,但我们现在正进行一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即提出一个有关公共行政/公正政策的规范理论。”福克斯和米勒在对传统的治理模式及其替代模式进行批判之后,基于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某些视角,提出第三种理论,即话语理论,话语理论的核心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政策网络中的“部分人的对话”是话语理论的核心。福克斯和米勒对现实存在的政策对话案例进行了梳理,指出对话有三种形式:即“少数人的对话”、“多数人的对话”和“部分人的对话”。显然,前两种对话形式并不符合公共政策话语的基本要求。结合一些典型案例的研究,福克斯和米勒十分推崇“部分人的对话”形式。他们发现“部分人的对话”为实现公共政策对话的正当性提供了坚实的基地,因为它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在政策网络中应该加以大力提倡的话语形式。在他们看来,“部分人的对话”与其他两种对话形式相比较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参与,但是,“一些人的对话优于少数人的对话和多数人的对话,它的针对特定语境的话语和不愿遭受愚弄与任意差遣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参与,切合情境的意向性和真诚性的提高大大超过了它的缺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部分人的对话”的现状并不太理想,但是对于福克斯和米勒两位作者来说,实现公共政策的“部分人的对话”是改造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值得大力倡导的途径,也是他们关于重塑公共政策话语机制的后现代尝试的主旨所在。福克斯和米勒的话语理论其次强调“能量场”在公共政策领域的重要作用。“能量场”的概念似乎与哈贝马斯所言的“公共领域”的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处。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力相抗衡且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公共生活领域。哈贝马斯还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既“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严格分离,其中,公共领域由汇聚成公众的人人构成,他们将社会需求传达给国家,而本身就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在“公共领域”的基础上,福克斯和米勒提出了“能量场”的概念。他们认为公共政策的过程是一种“重复性的实践”活动,而这种“重复性的实践”活动是“能量场”概念的基础。既然“将社会结构扎根于变化着的绵延性与坚固性的重复实践中将为已经富有成果的解释图式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天地”,那么“新生的话语形式也会发展成为有足够稳定性的重复性实践,并具有制度化的特征(可以预计,我们寻求的正是话语实践的制度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二位作者提出了公共“能量场”的概念,认为它不仅在理论上为这种解释图式提供了栖息地,而且在实践上为公共话语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真实而恰当的时空维度,即具有制度化特征的重复性实践的竞技场。最后,公共政策基于话语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福克斯和米勒认为,只有公共政策的话语形式具备真实性,使用合理的语言并造成某种对抗性的紧张关系,才能更好地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一方面,为了避免陷入后现代话语的那种无政府主义,作者引入哈贝马斯的理想交谈和交流能力理论,对话语意义的真实性或者说真实话语的条件作出了严格的限定:交谈者的真诚、表达的清晰、表达内容的准确以及言论与讨论语境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陷入官僚制民主模式的独白性言说,作者又引用汉娜·阿伦特的对抗性的紧张关系的观点,指出:在话语中,我们期望着意义之战,我们期望着争辩、论证、反驳,而不是和谐的异口同声,也就是说,参与对话的双方是一种结构性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是平等的,同时又是对抗的、相互辩驳的。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作者指出,在公共能量场中,对话或者话语必须是有规则的:真诚、切合情境的意向性、参与意愿以及实质性的贡献,这些就是话语正当性的条件。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极大地缩短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政府通过网络、传媒等载体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更为频繁、便捷,推动了政府与公民在政策过程中的直接对话和信息的双向互动。通过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机制的建立,政府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公民的意见,增强了公民对政策过程的影响力;有助于集思广益,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实现政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政府服务的优质化和高效化。然而对于未曾经历过现代性之洗礼的中国而言,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一定能够成为真实的民主图景吗?尽管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多元社会,我们很难断言它到底是哪种社会形态--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还是后现代社会?然而即便从现实层面来考量,后现代语境中的话语民主理论之于中国社会还是具有一定价值与意义。诚然,在我国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似乎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差距来源于政府和公民社会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许多制约因素:如官本位观念、公共权力的异化、行政权力者的畸变、百姓的依赖心理、社会组织程度的欠缺以及涉及政治、制度、文化、社会伦理等各个层面的腐败等。西方国家的民主化改革,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较为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的过程,制度供给严重不足,民间组织也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无法承担大量的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职能。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国情,因此话语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不能完全照搬照抄,由此本文将在南京市进行深入的调研,以了解真实世界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践的现状,挖掘出影响和制约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践深入开展的深层原因及其背后的逻辑,期望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提供数据支持和可资借鉴的模式选择。