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023年天津理工大学思政岗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3月2023年天津理工大学思政岗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3月2023年天津理工大学思政岗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3月2023年天津理工大学思政岗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3月2023年天津理工大学思政岗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03月2023年天津理工大学思政岗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古典农业社会中,人的乡愁和城市没有太大关系。彼时的乡愁大抵是怀才不遇的流荡,以及战争带来的________和乡土难返。而现在,大多数“乡愁感慨”是具有城市空间生存经历的人发出的,他们发愁的是“工作好不好找,能不能买得起房子”等等。过去随时可能返回的家乡,消失在现代化社会的大结构背景当中。他们对乡愁的________可能完全不是同一个方向,甚至可能是“城愁”。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民不聊生

认可B.流离失所

认识C.背井离乡

认同D.饥寒交迫

认知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后文的“和”可知,该空与“乡土难返”构成并列关系,表达的是战争年代人们远离家乡无法回乡之意。A项“民不聊生”形容老百姓的生活困难;D项“饥寒交迫”强调无衣无食,又冷又饿。两者均不能体现因为战争人们远离家乡,难以返乡之意,排除A项和D项。B项“流离失所”侧重无处安身而流浪,不一定是因为离开“家乡”而无处安身,而C项“背井离乡”强调离开家乡到外地,其中的“乡”与“乡土难返”中的“乡”对应,符合文意,排除B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认同”指认可赞同,与“乡愁”搭配得当,强调人们所认可的“乡愁”已经不是指原来的乡愁,可能是“城愁”,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根据句子逻辑关系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辨析四个成语语义的不同,锁定最能与“乡土难返”构成并列关系的A。第三步,代入A项第二空验证,确定答案。文段主要说明古代和现今社会对乡愁的不同感受。分析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乡土难返”构成并列关系,即应表达战争使人们远离家乡之意。A项“背井离乡”指离开家乡,到外地求生,填入符合句意。B项“流离失所”指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C项“民不聊生”指老百姓失去生活的条件,没有办法活下去。D项“饥寒交迫”形容缺衣少食,生活极度贫困。三项均没有体现乡愁,排除。验证A项第二空,“认同”指认可,赞同。用来形容现今社会人们对乡愁的认识,恰当。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和”可知,所填成语需与“乡土难返”呈语义相近的并列,表达“远离故乡”之意,A项“背井离乡”指离开家乡到外地,符合文意且与“乡土难返”构成程度上的加重,符合文意。B项“流离失所”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C项“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强调生活窘迫;D项“饥寒交迫”指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B、C、D三项均与话题“乡愁”无关,故排除。答案基本锁定A项。验证第二空,“认同”指承认、认可,与“乡愁”搭配得当。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乡愁未解脱,“城愁”已凸显:如何相看两不厌》2.秧苗∶水稻∶大米A.蒜苗∶大蒜∶蒜头B.油菜∶菜籽∶菜油C.麦苗∶小麦∶面粉D.玉米∶高粱∶白酒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秧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大米”由“水稻”加工制成,三者属于幼苗、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蒜苗”是“大蒜”的幼苗,“蒜头”是“大蒜”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B项:“菜籽”是“油菜”的种子,而非幼苗,排除;C项:“麦苗”指“小麦”的幼苗,“面粉”由“小麦”加工制成,三者属于幼苗、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玉米”与“高粱”都是农作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国有企业改革。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内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地区开始,出现“承包责任制”,改变过去的人民公社的“大锅饭”;接着着手城市地区的经济改革,主要是改变国有企业的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取而代之的是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故表述错误。4.在知识社会里,有文化的远不止于会阅读和计算,如今,有文化还包含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及对信息化社会的了解,每个社会成员对这个复杂的世界都必须有相当深切的了解且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而新的传播媒介提供了大量的这样的知识,在知识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学习,因为迅速变化是知识的基本性质。因此,学会如何学习比掌握有限的知识更重要。这段话主要意思是:A.知识社会中,自主学习很重要B.在知识社会里,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C.当前“文化”的内涵扩大,包括计算机操作与信息化的相关知识D.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从新的传播媒介中获得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当下有文化包含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及对信息化社会的了解,并提出新的传播媒介提供了大量的知识,接着说明我们要学会如何学习,因为迅速变化是知识的基本性质,最后一句通过结论引导词“因此”指出学会如何学习比掌握有限的知识更重要。文段为“分—总”结构,主旨句为最后一句。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A项:“自主学习”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C项和D项:属于分说的内容,非重点。5.选拔干部的“潜规则”令人愤慨。A,领导干部不仅应做到不加入“潜规则”游戏,还应该亮出自己的立场。对那些探头探脑跑官要官的,对那些拉关系、套近乎、编织小圈子的,对那些卖弄小聪明踩着别人往上爬的,对那些心怀叵测买官卖官的,要坚决顶回去。B,如果对这些不轨之举、不端之行宽容,那实际上就是对公正和公平的亵渎,是对老实人的轻慢,是对实干者的漠视。公平不是曲从众意,公平也不是无原则迁就平衡,“和事佬”其实和不了事。C,谁都不得罪,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手忙脚乱。D。“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出的,请选择它的恰当位置: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的意思是:如果执政的人要去讨得每个人的欢心,那时间可就太不够用了。C项之后的语句“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手忙脚乱”正是对此句的解释说明。所以“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应放在“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手忙脚乱”之前,而不是之后。并且“为政者”这句话与前文“和事佬”和不了事在语义上也有明显的承接关系。故此句应放在C处。材料第一句说选拔干部的“潜规则”令人愤慨,之后说干部对“潜规则”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之间与“为政者是不是要去讨人欢心”并没有关系,所以不能放在A处;B后的“对这些”中的代词“这些”明显指代B处之前提到的诸多不端行为,所以B前后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为政者”这句也不能放在B处。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中的句子。句子大意为:如果执政的人要去讨得每个人的欢心,那时间可就太不够用了。可知填入的原文位置,上下文应描述与执政者和公众关系相关的话题。第二步,分析文段,辨析选项。(A)处的前后都在论述“潜规则”的话题,且与公众无关,故该处不适合填入题干句子,排除A项。(B)处后文的“这些不轨之举、不端之行”指代的就是其前文描述的那些行为,与题干句子衔接不上,排除B项。(C)处前文提到“曲从众意”“和事佬”,后文描述“谁都不得罪”,与题干句子话题一致,填入此处文意连贯。“谁都不得罪,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手忙脚乱”其实就是对于题干引用的古文的解释说明,故题干句子应放在此句之前的(C)处,不适合放在其后(D)处,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6.选出下列运用修辞方法不当的一句(

