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7月22日-7875)_第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7月22日-7875)_第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7月22日-7875)_第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7月22日-7875)_第4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7月22日-787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7月22日-7875)1: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多项选择题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

D、责任感

E、事业感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反馈过程

B、学习过程

C、教学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E、相互作用过程

3:一般说来,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爱好的学科是()

单项选择题

A、文学

B、数学

C、法律

D、历史

4: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这一衡量测量精确     性的重要指标是()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难度

C、效度

D、区分度

5: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纳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单项选择题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6:漫无目的地幻想也可以看作问题解决。()

推断题

7:关于课堂教学的环境,试验证明同学座位的选择会影响学习,其中坐()是最乐观的学习者。

单项选择题

A、教室前面几排及中间几列

B、中心区域

C、后排

D、左右两列

8:元认知结构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元认知学问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策略

D、元认知监控

9: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推断进展阶段的讨论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0:依据技能对环境的依靠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

A、开放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闭合型操作技能

11: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分析、综合的过程。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有__________形式。()

多项选择题

A、黏合

B、夸张与强调

C、拟人化

D、详细化

E、典型化

12:教育学科学问和技能构成属于老师学问结构中的实践学问。()

推断题

13: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讨论是()

单项选择题

A、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直觉思维

D、聚合思维

14:个体对胜利的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力量的预期、感知、信念或信念,叫做()。

单项选择题

A、成就动机

B、内部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自我价值需要

15:依据阅历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16:技能学习的前提是()的把握。

单项选择题

A、基础性学问

B、概念性学问

C、科学学问

D、程序性学问

17:个体要求理解事物、把握学问,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称为()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避开失败的内驱力

18: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单项选择题

A、爱好

B、认知内驱力

C、高尚的动机

D、胜利感

19: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

多项选择题

A、一门自然学科

B、一门社会学科

C、一门自然与社会的交叉学科

D、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20: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

单项选择题

A、形式训练说

B、概括化理论

C、共同要素论

D、关系理论

21: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阅历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22:同学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必需通过同学而起作用。()

推断题

23: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洁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这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

单项选择题

A、希尔加德

B、加涅

C、潘菽

D、邵瑞珍

24:老师无法关心同学顺当通过最近进展区。()

推断题

25: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单项选择题

A、11、12岁~14、15岁

B、6、7岁~11、12岁

C、7、8岁~11、12岁

D、8、9岁~14、15岁

26: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恢复

B、消退

C、类化

D、分化

27:下列老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规定限制

B、理解

C、帮助

D、怜悯

28: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看法和情感的同学,有效的行为转变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系统脱敏法

B、全身松弛训练

C、确定性训练

D、转变认知法

29:在关于遗传和环境关系的观点中,英国阅历打算论者洛克的“白板说”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二因素论

B、遗传打算论

C、环境打算论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0: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31:在掌握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看的讨论方法称为()。

单项选择题

A、试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看法

32: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单项选择题

A、教材

B、同学

C、生存

D、情境

33: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对相互传递信息或影响的工具、设备、媒体的科学运用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媒体

B、教学手段

C、教学技术

D、教学条件

34: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是()。

多项选择题

A、以老师教为中心

B、以同学学习为中心

C、关注真实生活

D、以“讨论”超越“阅历”

E、制造性和敏捷性

35: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单项选择题

A、态度全都

B、行动全都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36:“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马斯洛

B、班杜拉

C、加涅

D、阿特金森

37:“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消失在()。

单项选择题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详细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8: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多项选择题

A、强化

B、躲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处

E、分化与泛化

39: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同学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做出结论,这一教学策略是()。

单项选择题

A、发觉学习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指导教学

40:实践性强、难度大的内容以及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相宜运用尝试教学法。()

推断题

41:人格障碍是()产物。

单项选择题

A、个体先天素养

B、后天教养

C、不良习惯

D、个体先天素养与后天教养

42:依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单项选择题

A、长时记忆

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

43: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法则,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阅历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推断题

44:下列哪种状况下,不属于心理学中对学习的定义?()

单项选择题

A、学解算术题

B、手遇到火后立刻缩回

C、学习游泳

D、小孩可怕打针

45:陈述性学问又叫描述性学问,如()。

多项选择题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6:在早上起床后学习或学习开头时学习重要内容可以克服倒摄抑制的影响。()

推断题

47:制造性与()无关。

单项选择题

A、智力

B、发散性思维

C、生活条件

D、人格

48:艾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人格培育任务是()

单项选择题

A、自主感

B、主动感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感

49:“熟能生巧”是对桑代克哪个学习分定律的最好注脚()

单项选择题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强化律

D、预备律

50: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同学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单项选择题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乐观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查看答案

1:答案A,B,C,D,E

解析略。

2:答案B,C,D

解析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及评价/反思过程。

3:答案B

解析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风格,与学习有亲密关系。一般说来,场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爱好;而场独立性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

4:答案C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错误

解析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漫无目的地幻想是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7:答案A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A,D

解析依据技能对环境的依靠程度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

11:答案A,B,C,E

解析

12:答案错误

解析

13:答案A

解析【系统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吉尔福特最早关注并加以讨论的思维活动。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C

解析依据阅历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启发式。

16:答案D

解析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学问的把握为前提。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B

解析【解析】略。

19: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定位的理解。

20:答案A

解析学习迁移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如我国古人就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心理学观点讲,这些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但是,对于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形式训练说。

21:答案A

解析形式训练迁移学说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理论。

22:答案正确

解析略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错误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A

解析略

27:答案A

解析老师促成的纪律有结构的创设和爱护,BCD属爱护,规定限制是结构创设。

28:答案C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A

解析认知结构、态度、年龄、智力属个人因素。

31:答案A

解析略。

32:答案B

解析能否自觉地关注同学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B,C,D,E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B

解析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A,B,C,D

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躲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处等四个。

39:答案A

解析

40:答案正确

解析这个用尝试教学法简单造成概念模糊、思想混乱,一旦走了弯路,老师再加以订正,既费时,又不易消退“负迁移”的影响。

41:答案D

解析

42:答案C

解析记忆的种类:依据记忆内容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心情记忆和动作记忆,依据记忆时参加程度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依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43:答案正确

解析答:正确。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挨次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阅历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