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湖南衡阳祁东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2月湖南衡阳祁东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2月湖南衡阳祁东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2月湖南衡阳祁东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2月湖南衡阳祁东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02月湖南衡阳祁东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10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和工艺,实际每天加工了120个,这样不仅提前3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40个。他们原计划加工(

)零件。A.1600个B.1800个C.2000个D.2200个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按原计划加工x天完成任务,则实际用时为(x-3)天。根据“还多加工了40个”,可得:100x=120(x-3)-40,解得x=20,故原计划加工100×20=2000(个)零件。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第二步,如果工作天数与原计划相同,则比原来多加工40+120×3=400(个),实际工作中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120-100=20(个),故原计划工作天数为400÷20=20(天),原计划加工零件总数为20×100=2000(个)。因此,选择C选项。2.说起社会公正,最多人的答案是要机会平等。说起机会平等,人们脑海浮现的,往往是竞技场上的起跑线。只要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就是公平的,因此最后跑出来的结果无论是什么,那也是公正的。问题是:到底要满足什么条件,我们才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更进一步,当我们用起跑线这一比喻来思考正义问题时,背后有着怎样的道德想象?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A.只有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才能实现机会平等B.机会平等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同一起跑线上C.机会平等是努力确保起点公平,容许竞争者自由发挥D.所谓起点公平是要抹平竞争者的所有差别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前两句对大多数人的看法进行了总结:机会平等就是起点公平,可得出A和C,D为无中生有,首先排除;最后一句提出了问题,对前面的看法提出了疑问,可知作者认为机会平等,不仅仅是起点公平,B表述最为准确,排除A、C。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多数人的观点:“只要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结果就是公平的”,然后提问题:站在相同起跑线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用起跑线思考公平正义问题背后有什么道德现象?文段是“分—总”结构,从人们脑海里的观点,引出作者的问题。重点在于最后的问题,从作者的疑问可以看出作者对“机会平等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个说法是不太认同的。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社会公正就是机会平等,机会平等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线”这一观点的质疑,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转折结构,“问题是”之后是作者的观点。文段先提出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只要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就是公平的。然后以“问题是……”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两个问句的提出表明作者认为机会平等,不能只停留在同一起跑线上。A项表述与作者的观点一致,当选。B、C项是大多数人的观点,不是作者的观点。D项文段没有提及。故本题选A。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相似,元素排列组合次序不同,优先考虑样式类遍历。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整体来看,圆形、正方形、空白这三种元素均在扇面1、扇面2、扇面3位置出现过。第二段应用规律:“×”、小圆圈、空白也应均在第1层、第2层、第3层中出现过,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4.“本质性诗人”大致有两种出路:其一是像陶渊明那样从急流中退出,在山水间________自己的灵魂。尽管现实中并不存在桃花源,但________在内心一隅还是可能的。其二是原地不动,像屈原那样与污浊的世界对抗。这注定了他与世界的________是持续的、难以调和的。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寻找退隐冲突B.放逐蜷缩矛盾C.抚慰潜藏距离D.寄托固守隔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根据“对抗”“难以调和”等提示信息,明确第三空词语含义,排除C、D。第二步,辨析A、B两项第二空,通过比较词语的形象色彩,选择与文段最契合的一项。前两空不好排除,可从第三空入手。第三空,由“与污浊的世界对抗”“难以调和的”可知,屈原与世界是有剧烈的“冲突”“矛盾”的,排除C、D。第二空,与“蜷缩”相比,“退隐”与“从急流中退出”对应更恰当,也更符合陶渊明隐士的身份。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从急流中退出,在山水间________自己的灵魂”可知,该空与“自己的灵魂”搭配。B项“放逐”指流放,“流放自己的灵魂”搭配不当,排除B项。第二步,再从第三空切入。根据“像屈原那样与污浊的世界对抗”可知,所填词要与“对抗”语义相近。A项“冲突”指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符合语境。C项“距离”侧重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D项“隔阂”指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两者均与“对抗”无关,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退隐在内心一隅”搭配恰当,同时照应“从急流中退出”,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

本题可以通过第三空入手,根据后文“持续的、难以调和的”,AB项保留,C项“距离”指长度,D项“隔阂”即阻隔,障碍,距离,二者无法与“调和”搭配,排除;第二空根据前文“陶渊明从急流中退出”和陶渊明构成对应,且体现主动“退出”之意,对应A项退隐。B项蜷缩,表达“蜷曲而收缩”,一般放在消极语境,和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A。5.贾女士:我支持日达公司雇员的投诉。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年薪还不到10000元。陈先生:如果说工资是主要原因的话,我很难认同你的态度。据我了解,日达公司雇员的平均年薪超过15000元。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陈先生和贾女土意见分歧的焦点?

A.日达公司雇员是否都参与了投诉

B.大多数日达公司雇员的年薪是否不到10000元

C.日达公司雇员的工资待遇是否不公正

D.工资待遇是否为日达公司雇员投诉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两位并没有讨论日达公司雇员是否都参与了投诉,该项与题干的话题不一致,排除;

B项:该项指出“日达公司大多数员工的薪资待遇”,但两位讨论的是员工的薪资待遇是否公正,而非待遇具体是多少,话题不一致,排除;

C项,两位讨论的内容是通过员工的工资数目来看待员工是否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该项内容与题干内容一致,可以推出;