)。A.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就像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一个没有钨丝的灯泡。B.知识如同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就越清澈。C.人家那些打仗的人,谁又没有家,没有老人呢?人家肯为国家献身,我就应当去打仗!D.天虽然还有点冷,蒲公英却已经开花了,柔弱的茎上顶着一朵小花,雄纠纠地站在野地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D项用了拟人的修辞,但是前面说蒲公英的花是柔弱的,后面用雄赳赳来修饰,雄赳赳表示很有气势的样子,前后逻辑矛盾。ABC的修辞使用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7.社会保障立法宗旨是保护公民享受到社会保障权利。(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保障法知识。第二步,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保障法实施的基本宗旨,在于保障基本人权、保障社会公平和保障社会安全。社会保障的范围很广,因而社会保障法由众多法律规范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组成。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社会保障方面的综合性法律。从社会保障法的体系结构来看,社会保障法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和社会优抚法等。所以,社会保障立法宗旨就是保护公民享受到社会保障权利。题干表述正确。因此,本题正确。关于社会保障体系:(1)社会保险(核心):五险(医疗、生育、工伤、失业、养老);(2)社会救助(最低层次,最低纲领):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城乡困难户救济;(3)社会福利(最高层次,最高纲领):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劳动就业服务、住宅服务、孤老残幼服务、残疾康复服务等;(4)社会优抚(特殊层次,特殊纲领):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8.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C.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答。D项不是具体描写“雨”和“晴”的天气现象,而是借“雨”和“晴”来代表不同的人生境遇,表达逆境只是暂时的,顺境总会到来。A项正确。“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以朝霞和晚霞作为天气的一种预示,朝霞意味着会下雨,晚霞预示着晴天。B项正确。鱼鳞云在气象学上叫“透光高积云”,是强冷空气到来时出现的一种天象。高空冷空气相互交汇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鱼鳞云,预示着这两天的天气不稳定。C项正确。“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意思是如果刮起东风,就会下雨或阴天。D项错误。“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意思是指逆境是暂时的,总会有峰回路转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谚语并选错误项。第二步,D项中,“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的意思是说,逆境只是暂时的,总会峰回路转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与天气变化无关。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是气候谚语,我国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即约在30°N以北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总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所以东风可以被看作气旋将来的预兆;而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可知是雨天的先兆。B项是气候谚语,“鱼鳞云”是秋冬季强冷空气来时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一般而言,冷空气来之前,云层较高,数量也不多。冷空气下来后,云层逐渐压低、加厚,人们会看见成片浓重的云,接着就会下雨了。C项是气候谚语,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其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日出前后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的水汽已经很多,而且云层已经从西方开始侵入本地区,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出现大红色金黄色的晚霞,表示在我们西边的上游地区天气已经转晴或云层已经裂开,阳光才能透过来造成晚霞,预示笼罩在本地上空的雨云即将东移,天气就要转晴。D项不是气候谚语,“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说的是逆境只是暂时的,总会有峰回路转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9.摄影:婚纱照