二、研究设计及变量的测量(一)资料来源、抽样设计与样本资料本文所依据的数据资料来自于笔者2006年5月在南京市所做的调查。本次调查的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多阶段抽样过程中又采用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定额抽样法,系统(等距)抽样法、户内抽样法等方法。第一阶段按分层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区(县),并按定额(配额)抽样法确定每个区(县)的样本容量,第二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所抽取的各区(县)中抽取2个街道(镇),第三阶段按系统抽样法抽取居/村委会,第四阶段从各居/村委会中按系统抽样原则抽取家庭户。最后,在从居/村委会中抽取家庭户的样本后,还要进行户内抽样--从所抽中的每户家庭中抽取一个成年人,以构成调查对象最终的样本。这一个阶段的抽样则采取“Kish选择法”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最后共回收问卷478份,回收率达%;在对原始问卷进行逻辑检查和幅度检查后,去掉废问卷11份,还有467份,因此最后的有效回收率达%。在本次调查的对象中,男性占%,女性占%。从文化程度来看,调查对象中小学及以下的占%,初中占%,高中占%,中专、中技、职高占%,大专占%,本科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214%,缺省的占%。在年龄方面,18~19岁占%,20~29岁占%,30~39岁占%,40~49岁占21%,50~59岁占%,60岁及以上占1313%。本次调查样本的性别、文化程度比例均与《南京市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的样本结构比较接近,而其他背景变量的分布也比较合理,因此本次调查的样本对于南京市公民群体而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主要变量的操作化测量1.自变量:公民背景变量本研究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政治面貌、月收入、居住年限与居住地区为背景变量,具体描述如下表1所示: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主要是通过公民对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情况以及公民对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践的参与意识来测量。具体的题目比如“2002年4月以来,南京市政府举办了多期‘市民论坛‘活动,您认为这项举措对实现政府官员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互动有作用吗?”、“目前南京市政府正在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并开通了‘市长信箱‘、‘区(县)长信箱‘等,您认为这项举措对实现政府官员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互动有作用吗?”以及“如果当地政府出台每个政策,虽然不会损害您的个人利益,但您认为是错误的,您会怎么做?”、“您认为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增加您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吗?”等等。三、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的实践:现实层面的解读话语民主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实现直接民主所隐含的原则,犹如美国着名民主理论家简·曼斯布里奇(JaneMansbridge)所构建的“一致性民主”和巴伯的所言的“强势民主”,要求人们更多地选择直接的民主参与途径,使公民关注社会共同事务,通过彼此的对话和协商,对公共政策过程产生影响。玛莎·麦科伊等学者认为,对话过程能够为公民生活带来很多好处--建设性交流,摈弃陈词滥调,诚实传递思想,注意倾听并理解他人。对话和协商的结合能够促进相互理解并将个人与公共问题联系起来。人们利用这种公开交流(publicconversation)--我们称之为协商对话--建立关系,解决公共问题,以便处理政策议题。政策过程中只有引入话语民主的实践,努力引导每个人参与政策过程中的对话和协商,创造公共对话的公共背景的前提下,行政人员才可以在政策制定前更多地了解社情民意,而同时也加强了公民在政策过程中对行政人员的参与和监督。概而言之,话语民主的实践增进了政策过程中的公开、透明、回应性与责任性,由此也促成了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运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到底是现实的图景还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景呢?下文以南京市的实证调查为例,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进行实证层面的解析。首先,福克斯和米勒认为,公共政策中的“部分人的对话”为实现公共政策对话的正当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公民论坛活动就是公共政策过程中实现“部分人的对话”的一种尝试。托马斯在分析美国辛辛那提公民论坛的实践时发现,公民组织在社区参与中,不断地推进着自我的学习。他们不得不学会如何显示自己组织的合法性;学会应该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与政府沟通;学会如何协调各种资源并有效地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因而公民论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公民的参与政策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的形成。在公民论坛活动中,每次公民论坛的选题,事先都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论坛由专家主持,公民自愿报名参加,论坛上公民们的一些真知灼见、锦囊妙计可以成为各地方政府制定富民强市政策的重要依据。福山认为,所有拥有社会资本的群体都存在着某种信任范围,在这种范围内,合作规范是有效的。如果一个群体的社会资本产生了积极的外部性,那么信任范围就可能比群体本身还要大。在公民论坛活动中有助于建立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关系,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由此也提升了“信任”社会资本的存量。我国已有一些城市开展了“公民论坛”活动,其中南京市的“市民论坛”活动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南京市“市民论坛”的创意始于2002年初,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近100期,可以说在近几年南京市民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市民论坛”是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但是从下表2中可以看出,当问到公民“2002年4月以来,南京市政府举办了多期‘市民论坛‘活动,您认为这项举措对实现政府官员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互动有作用吗?”,被调查者中认为“市民论坛”活动“作用很大”的仅占%,而有27%的公民回答“没听说过”,%的公民回答“没什么作用”,%的公民则回答“说不清”。这表明公民对“市民论坛”活动的评价并不是很理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在“市民论坛”活动中,“部分人”的对话似乎还没有比较充分地实现。