D项,题干中未涉及“日达公司雇员投诉的主要原因”,话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6.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需求使得塑料产量呈指数级翻倍。到了今天,即使已经意识到塑料无孔不入,人类依然对其无限依赖。目前,世界范围内每年消耗5000亿个塑料袋,每分钟有100万个塑料瓶的销量……研究显示,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涌入海洋,其中体积大的最终会分解为微粒。而人们一度认为无比纯净的海冰中,已有数以万亿计的塑料微粒——每立方米海冰含240个塑料微粒,这一密度约是大太平洋垃圾漂浮带塑料微粒的2000倍。分析认为,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复杂,而因海冰消融释放出的塑料微粒,将轻易“攻占”深水区域,被海洋中的滤食性动物吃掉,存留在它们体内,再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A.海洋塑料垃圾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B.塑料微粒将在整个食物链中不断循环C.北冰洋的塑料垃圾数量超过人们的认知D.海洋垃圾问题需要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指出人类对塑料的需求和依赖性很大。第三句通过列举数据说明人类对塑料产品的消耗确实很大。接着引出文段的主旨句,说明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进入海洋,体积较大的塑料分解为塑料微粒。后文通过纯净的海水中也有很多的塑料微粒以及北冰洋塑料微粒的存在对此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分段为“分—总—分”结构,强调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进入海洋,产生大量的海洋塑料垃圾并产生严重的环境危害。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首先说明人类对塑料产品的依赖性,然后通过分析塑料产品的消耗、排放、等方面,来论述其对海洋和海冰造成的塑料微粒污染问题,最后通过塑料微粒进一步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所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对应A项。B项,缺少主题词“海洋塑料垃圾”,并且将“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偷换为“在整个食物链中不断循环”,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论述“北冰洋”中塑料垃圾的数量,而是论述“海冰”中的塑料微粒超出人们认为“无比纯净”的认知,排除;D项,扩大概念,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海洋塑料微粒”所引起的污染问题,不是“海洋垃圾问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塑料垃圾充斥着我们的天空与海洋——人民网》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阅读文段并分析结构,文段通过塑料微粒的数量、分布以及对生物的影响说明海洋塑料垃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文段首先指出人类对塑料产品依赖严重,然后说明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涌入海洋,最后说明塑料垃圾被分解成巨量微粒,污染了海洋环境,且会存留在滤食性动物体内,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说明海洋塑料垃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对应A。B项偷换概念,文段提及的是“塑料微粒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而非“不断循环”,排除。C项无中生有,文段只提及“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复杂”,其“塑料垃圾数量”无从得知,排除。D项扩大概念,文段论述的是“海洋塑料垃圾”而非“海洋垃圾”,排除。故本题选A。7.心理学家考察了450位中年男性和女性,他们中有白领阶层,也有蓝领阶层;有技能判断型人群,也有决策制定型人群。结果发现,那些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员工更胖。研究者认为,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如果你的职位幸运地得到晋升,你将发现不仅是薪水变多,自己的腰围也在变粗,并伴随着体重上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A.每晋升一个工作等级,技能判断型人群的腰围平均会减少0.5厘米B.比较而言,身居要职的高管人士更难抽出时间投入锻炼以缩小腰围C.比较而言,技能判断型人群腰围较小,决策制定型人群腰围较大D.每晋升一个工作等级,决策制定型人群的腰围平均会增大0.28厘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点为“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使得他们的腰围变粗、体重上升”,其余内容为论据,要削弱结论,可以从饮食习惯的改变并不是身居要职的高管腰围变粗的原因入手。题干论据: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员工更胖。题干结论: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使得他们的腰围变粗、体重上升。A项,指出随着工作等级的晋升,技能判断型人群的腰围会减少,而题干论述的是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的腰围,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B项,指出身居要职的高管人士腰围变粗的原因是更难抽出时间投入锻炼,而不是饮食习惯的改变,属于另有他因,可以质疑题干结论。C项,指出技能判断型人群腰围较小,决策制定型人群腰围较大,而题干比较的是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的腰围和一般员工的腰围,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D项,指出随着工作等级的晋升,决策制定型人群的腰围会增大,而题干论述的是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的腰围,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那些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员工更胖。论据: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比较的是“技能判断型人群”和“决策制定型人群”腰围的大小,而论点讨论的是“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和“一般员工”腰围的大小,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否定论据。该项指出身居要职的高管人士之所以更胖,是因为更难抽出时间锻炼,而不是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具有削弱作用。C项:不明确项。该项以“技能判断型人群”为例,说明晋升一个工作等级,腰围会变小,但是“技能判断型人群”并不是需要做出“决策”的人群,不具有加强及削弱作用,排除。D项:增加论据。该项以“决策制定型人群”为例,说明晋升一个工作等级,腰围会变大,具有加强作用,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如果你的职位幸运地得到晋升,你将发现不仅是薪水变多,自己的腰围也在变粗,伴随着体重上升。论据:心理学家考察了450位中年男性和女性,他们中有白领阶层,也有蓝领阶层;有技术判断性人群,也有决策判断性人群,结果发现,那些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一般职员更胖。本题的论据是做了一个研究,论点是研究之后的结果,并且以因果的方式呈现,所以可以考虑他因削弱和因果倒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比较技术判断型人和决策制定型人的腰围大小,和题干压力大饮食习惯变化导致腰围增加的论点没有关系,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项:高管难抽出时间锻练无法减少腰围,论点是高管因为压力大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导致腰围增加,而选项说明腰围变化的原因在于是否进行锻练,属于他因削弱,当选;C项:技术判断型人群平均腰围随着晋升减少,题干说的是高管,而职级晋升不一定就是高管,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D项:决策制定型人群平均腰围随着晋升增加,题干说的是高管,而职级晋升不一定就是高管,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8.微信一开始就嵌入了传媒属性,无论是社交用户还是媒体内容用户,都很青睐微信。不过,微博与微信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差异,比如前者强调公开,后者侧重私密;前者突出内容制造,后者倾向内容传播;前者重心在社交,后者重心在媒体。于是,避免与微信正面交锋并谋求错位发展,构成了微博的战略主动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微博的A.销售渠道B.发展策略C.市场效应D.应用前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微信”这一话题进行论述,接着通过“不过”进行转折,引出“微博”这一话题,着重论述微博和微信有差异。接下来进行举例论证,最后通过“于是”得出结论,论述微博为了不和微信正面交锋,从而形成了如今的一个发展方向,即重在说明微博的发展策略。对应B项。A、C、D三项,“销售渠道”、“市场效应”、“应用前景”,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微博为什么那样能搏》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说微信有传媒属性,备受青睐,第二句通过转折关系指出“微博与微信有差异”然后举例说明,最后通过“于是”总结上文,得出结论,即避免与微信正面交锋并错位发展是微博的战略主动脉。文段重点是最后一句,指出微博的发展策略。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理解。文段是分总结构,尾句得出的结论是文段重点,结合选项内容,找到能准确概括结论的一项即可。文段首先指出,微信的传媒属性使其深受欢迎,然后列举微博和微信的显著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微博想要得到发展,战略主动脉是避免与微信正面交锋并谋求错位发展。由此可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微博的发展策略。A、B、C三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本题选D。9.黄河特殊的水沙条件和河口海洋动力条件,使河口河道呈现出(