A.镜头:闪光灯

B.三角架:配重袋

C.广告:户外展示

D.新闻记者:采访市长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拍婚纱照是一种摄影;做户外展示是一种广告。故本题选C。10.下列推理逻辑正确的是:A.叛逃罪是故意犯罪,放火罪不是叛逃罪,所以,放火罪都不是故意犯罪B.若齐某是抢劫犯,则齐某应受法律制裁;现已知齐某不是抢劫犯,所以,齐某不应受到法律制裁C.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都是过失罪,所以,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过失犯罪D.侵犯财产罪都是故意犯罪,盗窃罪属于侵犯财产罪,所以,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选项关联词“若……则……”等,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选项进行推理。A项:叛逃罪→故意犯罪,“放火罪不是叛逃罪”是“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放火罪是否是故意犯罪,排除;B项:齐某抢劫犯→齐某受法律制裁,“齐某不是抢劫犯”是“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是否应受到法律制裁,排除;C项:①交通肇事罪→危害公共安全罪,②交通肇事罪→过失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是否是交通肇事罪,从而也无法推出是否是过失罪,排除;D项:侵犯财产罪→故意犯罪,盗窃罪→侵犯财产罪,根据连锁推理原则:盗窃罪→侵犯财产罪→故意犯罪,得出:盗窃罪→故意犯罪,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11.必要条件指的是两个句子之间的一种关系,如果由甲句子为假,可得出乙句子为假,那么就说甲句子是乙句子的必要条件。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中的前一个句子是后一个句子的必要条件?A.首饰柜台的营业员不是大学生,就是漂亮的女孩;首饰柜台的营业员是漂亮女孩B.南京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南京气候宜人C.观象台的仪器既有清代的,也有宋元的;观象台的仪器是唐代的D.大学教师王菲菲既是博士,又有留学海外的经历;王菲菲可以被评聘为副教授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如果由甲句子为假,可得出乙句子为假,那么就说甲句子是乙句子的必要条件”。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如果“首饰柜台的营业员不是大学生,就是漂亮的女孩”为假,即“首饰柜台的营业员不是大学生也不是漂亮女孩”,则可推出“首饰柜台的营业员是漂亮女孩”为假,满足定义要求,故前一个句子是后一个句子的必要条件;B项:如果“南京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为假,则可推出“南京景色不优美或气候不宜人”,但并不能推出“南京气候宜人”为假;C项:“观象台的仪器既有清代的,也有宋元的”为假,则可推出“观象台的仪器没有清代的,或没有宋元的”,但不能推出“观象台的仪器不是唐代的”;D项:博士、海外留学经历与副教授之间无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如果甲句子为假,可得出乙句子为假。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前句翻译为:¬大学生→漂亮女孩,如果为假,即:¬大学生且¬漂亮女孩,可推出后句“营业员是漂亮女孩”为假,那么前句是后句的必要条件,符合定义;B项:前句翻译为:景色优美且气候宜人,如果为假,即:¬景色优美或¬气候宜人,无法推出后句“气候宜人”为假,那么前句不是后句的必要条件,不符合定义;C项:前句翻译为:清代且宋元,如果为假,即:¬清代或¬宋元,无法推出后句“观象台的仪器是唐代的”为假,那么前句不是后句的必要条件,不符合定义;D项:前句翻译为:博士且留学,如果为假,即:¬博士或¬留学,无法推出后句“王菲菲可以被评聘为副教授”为假,那么前句不是后句的必要条件,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中必要条件的定义,归纳出定义的关键信息,选择属于必要条件的一项。必要条件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前一句为假能推出后一句也为假,则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必要条件。A项,如果前一句为假,那么后一句也为假,符合定义,属于必要条件。B、C、D三项,均不能由前一句为假推出后一句为假。故本题选A。12.暗示是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判断地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暗示的是:A.在评选先进工作者之前,领导多次在职工大会上提到小王最近取得的成绩B.小刘告诉小张,希望他不要参加篮球赛C.小李让人带信给小赵,请小赵在厂长选举时投自己一票D.领导在会议上提倡大家节约用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暗示的定义要点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B、C、D三项都是以直接的方式进行,不符合定义。而A项中领导多次提到小王最近取得的成绩,是采用了含蓄的方式表明小王应该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属于暗示。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含蓄的、间接的方式;②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领导多次提到小王最近取得的成绩,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使大家心理产生认同,小王应当选先进工作者,符合定义;B项:小刘是以直接的方式告诉小张不要参加篮球赛,不符合定义;C项:小李是以直接的方式告诉小赵投自己一票,不符合定义;D项:领导在会上以直接告知的方式提倡大家节约用水,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13.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各地、各部门要继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把好食品安全的源头关、生产关、流通关和入口关,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管理,强化社会监督,健全长效机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可靠,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根据文意,指出不属于“预防措施”的一项是(