此外,市民论坛活动在南京市的开展还是局限于城区的一些社区,在郊区与郊县地区并没有普及开来。这可以通过对居住地区与公民对“市民论坛”活动的评价之间的交互分析看出来。以居住地区为行变量,以公民对“市民论坛”活动的不同评价为列变量进行交互分析。分析后经PearsonX2检验表明,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公民在对“市民论坛”活动的评价方面有显着的差异。从交互分析表3中可以看出,居住在城区的公民有%回答“没听说过”“市民论坛”活动,郊区的公民有%表示“没听说过”,而郊县地区则有%的公民回答“没听说过”。可见“市民论坛”活动开展的范围比较局限,郊区和郊县地区很多公民对像“市民论坛”之类的活动闻所未闻。这进一步表明像南京市“市民论坛”这种政策过程中“部分人对话”的实践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次,能量场的理念也与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的充分发展密切相关。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真实的对话应该在一个完全无等级的“能量场”里进行,参与对话的公民所拥有的权力与地位都是平等的。政府必须保证政治对话的空间是完全开放的、不受牵制,其成员也不分贫贱、种族或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高低,一律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公共议题的对话。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为“能量场”的形成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网络组织里,信息本身就使得一切事物都趋于平衡??在网络组织中成员彼此平等相待,因为最重要的是信息,它使一切变得平等。”政府借助因特网、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等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可以建立政府与公民、民间组织之间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广泛的对话、沟通网络,这种对话、沟通网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行政部门的层级以及社会成员的等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内外的沟通效率,即时传达政府的施政意图、方针与政策,反映公民的要求和呼声,从而提高政策过程中政府治理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近几年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开展的“政府上网工程”,似乎为实现这种“能量场”中的话语民主提供了条件。而对于“您认为政府上网工程对实现政府官员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互动有作用吗?”,这个问题,被调查者中认为政府上网工程“作用很大”的仅占%,而回答“没听说过”的则有2215%;认为“没什么作用”的则有%。从中可以看出,在“电子网络”这种“公共能量场”中实现真实、完全无等级的对话似乎也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公民对目前南京市政府正在实施的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中,不同职业的公民的评价有很大的区别。对职业与公民对“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后的F检验表明,职业不同的公民在对“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方面有显着差异。从方差分析表4中可以看出,农林牧渔劳动者和下岗失业人员对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最低,均低于2份。而工人、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个体经营者与离退休人员中对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也相对比较低,都在3分以下。接着考察公民对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否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的看法,调查表明只有10%的公民认为“基本上能够”,%的公民认为“有可能”,%的公民认为“不能”,%的公民回答“说不清”,另外有%的公民认为“缺乏上网条件,所以无法回答”。这表明部分公民对于通过“政府的网站”实现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并不是很乐观,而且部分公民甚至连基本的上网条件都不具备,这些因素对通过“电子网络”这种“公共能量场”实现“话语民主”都形成了一定的阻滞。进一步对文化程度与“您认为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增加您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吗?”进行交互分析。分析后的PearsonX2检验表明,文化程度不同的公民在对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否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的看法方面有显着的差异。从交互分析表5中可以看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公民表示“有可能”与“基本上能够”通过政府的网站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的比例不断地上升。由此可见,基本上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公民对于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够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的信心不断增加。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公民通过政府网站与政府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愿望与能力更强,因此对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的信心也不断增加。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公民中却有%回答“缺乏上网条件,所以无法回答”,%认为“不能”通过政府的网站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以上的分析表明,公民通过“电子网络”这样的能量场进行政策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仍然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公民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等。尤其对于农林牧渔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等职业的公民,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公民,他们通过政府的网站实现政策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似乎望尘莫及。由此观之,要使真实的对话在一个完全无等级的“能量场”里进行,在当前似乎还有些理想化,还需要付诸很多的努力才能逐步实现在这种“能量场”里的话语民主。