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牵引电机......................................错误!未定义书签。1.牵引电动机检修工艺(试行)......................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辅助机组......................................错误!未定义书签。1.牵引通风机组检修工艺(试行)....................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变压器及互感器................................错误!未定义书签。1.主变压器检修工艺(试行)........................错误!未定义书签。2.高压电压互感器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3.高压电流互感器检修工艺(试行)..................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变流器部分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五高压部分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1、35KSDP1高压接地开关及绝缘子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2、高压隔离开关部分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3、22CBDP1真空断路器部分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4、YH10WT-42/105避雷器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5.受电弓检修工艺(试行)..........................错误!未定义书签。2.受电弓ADD阀检修工艺(试行)....................错误!未定义书签。6高压电器柜......................................错误!未定义书签。六低压电器部分工艺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七、网络控制系统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1.中央控制单元(CCU、MIO、司机室CIO)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八、电线路及仪表..................................错误!未定义书签。1.车顶导电杆.....................................错误!未定义书签。2.高压电缆总成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3.仪表...........................................错误!未定义书签。4.主辅控电气线路.................................错误!未定义书签。5.插头、插座及端子排.............................错误!未定义书签。九、车体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1.车体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2.司机室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3.卫生间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4.车钩及缓冲装置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5.车体附属部件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十、转向架........................................错误!未定义书签。1.构架及附件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2.轮对及轴箱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3.驱动装置、牵引装置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4.悬挂装置、基础制动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空气及制动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1.主、辅压缩机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2.空气干燥器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3.制动机系统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4.风缸及空气管路系统检修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牵引电机1.牵引电动机检修工艺(试行)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JD160A型牵引电动机的C4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检修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比及验收2引用标准《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3主要材料O型圈(240×5;285×3;17×3;33×5;160×3)4主要设备及工具耐压机、点温计、振动测试仪5参数表持续功率额定电压(基波)额定电流(基波)额定转速A1720r/min最大转速额定频率3452r/min额定转矩6802Nm起动转矩9717Nm最大电流814A恒功范围1720r/min~3452r/min绝缘等级冷却方式强迫风冷传动方式单侧斜齿轮悬挂方式滚动抱轴6限度表序检测内容标准值禁用值号1相电阻冷态电阻测量(20℃)±5%Ω2冷态绕组对地绝缘≥100MΩ3振动值测试(横向、垂向和轴向)≤2.3mm/s转速>3700r/min时4转子残余不平衡量≤6g56转轴锥面接触面~0.13mm(新轴承)~0.156mm(旧轴承)7工艺过程清洁7.1.1用高压风将牵引电动机表面、通风道及接线盒内部吹干净。7.1.2用水和毛刷将电动机表面的油泥和灰尘清除,露出本色。 (注意:清洗过程中禁止用水冲洗电动机内部)。7.1.3清洁磁性螺栓。外观检查7.2.1检查电机出线,引出线夹及铭牌,连接无松动、表面良好无破损。7.2.2检查机座、端盖无裂纹、损伤,悬挂部分无裂纹。7.2.3检查电机下部排水孔通畅。7.2.4各紧固件状态及其防松标记状态良好。7.2.6外观检查两端轴承附近区域不许有漏油。7.2.7用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地面专家诊断分析中,轴承不许有异常。7.2.8按照维保手册要求补充油脂。