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_第1页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_第2页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_第3页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_第4页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4月19日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文档仅供参考同弓小学校校本教研课题

材料汇编

同弓小学校教科室

录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2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现状分析.11中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表.14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现状分析.15天池九义校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19农村中小学不良文明礼貌现状分析.21天池九义校不良文明礼貌现状问卷调查.25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的成因分析.29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分析.33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分析问卷调查.44天池九义校学生不良文明礼貌现状成因分析.46天池九义校学生不良文明礼貌现状成因问卷调查.49对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教育的对策.51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对策.66农村中小学生不良文明礼貌现象的对策.78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一)时代的迫切需要21世纪,我们面临着科技、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竞争与挑战,而众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将是国民的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是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赖于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做事,先做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若一个人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则其人格必定是不健全的,她的个人综合素质必然存在着极大的缺陷与不足,势必影响其一生的命运,甚至影响到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命运。(二)现实的需要直视我们农村少年儿童,长期以来受“重智轻德”思潮的影响,“分数至上”是所有农村家庭的普遍观念,加之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学生在家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培养,而且农村许多家长自身具备的低文化素养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当前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消费习惯等等。有的不讲卫生,随手乱扔杂物,不梳头不洗脸就来上学;有的常出现攻击性行为:打架、吵架、追逐打闹、说脏话粗话等;有的不懂得基本的交通法规知识,乱穿公路;有的不懂得遵守公共场合的秩序,插队、拥挤、吵闹,有的讲攀比图享受,等等行为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达到违法的程度,可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正,就会不断恶化,成为品德不良甚至违法犯罪的前奏。为了彻底扭转上述严峻的局面,帮助农村少年儿童从小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减少甚至杜绝不良行为习惯对她们的侵蚀与危害,让她们的人格与自身内在素质均得到健康发展,可见,加强农村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已迫在眉睫。二、课题的界定习惯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动化的行为。我们所说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文明礼貌、卫生、劳动等各方面的习惯。经过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习惯来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的素质。所谓不良行为习惯是指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环保行为差、文明意识弱、学习不认真、做事不负责任等等外在的主观行为,这些行为会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所谓“弄清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是指找准原因,经过开展学校德育活动、建立规章制度、先进事例宣传、典型事例告诫、家校结合等多种途径,使学生逐步把外部的要求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需要,使被动的行为逐渐转化成主动的行为,随后再把它提升到自觉性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一)研究内容1、研究农村中小学生当前不良行为习惯现状。2、研究农村中小学生当前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3、研究如何利用学校资源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4、研究如何利用家庭教育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二)研究目标经过研究将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明确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性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巨大意义。2、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并矫正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形成勤奋乐学、立志成才的优良学风。形成团结合作,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形成遵规守纪、知荣明耻的文明习惯。4、经过研究,提高教师德育教育的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5、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着眼于农村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四、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二)研究方法:1、调查法:调查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2、谈话法: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交谈,了解学生心理状况。3、观察法:教师注意观察不良学生表现,认真总结。4、行为研究法:综合学生的表现,找出她们的共性和个性。5、个案分析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建档跟踪研究,找准原因,对症下药。6、文献法:参考别人的经验,利用网络、报刊等资料学习别人的做法。7、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不断地阶段交流、总结,再经过不断付诸实践、验证,不断地完善,针对有特征的个案进行交流、总结,完善研究成果。五、课题研究步骤安排本课题实验期限为两年:2月——4月(一)准备阶段(2月——4月)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举行开题会。(二)实验阶段第一阶段(5月——8月)研究学生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及其成因。第二阶段(9月——6月)研究如何利用学校资源和家庭教育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三阶段(7月——8月)进行阶段研究汇报。第四阶段(9月——2月)研究经过哪些途径巩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总结阶段(3月——4月)完成课题主报告以及各项子报告,编辑成果集。六、课题组成员分工及职责(一)领导小组及职责组长:林兴泰负责课题开题组织工作,做好实验研究人员的思想工作,各科室的协调工作,以及实验经费的筹措,课题研究的督察、指导工作。副组长:康东平、何晓钟、赵晓辉、康会负责课题设计,研究方案的撰写,具体实施方案和实验指导,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成员:李凡、孙正亮、康东、王勇、何海元、康品德参与研究,协调实验经费落实工作,做好课题会议后勤工作;参与研究,做好与各子课题负责人衔接工作。(二)子课题组成员1、《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唐建成员:何江海、康晓琳、熊进、陈秀琼、何俊容、袁玉华、李凡、康东、石友才、李超能、孙正亮、李红梅2、《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侯万军成员:朱兆兵、李中华、何琼华、何文泽、杨莲、李秀梅、冯建光、康道楠、赵晓辉、何海元、马荣才3、《农村中小学生不良文明礼貌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何静成员:李雪梅、张宇文、冯爱琼、刘芬、罗开蕴、康东平、王勇、何时贤、熊亚、何焕容、侯巧