)、改道的规律性。A.淤积B.延伸C.游荡D.摆动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第二步,黄河入海流路是不断变迁的。黄河入海流路呈现出不断变迁的特点,是由黄河的水沙条件和河口海洋动力条件所决定的。黄河每年有巨量的泥沙进入河口,而渤海海洋动力相对较弱,不能将进入口门的泥沙输送到外海,绝大部分泥沙沉积在河口及浅海水域,河口海岸不断地淤积延伸,意味着河口基准面相对升高,使尾闾河段河床和水位相应升高。所以A项B项正确。淤积升高的过程不断加大尾闾河段自然悬河的程度。当淤积和悬河状态达到一定程度时,在来水来沙和潮汐的影响下,尾闾河段将发生改变入海口门部位的出汊摆动。所以D项正确。因此,选择ABD选项。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就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黄河入海口的淤积—延伸—摆动,入海流路相应改道变迁。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后经清水沟淤积塑造的新河道,利津以下为黄河河口段,是一个弱潮陆相河口。10.联觉指的是一种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发生,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联觉的是(

)。A.秀色可餐B.触景生情C.望梅止渴D.望文生义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联觉的定义要点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表现。A、B、C三项均是由视觉引起了另外的感觉,符合定义;D项望文生义是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相互作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色”和“餐”涉及“视觉”和“味觉”两种感觉,属于“感觉相互作用”,符合定义;B项:“景”和“情”涉及“视觉”和“情感”两种感觉,属于“感觉相互作用”,符合定义;C项:“梅”和“渴”涉及“视觉”和“干渴之感”两种感觉,属于“感觉相互作用”,符合定义;D项:是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不属于“感觉相互作用”,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11.

甲、乙两人同时从图书馆走向教室,甲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跑步;乙一半时间步行,一半时间跑步,若两人步行、跑步的速度均相同,则:

A.甲先到教室B.乙先到教室C.甲和乙同时到教室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第一点说明甲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跑步,第二点说明乙一半时间步行,一半时间跑步,第三点说明两人步行、跑步的速度均相同。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跑步比走路快,乙用一半的时间跑步,则跑步经过的路程占总路程的一半以上。图书馆到教室的总路程是一定的,甲一半的路程跑步,而乙一半以上的路程在跑步,因此乙用的时间较短,先到教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中已知甲将路程一分为二,乙将时间一分为二。而跑步肯定比走路快,乙用一半的时间跑步,则跑步经过的路程占总路程的一半以上。图书馆到教室的总路程是一定的,甲一半的路程跑步,而乙一半以上的路程在跑步,所以乙用的时间较短,先到教室。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需要运用数学运算的相关知识解题,需明确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运算关系。由于跑步的速度大于步行的速度,根据乙“一半时间步行,一半时间跑步”可知,乙跑步的路程更长,用时更短,因此乙先到教室。故本题选B。12.下面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力比火器时代军队战斗力高B.火器时代杀伤敌人的能量是人的体能的直接转化C.核武器战争没有胜利者D.机械化战争时代杀伤敌人主要靠机械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此题是细节判断题。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提到“由于其威力无比,敌对双方都使用核武器的真正意义上的核战争没有来临”一旦使用核武器将会造成敌对双方乃至整个人类的共同毁灭,所以“核武器战争没有胜利者”。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A项错误,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力比火器时代军队战斗力低;B项错误,文中第一段第三句话提到“火器时代杀伤敌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化学能”;D项错误,第一段第四句话提到“机械化战争时代,杀伤敌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机械能加化学能”,并非主要靠机械能。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材料第一段,依据人类武器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可知,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力比火器时代军队战斗力低,A项不符合原文,错误。B项对应第一段中“战争进入到火器时代,杀伤敌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化学能”,把“化学能”偷换为“体能”,属于偷换概念,错误。C项对应第一段最后“核武器以其巨大的核爆炸能杀伤敌人……人类一直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之中”,说明核武器对整个人类都有极大危害,符合原文,正确。D项对应第一段中“机械化战争时代,杀伤敌人的主要能量形式是机械能加化学能”,并不只是“机械能”,属于偷换概念,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13.天平对于(