补脂时,检查油嘴不许有松动及破损,7.2.9轴承密封结构外部以及邻近部件不许有积油或大片油渍。不许有破损。端盖上的网罩板不许有裂纹。.11传动端外封环不许有窜出或变色。7.2.3接线盒检查7.2.3.1检查接线盒盖板,接线盒盖板密封良好无损坏。7.2.3.2拆开接线盒盖,检查内部接线是否有放电、灼伤现象。7.2.3.3检查接线柱有无损坏。7.2.4电机检测7.2.4.1测量定子绕组间及对地绝缘电阻电源,测量绝缘电阻。绕组热态绝缘电阻大于1.8MΩ,冷态大于18MΩ,一般情况测量应大于100MΩ.绝缘电阻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耐压试验。 b、TY检测仪测量时,电压4800V,电流泄露量≦200uA。7.2.4.2测量温度传感器对电机机壳绝缘电阻MΩb、用250V数显欧姆测量速度传感器对机壳的电阻,标准值>10MΩ7.2.4.3测量各项绕组直流电阻:用TZ机分别测量U-V、V-W、W-V的绕组阻抗。标准值±5%Ω(20℃,相电阻)(注意:换算到相当于20℃的阻抗值计算公式为:R20=R×(235+20)/(235+T))7.2.5.1电机进行动态试验,用JK11430分析电机轴承动态诊断值,温度变化等情况,符合规定技术要求。8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汽油、酒精等易燃品应存放到指定位置。工作场地保持清洁,严禁烟火。轴承润滑脂存放及使用时应保持清洁。轴承装配时不可直接敲击其配合使用天车、助理机械手等吊运作业应遵守各类吊装安全规章,确保安全。耐压、通电试验时,应作到呼唤应答,防止意外发生。二.辅助机组1.牵引通风机组检修工艺(试行)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牵引通风机组C4修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修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比及验收的2引用标准《HXD3C机车检修维护保养手册》3主要材料汽油、棉丝、密封胶、轴承润滑脂、平衡块、止动垫圈。4主要设备及工具扭矩扳手、直流电阻测量仪、一字起子、叶轮拉拔工装、叶轮压入工装、塞尺、卡簧钳、轴承拔出器、动平衡试验台、自冷风扇拔出器、烘箱、内径千分表、风机综合性能试验台5限度表(单位mm,特殊注明除外)引线、联线截面缺损禁用电机绝缘电阻值(500V兆欧表):定子绕组对地(MΩ)接线板接线柱间及对地(M轴配合面拉伤面积轴径拉伤深度/轴径0轴伸部分中点处的圆周跳≤动量2~6风叶与风筒间隙(mm2~6定子电阻(Ω)转子动平衡量≤1~8×(1±4%)Ω(150℃)0.4g测量定子绕组三相冷态直流电阻,其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许超过±4%差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螺栓推荐力矩值详细处所螺栓型号力矩(个)牵引风机接地线螺栓牵引风机电机前端盖固定螺栓牵引风机电机后端盖固定螺栓牵引风机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螺栓牵引风机电机固定螺栓牵引风机三相接线螺母牵引风机接线盒接地螺栓工艺过程14468332M6×15mmM10×30mmM10×40mmM8×60mmM10×40mmM8M8M6×15mm6.1.1解体前的检查、试验:6.1.1.1检查风机外观状态良好,叶轮无裂纹、无松旷,各接线状态良好。6.1.1.2解体前将风机吊装至风机综合试验台,在额定工况下运转10min,测量风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值及风机振动值,并做好相关记录。6.1.1.3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对地须不小于10MΩ,并作记录。6.1.1.4风机各部解体之前需做好部件标识,最大能力保证原拆原装。6.1.2风筒接线盒的拆卸6.1.2.1用M10开口扳手将4个接线盒盖子螺栓拆下,取下盖子;拆除风筒6.1.2.2拆除接线盒内接线套管固定螺帽并清除密封胶。用M10开口扳手拆下16个固定螺栓,并用一字起子将上盖取下。6.1.4.1用钳子将叶轮中心轴固定螺栓的防缓平垫撬起敲平,松下锁紧螺母,取下放缓垫片。6.1.4.2用风叶拔出器和千斤顶将风叶从轴颈拔下,取下平键,拔出时注意保护轴身,防止拉伤。6.1.4.3叶轮进行动平衡试验,不平衡量≤0.4g。6.1.5电机与风筒分离6.1.5.1从接线板上拆下电机引线,用铲刀将接线管防水接头与风筒接触处防水密封胶铲掉,拆下防水接头。注意:安装时要求彻底清理防水密封6.1.5.2用M10套筒拆下电机接地线,用M17套筒拆除8个电动机与风筒间固6.1.5.3将风机微微吊起,用铜棒轻敲电机轴头,直至电机落下。6.1.5.4将拆下的风筒附件清洗干净;检查状态良好者,存放待用。6.1.6电动机拆解6.1.6.1电机拆解前的检查a)外观检查电机状态良好,无破损、烧损现象,各电线路无老化、损伤。b)电机在额定工况下运转10min,测量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值及电机振动值,并作记录。6.1.6.2用套筒扳手13拆除电动机前、后端轴承外盖各4个M8×60安装螺栓,取下垫圈(组装时更新垫圈);用工艺螺栓顶出前、后轴承外盖。6.1.6.3用套筒扳手19拆除电动机前、后端盖各4个M12×45安装螺栓,取下垫圈(组装时更新垫圈);用M10工艺螺栓顶出前、后端盖。6.1.6.4将转子平行移出,注意移出时不要碰伤定子线圈和铁芯部分。6.1.6.5用紫铜棒均匀敲击后端轴承外圈端盖,直至取下后端轴承外圈端6.1.6.6用内卡钳取下轴承弹性挡圈,用轴承拉拔器拔下前、后端轴承,取出前后端轴承内盖。6.1.6.7将所拆下的零部件摆放整齐,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原拆原装。6.1.7电机轴承退卸将转子吊至轴承拔出平台,用螺丝刀拆卸两端轴承挡圈,调整转子水平,将轴承拔出工装套在电机前轴承上,并保持拔出工装前端面与转子中心线用同样方法退出电机后轴承,取下轴承内盖。清扫与检修6.2.1定子6.2.1.1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定子、转子,并用汽油,棉丝擦拭干净.吹扫时风嘴距绝缘部分应大于150mm。6.2.1.2检查机座、端盖、轴承内外盖不许有裂纹、缺损、变形,螺纹完好。端盖止口与机座止口、轴承与轴承室的配合不许有松旷。6.2.1.3检查定子铁心不许有松动、偏移、缺损、烧损,槽楔紧固,不许有裂损。防护罩完好,不许有裂纹、缺损、变形;铭牌和转向牌完好、清6.2.1.4检查定子绕组(包括引出线)绑扎牢固,槽楔无断裂和松动;检查绕组绝缘无破损、老化及过热,;绕组有轻微破损时,可用绝缘漆涂补或包扎,破损严重时更换。6.2.1.5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绝缘电阻≥10MΩ,否则应在120℃恒温干燥8h,然后再次进行测量。6.2.1.6检查接线盒完好,不许有变形,接线板清洁,不许有裂纹、缺损、碳化等现象。接线柱螺栓不许有松动、歪斜,螺纹完好。接线片不许有裂纹、损伤,否则修复或更换。接线折损面积不大于原形5%,接线柱螺栓、螺母、垫圈齐全合格,用500V兆欧表测量接线板、接线柱间及对地绝缘电0MΩ。6.2.1.7测量定子绕组三相冷态直流电阻符合技术标准。6.2.1.8对定子绕组对地及相间做耐压试验,工频1700V历时1min无击穿闪6.2.1.9定子绕组如更换后,其相序与旋转转向须符合设计技术要求。6.2.2转子6.2.2.1检查转子铁心与轴无松弛、位移,导条及端环不许有断裂、局部6.2.2.2检查转子铁芯与定子铁芯无摩擦痕迹,并用高压干燥风对定子内腔进行进行吹扫,确保去除异物,在转子铁芯摩擦处涂抹少量绝缘漆。