天池九义校2月

附:子课题《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负责人:唐建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材料要求5——8月1、学生服饰,着装不良习惯现状及成因调查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行为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8月中旬,各组将调查资料归类汇总一并交到该课题负责人处2、学生不良饮食习惯现状及成因调查3、学生不良消费习惯现状及成因调查4、学生个人不良习惯现状及成因调查5、学生宿舍整理不良习惯现状及成因调查6、学生宿舍不良卫生习惯现状及成因调查7、学生不良睡觉习惯现状及成因调查9月——6月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生活的习惯的培养6月下旬交7月——8月进行阶段研究汇报汇报材料9月——2月研究经过哪些途径巩固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2月下旬3月——4月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结题三月下旬结题报告成果材料附:子课题《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负责人:侯万军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材料要求5——8月1、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现状与成因调查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行为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8月中旬,各组将调查资料归类汇总一并交到该课题负责人处2、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现状与成因调查3、农村中小学生课堂纪律不良表现现状与成因调查4、农村中小学生不良书写习惯现状与成因调查5、农村中小学生对非统考科目不良认识现状与成因调查6、农村中小学生不良作业习惯现状与成因调查7、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考试态度现状与成因调查9月——6月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6月下旬交7月——8月进行阶段研究汇报汇报材料9月——2月研究经过哪些途径巩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2月下旬3月——4月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结题三月下旬结题报告成果材料附:子课题《农村中小学生不良文明礼貌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负责人:何静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材料要求5——8月1、学生上学、放学路上不良文明礼貌习惯现状和成因调查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行为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8月中旬,各组将调查资料归类汇总一并交到该课题负责人处2、学生就餐时不良文明礼貌习惯现状和成因调查3、学生就寝时不良文明礼貌习惯现状和成因调查4、学生课间活动时不良文明礼貌习惯现状和成因调查5、学生集会时不良文明礼貌习惯现状和成因调查6、学生在校园保洁问题上不良文明礼貌习惯现状和成因调查7、学生在文明用语上不良文明礼貌习惯现状和成因调查9月——6月研究如何利用学校资源和家庭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良好习惯的培养6月下旬交7月——8月进行阶段研究汇报汇报材料9月——2月研究经过哪些途径巩固学生的良好文明礼貌习惯2月下旬3月——4月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结题三月下旬结题报告及成果材料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现状分析唐

何江海

康晓琳一、调查项目概况天池九义校是一所全日制农村九义校,其中寄宿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90%以上。寄宿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中一大难题。生活上的陋习,不但损害学生的健康,损毁了学生的文明形像,降低了人格,污染了公共环境。玷污学校形像。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由此这给学校教育工作和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带来巨大冲击,也更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思考。依据中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针对我校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方面出现的新问题,以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为背景,以了解学生生习惯为目的,特制订调查问卷,集中体现为三大部分:一是学生的卫生习惯;二是学生的消费习惯;三是锻炼身体习惯。本次调查对象为全校三—九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收回98份,问卷有效率100%。二、调查结果分析(一)学生的生活习惯1.你早上和晚上都洗脸刷牙吗?46%的被调查者选择“能做到”;35%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一定”;11%的被调查者选择“不能做到”。2.饭前便后是否洗手。70%的被调查者选择“能做到”;15%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能做到”;1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能做到”。3.勤洗澡洗头?80%的被调查者选择“能”;8%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一定”;18%的被调查者选择“不能”。4.睡前是否洗脚?93%的同学选择“是”,5%的同学选择“不”5.是否勤剪指甲?36%的被调查者选择“是”;18%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是”;8%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会”。6.生吃瓜果是否洗净?42%的被调查者选择“会”;10%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46%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会”。7.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38%的被调查者选择“会”;38%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26%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会”。8.定期整理和清洗书桌49%的被调查者选择“会”;6%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6%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会”。9.自己收拾房间叠被褥90%的被调查者选择“会”;5%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3%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会”。10.定期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49%的被调查者选择“会”;10%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39%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会”。从上述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习惯上存在陋习,不注重个人卫生,有不良饮食习惯,而且环境意识,公共意识差。仍我行我素,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并缺乏锻炼身体,没有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从这统计,能够看出,学生在基本的生活习惯养成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学生的消费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23%的被调查者选择“会”;19%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55%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一定”2.不乱花钱。50%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乱花”;12%的被调查者选择“会乱花”;34%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会”。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35%的被调查者选择“会”;9%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56%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会”。4.节约用水、用电33%的被调查者选择“能”;18%的被调查者选择“不能”;42%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能做到”。从上述数据统计表明,大部分学生的节约意识较差,对于劳动成果,也不是很爱珍惜。三、坚持锻炼身体情况1.坚持锻炼身体26%的被调查者选择“能做到”;9%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有”;4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定时”。2.两操是否准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是”;11%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是”;27%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时能做到”。上述数据表明,学生自我约束力,自我控制力较差,自我管理自立能力普遍较差,对于时间观念把握不是很好,时间观念淡薄。由此看来,学生的不良生活现状,更值得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中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表

生活习惯学生自评

卫生习惯早晚洗脸刷牙

饭前便后洗手

睡前洗脚

勤洗澡洗头

勤剪指甲

生吃瓜果要洗净

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定期整理和清洗书桌

自己收拾房间叠被褥

定期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

消费习惯爱惜学习用品

不乱花钱

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

节约用水、用电

锻炼身体习惯坚持锻炼身体

两操是否准时

班级:

姓名: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现状分析侯万军

李中华

朱兆兵一、问题的提出本课题是在天池九义校关于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与对策研究的大课题下的一个分课题,在以天池九义校全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的总结报告。二、调查内容、方法、对象1、调查内容中小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良学习习惯现象,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书写、对非统考科目的认识、作业、考试等七个方面进行调查。2、调查方法我们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谈心为辅的方法,设置了八个相关问题,随机抽查了8个班级,每个班发放15份调查问卷,被调查同学须认真填写问卷,包括时间、地点、姓名、年级、性别等信息。经过问卷的反馈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并分析现象。3、调查对象(1)从天池九义校中随机抽选小学段和初中段4个班级15名学生。(2)选择个别有代表性的学生三、存在的现象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120份问卷,收回120份问卷。经过本次对不良学习习惯现象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谈心,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在农村中小学中存在如下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现象。以下主要从不良学习方法、不良学习态度、不良课堂纪律、不良书写习惯、对非统考科目不良认识、不良作业习惯、不良考试等七个方面对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现象进行统计说明,呈现方式为表格数据加文字说明。1.不良学习方法现象缺乏科学的方法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没有学习计划时间安排不合理死记硬背科目重视程度不一数据5932456824493435比例49.1%26.7%37.5%56.7%20%40.8%28.3%29.1%表1-1不良学习方法统计表根据调查分析,在不良学习方法中,以课堂不专心听讲、缺乏科学的方法、时间安排不合理三个现象比例最重,分别为56.7%、49.1%、40.8%。其它几种现象也是在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2.不良学习态度不良现象没有学习目标不理解学习的意义缺乏求知欲缺乏主动性缺乏抗挫力数据2515327556比例20.8%12.5%26.7%62.5%46.7%表1-2不良学习态度统计表在不良学习态度的现状调查中,一小部分同学认为没有学习目标和不了解学习的意义以及没有求职,而在缺乏主动性和缺乏抗挫力上占有很大比重,分别占到62.5%和46.7%。3.不良课堂纪律现象玩手机(上网、聊天)做小动作上课讲话不尊重老师(唱反调)睡觉看小说吃零食换位置数据6978515825183726比例57.5%65%42.5%48.3%20.8%15%30.8%21.7%表1-3(不良课堂纪律统计表)在课堂纪律的不良现象调查中,做小动作、上课玩手机、不尊重老师的现象特别严重。4.不良书写现象坐姿不正确书写潦草书写不规范书写意识差数据34563843比例28.3%46.7%31.7%35.8%表1-4不良书写习惯统计表在不良书写习惯习惯中,学生的书写潦草现象最为严重,其次是书写意识差,没有意识到书写好坏对于个人发展成长中的利与弊,忽视书写的重要性。5.对非统考科目不良认识现象不需要考试就不重视浪费时间没有什么作用数据723352比例60%27.5%43.3%表1-5对非统考科目不良认识统计表在对非统考科目不良认识现象的调查中,认为不需要考试就不重视的同学占60%,这种现象在广大学生的意识中普遍存在。6.不良作业习惯现象不做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抄答案和抄袭批改后不总结修改数据10637531比例8.3%52.5%62.5%25.8%表1-6不良作业习惯统计表在不良作业习惯现象调查中,操答案和抄袭其它同学的比例非常重。同时,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也非常多,占到52.5%。7.不良考试习惯现象考试没有意义提前交卷考前不准备只做简单的抄袭考试后不分析纠错数据9732354923比例7.5%5.8%26.7%29.1%40.8%19.1%表1-7不良考试态度统计表在对待考试中,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按照考试规定进行复习考试,可是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考试时抄袭的现象是十分突出,占到40.8%的比例。四、总结经过对本校随机抽查的120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谈心,我们获得第一手的不良学习习惯现状的资料,经过分析,用图表的形式列出了在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现状,在这七个方面的调查中,反映了一些突出的现象,也凸显出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我们必须面正确问题,这也将为本课题的下一阶段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奠定基础。

-03-21

天池九义校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现状问卷调查(一)调查目的:1、了解农村中小学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现状。2、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差异.3、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调查对象及调查方式:本次调查对象确定为本校19年级学生。调查方式以问卷为主,个别谈心为辅。个别谈心的对象是优等生、中等生、潜质生各二名。(三)调查问卷: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被调查人姓名:

被调查人年级:

被调查人性别:1﹑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方法现状有:

2﹑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现状有:

3﹑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课堂纪律现状有:

4﹑农村中小学生不良书写习惯现状有:

5农村中小学生对非统考科目不良认识现状有:

6﹑农村中小学生不良作业习惯现状有:

7﹑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考试态度现状有:

8﹑其它不良学习习惯现状:

农村中小学不良文明礼貌现状分析何

李雪梅

张宇文学校课题组成员对全校中小学生分别进行了抽签问卷调查(调查卷附后),调查分小学与初中。共发调查试卷宗250份,收回试卷宗246份,有效试卷宗242份,调查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的文明、礼仪现象,内容有:“上学放学路上不良文明礼貌情况、就餐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就寝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课间活动不良文明礼貌现象、集会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校园保洁不良文明礼貌现象、文明用语不良文明礼貌现象”七大版块56项具体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我们把调查的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从中能够看出学生常见的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上学、放学路上不良文明礼貌现象“与人打架,欺负小同学”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2%;中学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1%;“随意践踏庄稼”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占调查人数的52%;“不遵守交通规则”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同学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占调查人数的53%;“不爱护花草树木”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占调查人数的58%;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4%;“不尊敬长辈”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不按时到校回家”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2%;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乘坐三无车辆,不重视安全”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9%;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3%;“随意下河洗澡”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5%;二、就餐时不文明礼貌现象“乱倒饭菜”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6%;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尊重食堂工作人员”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2%;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就餐不排队、插队”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72%;“就餐时打闹、嬉戏”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7%;“值勤人员不认真值勤”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带餐具”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人数的57%;“不爱惜粮食”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1%;“不爱护食堂公物”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6%。三、就寝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不按时就寝”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9%;“不服从宿管人员的安排”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不遵守纪律,大声喧哗”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调查人数的3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3%;“就寝时吃零食,乱扔垃圾”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5%;“就寝时玩手机、看小说、听歌”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9%;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7%;“不洗脸、不洗脚,不重视个人卫生”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物品随意摆放”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就寝时打闹、嬉戏”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2%;中学为生占调查人数的70%。四、课间活动时不文明礼貌现象“不到制定地点活动”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8%;“乱扔垃圾”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3%;“语言不文明,说脏话”有这一现象的其中生占调查人数的51%;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7%;“损坏公物,惹事生非”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2%;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吃零食、抽烟、上网”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3%。五、集会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不遵守集会纪律”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0%;“不按时到会、早退”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东倒西歪,不注意形象”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8%;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1%;“不佩戴少先队、团员标志”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排队、插队现象”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不尊重领导讲话”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9%;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服从集会安排,随意乱窜”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9%;“随意吐痰,吃零食”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9%。六、校园保洁的不文明礼貌现象“校园内乱扔垃圾”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0%;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0%;“随地吐痰”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8%;“卫生打扫不彻底”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6%;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不按时打扫卫生”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6%;“攀折花木,践踏草坪”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4%;“不主动维护校园清洁”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1%;“垃圾不入筐,不适当处理”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9%。七、文明用语的不良文明礼貌习惯“出口成脏,不注意文明用语”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8%;“嘲笑、讥讽别人,不尊重别人”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8%;“背后议论别人”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7%;“不尊敬师长”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4%;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不使用文明语言”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3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2%;“取绰号”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5%;“直呼家长姓名”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6%;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7%;“不主动问好,打招呼”有这一现象的其中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5%;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0%。天池九义校不良文明礼貌现状问卷调查调查时间:

日接受调查对象:

初中,

小学年级:

年级

班,姓名:

,性别

是否留守:

是,

家长文化程度:

大专,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下列不良文明礼貌现象,有的后面划勾:1、上学、放学路上:A、与人打架、欺负小同学(

)B、随意践踏庄稼(

)C、不遵守交通规则()D、不爱护花草树木()E、不尊敬长辈()F、不按时到校、回家()G、乘坐“三无”车辆,不重视安全()H、随意下河、下塘洗澡()其它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2、就餐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A、乱倒饭菜()B、不尊重工作人员()C、就餐不排队、插队()D、就餐时打闹、嬉戏、大声喧哗()E、执勤人员不认真执勤()F、不带就餐用具()G、不爱惜粮食()H、不爱护食堂公物()I、就餐不讲究卫生()其它就餐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3、就寝时不良文明礼貌现象A、不按时就寝()B、不服从宿管人员的安排()C、不遵守纪律,大声喧哗()D、就寝时吃零食、乱扔垃圾()E、就寝时玩手机、听歌、看小说()F、不洗脸、脚,不注重个人卫生()G、物品任意摆放()H、就寝时嬉戏、打闹()其它就寝时不良文明现象:

4、课间活动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A、不到指定活动场所活动()B、乱扔垃圾()C、语言不文明,说脏话()D、损坏公物,惹是生非()E、吃零食、抽烟、上网等()F、乱写乱画()G、不注重安全、进行危险活动()H、你推我搡、不遵守纪律()5、集会时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A、不遵守集会纪律()B、不按时集会、早退、说话等()C、东倒西歪,不注重自身形象()D、不佩戴少先队、团员标志()E、不排队、插队等()F、不尊重领导讲话()G、不服从集会安排、随意乱串()H、随意吐痰、吃零食()其它集会时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6、校园保洁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A、在校园内乱扔垃圾()B、随地吐痰()C、清洁卫生打扫不彻底、甚至不打扫()D、不按时打扫清洁卫生()E、随手攀折花草、践踏草坪()F、熟视无睹、不主动维护校园清洁卫生()G、垃圾不入筐、不适当处理()其它校园保洁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7、文明用语的不良文明礼貌行为A、出口成脏、不注重文明用语()B、嘲笑、讥讽别人、不尊重别人()C、背后议论别人()D、不尊敬师长()E、不使用文明语言()F、取绰号()G、直呼学生家长姓名去乐()H、与长辈见面不主动问好()其它文明用语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