)相当于(

)之于和平

A.公正松树

B.公平鸽子

C.公开橄榄

D.公允桂树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逐一带入选项。

A项:天平象征公平、公正、公允,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松树象征长寿、坚韧,与和平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天平象征公平、公正、公允,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鸽子象征和平,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天平象征公平、公正、公允,与公开无明显逻辑关系,橄榄象征和平,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前后逻辑不一致,排除;

D项:天平象征公平、公正、公允,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桂树象征团圆、和美、荣耀,与和平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4.有三个孩子分别叫婷婷(女)、笑笑(女)和强强。孩子的妈妈分别是孙梦甜、蒋英英和齐怀瑾。邻居张奶奶说:“冯一坤和蒋英英的孩子都参加了小学女子合唱团,周丹心的女儿不是笑笑,楚中天和齐怀瑾不是一家人。”

由此可以推断出下列是一家人的是:

A.周丹心、蒋英英和笑笑,楚中天、孙梦甜和婷婷

B.楚中天、孙梦甜和强强,冯一坤、齐怀瑾和笑笑

C.周丹心、齐怀瑾和笑笑,楚中天、蒋英英和强强

D.楚中天、齐怀瑾和笑笑,冯一坤、孙梦甜和强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题干信息确定,可用排除法解题。

根据条件“冯一坤和蒋英英的孩子都参加了小学女子合唱团”可知冯一坤和蒋英英的孩子都是女孩子,即不是强强,则可排除C项和D项。根据条件周丹心的女儿不是笑笑,则可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存在需要匹配的对象和信息,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题干,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确定,可用排除法解题。

根据条件“冯一坤和蒋英英的孩子都参加了小学女子合唱团”可知冯一坤和蒋英英的孩子都是女孩子,即不是强强,则可排除C项和D项。根据条件周丹心的女儿不是笑笑,则可排除A项。

因此,选择B选项。15.如果在某月份里,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各有5天,那么该月的1日是星期几?A.星期五B.星期六C.星期日D.星期一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第二步,每月至少28天,即每月至少4个完整周期,因此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至少各有4天。根据“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各有5天”可知,该月有31天,且这三天即为第五个周期的前三天。因此本月第一天应为周期的第一天,即星期五。因此,选择A选项。16.诺贝尔奖是世界性的最重要的科学奖励系统,获奖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下列学科不属于其包括的范畴的是:A.医学B.化学C.数学D.经济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因此,选择C选项。菲尔兹奖,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因诺贝尔奖未设置数学奖,菲尔兹奖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每人将获得1.5万加元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17.119×120的值是:A.14280B.14400C.14820D.1284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119×120=(120-1)×120=120×120-120=14400-120=14280。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用尾数法可知乘积末两位为80,只有A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18.英国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让两组志愿者分别玩益智游戏和观看关于跑车的纪录片,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室内自行车耐力测试。结果,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成员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然而,研究者却发现,两组志愿者的血压、耗氧量及心排血量之间并没有差异。由此可以推出:A.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的体能相同B.两组志愿者之间的体能素质十分相近C.脑力活动影响体力只是一种感觉偏差D.体力劳动可以激发脑力劳动者的潜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A项: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的体能具体是多少,二者是否相同,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无法得知,排除。B项:两组志愿者体能是否相近,题干中也没有提到,无法得知,排除。C项:由“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成员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然而,研究者却发现,两组志愿者的血压、耗氧量及心排血量之间并没有差异”可知,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实际消耗和第二组是相同的,由此可知,脑力活动影响体力只是一种感觉上的偏差,可以推出,当选。D项:题干中未提到激发潜能,无法推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题干细节信息:两组志愿者分别玩益智游戏和观看关于跑车的纪录片,并且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成员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但最终的结果表明两组志愿者的血压、耗氧量及心排血量之间并没有差异。A项,题干没有涉及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体能的比较,无法推出。B项,题干没有涉及两组志愿者的体能素质的比较,无法推出。C项,题干实验表明玩益智游戏的人比观看跑车纪录片的人更容易因觉得劳累放弃体力活动,但二者之间的身体状况没有差别,即体力本身没有差别。说明脑力活动影响体力只是一种错觉,即感觉偏差,可以推出。D项,题干没有涉及体力劳动可以激发脑力劳动者的潜能,无法推出。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中两组进行的活动不一致,并且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成员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但最终的结果表明两组志愿者的血压、耗氧量及心排血量之间并没有差异。说明脑力活动并不影响体力,只是人们的认知偏差,可以推出;B项:题干中没有提到两组志愿者之间的体能素质比较,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到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体能的比较,排除;D项:题干中没有提到体力劳动可以激发脑力劳动者的潜能,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9.80,35,5,-10,-10,(