6.2.2.3外观检查转轴无弯曲、变形、裂损。6.2.2.4检查转轴配合面应光洁,其拉伤面积不大于15%,其深度与轴径比不大于2%。6.2.2.5检查转轴轴承挡及轴肩无毛刺、凹凸不平、伤痕及锈斑,如有须用油光锉及细纱布仔细打磨除去,并涂抹防锈润滑油。6.2.2.6键槽与键无变形、拉伤、毛刺等,对严重损伤者更新。6.2.3轴承外圈内外端盖、风叶检修,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前后端盖轴承室6.2.3.2清洁轴承端盖;检查风叶无开焊现象,否则更换新品。6.2.3.3更换前、后端轴承。6.2.3.4检查端盖轴承安装孔应光洁,与轴承配合须符合尺寸要求,过松时补修或更新(严禁滚压合加垫处理)。6.2.3.5检查风叶无变形,轴孔光洁,键槽无拉伤。键与键槽不许有变形及严重损伤,键与键槽配合须符合限度表要求;自冷风扇完好,不许有变形、松动。平衡块不许有松动、脱落。6.2.3.6转轴不许有裂纹,轴伸螺纹完好,各配合面光洁,损伤超限或与面积不大于15%,拉伤深度与直径比不大于2%。6.2.3.7轴承压装a.电机前后轴承更新,严禁采用轴承加热方式进行压装。b.将轴承内盖套装在轴上,用干净棉布将转子轴承档擦拭干净,用毛刷涂抹一层机油。c.将新轴承字码的一方朝外,平行推入轴承挡处,转动内圈使其正确的轴肩贴合,用轴承管顶住轴承内圈,轴承压装时,液压泵压力由小至大逐渐调整,将轴承压装在电机轴上,并调整液压至20MPa保压1min,轴承压装时,调整好轴承管与轴承位置,确保轴承管与轴承的同心度一致,并将轴承弹簧挡圈卡入固定位置。d.按上述方法将另一端轴承压装至轴承位。装6.3.1内盖与轴承安装6.3.1.1将清洗干净的后端轴承内盖套入转子轴头,用手旋转应无卡滞现6.3.1.2将轴承挡用干净白布擦拭干净,涂上润滑油。6.3.1.3用轴承压装装置将两端轴承压装到位(注意:轴承有标记朝外);手转到平稳灵活。6.3.1.4确认轴承装到位并转动灵活后,用卡环钳将轴承挡圈50安装到转子非传动端卡环槽内。6.3.2转子套入定子机座6.3.2.1检查机座止口,如有轻微拉伤和锈斑,则用砂布轻轻抛光,并用棉布浸煤油擦净机座止口。6.3.2.2用手检查转子平衡块确保无松动现象,用干净的棉布将转子擦一遍保证其表面无污物等杂物。6.3.2.3用干净的棉布将轴头擦拭干净,如轴头部位有锈斑、毛刺等,则应用砂布抛光后再擦干净,用记号笔在机座上记下定子号和转子号。6.3.2.4用助力机械手及转子引入工装,将转子从定子机座传动端插入定子内腔,引入时注意不得碰伤定子线圈和铁芯。6.3.3安装后端盖6.3.3.1将后端盖用干净抹布擦干净后,利用电磁加热器将后端盖加热至60℃+环境温度,温升达到要求后双手戴好隔热手套取出端盖,迅速将轴承室内边缘均匀靠在轴承外圈上套入。若遇端盖套不到位,可用铜棒轻敲端盖四周,使端盖轴承室完全套入轴承。待端盖冷却后,装上出线护套并。6.3.3.2用装有弹簧垫圈的圆头内六角螺钉M8×50对准内盖螺栓孔,用手拧紧3-4圈后,用气动扳手对称拧紧。6.3.3.3将端盖孔与机座孔对正并装配,用铜棒轻敲端盖四周,使端盖和6.3.3.4用装有弹簧垫圈、垫片的圆头内六角螺钉M10×50紧固。6.3.4前端盖安装6.3.4.1将后端盖用干净抹布擦干净后,利用电磁加热器将后端盖加热至60℃+环境温度,温度达到要求后取出,迅速将轴承室内边缘均匀靠在轴承外圈上,边扶稳端盖,边用铜棒轻敲端盖四周,使轴承套入端盖轴承室6.3.4.2待端盖冷却后,将端盖孔和机座孔对正合拢装配。用铜棒轻敲端×35先用手拧紧3-4圈,用风动扳手对称顺时针均匀地分别拧紧端盖与机6.3.4.3装好骨架油封。6.3.5调修过程6.3.5.1用铜棒轻敲端盖四周,以消除装配应力和不同心,不平行现象,确保转子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无定子扫堂现象。6.3.5.2用扭力扳手将前后端盖和油盖安装螺栓拧紧,用记号笔做好防松6.3.5.3在轴伸端涂防锈油,待试验。6.3.6接线板安装6.3.6.1接线端头不得有松动剂导线裸露现象,否则进行压接(用电动热风枪将相序套管沿包住接线头下部1/3热缩紧,注意标号朝外)。6.3.6.2安装接线板,用装有弹垫的M6×30的圆头内六角螺钉紧固,并将引线连接到接线板上,贴好接地标示。6.3.6.3装上密封垫和接线盒,并用装有弹垫、平垫的圆头内六角螺钉M56.3.7电机与风筒组装6.3.7.1将风机电动机安装到风筒支架上,紧固固定螺栓,装好接地线,注意电机出现方向应与风筒上的接线盒一致。6.3.7.2将接线软管上的曲线接头插入风筒上的出现孔,然后再风筒出线孔外侧装上六角螺母并紧固,然后在风筒内侧与接头接触部分均匀涂抹一层防水密封胶。6.3.7.3将电机引出线按线号顺序固定在接线柱上。检查与试验(质量安全风险点)6.4.1用500V兆欧表测量定子绕组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MΩ。6.4.2用百分表测量电机轴伸端部分中点处的圆周跳动量≤,当电机跳动量过大时需查明原因进行处理。6.4.3检查组装好的电机各部无异状,转动灵活,各紧固螺栓牢固。6.4.4接通电源进行分1000r/min、1500r/min、2000r/min、3500r/min四级速度值空载试验30min,无剧烈振动、无异音、异状,否则立即断电查明原因处理,测量三相空载电流不平衡度,要求任一相与三相平均值之差≤10%。6.4.5测量测量定子绕组三相冷态直流电阻为×(1±4%)Ω(150℃)。6.4.6电动机空转运转30min后,电机三维振动值均≤2.8mm/S,轴承温升不超过40K。风叶及进风道组装6.5.1用干净棉布将电机轴与风叶轴孔擦拭干净,并将配键装到电机轴上,风叶键槽对准轴键,将风叶压装到电机轴上(叶轮压装前可直接套装在电机轴上视为不合格品),装上止动垫圈及圆螺母并紧固,然后将止动垫圈的止动耳嵌入圆螺母槽内。6.5.2将进风道密封垫安装到风筒上,然后再进风道上沿螺栓上均匀涂抹一层防水密封胶,将进风道安装到风筒对应位置上,装上六角螺母及垫圈注意:检查进风道与风叶间隙,并将间隙调整均匀,旋转风叶并检查风叶与风筒间隙。6.5.3塞尺测量风机叶轮与导风筒间隙为1-8mm。6.5.4风机通电运行试验,观察风机运转状态。风机运行应无剧烈振动、通风机风道检修6.6.1通风机风道清洗,外观检查不许有严重变形,缺损;作好各风道标识,最大可能原拆原装。7风机性能试验(质量安全风险点)风机在额定工况下作通电试验30min,运转须平稳,不许有异音,风叶与风筒不许有磨擦现象;叶轮转向(风向)正确,转速正常。振动值不大于风机在三相电源平衡时,其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转速正常。风机在额定工况下风量应≥1.5m3/s。用500V兆欧表测量接线柱之间及接线板对地绝缘电阻,须≧50MΩ。8物料清单序序号称规格型号数量注1进风道8333050300001偶换件2密封垫8333030000101偶换件3平垫圈6偶换件48333050100001偶换件5主风筒8333050200001偶换件61偶换件7园螺母用止动垫圈391偶换件8螺栓M10×458偶换件9绝缘垫8333030000201偶换件密封垫圈SNV4-M252偶换件管PCLT-23S1偶换件六角锁紧螺母GMM-M322偶换件轴承800050031004必换件9、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汽油、酒精等易燃品应存放到指定位置。工作场地保持清洁,严禁烟火。轴承润滑脂存放及使用时应保持清洁。轴承装配时不可直接敲击其配合使用天车、助理机械手等吊运作业应遵守各类吊装安全规章,确保安全。耐压、通电试验时,应作到呼唤应答,防止意外发生。三.变压器及互感器1.