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_第1页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_第2页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_第3页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_第4页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院前抢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抢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有效衔接,依照卫生部关于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制度。一、院前抢救: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快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抢救组(120救护车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5分钟),院前抢救应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方法。2、从抢救现场到抢救车途中搬运过程严密监护、主动抢救和处理,急危重病人在转运至医院途中应向伤病者家眷进行必要通知谈话。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通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抢救对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包括多专业学科伤病情、伤病者包括多人等情况需其余专业学科帮助处理或须进行紧急手术,转运途中应及时通知对应科室做好帮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抢救组时刻与急诊科及对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络与病人交接,主动协同抢救。二、院前院内亲密配合,形成紧密无缝连接1、确保院前抢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抢救病人病情信息:调度室——院前抢救组——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通知医院要求会诊医生、仪器设备、药品准备。接诊护士、护工、关于医生等在救护车抵达时立刻接诊。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了必要准备。3、医疗机构间信息通畅: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或调度室联络并经过120院前抢救组转运患者;急诊科与调度室随时保持信息通畅,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患者伤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刻通知院前抢救组进行患者转运工作;院前抢救组在接收这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现在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车内监护、抢救、处理方法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4、院内通道通畅确保:包含急诊科抢救绿色通道、入院抢救通道、紧急手术通道及必要备用尤其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方便在院前抢救组将伤病者转运抵达时立刻用于病人院内转送和抢救。流程为:院前抢救组——急诊科——抢救室——(ICU/CCU/导管室/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病人院前院内交接抢救病人交接:指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抢救组送达医院后,院前抢救组医护人员与急诊科或医院相关住院科室进行病人交接(伤病者基本信息、病情及相关病史、处理方法、药品等)。按院前与院内不一样情况要求以下: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抢救信息——(按信息)进行对应院内抢救准备——预计提前20分钟等候——抢救车抵达——推床并接诊——抢救处理。2、院前工作要求:确定并统计生命体征——按院前抢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作出“拟诊”——转运并监测病人——向院内通报患者信息急需作对应准备——做好与院内交接准备——抵达急诊科——正确并快速地将病人转至院内(推)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病人和病情交接。四、完善院前院内抢救链关于原因1、急诊科设有二十四小时导诊(分诊)人员,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当值班医、护人员接到急危重病人入院通知时,应立刻做好抢救准备,检验好所需抢救设备、设施及备用抢救药品。2、为了确保急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对进入“抢救绿色通道”急危重病人一律实施优先抢救、优先检验和优先住院标准,再补办医疗相关手续。3、遇重大抢救必须汇报科主任,白天同时汇报医务科,夜间汇报行政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组织医院抢救小组组员进行抢救会诊,也能够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抢救组组员会诊抢救。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须10分种内抵达。4、进入绿色通道及其余急危重病人检验、取药、住院应优先处理。5、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眷知情权,依照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并签字;如没有家眷和委托人急危重病人,按《抢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处理。6、为确保抢救工作及时性,遵照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标准,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关于要求和实际情况能够先操作后补谈话、署名,并及时将当初情况统计于病程统计中;对需紧急手术抢救生命而又不能取得患方意见时,及时请示院领导同意后先手术,并及时将当初情况统计于病程统计中。7、抢救统计应由相关医护人员依照实际情况及时书写并署名,因抢救来不及书写抢救统计,应于抢救结束后于6小时内据实补记完整并妥善保管。8、值班医护人员及其余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病人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诊疗。附件2:急诊患者转接流程1、院前抢救组与急诊科患者转接流程图:发生抢救事件后发生抢救事件后,120调度室第一时间通知我院急诊科院前抢救组快速出诊 院前抢救组人员(医、护、驾)携带抢救药品及物品前往抢救地实施院前抢救组人员(医、护、驾)携带抢救药品及物品前往抢救地实施基本生命救护。对需要转运至医院深入救治患者进行转运。向院内急诊科通报病人病情、要求会诊医生、需准备仪器和设备及药品等情况。向院内急诊科通报病人病情、要求会诊医生、需准备仪器和设备及药品等情况。出现较大突发公卫事件时应及时通知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组员、医务科和护理部。院内抢救:各科室协同配合,抢救后进行病情评定,确定患者去向,做好各项交接登记院内抢救:各科室协同配合,抢救后进行病情评定,确定患者去向,做好各项交接登记患者去向:依照抢救后患者病情情况,决定患者去向,并做好对应病历资料转接患者去向:依照抢救后患者病情情况,决定患者去向,并做好对应病历资料转接2、基层医疗机构与急诊科患者转接流程图基层医疗机构与120调度室联络基层医疗机构与120调度室联络120调度室120调度室了解患者病情及我院床位,确定我院符合出诊接收条件后向院前抢救组发出出诊指令院前抢救组人员抵达抢救现场进行抢救处理(问询病史、监测生命体征、查体、紧急必要处理)院前抢救组人员抵达抢救现场进行抢救处理(问询病史、监测生命体征、查体、紧急必要处理)经处理后进行病情评定,需入院进行深入救治,转接到医院并向急诊科通报病情及需准备工作经处理后进行病情评定,需入院进行深入救治,转接到医院并向急诊科通报病情及需准备工作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如联络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如联络要求会诊和帮助抢救科室及医生、仪器设备、药品准备等)。急诊科在接收这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同时做好登记。急诊科在接收这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同时做好登记。院内抢救:各科室协同配合抢救,抢救后进行病情评定,确定患者去向,做好各项交接登记院内抢救:各科室协同配合抢救,抢救后进行病情评定,确定患者去向,做好各项交接登记附件3:抢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管理范围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命急危重症患者。这些疾病包含但不限于:1、急性创伤引发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余可能危及生命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2、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3、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连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4、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5、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6、“三无”人员指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眷、无治疗经费,就诊时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围内。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传染病疫情、重大交通事故及其余重大伤害事故伤病者。(二)标准1、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2、全程陪护,优先通畅。(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1、急诊抢救⑴患者抵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快速摆放成患者适宜体位,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⑵首诊医师问询病史、查体、快速判断影响生命主要原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验医嘱等。⑶专科医师在抵达急诊科进行急会诊时,急诊医师需陪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查体,并向急诊科医师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收入院患者,应优先入院抢救,由专科医师负责将患者转送到指定场所(如手术室、ICU或病区)。⑷经急诊科医师评定,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应协调关于科室尽快实施手术。⑸多发性损伤或多器官病变患者,由急诊科主任或在场职能部门责任人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并主持会诊,依照会诊意见,由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组织抢救。会诊统计由急诊科完成,符合进入ICU标准患者应收入ICU。⑹全部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检验、治疗、转运必须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2、门诊抢救绿色通道⑴门诊发觉需要抢救患者,由接诊医师和门诊护士负责现场抢救,组织专科医师进行会诊;如诊疗明确,可由专科医师接诊,决定深入治疗;如不能快速明确诊疗,由接诊医师继续抢救,情况允许后护送至急诊科。⑵接诊医师在交接患者时要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接收医师进行交接。(四)急诊绿色通道要求1、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患者必须符合本制度所要求情况。2、在确定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后,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抢救要尽快请对应专业医师紧急会诊或帮助抢救。接到会诊或帮助抢救通知及指令科室及医师,应确保在10分钟内抵达会诊抢救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业有对应资质医师前往。3、进入绿色通道患者医学检验结果汇报要求医学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心电图室等辅助科室应尽快进行关于检验并按急诊检验汇报时限要求出具相关检验汇报,病情危急时能够是口头汇报,并执行危急值汇报制度。4、药学部门在接四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