)。A.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管理,强化社会监督,健全长效机制B.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C.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D.把好食品安全的源头关、生产关、流通关和入口关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食品安全舆情管理”是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报告,而不是“预防措施”,A项错误。B项,文段第二句可以找到该表述,且“排除安全隐患”是预防措施,B项正确。C、D项,文段第三句可以找到该两项的表述,且“及时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和“把好源头”等都是预防措施,C、D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14.油彩∶画布A.墨汁∶宣纸B.粉笔∶黑板C.铅笔∶白纸D.油漆∶墙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油彩”可在“画布”上书画,且涂上后能渗入“画布”中,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墨汁”可在“宣纸”上书画,且涂上后能渗入“宣纸”中,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粉笔”可在“黑板”上涂写,但涂上后不能渗入“黑板”中,排除;C项:“铅笔”可在“白纸”上书画,但涂上后不能渗入“白纸”中,排除;D项:“油漆”可在“墙壁”上粉刷,但涂上后不能渗入“墙壁”中,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5.俗语说“忠”“孝”不能两全,这是因为角色道德要求在转变的过程中充满着:A.动力的一致B.利益的调和C.责任的冲突D.立场的差别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第二步,“忠”要求个人在公共领域,做到对国家、对人民、对组织的责任,而“孝”要求个人在个人领域,做到对家庭的责任,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正是由于这种责任冲突的存在。因此,选择C选项。A项:动力的一致是强调“忠”“孝”一致性,而不是二者之间不能两全,A项错误,排除。B项:利益的调和是强调“忠”“孝”一致性,而不是二者之间不能两全,B项错误,排除。D项:立场的差别不一定会导致“忠”“孝”不能两全,故D项错误,排除。16.大学毕业的张、王、李、赵4人应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销售,一人做研发,另一人做安保。已知:①张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发;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⑤赵不做研发,也不做安保。由此可以推出:A.张做销售,李做研发B.赵做研发,李做销售C.李做销售,张做研发D.李做研发,赵做安保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中“行政管理”出现了四次,为最大信息,以此作为突破口。根据①②④得出:行政工作不可能由张、王、李做,那么只能是赵做行政管理工作,排除B、D两项;又根据赵做行政管理工作和条件“¬张研发→¬赵行政管理”,可得张做研发工作,排除A项。因此,选择C选项。17.《合同法》不适用于:A.出版合同B.收养合同C.土地使用权合同D.质押合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并选择错误选项。第二步,根据《合同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因此,选择B选项。A项:出版合同是著作权人将作品交付出版者出版,出版者依法支付报酬的协议。出版合同属于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一种民事合同,出让合同确定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由出让人和受让人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共同签订的。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质押合同常见于动产质押,是动产质押生效的条件之一,可以适用《合同法》。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18.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近年来,我国沙尘暴日益严重,下列关于沙尘暴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可以消灭沙尘暴B.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C.沙尘暴多“全是全球变暖惹的祸”D.沙尘暴天气中能见度为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可以采用关键词法。A项“消灭”、C项“全是”、D项“为零”的说法显然绝对,可直接排除。A项错误。沙尘暴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类可以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但是彻底消灭是不现实的。B项正确。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此时的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C项错误。沙尘暴天气频频发生是由于大气活动异常,特别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大风天气增多,加之近几十年来北方气候干旱化趋势加剧,降水稀少,土壤松疏易起沙所致,但更不容忽视的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为沙尘暴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项错误。沙尘暴天气虽然会影响能见度,但是也不会为零。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沙尘暴常识。第二步,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B项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B项正确: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正确。A项错误:沙尘暴的形成除了人为因素之外,还有气象因素,沙尘暴的形成是以东亚特殊的大气环流为背景,并与冬季风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发生主要与冬半年西伯利亚——蒙古高压驱动下的冷锋过境有关。所以人类是不能消灭沙尘暴的,排除。C项错误: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都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所以沙尘暴并不都是全球变暖引起的,排除。D项错误: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所以沙尘暴天气并不是能见度为零,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9.根据法律规定,下列情形中,甲可以向乙主张违约责任的是:A.乙表示愿意在开车赴省城办事时捎上甲,甲便退掉了之前购买的火车票,不料乙动身时忘了与甲的约定B.甲乙签订书面协议,约定甲买上房子乙便嫁给甲。但甲买上房子时,乙已嫁给他人C.甲乘坐乙开的出租车上班,中途因乙车速过快而发生车祸,甲受伤致残D.甲乙同乘火车,约定到A站时乙提醒甲下车。火车到A站时,二人均沉睡未醒,导致甲支出额外费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知识。第二步,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甲乘坐乙的出租车,二人即成立运输合同,因为乙车速过快导致车祸,甲可以追究乙的违约责任。因此,选择C选项。AD项:好意施惠,是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乙同意开车捎上甲或者甲乙约定到站时乙提醒甲下车都是好意施惠关系,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不产生合同关系,即不产生违约责任或者缔约过失责任。AD项错误。B项:日出、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宗教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恋爱关系、友谊关系的客观情况,这些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B项错误。20.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铀235是核电站最常使用的核燃料C.核聚变、核裂变、核衰变都能释放核能D.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成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典范。所以,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并不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A项: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学能、核燃料等。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B项:铀235是铀元素里中子数为143的放射性同位素,是自然界至今唯一能够发生可控裂变的同位素,主要用作核反应中的核燃料,也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之一。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核能可通过三种核反应释放:①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核能。②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核能。③核衰变,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21.卧室∶床A.客厅∶电视B.洗手间∶暖气C.自习室∶桌椅D.办公室∶文件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卧室”里有“床”,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且“床”是家具。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客厅”里有“电视”,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但“电视”是家电,排除;B项:“洗手间”里有“暖气”,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但“暖气”是供暖设备,排除;C项:“自习室”里有“桌椅”,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且“桌椅”是家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办公室”里有“文件”,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但“文件”是公文书信,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2.“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面对新形势,艰苦朴素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________了;艰苦朴素精神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________了;艰苦朴素精神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________了。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历久弥新

历久弥深

历久弥坚B.历久弥新

历久弥坚

历久弥深C.历久弥深

历久弥新

历久弥坚D.历久弥坚

历久弥深

历久弥新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通过两个“;”引导了三个分句,构成并列关系。每个分句中又都是由“不是……而是……”构成对照并列,故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该与“过时”语义相反,体现出“新”。