主变压器检修工艺(试行)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TBQ35-8900/25型单相主变压器C4修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比及验收的依2引用标准《HXD3C型电力机车维修保养手册》3主要材料毛刷、清洗剂、白布、酒精、硅树脂4主要设备及工具温度计、双臂电桥、低电阻测试仪、2500V兆欧表、万用表、短接线5限度表TBQ35-8900/25型变压器各绕组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工频耐压参考值:测测量部位HV(U-E)对地及其它LV1()对地及其它LV2()对地及其它LV3()对地及其它LV4()对地及其它TBQ35-8900/25型变压器各绕组直流冷态电阻值(85℃):牵引绕牵引绕组HV(U-E)LV1()LV2()LV3()LV4()6工艺过程6.1.1变压器密封件及紧固件6.1.1.1检查变压器所有密封件,箱体及管路是否泄漏,包括冷却系统管路的密封件无破损、磨损、漏油等现象;否则,更换密封件。6.1.1.2主变压器安装螺栓不许有松动,用M36开口力矩扳手对主变安装螺6.1.2变压器外部清洁6.1.2.1用温水、家用清洗剂和硬毛刷清洗变压器外表污垢,如有必要,6.1.2.2检查变压器低压陶瓷套管表面无裂损、掉块、磕碰、划伤现象;6.1.2.3检查变压器高压套管无裂损、掉块、磕碰、划伤现象;清除高压套管表面污垢,用白布擦拭干净,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并给套管表面涂上硅树脂。若套管表面有磕碰伤、划痕,更换新品。6.1.3变压器表面油漆6.1.5变压器油泵及T型头(质量安全风险点)应重新拧紧或更换。6.1.5.2检查油泵是否状态良好,无外部破损迹象或泄漏,若有破损或泄6.1.5.3用500V兆欧表测量绕组间及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10MΩ。6.1.5.4油泵在通电状态下检查有无来自油泵的异音及异常振动,若有异音或异常振动,更换油泵。6.1.5.5拆除T型头内部长螺栓及接地线,卸下T型头。6.1.5.6检查T型头无变形、破损现象,并做好防护。6.1.5.7T型头安装严格安装225kV电缆布线工艺(试行)要求进行组装。6.1.6电阻温度传感器PT1006.1.6.1外观检查温度传感器无破损,插座插针无断裂、缩针现象。6.1.6.2检查所有连接件是否紧固,若有松动,应重新紧固;安装处无漏油,否则检查处理。6.1.6.3在两种不同的温度下用万用表分别测量PT100温度传感器电阻值。测量时先用红外线温度计在温度传感器安装座附近测试变压器箱体温度并做记录,在温度测试完成1分钟内用万用表测量温度传感器电阻值,根据红外线温度计测试出的变压器箱体温度,对照表1查出对应的标准电阻值,要求测量出的电阻值与表中查出的标准电阻值相差≤±2Ω,最后将两组红外线温度计测出的温度、万用表测出的电阻值做好记录。6.1.7辅助变压器用温水、家用清洗剂和硬毛刷清洗辅助变压器各部分污垢,检查外观完好,不许有变形或变色,接线紧固、正确,标记清晰,安装螺栓不许有松动。表1PT100温度传感器阻值对照表温度(℃)-50-40-30-20-1000电阻值(Ω)0-1-2123.2123.643-3-4-5-6-7-8-96.1.7检查变压器油位计6.1.7.1变压器油位计安装在冷却塔1的油膨胀箱上,油温刻度标记应完好。变压器油标应符合变压器油温度标记,如果油温与油位刻度相差大于5度需补油或放油调整。6.1.1.2变压器补油时为防止大量空气注入变压器内部,应在车上副油箱快接头处用补油油泵注油,注油完成后必须对布赫继电器放气处理,以防6.1.1.3观察储油柜上的油标,如果油位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油温误差大于30℃,用专用设备对主变压器进行真空注油和真空充氮(纯度%),调整油标温度与油温相符。调整后氮气膨胀箱内氮气的压力须满足技术要求。6.1.8油流继电器检查、试验。6.1.8.1检查油流继电器外观无破损,安装处无漏油。6.1.8.2通过试运行检查油流继电器动作情况,检查在有油流情况是否动6.1.11检查变压器箱体、副油箱、蝶阀、潜油泵、油管快接接头、油路6.1.9温度继电器检查良好。(注意:对于塑料联络管老化者,应及时更换新品)。试验6.2.1测量变压器及电抗器各绕组相互间及对地绝缘电阻。用2500V兆欧表测量,测量时被测绕组应短接,其它绕组短接接地。6.2.2用500V兆欧表测量辅助变压器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对地及其它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RR60”参序号测量部位R60"/15"附注考值MΩ1HV对地及其它≥10002LV1对地及其它≥5003LV2(对地及其它≥5004LV3对地及其它≥5005LV4对地及其它≥5006.2.2油样采集6.2.2.1带插栓帽的A40排放装置:(1)旋松插栓帽。(2)留下D40垫圈在排放装置上。6.2.2.2移除插栓帽的A40排放装置:6.2.2.3通过螺旋将F40装置旋在A40排放装置上:6.2.2.4通过连接器底部的龙头提取油样:提取油样采用龙头和排放油的管子,并使油样进入适于盛装矿物油的取样型垫圈。样品应该用适于盛装矿物油的瓶子装满,首选是带有塑胶材料的6.2.3变压器油的理化分析试验及气相色谱分析6.2.3.1变压器油理化试验检测变压器油的闪点、酸值、含水量等值,要求闪点不低于130℃,酸值不高于,含水量不高于35mg/L。6.2.3.2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变压器油总烃、乙炔含量等值,要求总烃含量不高于150ppm,乙炔含量不高于5ppm。35kV/2.5mm。7物料清单序序号称规格型号数量注12000A上瓷套350233101偶换件22000A下瓷套350233111偶换件3密封垫DM90/451偶换件4密封垫DM104/701偶换件5密封垫70×99×61偶换件6密封垫45×77×41偶换件7密封垫42×59×181偶换件8630A上瓷套350231801偶换件9630A下瓷套350231811偶换件O形密封圈1偶换件变压器油1400202箱盖密封圈1偶换件油流继电器YJ-80AD1偶换件PT1001偶换件压力释放阀压力释放阀阀偶换件偶换件AOR8038、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工作场地应干燥、清洁,设有“严禁烟火”警示牌,并备有灭火器材。天车吊运作业时,应遵守有关安全规则。试验时,应遵守有关安全规则。2.高压电压互感器检修工艺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2引用标准3.主要材料白布、变压器油、变色硅胶等。4.主要设备及工具油盘、电器钳工常用工具、万用表、2500V兆欧表、天车、专用吊具、油盘、烘箱、滤油机,电阻焊设备,干燥炉。5.工艺要求高压电压互感器外表面清洁,不许有损伤,各螺栓紧固良好。油位表油位须符合技术要求。吸湿器内硅胶变色不超过三分之二。铭牌及各接线端子的标志须齐全、清晰。压力释放阀不许有喷油痕迹。高压电压互感器比值差不超过±1%。M用兆欧表测量,二次绕组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对主变压器及高压电压互感器油样进行耐压试验及理化分析,闪点(闭口)、酸值、介质损耗因数(90℃)、击穿电压(间距2.5mm)、水溶性酸或碱(PH)及水分须满足GB/T7595-2008的质量标准。对高压电压互感器油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须满足GB/T7252-2001的质量图示高压电压互感器结构3.高压电流互感器检修工艺(试行)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2引用标准3主要材料无4主要设备及工具电器钳工常用工具、万用表、专用吊具、电流表。kV6工艺要求检查电流互感器浇注体完好、无破损。