)A.0B.5C.15D.3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两次差如图所示:观察发现二次差数列是常数数列,下一项为15,故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0-15=-15,所求项为-10-(-15)=5。因此,选择B选项。20.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铁、锰等的可溶性盐类的水。关于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或石英砂可以软化硬水B.用硬水洗衣服会增强洗涤效果C.硬水的pH值一般小于6D.井水、泉水一般都属于硬水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第二步,泉水、江水、河水、湖水和井水等均为硬水,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由此可知,“井水、泉水一般都属于硬水”表述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A项: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结构吸附能力很强的炭,可以吸收某些有害气体、色素、细菌和毒素,但对软化水没有作用。因为硬水主要含有钙、镁离子,不能被活性炭吸附。石英砂是二氧化硅,是一种很稳定的氧化物,不能参与水中矿物质的化学反应,也无吸附性能,所以不能对水进行软化。A项错误。B项:硬水里的钙、镁、铁、锰等成分会和肥皂产生不溶性的沉淀,降低洗涤效果,用硬水洗衣物易使纺织物纤维变硬发脆而损坏。因此,“用硬水洗衣服会增强洗涤效果”表述错误。B项错误。C项:PH值的范围为0-14,pH=7为中性,pH<7为酸性水,pH>7为碱性水。而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的含量,即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硬水和软水的pH值通常都是大于6的,“硬水的pH值一般小于6”表述错误。C项错误。21.某市共有5个县,其位置如图所示,现用红、黄、绿、蓝4种颜色给地图上色,要求任意相邻的两个县的颜色不同,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上色方法?A.32B.64C.96D.144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第二步,从相邻最少的入手,所以先涂E,4种颜色选一种,有(种)涂法;再涂与E相邻的B、D,用除去涂E的颜色、剩余的3种颜色中的两种颜色涂,有(种)涂法;再涂与B、D都相邻的A,除去涂B、D的两种颜色、用剩余的2种颜色中的一种,有(种)涂法;最后涂C,除去涂A、D的两种颜色、用剩余的2种颜色中的一种,有(种)涂法。分步用乘法,总共有4×6×2×2=96(种)。(或先涂C,则顺序为:C→A、D→B→E,计算是一样的)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第二步,第一种情况,A、E颜色相同:①B、C颜色相同,则有(种)涂法;②B、C颜色不同,则有(种);第二种情况,A、E颜色不同:①B、C颜色相同,则有(种);②B、C颜色不同,因为A与B、D、C都相邻,则其颜色一定不相同,E与B、D相邻,与C不相邻,则E与B、D不相同,与C可以相同,又因为B、C颜色不相同,则E一定与C相同,则有(种)。分类用加法,总共有24+24+24+24=96(种)。因此,选择C选项。22.甲、乙两人从湖边某处同时出发,沿两条环湖路各自匀速行走。甲恰好用2小时回到出发点,比乙晚到20分钟,多走了2800米。若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0米,则甲行走的速度是:

A.4.2千米/时

B.4.5千米/时

C.4.8千米/时

D.5.4千米/时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分别给出甲、乙两人每分钟的速度差、走完全程的路程差和时间差,可直接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另外,可分析甲比乙多走的2800米。这段距离包括乙环湖一周所用时间内甲比乙多走的路程,以及甲比乙晚到的时间内甲所走的路程。利用题干给出的条件,可计算甲行走的速度。

已知甲、乙同时出发,甲环湖一周所用时间为60×2=120分钟,比乙晚到20分钟,则乙环湖一周所用时间为120-20=100分钟。

方法一,设甲行走的速度为x米/分,则乙行走的速度为(x-10)米/分。甲走了120x米,乙走了[100×(x-10)]米,甲比乙多走了2800米,则120x-100×(x-10)=2800,解得x

=90。则甲行走的速度为90米/分,即5.4千米/时。故本题选D。

方法二,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0米,当乙回到出发点时,甲比乙多走了100×10=1000米。甲回到出发点时,一共比乙多走了2800米,因此在甲比乙晚到的20分钟内,甲走的路程为2800-1000=1800米,则甲行走的速度为1800÷20=90米/分,即5.4千米/时。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设甲的速度为米/分钟,则乙的速度为()米/分钟,根据题意“甲恰好用2小时回到出发点,比乙晚到20分钟,多走了2800米”,可得甲用时120分钟,乙用时分钟,则,解得米/分钟,即5.4千米/小时。