(其它生活中的不良文明礼貌包括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的成因分析唐剑何江海康晓琳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经过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训练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倾向。曾经有位科学家说过: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她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便后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乱扔果皮、纸袋等垃圾,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由此,不难看出:好的生活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会使一个人终身收益。我们经过与学生、老师、家长的交谈,将其原因总结如下:不良饮食习惯成因分析:(1)环境影响:学校周围到处都是想发“学生财”的小商贩,为学生提供大量食品,是学生形成不良饮食习惯的主要因素。(2)父母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宠爱,让她们随心所欲。养成了挑三拣四的坏习惯,常因饭菜不合胃口,一不满意就“不吃饭”。此时学生们的父母急得团团转,不是哄着、骗着、求着她们吃一点,就是赶紧上街买她们点的菜或零食,心急如焚地做给宝贝吃。如今的零食品种繁多,惹得孩子心头痒痒,加上部分孩子有减肥思想,于是好多孩子将“零食当正餐”。(3)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不周,贪图方便给些零花钱让她们自己解决早餐问题。孩子还小,不能很好地安排每天的饮食,往往吃得太饱、吃得没有营养甚至省下早餐钱另作她用。不但使一上午的身体、学习受到影响,还影响了午餐的摄取量。(4)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受别人或大人饮食习惯的影响:看到别人吃零食,自已就想吃零食。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吃零食、挑食的坏习惯。不良内务整理习惯的成因:(1)学生从小过强的依赖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2)家长的过分溺爱,学生从小就缺少做力所能及的事,什么事情都靠父母或她人。(3)缺少上进心。做事容易满足,常抱“应付”和“混过去就行”的极不负责的态度。(3)家长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促进了学生懒惰习惯的形成。不良着装习惯的成因:1.许多学生一味地模仿电视里的艺术形象。认为这才是展示自已的个性的有效方法。2.学生之间的互相攀比,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3.跟着大街上流行时尚走,学生们却认为这是“酷”的象征,是一种时髦的行为。不良睡觉习惯的成因:1.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是导致在睡觉时间高谈阔论,干扰别人正常休息的直接原因。2.在夜晚违纪不容易被老师或家长发现。3.生理或心理性失眠也是导致学生不守睡觉纪律的重要原因。4.网络的诱惑。学生常常见手机上网和翻围墙去网吧上网,从而导致影响同室的同学的睡眠。不良卫生习惯成因:1、农村环境卫生差: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差,房屋和道路设施拥挤。甚至还存在大量的木房、简易搭建房等,更是光线阴暗、环境潮湿,拥挤不堪。村里缺乏公共厕所、垃圾箱(桶)、垃圾运输车、垃圾处理厂等。卫生基础设施跟不上,很多生活垃圾和污水没有处理的好处所。农村的街道管理也不够规范,流动摊贩多。很多学生从小玩耍、学习的环境便不是干净和整齐的。2、家长卫生意识淡薄:以喝水为例,许多学生家庭都有几个人共用一个水杯、共用一条毛巾、共用一个脸盆的习惯。甚至没有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学生的个人良好卫生习惯是很难养成的。3、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观念淡薄、卫生意识较差,对子女卫生方面的指导极为欠缺。不良消费习惯成因:1、欲横流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同的人群在经历着不同的洗礼,不断修改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正在成长并渴望了解社会的初中生。2、对大款的看法,对弄权者的认识,对投机钻营者的评价等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间产生攀比心理,如比家长地位,比家庭条件,比人际关系等,在攀比中,心理上的天平会失衡故而提高了孩子的消费水平。不良睡觉习惯成因:1、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是导致在睡觉时间高谈阔论,干扰别人正常休息的直接原因。2、生理或心理性失眠也是导致学生不守睡觉纪律的重要原因。3、夜不归寝或半夜出逃往往与学生的违纪或上网等现象紧密相关,与学生安全意识差有直接关系。4、个别学生认为在夜晚违纪不容易被老师或家长发现,故她们利用睡眠时间玩手机,打扑克等等。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的成因调查表问题选A选B选C你一般多长时间洗一次澡?22%12%11%学校发现脏物怎么做?30%13%7%几个同学在吸烟,叫你一起吸,怎么办?3%20%