A项和B项“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符合文意。C项“历久弥深”指时间久了感情更深厚;D项“历久弥坚”指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C项和D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填入的词语与“淡化”语义相反,体现艰苦朴素精神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深厚,对应“历久弥深”,排除B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填入的词语与“削弱”语义相反,体现艰苦朴素精神随着时间愈显坚定,A项“历久弥坚”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23.热爱:五星红旗A.读过:莎士比亚B.学过:法律逻辑C.游览:北京故宫D.喜欢:名胜古迹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两者能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热爱五星红旗,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A项,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而非读过莎士比亚,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学过法律逻辑,学过并非动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浏览北京故宫,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类似,保留。D项,喜欢名胜古迹,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类似,保留。比较C、D两项,发现D项的“喜欢”和题干的“热爱”均为表示情感状态的心理动词,而C项的“游览”并无情感因素,因此D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故本题选D。24.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选择能由左边展开图折成的立体图。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阴影部分由大到小方向应该是从右下往左上延伸,排除;B项:可由题干中的展开图折成;C项:阴影部分由大到小方向应该是从左上往右下延伸,排除;D项:柱体上的图案与展开图不一致,右上的线条应继续延伸穿过阴影,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5.全球化带来的时空压缩和混杂性极大地消解了传统场所的认同维系功能,使人们的生活________和更加不确定,媒介成为________身份的重要文化机构。A.变化多端

解构B.风云变幻

建构C.变化多端

建构D.风云变幻

解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使人们的生活________和更加不确定”可知,填入的词应修饰“生活”,且根据“和”可知,填入的词应与“不确定”含义相近。A项和C项“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符合文意。B项和D项“风云变幻”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多指政治局势发生大的改变,不能用来修饰“生活”,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前文“全球化消解了传统场所的认同维系功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不确定”可知,“媒介成为________身份的重要文化机构”体现出媒体发挥的作用应与“消解”相反,能够帮助人们重建身份。A项“解构”指对某种事物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剖析,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建构”指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26.关于云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进行监测B.识别和查杀病毒将不再完全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C.它能实时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D.它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四段原文“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说法正确,排除A项。B项对应原文“云安全技术应用后,识别和查杀病毒不再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而是依靠庞大的网络服务”。说法正确,排除B项。C项对应原文“云安全技术应用后,识别和查杀病毒不再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而是依靠庞大的网络服务,实时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处理。”说法正确,排除C项。D项“彻底解决”与原文最后一句话“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杀毒软件’,参与者越多,每个参与者就越安全,整个互联网就会更安全。”表述不一致,属于曲解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27.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一些国家应用现有卫星信息开展各方面研究,并初步显示出地震活动与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相关联。上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人类探索地球、了解其内部结构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并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B.目前的地震预测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C.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D.目前的地震预测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论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开拓了新领域,说明了科技对地震预测的作用。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第三句论述了上世纪后期,重大地球科学计划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同样说明了科技对地震预测的作用。文段是“分—分”结构,需要全面概括,说的是科技对地震预测的积极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A选项是对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分别论述了两个时期在地震预测方面取得的进展,概括两个时期的共同点,结合选项选择答案。文段先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接着说,20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震预测研究的推动。A项表述与此相符。B、C、D三项均为提及“科学技术”,均排除。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的结构。首句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随后通过地震活动的区域性关联这一研究结果,以及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取得的进展,对首句观点展开具体解释说明。故首句为中心句,同义替换为A项。B、D两项:B项“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以及D项“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在文段中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对应文段解释说明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且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8.嫦娥奔月A.后羿射日B.鸡鸣起舞C.欢呼雀跃D.海纳百川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嫦娥”是主语,“奔”是谓语,“月”是宾语,三者属于主谓宾关系,且“嫦娥”是人物,题干主体唯一。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后羿”是主语,“射”是谓语,“日”是宾语,三者属于主谓宾关系,且“后羿”是人物,选项主体唯一,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鸣”的主体是“鸡”,但“起舞”的主体是人,选项主体不唯一,排除;C项:“欢呼”和“雀跃”都是动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项:“海”是主语,“纳”是谓语,“百川”是宾语,但“海”不是人物,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9.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具有一维性,下列古语体现时间一维性的是: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C.食能以时,身必无灾D.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第二步,时间具有一维性是说时间具有不可逆的特点,是指时间总是沿着从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就是时间不可逆性。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B项:“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意思是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讲的是生命的终结,没有强调时间的一维性。B项错误。C项:“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说的是饮食能够适时,身体一定不会有大病,强调做事要符合规律。没有强调时间的一维性。C项错误。D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指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蓄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没有强调时间的一维性。D项错误。30.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②红柳的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③我在瞬间想起了我对母亲的推三阻四,整张脸像着火一样热了起来。④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A.拟人、拟人、比喻、排比B.排比、比喻、排比、夸张C.拟人、比喻、夸张、排比D.拟人、夸张、比喻、排比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判断正确的修辞。第二步,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瓣用“活泼的”“抖擞着”“翘首以盼”等词赋予了人的生命,排除B项。第三步,②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柳的枝桠”比喻成了“镂空的恐龙骨架”,排除A项和D项。答案锁定C选项。第三步,验证C选项。③句“脸像着火了一样”属于夸张的修辞手法。④句三个并列的分句属于排比的修辞手法。因此,选择C选项。31.最近有一位科学家提出新观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他的依据是: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位专家观点的是:A.颜色浅的长英质岩石本质上是颜色深的镁铁质岩石“再生”而来的,而在数十亿年前,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地位B.以全球各地35亿年前的沉积层样品分析,其中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不足一半C.长英质岩石在自然界的占比比镁铁质岩石高出很多的解释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解释,但早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很可能是时断时续的,局部范围的D.35亿年前地球火山密布,火山爆发释放的岩浆会把镁铁质岩石深深埋在地下,这些镁铁质岩石会被熔化,进而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论据: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浅色长英质岩石具体的产生方式以及数十亿年前存在的数量,与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35亿年前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在沉积层样品中不足一半,与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的是早期的板块运动方式,与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反向论据。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是由火山爆发带来的,而板块运动并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说明可能还有其他原因造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的出现,并不一定是板块运动引起的,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论据: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说的是能不能通过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来判断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该项说的是镁铁质岩石数量的多少,话题不一致,而且数十亿年时间也不够明确,无法削弱,排除;B项:题干说的是能不能通过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来判断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该项说的是长英质岩石的颗粒在沉积层的占比多少,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C项:“似乎”和“可能”说明不能确定是板块运动导致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还是板块运动直接导致长英质岩石的占比高,而且并没有提到时间,属于不明确项,无法削弱,排除;D项:火山爆发会把镁铁质岩石转化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指出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并不一定与板块运动有关,拆断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是拆桥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专家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专家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的论点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论据为“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要质疑该专家的观点,可以指出根据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并不能判断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题干根据“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得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的结论。A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占比,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B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的数量,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C项,没有提到时间,无法说明根据浅色长英质岩石能否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且“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是猜测,并非确定性的表述,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D项,指出火山爆发会使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并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说明不能根据35亿年前地球上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就判断出那时有地球板块运动,质疑了题干观点。故本题选D。32.会议纪要中的(