故正确答案为D。23.近来,多家情商教育机构针对不同年龄段推出相应套餐,“情商班”火爆家长圈,情商是控制和驾驭情绪的能力,对人的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很多人的心里,情商的内涵已经被异化,最早的情商概念,和如今流行的情商观念大相径庭。许多人对情商的理解,是圆滑世故、阿谀奉承的另一种说法。实际上,情商的核心既是对自身情绪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也包括与人交往、融入集体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孩子能否培养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培养。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A.情商补习应当引起家长高度关注B.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身体力行C.家长要理性地看待情商培训班D.需要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以“情商教育机构的火爆”为背景引出许多人对情商的误解,转折之后提出了情商需要的两种能力,最后话题落在“任何情商培训都取代不了家长对孩子的情商培养”。故下文应该围绕家长对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第二步,对比选项。B选项符合上下文语境。A项和C项和文段最后的话题不一致,文段最后话题应为“家长的做法”而非“情商补习班”。D项“需要培养家长的情商”文段没有任何提及。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内容的推断。解答本题需要重点关注尾句,尾句给出了一个结论,即孩子能否培养好情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培养。下文应围绕此结论展开进一步的论述,即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B项与此表述一致。文段首先由“情商班”火爆家长圈的现象引出情商的重要作用;接着指出最早的情商概念和如今流行的情商观念存在很大差别;最后以“实际上”引出情商的核心,并指出情商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实践任何情商培训都无法取代,而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起着决定作用。根据行文逻辑,下文所论述的内容应承接尾句内容,具体说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对应B项。A项,“理性地看待情商培训班”文段已经提及,不应出现在下文,排除。C项,由“‘情商班’火爆家长圈”可知,家长对于情商补习已经高度关注,下文不应继续论述这一话题,排除。D项,文段强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情商培养很重要,“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与文段内容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尾句提到孩子能否培养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不能过分依赖培训班,故接下来最有可能详细介绍家长面对情商培训班的态度,对应C项。A项,与文意相悖,文段之前提到自身情绪的认识和控制能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并非是靠补习,排除;B项,“家庭教育”表述不准确,文中强调的是情商的培养,排除;D项,“培养和提高家长的情商”并非尾句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情商班”火爆家长圈不如家长先负起责任》24.语文世界如镜鉴:审视别人也在拷问自己。圣母院的钟声敲碎了伪善的面具,零丁洋里的叹息唤醒了民族的勇气。________秋风,________易水,壮士悲吟满腔抱负,涛涛乌江,________佳人,英雄奏响末路穷歌。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萧萧泠泠婷婷B.溶溶凄凄款款C.幽幽粼粼翩翩D.簌簌凛凛楚楚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根据文段内容可初步判定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通过词义辨析排除与“秋风”搭配不当的B、C两项。第三步,辨析A、D两项第二空词语含义,排除与“易水”语境不相符的一项。第四步,验证第三空,确定答案。第一空,“溶溶”指宽广的样子或河水流动的样子;“幽幽”指声音、光线等微弱、深远。两词均不能与“秋风”搭配,排除B、C。第二空,用易水衬托壮士的满腔抱负,有悲壮之感。“泠泠”形容清脆激越的声音,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A。第三空,“楚楚佳人”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所填词语与“秋风”搭配,B项“溶溶”指水缓缓流动的样子;C项“幽幽”指声音、光线等微弱、深远。二者均不能与“秋风”搭配,排除B项和C项。A项“萧萧”可以指马鸣声,风声,草木摇落声等;D项“簌簌”指风吹物体等的声音。二者可以与“秋风”搭配,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所填词语与“易水”搭配,且根据后文“壮士悲吟”“陌路穷歌”等可知,该空所填词语感情色彩偏于消极。A项“泠泠”形容水流的声音,美丽悦耳,感情倾向偏积极,排除A项。D项“凛凛”指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感情倾向偏消极,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第三空所填词语与“佳人”搭配,“楚楚”既形容女子容貌好,又有忧戚、凄苦之意,也符合前文“壮士悲吟”的意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形容“秋风”,A项“萧萧”形容马叫声、风雨声等,D项“簌簌”指风吹物体等的声音,均与“秋风”搭配正确;B项“溶溶”指宽广的样子或河水流动的声音,C项“幽幽”形容声音、光线等微弱、深远,两者均不能搭配秋风,故排除B、C两项。第二空,形容“易水”,且根据文段中“壮士悲吟”、“末路穷歌”等表述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感情色彩偏消极。“泠泠”常用来形容小河发出的美丽悦耳的声音,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项。D项“凛凛”指的是刺骨,寒冷的样子,凛凛易水意在表明寒冷的水十分刺骨,体现出一种悲凉之感,对应后文“壮士悲吟满腔抱负”符合语境,基本锁定D项。第三空,代入验证,“楚楚”既形容女子容貌好,又有忧戚、凄苦的意思,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智慧洞悉百态笔触拷问灵魂--我的语文情结》25.(

)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型中,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信息具有完全性。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A项正确,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中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信息具有完全性。如菜市场中蔬菜商品、农产品。B项错误,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如肥皂、洗发水、毛巾、服装、布匹等日用品市场。C项错误,寡头垄断市场,厂商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如中石油和中石化。D项错误,完全垄断市场指在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供给者和众多需求者的市场结构。如军火等。故正确答案为A。26.白细胞只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不具有活跃的移动能力。(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白细胞是一类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故表述错误。27.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当,到了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热岛效应。下列有关热岛效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增加的车辆与住户的空调加剧了热岛效应B.热岛效应只会在大城市出现,中小城市不会出现这种情况C.出现热岛效应的地方,温度比周围郊区一般要高两三度甚至三五度D.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通风与气流不畅是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运用热岛效应相关地理知识。城市化导致的其它现象如干岛效应、湿岛效应、混浊岛效应和雨岛效应等也是常考内容,这些地理效应的定义、影响、形成原因、以及防止措施等需要考生多加关注。A、C、D三项错误。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城区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中心的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达6℃以上。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条件有:(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这些材料热容量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3)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4)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和温室气体,它们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致使城市大气产生温室效应。B项正确。中小城市只要存在上述条件也可以产生热岛效应。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热岛效应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热岛效应是人为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从而引起城市局部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这是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并非大城市独有,在人口聚集的中小城市也会出现热岛效应。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面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而热岛效应不只在大城市会出现,小城市也会有这种情况。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28.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析图形的特征。每个图形均由直线曲线构成,考查直线曲线的静态位置关系,三个图形分别存在直线与曲线相交、相离、相切的关系。只有C项存在相切。故正确答案为C。29.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A.领导和监督B.领导C.指导D.监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因此,选择B选项。30.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一些国家应用现有卫星信息开展各方面研究,并初步显示出地震活动与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相关联。20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人类探索地球、了解其内部结构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并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B.目前的地震预测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C.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D.目前的地震预测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分别论述了两个时期在地震预测方面取得的进展,概括两个时期的共同点,结合选项选择答案。文段先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接着说,20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震预测研究的推动。A项表述与此相符。B、C、D三项均为提及“科学技术”,均排除。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论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开拓了新领域,说明了科技对地震预测的作用。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第三句论述了上世纪后期,重大地球科学计划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同样说明了科技对地震预测的作用。文段是“分—分”结构,需要全面概括,说的是科技对地震预测的积极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A选项是对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的结构。首句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随后通过地震活动的区域性关联这一研究结果,以及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取得的进展,对首句观点展开具体解释说明。故首句为中心句,同义替换为A项。B、D两项:B项“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以及D项“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在文段中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对应文段解释说明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且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1.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据统计,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和脑猝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年龄,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老年性痴呆有时会突然发病B.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C.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D.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将不断上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有时会突然发病”与原文“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不符。B项,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在文段没有提及。C项,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问题文段也没有提及。D项,由“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可知,表述正确。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痴呆)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与原文内容相悖。B项“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和C项“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均未在文段中提及,故说法错误。D项,结合文段中的“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和“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可知D项说法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对痴呆定义为“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与A项中“突然发病”相悖,排除A项;文段未提及痴呆发病率是否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排除B项;C项“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为无中生有,排除;文段尾句提到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痴呆的患病率又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故D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自首描述错误的是(