你平时消费每月是多少?(不但在学校)22%16%12%你认为自己月平均消费应在?2%15%15%你对吃零食的看法是?34%10%6%购买一种商品你会考虑的因素是?29%13%8%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是?25%16%9%你消费时考虑过家庭经济状况吗?24%20%6%在你看来,穿名牌衣服的目的在于?28%17%5%你平时进行体育锻炼是?21%15%14%家长对你进行体育锻炼是?35%16%5%课间,你一般在做什么?29%15%14%你晚上的睡眠时间是?25%21%4%你入睡前的活动是?24%20%6%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分析侯万军李中华朱兆兵在上一轮的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现象调查中,经过对天池九义校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谈话,我们分析出存在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并按照类别进行了七个方面的分类。根据着这些现象,经过研究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商议,老师的反映,对学生调查,社会的反馈等,初步对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进行了成因分析。本次成因分析不良学习习惯的类别分别进行分析,主要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分类为不良学习方法、不良学习态度、不良课堂纪律、不良书写习惯、对非统考科目的不良认识、不良作业习惯、不良考试习惯共七个方面。以下是按照类别分别进行成因分析说明。一、不良学习方法成因在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学习方法有缺乏科学的方法、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专心听讲、没有学习计划、时间安排不合理、死记硬背、科目重视程度不一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会对方法的形成有影响,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形成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但在现在的中小学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都不太大,因此,它对科学学习方法形成的影响是有限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一些非智力因素上,如认识水平、动机水平、意志状况等。1、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经过尝试过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学习产生有利的帮助,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①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如果学生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的话,则很可能造成方法不当,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对自身认识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二是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在学习方法上就很有可能盲目模仿别人,强己所难,身心棋疲。因此,能够说,认识自己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前提。②学习动机缺乏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③意志薄弱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别是纠正一些不良的、已经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学生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在运用过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有目标无结果。以上原因分析是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是造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内因。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教师、家长、同学等各方面的外因都对学习方法的形成产生影响,也都是造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可能原因。二、不良学习态度的成因不良学习态度的主要表现:没有学习目标、不理解学习的意义、缺乏求知欲、缺乏主动性、缺乏抗挫力等五个方面。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亦是如此,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做支撑,学习自然就不会有多大进步。态度的形成不光是家长的几声训斥,老师的几个要求就能培养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造成不良学习态度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们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谈其成因。1、家长。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态度总会受到社会上她人的态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态度的形成要受到她人态度的影响。如一个孩子对艺术或体育活动的态度,常常受其父母对艺术或体育活动态度的影响;二是个人固有的态度也可因她人态度的影响而加强或减弱,抑制或改变。例如,经过学习张海迪等先进人物的活动,也可能使人们旧有的人生态度发生根本变化。就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来说,首先受其家长态度的影响。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们子女的学习态度。一些研究指出,大多数热爱学习、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来自重视文化知识的修养、求知欲高的家庭。这类学生的父母,大多是中高等学历水平。相反,大多数不爱学习,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父母学历很低,轻视文化科学知识的价值。另外,从许多经验和日常生活观察中还能够发现,那些关心子女的学习进展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不断给予指导、检查和奖惩的家长,促进了孩子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相反,在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很少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2、教师。学生的学习态度,除受其家长影响外,更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因而她们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即对所教学科的实用价值重要性的理解,在传授学科知识时表现出的热情,对学科进展成果的关心等,必然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一位心理学家曾测量了45名初中一年级代数教师和她们所教的1063名学生对代数的态度,结果发现教师和她们所教的学生。不但对代数的态度是一致的。对代数的实用价值的评价也是完全一致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而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她所教的那门功课,乐意接受她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某一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友好、不关心、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学生就会对该教师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的那门功课,对该门功课的学习采取消极态度,如课堂上不愿听讲,对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和布置的作业有时也不喜欢,甚至被拒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构成了学生与学习之间的障碍。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情境等,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许多研究表明,以不同教学形式和各种课堂活动情境下呈现出的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或改变其学习态度。相反,而在沉闷的课堂情境中,那些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单调的教学形式最易使学生产生并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如教学实践中常可看到,当有的教师走进课堂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陡然高涨,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学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这种积极学习态度往往与这些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密切相关。而有的教师一上课,学生就昏昏欲睡,盼望早点到下课时间,学生的这种消极学习态度,正是由于这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讲授时照本宣科、强压硬灌所造成的。4、社会风气。青少年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因此她们的学习态度除主要受家长、教师、教学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念等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因此她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也容易接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如当前社会上图实惠、就业挑好工作,靠“走后门”等不良风气,就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甚至扭曲了少数学生的心灵,她们受此影响变得目光短浅,错误地认为“学与不学,学习好与坏都一个样”,因而学习态度变得消极,常常是人在学校,心里仍在校外,学习被动,考试作弊,整天混日子,有的甚至弃学从商,弃学学艺。三、不良课堂纪律的成因课堂纪律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纪律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混乱的课堂纪律会大大的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往往教师要花费大量的力气去维持课堂纪律,白白的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造成课堂纪律差的原因在哪里?1、课程教学:良好的课程是维持课堂纪律的良方。优良的课堂教学能紧紧的吸引学生,生动而又富有情趣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人人都乐于学习,争着学习,课堂变成学习的天地,违纪现象自然就会减少。相反,不良的教学设计,生硬、呆板的教学环节不能够使学生乐于学习。当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违纪的现象自然会有所增加。2、教师的对课堂纪律的不作为:课堂纪律差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教师对课堂纪律是否作为。在同样的一个班级中,一些教师对课堂纪律要求高,管得“严”,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一个有规有序的环境中开展,课堂纪律自然要好一些。相反,如果教师对于课堂纪律差的现象熟视无睹,那么学生对这位老师的课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学生会自然地养成课堂纪律差的现象。3、学生自我约束力:作为破坏课堂纪律的主体学生对于课堂纪律的影响才是核心。一个学生有没有自我约束力,对于她在课堂上做什么十分重要。老师不能够使面面俱到,往往专注于课堂教学时,自我约束力差学生便做起了自己的事情。四、不良书写习惯的成因不良书写习惯主要表现为书写潦草、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缺笔少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1、教师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在课堂识字过程中,对写字这一环节抓得不够细,不够严。在教学中只是让学生照着画,写法指导不够。我认为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写规范字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因此指导学生写好字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2、学生对写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笔好字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字是为谁而练的这一方面认识不到位。在平时写字时潦草,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3、学生的浮躁心理。由于作业种类多,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就促使一些动作迟缓的学生心理紧张,为交不上作业焦急,只有加快速度才能交上作业,字也逐渐潦草,形成了一种浮躁心理,简单重复的家庭作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种负担,只是为完任务而已,对写字逐渐失去了兴趣,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五、对非统考科目的不良认识的成因经过调查分析,在对非统考科目的不良认识中主要表现在认为不考试就不重要、认为浪费时间、没有什么作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哪里?1、教师的教学:作为非统考科目,主要的目的在于用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素质教育。如果任课教师本身对课程不重视,没有课堂趣味性,那么,学生对于这堂课的兴趣就不大。2、学校的重视度:学校是否重视非统考科目是非统考科目教师工作的动力。如果缺乏重视度,教师自然也就没有教学激情,课程也就形同虚设,学生也就不想学习。3、升学制度:作为非统考科目,不作为升学考试的一部分,学生往往认为不考试就能够学,也能够不学。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统考科目的学习上,对非统考科目的学习重视度就不够。六、不良作业习惯的成因在不良作业习惯的调查中,我们法现存在以下的不良现象:不做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抄答案和抄袭、批改后不总结修改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既有来自学生个体的原因,也有来自教师、家长、社会的原因。1、学生的懒惰:一些学生自小养成了懒惰的习性,对待自己和她人的事情总是拖,拉,不按时完成。存在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喜欢抄袭她人的答案来应付老师。2、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不当:一是布置作业的随意性,不考虑作业目的和作用;二是片面理解“精讲多练”,作业量太多;三是作业方式呆板,少有趣味,多是抄抄写写、机械重复;四是忽视反馈,不及时检查,不及时批改,不进行适当指导;五是以多布置作业惩罚学生;六是布置作业一刀切,缺乏因材施教。3、家长的监督部力:家长的监督没有发挥出作用。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中,很大一部份是由爷爷奶奶在监管,源于她们对于后代的溺爱和对文化知识的欠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监督力度不够。七、不良考试习惯的成因不良考试习惯包括:认为考试没有意义、提前交卷、考前不准备、只做简单的、抄袭、考试后不分析纠错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哪里?1、身体素质的差异。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对产生不良考试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先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往往乐观开朗,精力充沛,精神振作,情绪稳定,能够正确对待考试并产生积极反应;而身体虚弱的学生,考前睡眠不足,身心易于疲劳,大脑神经活动易处于抑制状态,易产生不良的考试情绪。2、认知评价的反应。认知评价是造成应激源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一项重要中间变量。在片面的认知评价下,学生面临考试,过分看重考试结果,把考试视为命运大决战,把前途、理想、个人名誉等都与考试是否成功联结在一起,势必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由此,使得大脑皮层细胞高度兴奋,并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诱导大脑皮层上的其它中枢部位产生抑制,致使记忆过程不顺,重现知识困难,思维结构混乱。3、自信不足的诱发。在考试怯场的学生中,往往都有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特征。由于自卑倾向严重,凡事都不如别人,面对考试总担心自己准备不充分、怕自己不能取得好成绩,最终使得这种恐惧心理与自己急切渴望成功的心理相冲突,从而诱发情绪的紧张。4、应试技巧的不足。有的考生在考试时见一题做一题,遇到难题不想放过,而难题久攻不下时,自信心受到影响,消极心理随之产生;有的考生不讲究不同题型的不同解法,道道题目按部就班地加以解答,造成考试时间分配失衡,恐慌心理随之而生。应试技巧的不足,是学生紧张情绪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5、升学竞争的不当。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组织诸如课堂测试、课后测验、“月考”、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等名目繁多的考试,使学生疲惫不堪、叫苦连迭。学校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甚至作为学生进“实验班”、评“三好生”的唯一依据,势必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包袱,加剧产生不良的考试心理。6、家长期望的过高。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对人才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重智轻德,忽视孩子心理素质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子女只有考进大学才有出路”的倾向非常明显。家长对自己孩子期望值过高,经常要求孩子达到自己制定的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往往会导致孩子对学习和考试的厌倦情绪,引发不良考试心理的产生。7、价值取向的影响。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其考试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国家政策体制,社会舆论、时尚、风气、文化价值观、抱负水平等,都会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影响学生不良考试心理的产生。8、辅导方法的不当。家长及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学生不良考试心理调整的好坏。有经验的家长、教师,注意了解孩子(学生)在考试期间的心理变化,及时沟通,适时引导,孩子(学生)心理压力轻,考试时表现就好;无经验的家长、教师方法简单,不在乎孩子(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有所失,便历数种种原因要孩子(学生)“吸取教训”,结果反而加重了孩子(学生)的考试压力,不良考试心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附:

农村中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分析问卷调查调查目的:经过学生主体来了解不良学生学习习惯的成因调查说明:以下调查内容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均分类,按照现象进行了编码(a…,b…),选择你认为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并划√并按照不同的因素说明其成因。如果有多项请分别说明成因。1.不良学习方法(a.缺乏科学的方法b.课前不预习c.课后不复习d.不专心听讲e.没有学习计划f.时间安排不合理g.死记硬背h.科目重视程度不一)的成因个人因素

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2.不良学习态度(a.没有学习目标b.不理解学习的意义c.缺乏求知欲d.缺乏主动性e.缺乏抗挫力)的成因个人因素

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3.不良课堂纪律(a.玩手机b.做小动作c.上课讲话d.不尊重老师e.睡觉f.看小说g.吃零食h.换位置)的成因个人因素

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4.不良书写习惯(a.坐姿不正确b.书写潦草c.书写不规范d.书写意识差)的成因个人因素

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5.对非统考科目不良认识(a.不需要考试就不重视b.认为浪费时间c.没有什么作用)的成因个人因素

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6.不良作业习惯(a.不做作业b.不按时完成作业c.抄答案和抄袭d.批改后不总结修改)的成因个人因素

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7.不良考试习惯(a.认为考试没意义b.提前交卷c.考前不准备d.只做简单的e.抄袭f.考试后不分析纠错)的成因个人因素

学校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天池九义校学生不良文明礼貌现状成因分析何静

张宇文

李雪梅学生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不是单一形成的,而是多方面的因素,有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因素、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形成的。我校针对学生的不良文明礼貌现象进行了成因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活动分为小学和初中两部分(各占50人),分发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现就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一个家庭的文明礼貌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调查项目小学初中家庭观念的影响44%36%缺乏父母的关爱64%60%隔代教育,祖父母过于溺爱50%

54%父母受教育的程度

28%

2%家庭教育方式影响66%52%家庭文化氛围52%50%家庭培养影响50%44%亲友的行为习惯的影响44%56%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文明礼貌起着示范作用。学校教师的一举一动也时常感染着学生。二、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与学校常规教育的关系调查项目小学初中缺乏正确的引导46%62%老师行为的影响22%62%缺乏交流沟通50%84%同学间相互影响80%74%学校教育思想的影响6%64%学校环境的影响52%70%学校的文化氛围的影响50%58%班级文化氛围的影响32%68%学生极具模仿性,社会上的各种歪风邪气也感染了学生纯净的心灵。三、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与社会的关系调查项目小学初中社会风气58%64%社会的不良现象60%82%社会交往的不良习气42%66%社会的价值观念60%50%社会的不良信息74%82%社会中不健康因素68%72%社会环境58%66%

除以上因素外,学生自身也是不良文明礼貌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四、学生自身原因调查项目小学初中对自己的要求过低70%76%随意接受社会不良信息34%72%模仿别人50%62%不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和语言60%90%