检查引线与接线端子的接触情况良好。检查电缆出线夹和连接器的安装情况良好。外表面清洁,外绝缘伞裙不许有破损。接地线和各接线柱连接可靠,紧固螺栓紧固到位。安装底座紧固螺栓紧固到位(注释:如图所示)7.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工作场地整洁,严禁烟火。工作前要认真检查所使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使用电源插头及插座,必须完整,不得用线头直接插入插座孔内。使用仪器与设备时,试验人员应熟悉其性能,否则不能操作使用。四变流器部分检修工艺1引用标准及适用范围C本准则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变流器的检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本工艺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及辅助变流器C4修修程。2.材料棉丝、白布、毛刷、电器清洁剂。3.工艺装备具电器钳工常用工具、力矩扳手。量具微电阻测试仪、万用表、兆欧表、电容表。4.基本技术要求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4.2.2额定输入电压:AC470V(329V~)4.2.7外形尺寸:1200×886×2000mm4.2.9输出电压谐波含量:≤10%5.工艺过程主变流器图2牵引变流器内部结构(正面)图3牵引变流器内部结构(背面)5.1.1.1用电气清洁剂对柜体内外可见部分进行清洁。5.1.1.2用毛刷清扫热交换风机和斩波风机。5.1.1.3用毛刷清扫控制机箱以及电子插件。5.1.2.1柜体各部检查与检修5.1.2.2变流器车载信息分析不许有异常5.1.2.3外观检查柜体表面油漆不能有锈蚀和剥落,主变流柜柜体盖板不许有缺失,柜体两侧的插头、插座紧固状态良好,门盖板密封条状态良好接地线路齐全,紧固良好。5.1.2.4外观检查充电电阻、固定放电电阻须良好。确认直流电压、冷却水温度、压力值、高压指示灯正常显示。5.1.2.5中间继电器过压吸收片不许有烧损,检查正常。充电接触器主触头不许有烧损、阻滞现象,辅助触头动作灵活且不许有松动。直流母排、连接母排、短接排固定螺栓状态良好。外观检查隔离开关、断路器触点状态良好,接触器灭弧腔不许有机械损伤和金属堆积物。5.1.2.7冷却回路不许有渗漏,各接头不许有松脱。5.1.2.与传感器检查与检修5.1.2.9观察控制机箱内电子插件、电缆插头不许有松动。隔离闸刀和电连接端子不许有烧损、松动。整流/逆变模块接线牢固。低感母牌、输入配板外观良好。5.1.2.10SMC插件故障数据下载端口正常。5.1.2.11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水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各线路连接状态良好,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外观不许有破损、开裂。5.1.2.12电流检测板器件外观良好,插头不许有松动。5.1.2.13斩波风机及热交换风机检查与检修5.1.2.14斩波风机和热交换风机接线排紧固状态良好可靠,保证运转正音。5.1.2.15门极驱动板、光纤、连接器不许有松动。同步变压器、风机隔离变压器外观不许有变色、变形、烧损等异常现象。5.1.2.16冷却系统冷却液液位须在“运行时水位”范围之内;流量须在200L/min~220L/min之间(在气温为5℃以上时确认)。流量计动作灵活,不许有卡滞;冷却液循环正常,电机不许有异音;5.1.2.17冷却系统各管路、法兰、接头部位、特氟隆软管不许有泄漏。排气阀不许有破损。电动鼓风机(风冷)运转无卡滞、异音。5.1.2.18电容器导体不许有变形、损伤,电容无鼓胀、破损。流接触器外好,不许有烧损。5.1.2.21能够正常读出故障记录。5.1.3.1使用精度至少1%的仪器测量单轴支撑电容总容值及单个二次谐振5.1.3.2电容器CI1、CI2、CI3、CI4、CI5、CI6单群单个电容容量不小5.1.4.1变流装置线路检修要求柜内线路绝缘完好;端子、端子排、各可见导体不许有变形、破损;安装紧固件不许有松动;光纤、连接器不许有严重变形、明显变色、损伤;用光量计测量光纤,测量值要求在-23dB以上。5.1.4.2交流接触器检修要求外观良好,不许有明显放电痕迹。CM79-A1型(K、K1、K2、K3)、CM75-A2型(AK1、AK2、AK3)线圈电阻值为~Ω。a)外观良好,电阻不许有明显变色、变形、烧伤痕迹。b)GR1、GR2、GR3、GR4电阻值为~Ω;GR12、GR22、GR32电阻值为~Ω。要求外观良好,电阻不许有明显变色、变形、烧伤痕迹。辅助变流器图6辅助变流柜构造(正面)图7辅助变流柜构造(背面)用专用钥匙打开辅助变流柜盖板。拆下控制单元中的插件。5.2.2.1用棉丝或白布清洁辅助变流柜内外表面。5.2.2.2用电器清洁剂和白布清洁冷却风机外表面。5.2.2.3用毛刷和电器清洁剂清扫风道过滤网表面。4用毛刷清扫控制单元中的插件。5.2.3.1观察辅助变流器盖板视窗不许有破裂、缺失,柜体表面油漆不许有剥落和锈蚀。柜体侧面控制插头、插座安装牢固、状态良好,接地线齐全,紧固良好,密封条状态良好.门锁、拉手、接地螺栓各部件齐全,安装牢固。柜门密封条不许有形变。电连接部位不许有烧损;连线不许有挤件不许有裂纹、变形、烧损等异常现象。5.2.3.3充电电阻、固定放电电阻外观检查良好。5.2.3.4观察接触器外观良好,安装及接线紧固不许有松动,信号线不许5.2.3.5辅变控制单元(ACU)外观及插件良好,安装及接线牢固。电压、电流传感器外观不许有破损、开裂,各线路连接状态良好。数据下载端口变形、松动,性能可靠。机箱冷却风扇运转时不许有异音。控制机箱及电子插件、电缆插头不许有松动。整流/逆变模块安装及接线牢固,复合母排、输入输出铜母排连接部位不许有过热烧损。5.2.3.9接触器线圈不许有松动、短路及断路。漏液。逆变、整流单元外观良好;散热片、滤网清洁,不许有堵塞。5.2.3.11熔断器外观良好,熔断信号反馈正常。水泵、风机开关不许有裂痕、变色,功能正常。5.2.3.12水泵、风机外观不许有变形。内部不许有灰尘、堵塞。端子间电压符合设计技术要求。不许有变形、裂痕、明显变色;电路板不许有焊接裂痕、烧损痕迹;LED5.2.3.16电流传感器接线端子清洁,不许有松动,导线与端子接触良好,牢固。能够正常读出故障记录。5.2.4.1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绕组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列车供电柜5.3.1.1设备柜门及盖板不许有变形、脱漆。柜体骨架不许有变形,焊接处不许有开裂。设备柜门门锁作用良好。5.3.1.2连接器内部不许有缩针,内部绝缘体良好;连接器密封胶条不许5.3.1.3对外连接器安装紧固;连接插头固定卡子不许有断裂。5.3.1.4列车供电柜控制箱接地可靠;插件安装到位;对外连接插头安装5.3.1.5同步变压器外观良好,不许有鼓包、开裂;连接线紧固、可靠。5.3.1.6交流接触器不许有烧损;连接端子及连接线不许有烧损、松动。5.3.1.9电度表显示正常,电度表插头不许有缩针,插头安装可靠。液、烧损。功率电阻组件及连接端子不许有烧损,紧固良好。5.3.11电流、电压传感器表面不许有开裂、烧损,连接端子紧固可靠。5.3.15整流管、晶闸管组件清洁,性能参数符合技术要求;阻容面板组装中元器件不许有鼓包、开裂、烧损。列车供电柜控制箱检查与检修a)更新冷却风扇。b)机箱及插件表面清洁;对外连接插头不许有缩针。测量与性能检测5.5.1交流接触器触头闭合接触良好;用2500V兆欧表测量主触点接触电阻不大于200mΩ,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不大于500mΩ,主、辅触头断开阻值5.5.2冷却风机电动机三相绕组电阻任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差不大于10%;接线正确;更新风机轴承;风机工作正常。