)。A.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B.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以自首论C.被抓捕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以自首论D.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D两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B项正确,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3.树根∶根雕∶工艺品A.纸张∶风筝∶春天B.黏土∶唐三彩∶古董C.消费∶借贷∶信用D.泥沙∶混凝土∶建筑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树根”是制作“根雕”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根雕”是“工艺品”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纸张”是制作“风筝”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风筝”与“春天”不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B项:“粘土”是制作“唐三彩”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唐三彩”是“古董”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消费”与“借贷”不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排除;D项:“泥沙”是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混凝土”是“建筑”材料的一种,而非“建筑”的一种,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4.或者小林考上了学术硕士,或者小芳没考上专业硕士。增加以下哪项条件,能推出小林考上了学术硕士?A.小青和小芳至少有一人未考上专业硕士B.小青和小林至少有一人未考上学术硕士C.小青和小芳都考上了专业硕士D.小青和小芳都未考上专业硕士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或者……或者……”,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小林考上了学术硕士或¬小芳考上专业硕士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该项翻译为:¬小青考上专业硕士或¬小芳考上专业硕士,“或关系”包含3种情况,无法推断是否“小芳考上了专业硕士”,进而无法判定小林的情况,排除;B项:该项翻译为:¬小青考上学术硕士或¬小林考上学术硕士,“或关系”包含3种情况,无法推断出小林的情况,排除;C项:该项翻译为:小青考上了专业硕士且小芳考上了专业硕士,根据“且关系”的特性“全真必真”,可知“小芳考上了专业硕士”。“小芳考上了专业硕士”是对①中“¬小芳考上专业硕士”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到:“小林考上了专业硕士”,可以推出;D项:该项翻译为:¬小青考上专业硕士且¬小芳考上专业硕士,根据“且关系”的特性“全真必真”,可知“¬小芳考上了专业硕士”,无法推断出小林的情况,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否定肯定式”:针对“或关系”而言,如果否定一支,则肯定另外一支。35.我国《刑法》规定,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A.十年B.十二年C.十三年D.十五年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故正确答案为C。36.药物:胶囊A.桌椅:桌面B.电脑:屏幕C.书本:封面D.物品:木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胶囊用来盛放药物。第二步:逐一判断其他选项。A项,桌面是桌椅的组成部分,排除;B项,屏幕是电脑的组成部分,排除;C项,封面也是书本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木箱用来盛放物品,和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7.好想法的产生,必须以发现一个好问题为前提,不像教师指定作业中的问题,科学研究中的好问题不是________的,而是在富有创造性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发现的,调研不只是简单地收集常规信息,而是以很强的________和行动力去探究常人想不到的问题。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现成好奇心B.既定责任感C.复杂事业心D.明确洞察力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词义较为简单,分析文意,排除与文意不符的词语。第三步,观察第二空选项可知,此处考查的是语境分析,根据语境确定答案。第一空,由“而是在富有创造性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发现的”可知,好问题不是已经摆在面前的,而需要发现的,“复杂”侧重多而杂,不合文意,排除C。第二空,调研是去探究常人想不到的问题,既是想不到的,应该需要的是“好奇心”而不是“责任感”“洞察力”。故本题选A。38.有20位运动员参加长跑,他们的参赛号码分别是1,2,3……,20,至少要从中选出多少个参赛号码,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个号码的差是13?A.14B.15C.16D.18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用公式法解题。第二步,根据“至少……保证……”可知本题为最不利构造问题,可根据固定步骤:答案=最不利值+1求解。本题的最不利情况为:两个参赛号码的差最大是12,即取1—13共13个数,最不利值为13;第三步,接下来无论如何取数,都能保证新选的参赛号码和已选的参赛号码差值为13。因此至少取参赛号码个数为:13+1=14(个)。因此,选择A选项。39.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观点:经济压力逐渐成为

年轻人结婚的主要因素。即便是有结婚意愿的年轻人,他们也常常因为置办房产、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等费用过高,面对婚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阻碍畏缩不前

B.妨害望而生畏

C.妨碍望而却步

D.阻止知难而退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分析文意可知,横线处表示经济压力已经成为年轻人不结婚的主要因素,A项“阻碍”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C项“妨碍”指干扰、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妨害”指有害于、阻碍,侧重的是损害的结果,语义程度过重,排除;D项“阻止”指使不能前进,使行动停止,侧重停止的意思,语义程度过重,排除。

第二空,根据“置办房产、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等费用过高”可知,有结婚意愿的年轻人也会被经济压力劝退,A项“畏缩不前”指因为害怕或有顾虑而退缩,可表达因顾虑高额费用而不敢结婚的意思,符合文意,当选。C项“望而却步”指远远望见了就害怕得后退,虽也能满足题意,但“望”与“面对”均有“看”之意,有语义重复嫌疑,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结合语境与选项可知,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是经济压力逐渐成为使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主要因素。A项“阻碍”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C项“妨碍”指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两者均符合语境。B项“妨害”指有害于;D项“阻止”指使不能前进,使停止行动。两者均语义过重,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所填词与“置办房产、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等费用过高”构成因果关系,表达“不敢结婚”之意。A项“畏缩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符合语境。C项“望而却步”指一看就往后退缩,与前面的“面对”重复,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