)常用于对某项目提出的延伸性要求,或是对具体要求中的某个片段予以加强。A.会议要求B.会议认为C.会议确认D.会议强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础知识。A项错误,“会议要求”常用于对某项工作本身提出的直接而具体的要求。B项错误,“会议认为”常用于对研究事项作出的具有前瞻性、权威性的判断。C项错误,“会议确认”常用于对人、财、物以及各项标准等可量化的事项,以及具体的工作任务等予以明确。D项正确,“会议强调”常用于对某项工作提出的延伸性要求,或是对具体要求中的某个片段予以加强。故正确答案为D。33.现用5700立方厘米的蜡制作二十多个同样大小,且长、宽、高均为整数厘米的长方体实心蜡块,问蜡块的尺寸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性?A.4B.6C.10D.16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第二步,由5700立方厘米的蜡制作二十多个同样大小实心蜡,可得,制作个数一定是5700的约数,而且要求20多,通过计算只有一组符合5700=25×228,所以每个实心蜡的体积为228。第三步,228=1×1×228=1×2×114=1×3×76=1×4×57=1×6×38=1×12×19=2×2×57=2×3×38=2×6×19=3×4×19,共10组。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由“用5700立方厘米的蜡制作二十多个”可知,首先需要对5700进行因数分解,将其写为二十几与另一个数的乘积,此时另一个乘数即为蜡块的体积。蜡块为长方形,体积可以写成“长×宽×高”的形式。所以下一步应继续对蜡块体积进行因数分解,找寻三个不同的数相乘的情况。用5700立方厘米的蜡制作二十多个长方体实心蜡块,对5700进行因数分解,5700=2×2×3×5×5×19,符合的只有5700=25×228,所以可制作25个实心蜡块,每个体积为228立方厘米,228=22×3×19。蜡块为长方形,体积可以写成“长×宽×高”的形式。228共有(2+1)×(1+1)×(1+1)=12个因数。若将蜡块体积写成1×因数1×因数2的形式,共有6种(12个因数有6对乘积);若将蜡块体积写成因数1×因数2×因数3(所有因数均不为1)的形式,有(2×2,3,19)(2×3,2,19)(2×19,3,2)(2,2,3×19)4种。所以一共有6+4=10种可能性。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5700立方厘米的蜡制作二十多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实心蜡块,将5700因式分解为,其因数为二十多的只有一种情况,因此可以拆分为25个,每个体积为立方厘米。蜡块的尺寸分类讨论如下:①若长宽高有两条为1厘米:,1种情况;②若长宽高只有一条为1厘米:,,,,,5种情况;③若长宽高均不为1厘米:,,,,4种情况。所以共有种情况。故正确答案为C。34.以下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陆游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5.下列诗句描述的情境,发生在冬季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用关键词法解题。题干关键词为“冬季”。A项,“霜满天”“江枫”可知描写的秋天;B项,“小荷”可知描写的是初夏的荷塘;D项,“燕归来”“花落去”可知描写的是春夏之交的景色。A、B、D三项都不是描写的冬季,排除。C项当选。A项错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A项描写的是秋霜,是秋季时的景色。B项错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南宋杨万里的《小池》。B项描写的是初夏时的风光。C项正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飞雪,属于冬季时的景色。D项错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于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描写的是暮春时候的景色。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诗词曲赋。第二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西域飞雪的壮丽景色,胡地的八九月份就入冬了,相比其他选项而言,这一选项更合适。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A项错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宋朝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B项错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秋天;C项错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写的是春夏之交;D项正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冬季,是唐代岑参的咏雪送人之作。故正确答案为D。36.人们常说“种豆可以肥田”,这是因为:A.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B.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磷能力C.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钾能力D.豆科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豆科植物中含有一种与豆类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一般指根瘤菌属和慢生根瘤菌属。根瘤菌聚集在豆类作物的根毛周围,通过分泌一种纤维素酶,将根毛细胞壁溶解掉,随后根瘤菌从根毛尖端侵入根的内部,直到根的内皮层。根瘤菌分泌的一些物质促使内皮层处的薄壁细胞快速分裂,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与此同时,根瘤菌在皮层的薄壁细胞内大量繁殖,最终在根的表面形成“瘤子”。根瘤菌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不仅供给豆科植物生长需要的氮肥,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因此人们常说“种豆可以肥田”。故正确答案为A。37.设n为正整数,如果存在一个完全平方数(比如5×5=25,25就是一个完全平方数),使得在十进制表示下此完全平方数的各数字之和为n,那么n被称作好数(比如,7是一个好数,因为25的各数字之和为7)。那么,在1,2,3,…,2017中共有多少个好数?A.895B.896C.897D.898E.899F.900G.901H.902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枚举归纳法解题。第二步,完全平方数有1,4,9,16,25,36,49,64,81,100,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529,576,625,676,729……相应的好数为1,4,9,7,7,9,13,10,9,1,4,9,16,16,9,13,19,9,10,4,9,16,16,18,13,19,18……观察发现,好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9的倍数,一种满足n=3m+1(m=0,1,2,3……)。第三步,在1—2017的正整数中,满足9的倍数的好数有224个(2017÷9=224…1),满足n=3m+1的好数有+1=673(个),故共有224+673=897(个)。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通过枚举列出几个完全平方数来寻找规律。取1,4,9,16,25,36,49,64,81,100这几个数,各数字之和分别为1,4,9,7,7,9,13,10,9,1。观察发现,“好数”要么能被9整除,要么除以3于1,在数字1~2017中找寻满足条件的数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数的相关性质。相关结论如下,题中所述“好数”即是所有能被9整除或是除以3余1的正整数。1~2017中,能被9整除的数有224个(2017÷9=224……1),除以3余1的数有673个(3x+1≤2017,得x≤672,x可取0~672,共673个),二者没有重叠,故1~2017中共有224+673=897个“好数”,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通过枚举平方数并求和:1,4,9,16,25,36,49,64,81,100,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529,576……,会发现这些平方数各位数字之和为1,4,7,9,10,13,16,18,19等,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这些数由两部分构成:9,18;1,4,7,10,13,16,19,前者是9的倍数,后者是3的倍数加1,所以找出2017内9的倍数以及除以3余1的数,相加即为所求,则,,。故正确答案为C。38.某班人数在40—50人之间,在某次数学考试中男生的平均成绩为86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74分,全班平均成绩为81分。那么该班有女生(

