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尿液检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_第1页
实验室检查-尿液检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_第2页
实验室检查-尿液检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_第3页
实验室检查-尿液检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_第4页
实验室检查-尿液检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沉渣显微镜检验尿沉渣检查,在临床上很重要,故一般住院病畜应作此项检查。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识别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各种上皮细胞、脓球、细菌及无机盐等。尿中有机沉渣检查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无机盐沉渣检查碳酸钙磷酸铵镁结晶草酸钙三、尿液的化学检验(一)酸碱度测定(pH值)1、测定方法:检查尿的酸碱度常用广泛pH试纸法,将试纸浸人被检尿内后立即取出,根据试纸的颜色改变与标准色板比色,判定尿的pH。2、正常参考值健康动物尿液的pH值为:马7.2~7.8,牛7.7~8.7,犊牛7.0~8.3,山羊8.0~8.5,羔羊6.4~6.8,猪6.5~7.8,犬6.0~7.0,猫6.0~7.0,兔7.6~8.8。3、临床意义1)酸性尿液:生理性酸性尿液主要见于食肉、吃奶仔畜、过量饲喂蛋白质、饥饿和长时间运动等。病理性酸性尿液主要见于各种热性病、严重腹泻、呼吸性酸中毒、酸中毒(糖尿病、尿毒症),内服酸性盐类药物(如酸性磷酸盐、氯化铵等)。2)碱性尿液:生理性碱性尿液见于草食动物。病理性碱性尿液主要见于膀胱炎和膀胱麻痹造成的尿潴留、碱中毒等,及使用碱性盐类药物(如碳酸氢钠、柠檬酸钠、乳酸钠等)。(二)、蛋白质检验尿蛋白的测定是尿液中化学成分检查的一个主要项目,尿液中混有血液、脓或生殖道分泌物等,易造成“假性蛋白尿”,应与蛋白尿予以区分。确定蛋白尿后应区分是一过性、间歇性或持续性的。一过性蛋白尿尿蛋白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或间歇出现,可能是体位性、功能性或病理性的。如果由某些诱因引起,待解除后在短期内可消失。持续性蛋白尿都属病理性的,有肾实质损害,动物常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间歇性蛋白尿试验:定期测定尿蛋白,可区分间歇性与持续性的蛋白尿,全日中各次尿标本的蛋白量均超过正常为持续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试验:与动物的体位有关。健康动物尿中仅有微量蛋白质,一般方法不能检出。检验尿中蛋白质时,被检尿必须澄清透明,对碱性尿和不透明尿,需经过滤或离心沉淀,或加酸使之透明,如向被检马尿内加入10%醋酸而使马尿液酸化透明。1.煮沸加酸法(1)原理蛋白质加热后凝固变性而呈现白色混浊。加酸可使蛋白质接近其等电点,促进其凝固,并溶解磷酸盐或碳酸盐所形成的白色混浊,以免干扰结果的判定。(2)操作方法取酸化的澄清尿液约半试管(酸性及中性尿不需酸化,如混浊则静置过滤或离心沉淀使之透明),用酒精灯于尿液的上部缓慢加热至沸腾,观察。如煮沸部分的尿液变混浊而下部未煮沸的尿液不变,则需判断是尿蛋白阳性和假阳性。待尿液冷却后,原为碱性尿,加10%硝酸1~2滴,原为酸性或中性尿,加10%醋酸1~2滴,如混浊不消失,证明尿中含有蛋白质,为蛋白质阳性;如混浊物消失,证明尿液中含磷酸盐类、碳酸盐类,为尿蛋白阴性。(3)结果判定阴性(—):不见混浊;+:白色混浊,不见颗粒状沉淀;++:明显白色颗粒混浊,但不见絮状态沉淀;+++:大量絮状混浊,不见凝块;++++:可见到凝块,有大量絮状沉淀。2.磺基水杨酸法(1)原理蛋白质与磺基水杨酸离子结合,生成不溶解的蛋白质盐沉淀析出。(2)操作方法取酸化尿液2~3ml置于试管中,加入10%磺基水杨酸甲醇溶液(磺基水杨酸20g,加蒸馏水至100ml,再加入甲醇100ml)5~10滴,3~5min后,在黑色背景下观察判定结果。(3)结果判定阴性(—):不见混浊;+:轻微白色浑浊;++:稀乳样浑浊;+++:乳样浑浊或有少量絮片;++++:絮片状浑浊。(4)注意事项本法灵敏度高,但易出现假阳性,最好与煮沸法对照观察。