再次,公共政策基于话语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福克斯和米勒认为,只有公共政策的话语形式具备真实性,使用合理的语言并造成某种对抗性的紧张关系,才能更好地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在公共能量场中,对话或者话语必须是有规则的:真诚、切合情境的意向性、参与意愿以及实质性的贡献,这些就是话语正当性的条件。而对于公民而言,如果缺乏这种参与政策的意愿与实质性的贡献,那么公共政策的话语的付诸很多的努力就难以得到保障。如表6所示,当问到公民“如果当地政府出台每个政策,虽然不会损害您的个人利益,但您认为是错误的,您会怎么做?”时,有%的公民选择“不闻不问”,%的公民选择“只在私下议论”,而选择“向报纸、电视台或其他媒体反映”的有%,选择“向政府其他部门反映或申诉”的只有%。选择“不闻不问”或“只在私下议论”的公民有%,这说明大部分公民的政策参与意识都比较消极,参与公共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程度较低,这无疑会对话语民主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起着消极的甚至是阻碍作用。最后,进一步对影响公民参与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践的各种背景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此对影响公民参与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因素进行综合解析。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为各公民背景变量,因变量为公民对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情况。首先计算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情况的均值(平均得分)。对以上公民对市民论坛活动的作用的评价、公民对南京市政府正在实施的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以及“您认为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增加您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吗?”等题的选项进行赋值和加权计算,例如在公民对市民论坛活动的作用的评价、公民对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这两题中,对于“作用很大”计5分,“作用一般”计4分,“说不清”计3分,“没什么作用”计2分,“没听说过”计1分;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各题的均值。此外,将定类变量都转化为“0”或“1”的虚拟变量,即将性别、职业、政治面貌与居住地区这些定类变量转化为虚拟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后得到以下分析结果:由上表7可知,回归模型调整的确定系数R2为%,这表明该模型可以解释因变量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现状的%。F值为,对应的概率P值等于,说明模型的整体检验在水平下统计显着。比较回归系数,由上表可见,选择显着性水平为,在各背景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农林牧渔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无党派人士与居住年限这些背景变量对因变量公民对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情况的影响具有统计显着性。从具体变量的影响来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均值反而不断下降。收入有正向的影响,随着收入的提高,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均值不断提高。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均值也不断提高。随着在南京居住年限的不断增加,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均值则不断下降。在职业方面,在控制其他变量以后,农林牧渔劳动者对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践评价的均值比党政机关科级及以上干部低了分,下岗失业人员对话语民主实践评价的均值比党政机关科级及以上干部低了分。在政治面貌方面,在控制其他变量以后,无党派人士对话语民主实践评价的均值比中共党员低了分。因此,在各公民背景变量中,对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现状影响比较大的是年龄、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年限与政治面貌这些公民背景变量。四、研究结论与讨论诚如吉登斯所言,民主不是定义为是否所有人都参加它,而是定义为对政策问题的共同商议的一种反传统的对话民主理论。在后现代主义公共行政看来,后现代语境下的政府面临更为动荡、更为复杂、更为不平衡和更为变化多端的治理环境,公共问题的日趋复杂性,社会各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使政府的不可治理性的可能性日益增大,因此,政府不是唯一的“元话语”,而是通过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形成“话语”的共同治理,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让公民与草根组织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以合理的途径解决政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促进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运行。当代中国社会中存在大量的后现代成分,后现代语境中的话语理论之于中国社会无疑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的。而前文的分析则表明,由于官本位观念、民主政治改革的局限性以及公民自身背景条件如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而导致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孱弱,使得充分实现政策过程的话语民主任重而道远。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公民论坛活动是公共政策过程中实现“部分人的对话”的一种尝试,但在公民对“市民论坛”活动的作用的评价中,被调查者认为“市民论坛”作用很大的仅占%,而有27%的公民回答“没听说过”,%的公民回答“没什么作用”。这表明公民对“市民论坛”活动的评价并不是很理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在“市民论坛”活动中,“部分人”的对话似乎还没有比较充分地实现。此外,进一步的交互分析表明,市民论坛活动在南京市的开展还是局限于城区的一些社区,在郊区与郊县地区并没有普及开来。居住在城区的公民有%回答“没听说过”“市民论坛”活动,郊区的公民有%表示“没听说过”,而郊县地区则有%的公民回答“没听说过”。可见“市民论坛”活动开展的范围比较局限,郊区和郊县地区很多公民对“市民论坛”活动则闻所未闻。这进一步表明像南京市“市民论坛”这种政策过程中“部分人对话”的实践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次,能量场的理念也与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的充分发展密切相关。真实的对话应该在一个完全无等级的“能量场”里进行,参与对话的公民所拥有的权力与地位都是平等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为“能量场”的形成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被调查公民认为政府上网工程“作用很大”的仅占%,而回答“没听说过”的有%,认为“没什么作用”的则有%。