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与净化技术-动物疫病免疫学监测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1页
动物疫病监测与净化技术-动物疫病免疫学监测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2页
动物疫病监测与净化技术-动物疫病免疫学监测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3页
动物疫病监测与净化技术-动物疫病免疫学监测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4页
动物疫病监测与净化技术-动物疫病免疫学监测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疫病免疫学监测技术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反应进行诊断。抗原

抗体血清学试验有中和试验、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免疫酶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单克隆抗体等。免疫学监测技术血清学试验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称为变态原,如结核菌素、鼻疽菌素等,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注入患病动物时,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变态反应免疫学监测技术(一)免疫抗体监测的概念通过监测动物血清抗体水平,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掌握动物疫病免疫后在畜群体内的抗体消长规律,发布免疫预警信息,科学指导养殖场(户)制定动物疫病免疫程序,正确把握动物疫病免疫时间,合理有效地开展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免疫抗体监测免疫学监测技术免疫抗体监测具有评价疫苗质量、评估免疫质量、重大疫病预警和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成效认证的作用。监测病种既包括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病种如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等疫病外,还包括各地特殊要求进行抗体监测的病种。免疫抗体监测免疫学监测技术(二)免疫抗体监测的类型免疫抗体监测分为集中监测和日常监测。集中监测:指春防和秋防结束后,集中采集免疫21天以后的家畜和家禽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等国家强制性免疫的疾病的免疫抗体监测。日常监测:指除集中监测外,每个月进行的强制性免疫的动物疫病和非强制性免疫的动物疫病的监测。免疫抗体监测免疫学监测技术(三)免疫抗体监测的程序(1)采血采血器材防护服、无粉乳胶手套、防护口罩、灭菌剪刀、镊子、手术刀、注射器、针头、记号笔、签字笔、空白标签纸、胶布、抗凝剂、75%酒精棉球、碘酊棉球、15ml的离心管、1.5mlEP管、冰袋、冷藏容器、消毒药品、血清采样单和调查表等。免疫抗体监测免疫学监测技术采血时间及方法:免疫注射后21天的动物方可采血。对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拔)毛,碘酊消毒,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采血方法推行生猪站立式或仰卧式前腔静脉、牛羊站立式颈静脉、禽类翅静脉采血,采血过程严格无菌操作。采血数量:单一病种抗体监测的每头(只)采集2~3ml全血,多病种抗体检测的每头(只)采集5~10ml全血。免疫抗体监测免疫学监测技术全血保存:采集好的全血转入盛血试管,斜面存放,室温凝固后直接放在盛有冰块的保温箱,送实验室。从全血采出到血清分离出的时间不超过10h。血清样品装于小瓶时应用铝盒盛放,盒内加填塞物避免小瓶晃动,若装于小塑料离心管中,则应置于塑料盒内。免疫抗体监测免疫学监测技术(2)血清分离与保存血清的分离、保存及运送:用作血清样品的血液中不加抗凝剂,血液在室温下静置2h~4h,待血液凝固,有血清析出时,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然后置4℃冰箱过夜,待大部分血清析出后取出血清,必要时经低速离心分离出血清。可因需要加入防腐剂。做病毒中和试验的血清避免使用化学防腐剂。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20℃以下保存,防止或减少反复冻融。贴详细标签。免疫抗体监测免疫学监测技术血清编号及采样单填写:采血时应按《动物血清采样单》的内容详细填写采样单,动物血清采样单一式三份,一份由被采样单位保存,一份由送检单位保存,一份由检测单位保存。免疫抗体监测免疫学监测技术动物血清采样单的内容:样品编号、动物种类、用途(种、蛋用)、日龄(月龄)、耳标号、免疫情况(如疫苗种类、生产厂家、产品批号、免疫剂量、免疫时间等)、动物健康状况、采集地点(乡镇、村、养殖场、屠宰场、市场、畜主等)、抽样比例、市场样品来源地、备注等。免疫抗体监测免疫学监测技术(3)抗体检测方法免疫抗体监测分类动物疫病种类执行标准检测方法国家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禽流感GB/T18936-2003血凝-血凝抑制试验(HA-HI)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P)新城疫GB16550-1996血凝-血凝抑制试验(HA-HI)口蹄疫GB/T18935-2003和NY/SY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