)人。

A.12

B.14

C.16

D.2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来解。

第二步,设男生人数有x人,女生人数有y人。则86x+74y=81×(x+y),解得x∶y=7∶5,男生人数应为7的倍数,女生人数应为5的倍数,观察选项,只有D选项20是5的倍数。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十字交叉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列式:

则男生∶女生=7∶5,男生人数应为7的倍数,女生人数应为5的倍数,观察选项,只有D选项20是5的倍数。

因此,选择D选项。

39.山西大同的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它上________危崖,下________深谷,不仅外观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以“奇、悬、巧”三绝而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载

闻名于世B.背

引人瞩目C.负

闻名遐迩D.顶

冠绝天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悬挂在……悬崖峭壁间”可知,填入的词应体现悬空寺与深谷的位置关系。B项“探”指向前伸出;C项“瞰”指从高处往下看;俯视。二者均不体现位置关系,排除B项和C项。D项“跨”指两腿分在物体的两边坐着或立着,悬空寺与“深谷”不是“跨越”的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A项“临”指靠近,对着,符合文意。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A项“载”指装载,“上载危崖,下临深谷”体现出悬空寺在危崖深谷之间;“闻名于世”形容非常著名。二者均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悬挂在······峭壁间”可知,文段重在说明悬空寺的位置。A项“临”指在高处朝向低处,填入文段语意合适;B项“探”指访问、看望,C项“瞰”指望,二者均强调看,无法体现出位置,排除;D项“跨”指横跨在两边,文段中并未体现悬空寺横跨在两边,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上载悬崖”能够体现出悬空寺处于悬崖和深谷中间的位置,语意合适。第三空,代入验证,“闻名于世”指全世界都知道,形容悬空寺的“三绝”语意合适。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根据悬空寺位置的特点,排除前两空搭配不当的动词。第二步,验证A项第三空成语,做出判断。第一空,“上背危崖”说法欠妥,排除B。第二空,“瞰”的主语一般为人,而第二空主语为悬空寺,由此排除C。悬空寺是悬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下跨深谷”的描述不恰当,排除D。验证A项第三空,“闻名于世”形容非常著名,填入恰当。故本题选A。40.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