5.5.3过压吸收电容、直流支撑电容容值符合技术要求。5.5.4控制箱电源检查、状态输入检查、通电运行状态检查、闭环调试、值不小于10MΩ;用500V兆欧表测量,辅助电路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5.7列车供电柜负载试验(在整车试验时进行):负载试验,输出电压为DC600±30V,输出电流为667±34A。五高压部分检修工艺1、35KSDP1高压接地开关及绝缘子检修工艺1.引用标准及适用范围C本准则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变流器的检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本工艺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35KSDP1高压接地开关及绝缘子C4修修程.2.材料白布、电气清洁剂、润滑油脂。3.工艺装备具电器钳工常用工具、力矩扳手。4.基本技术要求绝缘子4.2.1高压接地开关5高压接地开关工艺流程清扫及外观检查5.1.1清洁绝缘子,绝缘子不许有裂痕、缺损等现象。5.1.2外观检查各软连线、接地线及安装底座状态良好,下部风管路不许有泄漏。接地开关接触板与主断接地夹接触良好。旋转机构转动正常。各紧固锁紧机构状态良好。清洁与润滑用白布或棉丝与电器清洁剂对各部件和闸刀表面清洁。闸刀与触头弹簧片检查与检修5.4.1各部件不许有变形、裂损;各部件紧固件齐全、完好、紧固。闸刀与断路器触头弹簧片配合良好,能准确滑入断路器触头弹簧片内;5.4.2接地开关安装螺拴与接地电器连接螺栓安装牢固,不许有松动。软连线紧固,截面积缺损不超过原形的10%。5.4.3锁组装联锁关系正确,锁组装动作良好;辅助联锁逻辑正确,动作良好。接地开关传动机构各部件可靠动作、配合良好。6.绝缘子工艺过程固。不许有裂纹、锈蚀,螺纹完好,与绝缘体浇铸牢固,不许有裂缝、掉块现象。绝缘子安装须正确。用棉丝或白布清洁绝缘子。2、高压隔离开关部分检修工艺1.引用标准及适用范围C本准则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变流器的检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本工艺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高压隔离开关部分C4修修程.2.材料白布、电气清洁剂,润滑油脂。3.工艺装备具电器钳工常用工具、力矩扳手。量具4.基本技术要求高压隔离开关额定工作气压:400kpa~1000kPa最小动作气压:350kPa0000次重量:50kg温度:-40℃~+70℃安装尺寸:624×538mm路接口:G1/4内螺纹5.工艺过程吹扫和清洗用棉丝或白布清洁高压隔离开关绝缘子表面。检查与检修5.2.2安装板不许有裂损和变形。传动机构灵活可靠。电磁阀、传动气缸及风管路不许有漏泄,电磁阀及联锁触头接线状态及功能良好。测量接触部分厚度不小于20.75mm,闸刀与簧片接触良好。润滑润滑各滑动配合面及簧片。3、22CBDP1真空断路器部分检修工艺1.引用标准及适用范围C本准则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变流器的检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本工艺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真空断路器C4修修程.2.材料3.工艺装备具电器钳工常用工具、力矩扳手。量具微电阻测试仪、万用表等、游标卡尺、兆欧表。真空度测试仪、真空断路器工作架、天车。4.基本技术要求22CBDP1真空断路器5.工艺过程清扫空气过滤器清洁,各部表面清洁。检查所有管路系统及气动元件(不含精密调压阀)不许有泄漏,气路畅通。电缆绝缘层不许有破损及老化,电气连接件及紧固件不许有松动。测量及试验5.3.1接地夹工作表面结瘤不大于1mm。接地夹间隙不大于9.0mm。节流阀压力输出压力在70~80kPa范围内,调压阀调节压力在483~497kPa范围内,压力开关的微动开关保证在345~358kPa断开,在390~420kPa之5.3.2电磁阀动作良好,不许有泄漏;电磁阀线圈电阻值1000Ω±8%。5.3.3主触头磨损量不大于2.5mm。5.3.4缓冲垫组成损坏或厚度小于4mm者更新。5.4.5.9真空主断路器试验要求a)真空管的真空度优于或在真空管两个高压连接端进行40kV、10s的工频耐电压试验,不许有击穿、闪络。b)在DC77V与,450kPa与1000kPa下,主断路器均能正常可靠地分、合。c)在额定控制电压、额定工作气压下,真空主断路器分闸时间不大于40ms;合闸时间不大于100ms。触头之间绝缘电阻大于200MΩ。f)主电路对地进行56kV、1min的工频耐电压试验,不许有击穿、闪络。控制电路对地进行、1min的工频耐电压试验,不许有击穿、闪络。4、YH10WT-42/105避雷器检修工艺1.引用标准及适用范围C本准则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变流器的检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本工艺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YH10WT-42/105避雷器C4修修程.2.材料3.工艺装备具量具避雷器测试台、天车。4.基本技术要求避雷器额定电压:42kV压: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118kV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105kV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89kV局部放电量(在下):≤10pC爬电比距:≥2.5cm/kV5.工艺过程吹扫与清洁用白布或棉丝清洁绝缘子。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绝缘子不许有裂痕、缺损等现象。导线连线紧固,编织线断股不测试避雷器测试操作步骤大于%),待流过避雷器的电流稳定为1mA时,读取电压值,其值应不小于8Kv。③避雷器在直流参考电压试验、泄漏电流测试出的技术参数须符合表规序号名称技术要求直流参考电压(1mA下)U1mA1或交流参考电压(阻性1mA下)(有效值)2直流泄漏电流()≤50μA表1避雷器技术参数5.受电弓检修工艺(试行)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受电弓的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修修程,并作为检修工作的标准和质量评定及验收的依据。2引用标准《HXD3C机车检修维护保养手册》3主要材料纹润滑剂、刷子、滑板及需要更换的备件。4主要设备及工具受电弓试验台、风源、两用扳手一套、扭力扳手8~40N·m、60~、游标卡尺200mm×、水平仪600mm、压缩空气设备、常用扳手工具、毛刷。5技术参数额定工作电压电压波动范围kV(AC)额定工作电流额定运行速度折叠高度(包括支持绝缘子)最小工作高度(从落弓位滑板面起)30kV(AC)19kV(AC)~31200km/h220mm最大工作高度(从落弓位滑板面起)2250mm最大升弓高度(从落弓位滑板面起)受电弓集电头(弓头)长度1950?10mm受电弓集电头(弓头)宽度330?3mm受电弓集电头(弓头)高度285?10mm滑板长度1mm受电弓集电头轮廓形状UICa的要求静态接触压力70±10N环境工作温度-40℃~+70℃最小工作压力375kPa最大工作压力额定工作压力(供风)550kPa约380~400kPa降弓位置保持力升弓时间6~10s≤6s总重(不包括支持绝缘子)安装尺寸1100×800±1mm≤301±10mm气路接口尺寸G1/4"6工艺流程解体6.1.1分解部件连接M6.1.1.2拆软连接线:用扳手拆下软连接线。