进一步对职业与公民对“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进行方差分析,分析后的F检验说明职业不同的公民在对“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方面有显着差异。从方差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林牧渔劳动者和下岗失业人员对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最低。而工人、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个体经营者与离退休人员对政府上网工程作用的评价也相对比较低。进一步考察公民对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否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的看法,调查表明只有10%的公民认为“基本上能够”,%的公民认为“有可能”,%的公民认为“不能”,另外有%的公民认为“缺乏上网条件,所以无法回答”。接着对文化程度与“您认为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增加您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吗?”进行交互分析。分析后可以发现,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公民表示“有可能”与“基本上能够”通过政府的网站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的比例不断地上升。即基本上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公民对通过政府的网站能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的信心不断增加。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公民中却有%回答“缺乏上网条件,所以无法回答”,%认为“不能”通过政府的网站增加自己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以上的分析表明,公民通过“电子网络”这样的能量场进行政策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仍然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公民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等。尤其对于农林牧渔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等职业的公民,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公民,他们通过政府的网站实现政策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似乎望尘莫及。由此观之,要使真实的对话在一个完全无等级的“能量场”里进行,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再次,公共政策基于话语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公共能量场中,对话或者话语必须是有规则的:真诚、切合情境的意向性、参与意愿以及实质性的贡献,这些就是话语正当性的条件。而对于公民而言,如果缺乏这种参与政策的意愿与实质性的贡献,那么公共政策的话语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就难以得到保障。当问到公民“如果当地政府出台每个政策,虽然不会损害您的个人利益,但您认为是错误的,您会怎么做?”时,选择“不闻不问”或“只在私下议论”的公民有%,这说明大部分公民的政策参与意识都比较消极,参与公共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程度较低,这将会对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起着消极的甚至是阻碍作用。最后,进一步对影响公民参与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各种公民背景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对影响公民参与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因素进行综合解析。从具体变量的影响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均值反而不断下降。收入有正向的影响,随着收入的提高,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均值不断提高。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均值也不断提高。随着在南京居住年限的不断增加,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均值则不断下降。在职业方面,农林牧渔劳动者和下岗失业人员对话语民主实践评价的均值相对比党政机关科级及以上干部低很多。在政治面貌方面,无党派人士对话语民主实践评价的均值比中共党员低。因此,在各公民背景变量中,对公民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评价现状影响比较大的是年龄、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年限与政治面貌这些公民背景变量。从以上对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实证分析中,可以发现在当前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充分实现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似乎是“乌托邦”式的理想情境。而以上的交互分析、方差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则表明,如果要致力于推进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政府就必须特别关注影响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现的各种重要的公民背景因素,诸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居住年限以及不同居住地区的公民,采取不同的提升公民参与政策过程中话语民主实践的策略,努力改善这些客观的公民背景条件,尤其应进一步改善农林牧渔劳动与下岗失业人员这两类公民的状况收入、职业状况以及受教育状况,逐渐消除公民对政府信任度较低的现象,提升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以改善公民参与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实践的现状。政府也应更加关注如何推动郊区与郊县地区的“公民论坛”这样的话语民主实践的开展。在郊区与郊县地区的公民论坛活动中,政府及其领导者应培养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和公民精神,通过宣传、发动、说服等策略唤起公民对政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讨论和协商;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互助关系,以合理的途径化解政策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对于郊区和郊县地区,促进话语民主的发展也应该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听证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