因此,选择A选项。40.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

、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B.坚忍不拔C.按部就班D.一丝不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横线处出现“、”,表示并列关系,所填成语应该和“日积月累”、“不断求知”构成近义词的关系,而后面两个成语一个强调一天天地不断积累,另一个强调不间断的求知,都含有连续、不停歇的学习的意思,即强调学习时间的连续性,故应填入A项的“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一直在学习。其他几个成语都没有连续学习的意思,均可排除。B项,“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C项,“按部就班”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即按部就班是中性词。D项,“一丝不苟”形容做什么事都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故正确答案为A。41.某班级三个班委在周一至周五轮流维持班级纪律,每周一维持班级纪律的班委要带领全班同学去参加升旗仪式。1月5日周二轮到小非维持班级纪律,则下一次小非带领全班同学去参加升旗仪式是在(

)。A.1月11日B.1月18日C.1月25日D.2月1日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列出1月小非维持纪律的时间表:可知小非会在1月18日星期一带领全班同学去参加升旗仪式。故正确答案为B。42.电视台对于(

),相当于(

)对于蚂蚁A.电台蟋蟀B.电视蚁巢C.媒介昆虫D.网络工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电台指是通过声音来传达信息的媒介,电视台是通过声音和图像来传达信息的媒介,两者是并列关系,蟋蟀与蚂蚁并列,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电视是接收电视台传播信息的工具,蚁巢是蚂蚁的居住场所,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电视台是一种媒介,蚂蚁是一种昆虫,都是种属关系,但词语顺序反了,排除;D项:电视台和网络都是传播媒介,两者是并列关系,工蚁是一种蚂蚁,两者是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3.一长方形纸板长为4cm,宽为3cm,将其折叠后,折痕为AF,如图所示,则阴影三角形的周长是:A.B.C.10cmD.8cm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第二步,根据折叠之后的图形可知AB=AE=3,而AB=EF=3,则△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则阴影三角形的周长为。因此,选择B选项。44.追求与放弃都是正常的生活态度,有所追求就应有所放弃。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开拓进取、成就事业,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________,而是一种________。在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A.淡漠

豁达B.无为

境界C.退却

智慧D.无奈

自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有价值的人生……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不是……而是……”可知,所填的两个词均是对“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的解释说明,且第一空与第二空为反向并列,所以第一空应体现“错误的不必要的放弃”这一含义,第二空对应“正确和必要的放弃”。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淡漠”指冷淡;B项“无为”指没有作为;D项“无奈”指无可奈何。三者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退却”指畏难后退、畏缩,符合文段强调的“放弃”的含义。第二空“正确必要的放弃”即聪明的选择,C项“智慧”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45.文学翻译,尤其是经典文学的翻译,是特别专业的事情,需要锲而不舍的_____、旁征博引的考证和_____的付出才能做好。可惜绝大多数读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对文学翻译有一种_____的傲慢与偏见。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追求长年累月理所当然B.追寻不离不弃自以为是C.求索持之以恒根深蒂固D.探求聚精会神前所未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搭配“付出”,A项“长年累月”指经过了很多年月,C项“持之以恒”指长久的坚持,均与“付出”搭配恰当,保留。B项“不离不弃”指永远在身边,不抛弃,不分离,D项“聚精会神”指精神高度集中,均与“付出”搭配不当,排除。第三空,与“傲慢与偏见”搭配,C项“根深蒂固”指基础深厚,不易动摇,形容傲慢与偏见的基础牢固,填入文段语意合适。A项“理所当然”指按照道理应该是这样,强调根据道理得出结论,与“傲慢与偏见”搭配不当,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求索”填入文中搭配恰当,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中的衣食住行》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语要搭配“付出”。B项“不离不弃”指永远在身边,不分离,不抛弃,一般用来形容感情。D项“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强调专注,二者均不能修饰“付出”,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横线处所填词语要与“傲慢与偏见”搭配。A项“理所当然”指按照道理应该是这样,强调根据道理得出结论,与“傲慢与偏见”搭配不当,排除A项。C项“根深蒂固”指基础深厚,不易动摇,置于此处形容傲慢与偏见的基础牢固,符合语境。第三步,验证第一空。“锲而不舍的的求索”搭配恰当。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均可,分辨难度大,可以选择从后两空入手,通过辨析词语的用法,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四个词语意思相近,可考虑从后两空入手。第二空所填词语用来形容“付出”的程度。“不离不弃”多指永远在身边、永不抛弃。“聚精会神”指集中注意力。二者均与“付出”搭配不当,排除B、D。第三空,“理所当然”指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根深蒂固”比喻基础很深,不容易动摇。此处意为某些人的傲慢和偏见是骨子里的,很顽固,“根深蒂固”填入更恰当,排除A。故本题选C。46.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最容易形成血栓的血管:A.上肢动脉B.毛细血管C.下肢静脉D.冠状动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血栓好发于血流速度较慢的下肢静脉,且易脱落形成血栓栓塞。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血栓分类:①白色血栓:发生于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室)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快的时期(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续性血栓的头部)。②混合血栓:静脉的延续性血栓的主要部分(体部),呈红色与白色条纹层层相间,即是混合性血栓。③红色血栓:发生在血流极度缓慢甚或停止之后,其形成过程与血管外凝血过程相同。因此,红色血栓见于混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后,往往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④透明血栓:这种血栓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7.上述公文是一篇(

)。A.通行文B.上行文C.下行文D.平行文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A项错误,无通行文这一文种。B项错误,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一般有请示、报告、意见等共三类。C项正确,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一般有命令、决议、决定、公报、通报、批复、公告、通告、通知、纪要、意见等共十一类。关于调整电价结构的通知属于下行文。D项错误,平行文: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主要是函,此外还有议案、公告、通告、通知、纪要、意见等共七类。故正确答案为C。48.(

)对于动物相当于(

)对于星座

A.理智幸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