6.1.2分解弓头6.1.2.1拆滑板:拆除滑板连接气管;用扳手拧下滑板安装螺母;取下滑6.1.3分解平衡杆6.1.3.3拆下左右旋杆端轴套,轴套进行检查,不良者更换。6.1.4分解上框架b用24mm扳手拧下上框架中心连接与拉杆连接的螺栓,取出垫圈及轴套、轴承和卡簧,不良者进行更换。a用30mm套筒扳手拧下下臂短轴与上框架的连接螺母,用铜锤敲出中心螺c将上框架从受电弓上取下。b拆下阻力器,抽出阻力器连接销轴。手拧开钢丝绳两端螺母。6.1.5.3拆除钢丝绳。30mm套筒扳手拧下下臂长轴与底架的连接螺母。6.1.6.6退出两端隔套、轴承、垫圈等,不良者更新。a用卡簧钳取出两端卡簧,再取出轴承。b检查卡簧、轴承有不良者进行更新。6.1.7.1检查底架上的管卡、弯管、橡胶堆、球阀、快速降弓阀、橡胶气管、及各管件状态良好,不良者进行更换。6.1.7.2外观检查底架状态是否良好,无变形、破损。清洗检查6.2.1底架及铰链机构6.2.1.1目视检查底架及铰链机构各部件不许有弯曲、变形、裂纹等不良现象;轴、销及套不许有不正常磨耗;杆件接头螺纹完好,不许有松动。固件连接正常。6.2.1.2轴承完好,转动灵活;油路畅通,油润良好;导流线紧固,不许过热、老化。截面积缺损不超过原形的5%。6.2.1.3橡胶止挡不许有老化、龟裂和变形。度小滑板与另一个旧滑板的高度差应不超过3mm,且应注意滑板ADD接口安装的正确位置。如有必要,则更换两块滑板。更换滑板时,一定要检查翼型6.2.2.2弓头、弓角不许有裂损、锈蚀、变形。弓角安装牢固、不许有变形,与滑板之间须平滑过渡,如有高度差,需用砂轮打磨平整;间隙不许超限,用塞尺测量弓角与滑板之间横向间隙为~1.5mm。滑板与弓角接触部分涂导电润滑脂。6.2.2.3弓头支撑轴滑动轴承状态良好,活动部分在任何高度均能动作灵6.2.4弹簧元件6.2.4.1各弹簧不许有变形、裂损、锈蚀。6.2.4.2弹簧调节:通过调整受电弓两端橡胶弹簧处三螺栓孔位置,使碳滑板上表面与小转轴中心距离:80±5mm。6.2.5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质量安全风险点)风管及接头不许有泄漏。6.2.6升弓阀板检修用中性清洗剂清洁升弓阀板各部件,气阀板及各气动部件的接头和管路清用白布擦拭干净。6.2.6.3压力表单独校验,功能状态应良好。6.2.6.5检查升弓节流阀、精密调压阀、降弓节流阀、无卡死或泄漏现象,检查安全阀压力标示、铅封完好,无泄漏,否则更换。6.2.6.6清洁升弓控制阀板的空气滤清器,不许有裂损、老化,必要时更6.2.6.7与受电弓共同进行测试,通过旋转调压阀上R的旋钮,进行接触压力的调节:顺时针旋转增大接触压力,反时针旋转减小接触压力;通过调节单向节流阀DRH,调节升弓速度,顺时针减小升弓时间,逆时针增大升弓时间;通过调节单向节流阀DRS可以调节降弓速度,顺时针减小降弓时间,逆时针增大降弓时间,调节杆芯旋转灵活。6.2.6.8设置精密调压阀R--约~bar,压力表M显示约~气压值。6.2.6.9配合受电弓试验时用试漏剂检查阀板各管路接头处无泄漏,紧固各管路接头并标识防缓标识,并重点检查精密调压阀是否有异音,否则进6.2.6.10升弓电磁阀状态检查,功能不良或者有破损、漏风者更换。护将试验合格的升弓阀板管路接口用外套(盖)式防护套防护,避免管路等快排阀进行解体检查和清洁,膜板及复原弹簧不良者进行更换。6.2.8检查外观油漆外露的铁质零件须进行除锈、涂漆处理。装6.3.1受电弓分解后的各部件须进行清洁,外观检查应各部清洁良好,底要求紧固下臂长轴与底架的连接螺母,并作好防缓标识。6.3.2.2组装底架与下臂间软连线,用17mm力矩扳手按力矩表要求进行6.3.2.3钢丝绳组装,紧固互锁螺母,并涂螺纹胶243,力矩值不小于。6.3.3阻尼器组装力矩表要求对其进行紧固,并作防缓标识。6.3.4.1套上轴承、轴套,组装下臂短轴与上框架间的中心螺杆,用30mm套筒扳手紧固两端螺栓,按力矩表要求对其进行紧固,作好防缓标识。6.3.4.2用17mm扳手组装上框架与下臂连接的软连线,按力矩表要求进行紧固,并作好防缓标识。6.3.5.1在清洗试验台上套装好卡簧、轴套、轴承,将拉杆两端的螺杆与上框架和底座的螺栓孔进行连接,再用24mm的扳手分别将拉杆与底座的固定螺栓和拉杆与上框架的固定螺栓拧紧,拧紧力矩按力矩表规定执行,6.3.6平衡杆组装平衡杆与下臂的固定螺栓和用13mm扳手拧紧平衡杆与上框架的固定螺栓,力矩值按力矩表要求执行,并作好防缓标识。与弓头传力柱头的连接螺栓,在组装传力柱底座的固定螺栓,以便调整受电弓高度,相关力矩值安装力矩表要求执行,并作好防缓标识。6.3.8滑板条组装,用13mm扳手组装滑板条固定螺栓,力矩为,并作防缓,滑板与弓头左、右支承接触面涂抹导电接触脂,螺栓应涂抹螺纹润滑7受电弓各部与安全有关的拧紧转矩表位置底座连下臂杆软连线底座连蝴蝶座螺栓蝴蝶座组装蝴蝶座连接气囊螺栓下臂杆固定螺栓(底下臂杆与上框架连接栓下导杆与底座连接螺栓下导杆与上框架连接栓下臂杆连接线导板螺栓下臂软连线固定螺栓下臂杆连接平衡杆螺栓上框架软连线固定螺M8M10M10M8M8M20M20M16M16M8M10M10M10规格A2-70A4-70A2-70A2-70A2-70A2-70A2-70A2-70A2-70A2-70A4-70A2-70A2-70栓上框架钢线固定螺栓橡胶弹簧元件安装螺栓M6M6M8M10A2-70A2-70A2-70A2-70橡胶止挡安装座螺栓平衡杆连接上框架螺栓上框架连弓头软连线栓碳滑条安装阻尼器安装螺栓M16M8M8M8M10M12A2-70A2-70A2-70A2-70A2-70A2-708试验(质量安全风险点)工作范围内的自由移动当受电弓在工作条件(产生了压缩气体)下时,检查整个工作范围上的自由移动。不能有任何不正常的声音。检查接触压力接触力应设定为静止状态下平均值为70N。调整接触压力的方法是:先通过弹簧秤以0.05m/s的速度匀速朝下运动,然后以相同速度向上运动落弓位保持力弓位保持力不小于150N。受电弓特性检查8.4.1气囊及气路的气密性试验:将受电弓与试验台风管路相连,向受电缸中的气压下降不超过5%。8.4.3受电弓在工作高度300~2200mm范围内及额定工作气压下,受电弓的接触压力及接触压力差(不带阻尼器)须符合表1-1的规定。名名称平均静态接触压力弓头上升单向压力技术要求70±10序号1接触压力弓头下降单向压力TSG15B型≤85弓头在同一高度上升或下降时压力差2接触压力差≤203落弓保持力TSG15B型≥150下降到落弓位)范围内,TSG15B型受电弓的升、降时间须分别为6~10s (不计充气时间)、≤6s,升弓时须平稳、不冲网,降弓时能迅速脱离网线而后再缓慢落至止挡。8.4.5受电弓自动降弓系统密封良好,功能正常,受电弓紧急降弓试验方8.4.5.1ADD关闭阀置“开”位,ADD试验阀置“工作状态”位。8.4.5.2调试人员用左手把住受电弓,将受电弓升起600mm。须注意安全)8.4.5.4在左手的作用力下,将上框架缓慢放在止档上,避免弓头受到剧烈撞击。9物料清单序号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注1下臂杆000B12上框架000113气囊组装000214气路和ADD000116滑板W2007-07026绝缘软管000127升弓钢丝绳W2006-22218导流线W2006-086A49下拉杆轴承2303210下臂杆轴承63062油封112受电弓支撑绝缘子FQJS30/12-400110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工作场地整洁,严禁烟火。