当尿中有尿酸、酮体或蛋白质存在时,出现轻度混浊而呈假阳性反应,但加热后混浊即消失,而蛋白质所生成的混浊加热后不消失。(三)尿中血液及血红蛋白的检验健康家畜的尿液中不含有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尿液中含有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叫做尿潜血(或叫隐血)。1、原理尿液中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被酸破坏所产生的血红蛋白有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但其并不是酶,它可以分解过氧化氢而产生新生态的氧,使联苯胺氧化呈蓝色的联苯胺蓝。2、器材与试剂

20ml带塞试管和小试管各1支;滴管;普通滤纸;酒精灯;试管夹;联苯胺3g;冰醋酸2ml;过氧化氢溶液;乙醚3ml;95%乙醇。3、操作1)联苯胺法取一只大试管,加联苯胺冰醋酸1ml,再加过氧化氢1ml,震荡混匀,再缓缓加入被检尿液1ml,在5分钟内观察,交界面是否出现蓝绿色,若5分钟内出现蓝绿色,说明尿潜血阳性,表示尿中有血红蛋白存在。(1~2分钟内出现为四个加号)注:a若加入过氧化氢后马上出现蓝绿色,说明试管不干净

b加入尿样时应缓缓加入本法简单且比较灵敏,但是如果尿液中存在大量磷酸盐时,可发生乳白色沉淀,使反应无法测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选用“改良联苯胺法”。2.改良联苯胺法取尿液10ml置于试管中加热煮沸(以破坏可能存在的过氧化氢酶,防止假阳性的干扰),待冷却后,加人冰醋酸10~15滴,使尿呈酸性,再加乙醚约3ml,加塞充分振摇,然后静置片刻,使乙醚层分离,如果乙醚层成胶状不易分离时,可加人95%乙醇数滴以促进其分离。血红蛋白在酸性环境下,可溶于乙醚内,取滤纸一小片,滴加联苯胺冰醋酸饱和液数滴,再在此处滴加上述乙醚浸出液数滴,待乙醚蒸发后,再滴加新鲜过氧化氢液1~2滴,如果尿液内有血液存在,滤纸上可显现蓝色或绿色,其颜色深度与含量成正比。(四)判定根据颜色的深浅判定,十:绿色;十十:蓝绿色;十十十:蓝色;十十十十:深蓝色。

二、尿液的物理学检验(一)、尿量动物的尿量不仅与饲料、饮水、运动有关,而且与环境温度相关。动物的尿量一般较为恒定,24h内健康动物排尿量见下表。

动物种类尿量(L)动物种类尿量(L)马3~6猪2~5牛6~12犬0.5~2绵羊、山羊0.5~2骆驼8~12当尿量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便出现多尿。多尿可可分为生理性多尿和病理性多尿。生理性多尿见于大量的饮水及使用利尿药物,病理性多尿常见于糖尿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及肾小管酸性中毒等。当尿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少尿。尿量减少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心力衰竭、高热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等。(二)混浊度(透明度)马属动物尿中含有大量悬浮在粘蛋白中的碳酸钙和不溶性磷酸盐,故刚刚排出即不透明而呈混浊状,尤其终末尿明显。尿液暴露于空气中后,因酸式碳酸钙释放出二氧化碳后变成难溶的碳酸钙,致使尿混浊度增加。马尿混浊度增加或其他动物新鲜尿液呈混浊不透明者,均为异常现象。可能因含有炎性细胞、血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坏死组织碎片、细菌或混入大量黏液,而见于肾脏、肾孟(盏)、输尿管、膀胱、尿道或生殖器官疾病,也可能因含有各种有机盐或无机盐类而见于泌尿系统或全身性疾病过程中。欲行鉴别须进行尿样本的显微镜检查。马属动物尿变透明、色淡、清亮如水者,除因喂饲精料过多和过劳外,也是病理现象。见于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慢性胃肠卡他等使尿变酸性时。其他动物尿过于透明,常为多尿结果(三)、尿色在正常情况下,尿液因含有尿色素、尿胆素及卟啉等,呈现黄色,健康动物尿色因动物种类、饲料、饮水及使役状况等不同而存在差异。马尿液为较深黄色,犬尿液为鲜黄色,黄牛尿液为淡黄色,水牛尿液为水样外观。陈旧尿液则颜色加深。尿液的颜色可因各种病理变化及某些代谢物、药物等的影响而改变。1、黄尿尿色变棕黄色或深黄色,多为饮水不足或脱水性疾病所致。当阻塞性黄疸或肝实质性黄疸时,尿中胆色素增加,此时尿液呈黄褐色或啤酒色,摇振时易起泡沫,其泡沫也被染为黄色。