,而是我们尽力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顾忌B.无所不为C.无所事事D.无所作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反义并列标志词“不是……而是……”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后文语意相反,后文提到“我们尽力了”,故横线处应表达“我们什么都没有做”的意思,D项“无所作为”指没有做出任何成绩,填入文段语意合适。A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B项“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事不做,即什么事都干得出来;C项“无所事事”是说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A、B、C三项填入文段语意均不合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不是……而是……”这个反向并列关联词可知,前后意思相反,后面谈到“我们尽力做了”,所以前文应该填入“我们不尽力去做”的含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地去做某件事情);B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C项“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侧重点是闲,三者均不能和“尽力做”构成反向语义,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无所作为”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由“不是……而是……”的句式可以判断填入词语的含义,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辨析备选词语的侧重点,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无所作为”指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由“不是……而是……”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做了”意思相反,表示没有做事,据此排除A、B。“无所事事”侧重于闲,“无所作为”侧重于没有成绩。由“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可知,“无所作为”填入更恰当。故本题选D。41.汉字造字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下列属于指事字的是:A.本B.日C.明D.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相关知识。请考生在备考阶段注意积累一些简单常用汉字的造字方法。指事字分两种,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另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A项正确。“本”是指事字。常见的指事字有:上、下、凶、甘、刃等。B项错误。“日”是象形字。常见的象形字有:山、水、月、日、马。C项错误。“明”是会意字。D项错误。“竽”是形声字。故本题选A。42.①风调雨顺②棉花丰收③外汇储备增加④国力增强⑤大量出口A.①②⑤③④B.②①⑤③④C.③④①②⑤D.①②③⑤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②③中选择。比较可知,应该先“风调雨顺”,之后“棉花丰收”“外汇储备增加”,所以首句为①,排除B、C两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③⑤的顺序。比较可知,“外汇储备增加”是“大量出口”的结果,所以⑤在③前面,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43.效率:公平:市场经济

A.科学:理性:政治哲学

B.革命:改良:社会制度

C.民主:集中:组织原则

D.美丑:善恶:审美范畴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市场经济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政治哲学不需要兼顾科学与理性,且科学是理性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社会制度不需要兼顾革命与改良,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组织原则需要兼顾民主与集中,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审美范畴不需要兼顾美丑与善恶,且善恶不属于审美的范畴,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4.以下不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A.针灸B.济公的传说C.绍兴黄酒的酿制D.青岛“啤酒节”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A、B、C项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社会认同感,唯有D项除外。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5.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只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该合同即成立、生效。(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因此,本题错误。46.生物技术正在酝酿大的突破。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谷物、大豆、杂交水稻等抗逆、抗病高产物,转基因动物等不断培育成功,是对传统农业的重大技术革命。在医药生物技术方面,基因克隆、细胞克隆、个体水平克隆等无性繁殖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器官的修复和移植的干细胞克隆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人类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生物芯片方面,DNA

芯片成为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疾病的检测准确度和效率,对更快地发现一些疑难疾病带来希望。由此可以推断:A.生物技术在当代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器官的修复和移植、干细胞克隆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B.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新型的转基因作物,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C.在生命科学中的疑惑被人类一个个破译和解答之后,将会形成一个巨大而充满活力的生物产业,并对环境、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D.对人类生命威胁严重的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症状的最终攻克要靠基因结构排序的破译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谷物、大豆、杂交水稻等抗逆、抗病高产物,转基因动物等不断培育成功。”说明“生物技术在当代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又“基于器官的修复和移植的干细胞克隆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人类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该项可以推出;B项:消费者是否会有好评,题干中未提及,无法推出,排除;C项:题干中主要谈及的是生物技术的突破,而该项则说生命科学中的疑惑,话题不一致,无法推出,排除;D项:该项中提到的疾病类型,题干中并未提及,“基因结构排序的破译”题干中也没提到,话题不一致,无法推出,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7.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

)价格,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A.初始B.平均C.最终D.波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第二步,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因此,选择C选项。48.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任意抽取一定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式。系统抽样是从随机点开始在总体中按照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分层抽样是根据某些特定的特征,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再从各层中独立抽取样本,是一种不等概率抽样。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分层抽样的是:A.某学校从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各选出50个代表参加区中学生健美操比赛B.大扫除时,班主任老师从班上随机点了几名同学去帮助打扫公共区域C.某小区为了调查老人锻炼时间,对每个老人都进行访问D.数学老师让学号为单数的学生依次序回答问题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分层抽样”,其关键信息如下:①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再从各层中独立抽取样本;②不等概率抽样。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属于“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各选出50个代表,属于“从各层中独立抽取样本”,每个年级人数可能会存在差异,属于“不等概率抽样”,符合定义;B项:从班上随机点了几名同学去帮助打扫,属于“从总体中任意抽取一定单位作为样本”,属于简单随机抽样,不涉及“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不符合定义;C项:对每个老人都进行访问,是对所有的样本都进行调查,不属于“抽取样本”,不符合定义;D项:让学号为单数的学生依次序回答问题,属于“按照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属于系统抽样,不涉及“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49.对于企业管理风险,网络安全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安全性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越大越好的。你可以通过一进门就对每一个人进行严格审查的方式来改善一间银行的安全与风险管理,但是如果采取这种做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商业利益。因此所有这些企业都在寻找着一个合理的安全的平衡点,这样的局面给另外一些公司和企业开拓了新的市场:为了在执行安全的同时吸引和留住新客户,他们需要根据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来选择特定的计算机安全解决方案。下面阐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网络交易将走向消失B.网络安全的保障是相对的C.特定情况下,公司应该放弃网络交易D.应该尽最大可能保障网络安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网络交易将走向消失”在文段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对应“安全性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越大越好的”和“因此所有这些企业都在寻找着一个合理的安全的平衡点”,符合原文。C项“放弃网络交易”在文段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D项“尽最大可能保障网络安全”与文中“安全性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越大越好的”不符,属于曲解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50.若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圆的公切线最多有:A.1条B.2条C.3条D.4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有公共点,一共有三种情况,其切线如图所示:故正确答案为C。51.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