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_第1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_第2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_第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_第4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33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琐屑(xiè)

栅栏(zhà)

黝黑(yòu)

触目伤怀(chù)B.妥帖(tiē)

晕倒(yūn)

哮喘病(chuǎn)

举箸提笔(zhuō)C.踌躇(chú)

颓唐(tū)

密匝匝(zā)

情郁于中(yù)D.簌簌(sù)

弥合(mí)

嫉妒(dù)

满院狼藉(jí)2.(2分)(2016九上·南昌期中)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B.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见风使舵,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C.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D.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3.(2分)(2013·威海)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问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B.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道路绿化问题,在集中开展园林绿化专项整治活动中得到了解决。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天天都是旅游日”的惠民休闲旅游政策。4.(2分)(2019·益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牢记使命”“青山绿水”“红色经典”“青春不老”分别是动宾、并列、偏正和主谓短语。B.“你明天和我去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小王。”这句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C.“邓稼先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两弹元勋’。”该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两弹元勋’”。D.“新时代的青年,要想更好地报效祖国,就须在品格、能力上下工夫。”这是假设复句。5.(2分)(2014·包头)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东晋

B.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唐代

C.丰子恺﹣﹣《竹影》﹣﹣现代

D.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英国

6.(6分)(2016·杭州模拟)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薄薄的书页间是千年文化的浓缩和积淀,浓浓的墨香中承载________着历史的厚重与古朴。感动书香,可以使迷蒙的人生豁然开lǎng________;寻觅智慧,能够令庸lù________的岁月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多少次明月zhà________起,红日初升,都那样自然纯净,毫不矫________饰,在似水的流年中,书香伴我们成长。蓦________然回首,我们已踏上中考征程。六月的考场,我们将用青春唱出嘹亮的歌。7.(9分)(2017八上·江都期中)默写。

(1)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2)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3)________,寒光照铁衣。(4)海内存知己,________。(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6)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7)烽火连三月,________。(8)《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国家命运和个人经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8.(8分)(2016八下·扬州期中)语文综合实践。(1)走进名著——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甲】酒力发作,焦躁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乙】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①【甲】【乙】描写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两个人物,请写出这两个人物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②请仿照示例,从上面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人,概述故事情节。示例:花和尚鲁智深状元桥下拳打镇关西。________。(2)走进专题——本学期,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初二年级想出一期以“爱鸟”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仿照示例,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写几句简短的话。示例: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生的。二、阅读理解(共4题;共63分)9.(10分)(2019七上·射阳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送友人(唐)薛涛水国蒹葭①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注】①蒹葭:芦苇。(1)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赏析“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的妙处。10.(10分)(2019九上·南海期末)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撤,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摩,故逐之。”(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①衣食所安________

②弗敢加也________

③既克,公问其故________(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录了齐、鲁两国的一场军事战争,重点不在叙述长勺之战的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列“论”战略、战术。B.文章详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战争取胜的原因是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时机等。C.文章将曹刿和鲁庄公对战争的见解进行对比,以鲁庄公的昏庸、专横来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D.文章前后照应紧密,如“肉食者部,未能远谋”与“公问其故”相照应、“故逐之与“遂逐齐师”相照应等。11.(22分)(2013·昭通)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冬眠动物的秘密武器韩吉辰①动物的冬眠非常奇妙,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冬眠的动物,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②加拿大山鼠冬眠长达半年,钻进地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呼吸几乎停止,脉搏也变得极为微弱,体温下降到仅有5摄氏度,简直像死去一样。松鼠睡得更死,把一只冬眠的松鼠从树洞中挖出,它的头好像折断一样,怎么摇都不会张开眼,用针也刺不醒,只有把它烘热才能动起来。刺猬冬眠的时候,简直连呼吸也停止了。③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动物冬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冬季环境温度的降低,天寒地冻需要散发大量的能量;二是冬季极度缺乏食物,动物生存受到威胁。一些动物在长期自然演变中,产生出一种适应性休眠状态,用以抵御冬季的低温。④生物学家发现,冬眠动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奇特的生理变化。心脏的跳动特别缓慢,肺的呼吸减慢,一次呼吸最长达10分钟……科学家们还发现,动物冬眠的时间差别很大,一般为3个多月,西伯利亚的旱獭和我国北方的刺猬,一次冬眠达200天,而黑貂却只有20多天的冬眠。⑤虽然人们至今仍在探索冬眠动物调节的机制,还远远没有揭开动物冬眠的深层秘密。不过,对动物冬眠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了。⑥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先用人工条件使黄鼠进入冬眠,抽取其血液,注入到其他欢蹦乱跳的黄鼠体中,这些黄鼠也马上进入了冬眠。实验还表明,已连续冬眠几周的动物血液,比刚进入冬眠的动物血液,其诱发冬眠的作用更强烈。科学家利用电脑、示踪原子、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发现:冬眠动物血液中存在三种奇异的微小颗粒,简称DADLE物质,都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被称为“冬眠素”,具有诱发动物冬眠的作用。⑦动物的冬眠现象促进了关于“睡眠”的研究。生物学家在研究普通动物的睡眠时做了一个试验:把一只狗或山羊累得筋疲力尽,长时间不让它睡觉,然后抽取一些血液或脑脊髓液,再注入其它的猫、狗体内,仅仅万分之一克,就能使后者沉睡几个小时。利用精密的分析方法,得知组成这种睡眠素的成分是一种胞壁肽,称作“S﹣因子”,其结构与“冬眠素”相似,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⑧睡眠素不同于安眠药,安眠药的副作用令人担忧,而“睡眠素”是在脑内生成的内源性化合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睡眠素”可以为无数失眠病人解除痛苦,还为医生找到一种新疗法:手术后给病人注射微量睡眠素,根据需要使病人熟睡几天或十几天,这时睡眠就是最好的镇静药物,病人一觉醒来,伤口已然愈合了。⑨目前,科学家正在加紧研究睡眠素结构,以便找到人工合成的方法,一旦揭开其中的奥秘,意义极其重大。(节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3期,有改动)(1)根据文章内容,解释题目中动物冬眠的“秘密武器”。(2)选文按照逻辑顺序,先列举动物冬眠的________,再依次介绍动物冬眠的原因、生理变化和科学家对睡眠现象研究________。(3)第③段中,将划线词语“对付”改为“应付”行吗?为什么?(4)第④段画线句列举出三个数据,有什么作用?(5)有人认为“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利弊两面,人类对睡眠素的研究也不例外。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12.(21分)阅读课文《范进中举》选段,完成下列各题。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1)选文除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范进进行了正面描写外,还对他进行了________描写。(2)用“‖”将本段分为五层,并概括层意。(每层层意不超过6个字)第一层: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第三层:________第四层:________第五层:________(3)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中,贯串始终的动作是________,表情是________。(4)品析范进言语中的“噫!好了!我中了!”(5)造成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现实评价一下现在的中考与高考制度。三、作文(共1题;共5分)13.(5分)“明媚”原来形容景物鲜明可爱。生活中同样也会有令我们内心明媚的时刻:深夜苦读,父母端来一杯热乎的牛奶时,考试失利,老师投来一束鼓励的目光时,身处困境,别人给予一份热心的帮助时……结合自身生活,请以“明媚的时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33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