按规定穿戴安全用品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工作前要认真检查所使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使用天车时,应专人指挥并确认钢丝绳连结牢靠,承载能力符合要求。使用电源插头及插座,必须完整,不得用线头直接插入插座孔内。用汽油清洗部件时,严禁使用明火或吸烟,并注意室内通风情况。2.受电弓ADD阀检修工艺(试行)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修程,并作为检修工作的标准和质量评定及验收的依据。2引用标准HXDCCC修)》》《HXD3C型电力机车维修保养手册》3主要材料白布、95%的无水乙醇、中性清洗剂、生胶带、刷子、快排阀改造组件(组件包含弹簧、膜片组件、防护罩)4主要设备及工具阀类综合试验台、10#扳手、清洁球、软管、调压阀、压力表、风源、5工艺流程1清洗、检查将ADD阀从受电弓上拆下,把阀体放置试验台进行清洁,用95%的无水乙醇和清洗剂清洗,并进行擦拭,部件表面应洁净、无异物,阀体字迹清晰。再对下壳体及上阀盖表面进行检查,外表面平整、光滑,无划伤、无变形、开裂、腐蚀、及机械损伤。2阀体分解拆卸阀体上4颗固定螺栓,阀体进行解体,取出膜片和弹簧,外观检查阀体内部无破损、变形。3膜片和弹簧状态检查,不良者进行更新ADD阀膜片组件和防护罩外观检查无破损、划伤和裂纹,弹簧状态良好,无锈蚀。将膜片和弹簧组装至阀体,受电弓装配的进口ASCO阀的弹簧和膜片可采用国产的ASCO快排阀改造组件(物资编码:001029,组件包含弹簧、膜片组件、防护罩),装配的国产SAK25快排阀弹簧和膜片可采用耐高寒的国产SAK25快排阀改造组件(物资编码:001076,组件包含弹簧、膜片组件、防护罩),安装防护罩,并拧紧4颗固定螺栓,对其进行紧固,力矩为,紧固时对角优先紧固,并作防缓标识。6试验(质量安全风险点)气密性试验6.1.1将阀体组装在阀类试验台上,连接与试验台相连的软管,进气口充入400Kpa的压力,往阀体密封圈周围喷涂试漏剂,检查应无泄漏,同时检查排气口应无风排出,经过5Min后,检查阀体内部气压下降不超快排阀应工作正常。6.1.3压差试验将阀体连接阀类综合试验台,排气管路接压力表,进气口充以压力,调节控制腔压力,使阀全部开启,当阀动作的时刻从压力表上读取控制腔的压力,进气口与控制腔之间的压力差值应为±。7物料清单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膜板1偶换件2弹簧及组件1偶换件3防护罩1偶换件安装骨架不许有变形、裂痕;各电器设备清洁。柜体及柜内电器的安装紧固件不许有损坏、弯曲、松动。绝缘导线不许有过热、烧损、绝缘老化;接线无松动。各种电器设备动作良好,接触良好,连接器可靠插接。六低压电器部分工艺范围1.引用标准及适用范围C蓄电池本准则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变流器的检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本工艺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低压电器部分C4修修程.2.材料电器清洗剂、白布、尼龙护套线、塑料带、绑带、绝缘漆、环氧树脂、砂3.主要设备及工具工具电器钳工常用工具、毛刷等。量具万用表、兆欧表、电桥、电线路检测仪等屏柜综合试验台、压缩空气装置、天车等。4.技术要求柜内各部布线应符合屏柜布线规则。各部代号标记正确,清晰。各电器部件动作可靠,逻辑关系应符合电路设计原理。各部清洁度符合《电力机车部件清洁度标准》,检修或存放时各部件不得5.1.1.1将蓄电池柜通过天车吊至蓄电池充电场地。5.1.1.2用力矩扳手取下蓄电池柜上的螺丝,取下蓄电池,到场地内进行不许有松动。连线不许有破损露铜。蓄电池须下车进行均衡充电。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80%。控制电源柜5.2.1.1外观检查控制电源柜各部,所有组件安装和电气连接紧固到位;5.2.1.3直流输出接触器及各模块指示器状态及功能正常。散热风扇运转利用白布或棉丝清洁控制电源柜各部;清洁蓄电池充电机AC/DC各模块。1接触器盘放电电阻阻值与标称值的误差不大于标称值的±10%。5.2.3.2继电器紧固件齐全,安装可靠;在常温下吸合电压不大于72V,5.2.3.3断路器外观不许有损坏,紧固件及端子不许有松动,功能正常、5.2.3.5逆变单元试验a)主控制板电路板清洁,元件焊点光滑、牢固,不许有虚焊或短路,金属箔不脱离板基;接插件插接可靠;锁紧装置作用良好。主控制板性能良b)对电源模块进行试验,输出电压波动范围符合表6-1的规定。表5-1电源模块性能单位:V名名称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小24±1大d)逆变单元内的绕线电阻不许有油漆脱落、电阻丝氧化。阻值与标称值的误差不超出标称值的±10%。e)散热器清洁,表面及孔隙不许有开焊、表面严重损伤、孔隙内部严重堵塞及严重变形。a)用1000V兆欧表测量,输入电路对输出电路及地绝缘电阻不小于b)正式试验(包括:单元输出正常、单元转换正常、电力中断再加压试验、放电功能正常)。5.2.3.7库用转换装置部件清洁,手柄转动灵活到位,功能正常;主触头司机控制器5.3.1.1司机控制器状态良好,各操作手柄(包括牵引制动手柄、方向转换开关以及电钥匙)操作灵活,不许有过紧、卡滞或松旷现象;弹簧片无断裂和脱落现象。各穿销配合良好,有断裂者更换。定位螺栓不许有松动。鼓轮和定位机构不许有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大学《医学人文素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名著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英语精读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燕京理工学院《ERP沙盘综合模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发展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科技职业学院《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音乐与儿童歌曲赏析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法医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家政公司家政服务合同
- ISO9001-2015质量手册和全套程序文件
- 重大危险源识别表
- 《上海市奉贤区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调查报告》4300字
- 申请结婚报告表实用文档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模板
-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YY/T 1492-2016心肺转流系统表面涂层产品通用要求
- YS/T 1028.3-2015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磷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称量法
- 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
- GB/T 665-2007化学试剂五水合硫酸铜(Ⅱ)(硫酸铜)
- 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