2、红尿红尿是尿液变红色、红棕色甚至棕黑色的泛称,并非指某一种尿,有可能是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卟啉尿或药尿。1)血尿尿中混有血液时,因血液多少不同,而呈淡红或棕红色。血尿的特点是浑浊而不透明,摇振时呈云雾状,放置后有沉淀,镜检可发现多量红细胞,如血尿排于地面上,可见血丝或血块。注意观察排尿时,是整个排尿过程中尿液发红,或是排尿开始阶段或终末阶段的尿液发红。排尿初始,尿色鲜红,多为尿道病变或尿道损伤;终末阶段尿变红,常为膀胱病变所引起(如急性膀胱炎、膀胱结石或肿瘤等);若排尿的全过程尿液均发红,为肾脏或输尿管病变所引起。2)血红蛋白尿尿中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称为血红蛋白尿。特点是尿色褐红或呈酱油色,尿液透明、均匀,放置或离心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血红蛋白尿是溶血性疾病的标志,见于新生骡驹溶血性黄疸病,马、牛巴贝斯虫病,牛血红蛋白尿病等。3)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的尿色为红褐色,可见于肌病、马肌红蛋白尿症及硒缺乏症。4)药物性红尿动物用药后也可出现红尿,如安替比林、硫化二苯胺、蒽醌类药剂、氨苯磺胺及酚红等可使尿色变为红色。3、乳白尿如果尿液呈乳白色,多因肠道吸收的乳糜液进人受阻淋巴道,逆流入尿液所致,或是由于泌尿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脓尿和菌尿。尿中含有脂肪而使尿液呈乳白色,镜检可观察到脂肪滴和脂肪管型,见于犬脂肪尿病。此外,白色尿也见于肾盂及尿路的化脓性炎症。除上述情况外,给动物内服或注射某些药物,也可使尿液颜色发生改变,如内服呋喃唑酮,尿呈深黄色;内服芦荟时,尿呈红黄色;注射美蓝或台盼蓝后,尿呈蓝色;这些情况可通过病史调查而查明。(四)、气味尿液的气味来自尿内的挥发性有机物和酸,正常动物刚排出的尿略有有机芳香族气味,这与饲料的性质有关,因为有些蛋白质含有苯环的氨基酸,代谢后排出挥发性较强的芳香物质较多,气味可较强。尿液存储较长时间后,因尿素分解而有氨臭味,见于膀胱炎、膀胱麻痹、膀胱括约肌痉挛、尿道阻塞等时;当发生膀胱或尿道溃疡、坏死、化脓或组织崩解时,由于蛋白质分解而尿液带腐臭味;羊妊娠毒血症、牛酮病、产后瘫痪等时,尿液有酮味,如同烂苹果样气味。(五)比重(密度)正常尿液比重以溶解于其中的固体物质为转移。正常情况下,尿比重与肾脏排出的水分、盐类和尿素量有关。在病理情况下,尿比重还与糖、蛋白、细胞损伤程度、代谢、组织分解与合成情况等有关。1、测定方法选用刻度为1.000-1.060的比重计作为尿比重计。测定时,将尿盛于适当大小的量筒内,然后将尿比重计沉入尿内,经1-2min待比重计稳定后,读取尿液凹面的读数即为尿的比重数。注:1)、尿量不足时,可用蒸馏水将尿稀释数倍,最多不能超过两倍。然后将测得尿比重的最后两位数字乘以稀释倍数,即得原尿的比重。2)、测定时应在15℃的室温中进行,因为尿比重计上的刻度是以尿温为15℃时而制定的,故当尿温高于15℃时,则每高3℃应于测定的数值中加0.001;温度每低3℃,则于测定的数值中减去0.001。如尿比重计标明是以20℃为标准制定的,亦应用同法修正测定的结果。一、尿液的采集(一)尿液的采集方法动物的尿液可通过排尿、压迫膀胱、导尿或膀胱穿刺等采集。通常最好在早上采取尿样,因为这通常是一天中尿样浓度最高的时候。1.自然排尿项目八尿液检查2.压迫膀胱排尿3.导尿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用导尿的方法来采集尿样。如果采用导尿来采集尿样,使用的导尿管应根据动物种类、性别、体躯大小而选用适当型号、类型(金属制、橡胶制或塑料制品)。动物适当保定,必要时给以镇静药或解痉药(如痉松灵)。术者手消毒后涂以润滑油。尿道外口和会阴部应先用无刺激性消毒液(例如0.1%高锰酸钾液、0.1%新洁尔灭液、0.02%呋喃西林液或2%硼酸液等)充分擦洗。导尿管插入时必须缓慢而避免粗暴,以免损伤尿道黏膜。4.膀胱穿刺尿液的保存与送检采集尿液后应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验,最好置于冰箱内保存,一般在4℃冰箱可保存6~8h。在标本放置时间较长时(如12h或24h)或天气炎热时,可加适量防腐剂以延迟内容物的分解,但不可在供细菌学检查尿液中加入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有下列四种:1.甲醛对镜检物质(如细胞、管型等)可起固定形态作用,但因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