附:天池九义校学生不良文明礼貌现状成因问卷调查班级

姓名

一、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与家庭环境的关系1、父母外出务工,缺乏父母的关爱(

)2、隔代教养,祖父母过于溺爱(

)3、父母的文化程度决定孩子的素养程度(

)4、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

)5、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6、家庭的培养对孩子的影响(

)7、家庭观念对孩子的影响(

)8、亲友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与学校常规教育相关。1、缺乏正确的引导(

)2、老师行为的影响(

)3、缺乏交流沟通(

)4、同学间相互影响(

)5、学校教育思想的影响(

)6、学校环境的影响(

)7、学校的文化氛围的影响(

)8、班级的文化氛围的影响(

)三、学生文明习惯与社会的关系1、社会风气的影响(

)2、社会的不良现象的影响(

)3、社会交往中的不良习气(

)4、社会的价值观念(

)5、社会中的不良信息的影响(

)6、社会中的不健康因素的影响(

)7、社会环境的影响(

)四、学生自身原因1、对自己的要求过低(

)2、随意接受社会不良习气(

)3、模仿别人(

)4、不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和语言(

对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生活习惯教育的对策唐

康晓琳

何江海农村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她们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一旦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都会产生危害。同时,也将败坏校纪校风,针对我校具体情况,我们能够实施如下的策略:一、对农村中小学生饮食教育的对策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如:手上沾有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但可能患上疾病,还有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食堂就餐要自带碗筷,避免传染病。2、定时定量定点吃饭。对每人来讲,一日三餐定时,就能够形成固定的饮食规律。对孩子按时定量吃饭,使两餐间隔时间在4~6小时,这正是肠胃对食物有效的消化,吸收和胃排空的时间,保证充分足够地消化吸收营养和保持旺盛的食欲。3、不偏食、不浪费粮食、少吃零食。学校加强饮食与健康的宣传使学生懂得更多的饮食知识同时讲清挑食偏食的危害性之大,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吃饭浪费方面,教育的着力点一般在节俭;零食会使学生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4、饮食要多样、平衡、适度。这就要求学校食堂尽量做到多样,荤素搭配,粗细结合,要注意补充孩子易缺的元素,而且孩子的饭菜要尽可能色、香、味俱全。5、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特别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6、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7、养成常喝水的习惯,要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8、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9、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毒,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例如以下这些东西不宜空腹吃香蕉:香蕉含有大量的镁元素,如空腹吃香蕉,会使血液中含镁量骤然升高,镁是影响心脏功能的敏感元素,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大蒜:由于大蒜含有强烈辛辣的蒜素,空腹吃蒜,会对胃黏膜、肠壁造成刺激,引起胃痉挛,影响胃肠消化功能。橘子:橘子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机酸,空腹时吃橘子,会刺激胃黏膜,使胃脾发胀、泛酸。茶:空腹饮茶能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还会引起“茶醉”,表现为心慌、头晕、四肢无力、胃肠不适、腹中饥饿等。甘蔗:甘蔗的蔗糖含量很高,空腹时大量食用会使血糖高,影响胰腺的功能黑枣:黑枣含有大量果胶和鞣酸,这些成分与胃酸结合,同样会在胃内结成硬块。山楂:山楂含有大量的果酸等成分,若在空腹时食用会增强饥饿感并加重原有的胃痛。维生素:维生素虽然不是食物,但现在有不少人都吃维生素。如果在空腹时吃,会在人体未能充分吸收利用之前即从粪便中排出。维生素在饭后吃,才能够较完全地被人体吸收。另外,维生素A等脂溶性维生素,溶于脂肪中才能被胃肠黏膜吸收,更应饭后吃。菠萝:菠萝中含有强酵素,空腹吃会伤胃,其营养成分在吃完饭后才能更好地被吸收。红薯:红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胶质,如果空腹吃会刺激胃壁分泌更多的胃酸。二、对农村中小学生着装、服饰教育的对策(一)正确理解“美丽”(1)中学生的美来自干净与整洁。衣着是人的一部分,让它沾满污迹,布满皱褶,甚至伤痕累累,其实就是贬低自己的形象。因此善待衣物,勤洗衣服,保持穿戴的干净与整洁,才能赢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同,才能获得别人的亲近和好感,才能保持形象美。(2)中学生的美来自大方得体。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是其内在修养的体现。一个人大方得体的打扮,是与其身份、职业、场合相符合的,明星们化装打扮,另类时尚,是因为她们的职业所决定的,她们需要经过标新立异引起媒体和追星族的注意;而我们的舞台是校园,我们的角色是中学生,单纯地模仿明星,成人化的、另类的打扮,染发烫发,甚至戴首饰,都不符合中学生的身份。(3)中学生的美来自内涵与修养的烘托。美应该由内而外。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歌德曾说过:“外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方能经久不衰。”缺乏内涵,美将苍白无力;没有修养,美将黯然失色;因此中学生应培养自己的内在美。加强学习,不断进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用知识与品德描绘出人性的美,这样的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伴随一生的美。(4)中学生的美来自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来自强烈的进取心,晨曦下,你捧着书本认真朗读时,你是美的;国旗升起,肃立高声唱国歌时,你是美的;路上随手捡起纸屑、扶起倒地的扫把时,你是美的;课堂上你面对教师的提问侃侃而谈、自修课上安静作业时,你是美的;当你做错了事,勇于承认,向同学说“对不起”的时候你是美的;当同学需要帮助,班级工作需要有人做时你说“让我来”的时候你都是美的。(二)树立正确的服饰观念(1)中小学生都是消费者,应当树立勤俭、节约、朴素的作风,不能增加家长的负担,因此不能与社会青年一样追求时髦服装和面料的高档,而应以中低档服装为选购对象。(2)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原则,要求学生不着奇装异服。穿戴要整洁、朴素、大方,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3)上课应穿简洁素雅的服装,不宜穿带有多种装饰物或非常艳丽花俏的服装,免得课堂上分散周围同学的注意力;不宜穿发光、发亮、丝绸类服装,此类服装光亮刺眼,不耐磨,不适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4)郊游或参加体育活动时可穿鲜艳、宽松、大方、有动感的服装,如茄克衫、运动服等。(5)中小学生应穿周期长,即春天、秋天、冬天均能穿的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