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业链投资策略供给端突破关键之年重视后周期和新技术_第1页
锂电池产业链投资策略供给端突破关键之年重视后周期和新技术_第2页
锂电池产业链投资策略供给端突破关键之年重视后周期和新技术_第3页
锂电池产业链投资策略供给端突破关键之年重视后周期和新技术_第4页
锂电池产业链投资策略供给端突破关键之年重视后周期和新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锂电池产业链投资策略:供给端突破关键之年,重视后周期和新技术1、新技术及扩产落地背景下锂电池厂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1.1、

锂电池需求:2022

年国内总需求有望达

420GWh国内

2022

年电动车销量有望至

450

万辆,动力电池产量有望达

300GWh。2021

1-10

月汽车总销量约

250

万辆,单月销量在

35-38

万辆,预计国内

2021

年电动车销

量预计在

310-320

万辆。根据国内汽车企业的

2022

年销量目标,比亚迪

150

万辆,

特斯拉约

50-60

万辆,造车新势力

70-80

万辆,其他车企合计

150-200

万辆,预计

2022

年电动车总销量在

450-500

万辆间。且

2022

年随着比亚迪、标准版

M3

MY持续放量,我们预计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市

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

60%。随着

2023

年大圆柱电池逐步在高端车上应用,三元与

铁锂占比有望维持在

4:6。2022

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有望达

300GWh(+45.16%),锂

电池总产量有望达

420GWh(+37.03%)。海外汽车总销量有望超过

400

万辆,对应

动力电池总产量有望超过

220GWh(+40.00%),锂电池总产量有望达约

310GWh

(+29.08%)。1.2、

供给:加紧布局上游保供应,一二线电池厂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国内电池厂集中度逐步提升,产能扩张后头部厂商规模优势将更加显著。2020

年国

内主要锂电池厂的新能源车装机市占率约为

79%,2021

1-10

月相应厂商的装机市

占率提升至约

83%。工信部《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征求意见稿)

要求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180Wh/kg,PACK能量密度≥120Wh/kg。能量密度的

严格要求从本质上限制低效产能的扩产,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及国轩高科、欣旺

达等强二线厂商现有量产产品均能满足此要求,因此新规对锂电池龙头和强二线厂

商影响有限,限制一般的锂电池厂扩产有助于头部厂商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扩产落地后整体锂电池产能相对充裕,优质产能仍然紧缺。比较统计的产能和测算

出的需求,扩产落地后整体产能相对充裕。但我们认为电池产品对整体性能的要求极高,部分统计在内的产能为无效产能,无法满足实际交货的需求。我们判断头部厂

商的优质产能仍然紧缺。动力电池企业也在通过自建、合资、并购等方式实现材料的维稳保供。2021

年宁德

时代加强了在上游原材料方面的布局,尤其是加强在锂、镍、钴等锂电池核心金属方

面的布局。我们认为伴随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锂钴镍等贵金属的需求持续旺

盛,在扩产相对需要一定周期的大背景下,价格有望维持在相对高位,周期性相对减

弱。投资金属原材料一方面可以便于企业和资源型企业签订长协时有更多的话语权,

保障自身原材料的供应,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作为股东的投资收益分成。宁德时代与恩捷股份、德方纳米等龙头锂电材料公司绑定深度合作。2021

11

月宁

德时代新宣布与恩捷股份创立合资项目公司,规划产能为湿法隔膜

16

亿平,干法隔

20

亿平,我们如果按照

1GWh电池需要

0.2

亿平隔膜测算,则上述年化产能可供

生产

180GWh电池。宁德时代通过与龙头合作保障了长期自身原材料充足。亿纬锂能均衡布局锂电主材。亿纬锂能的上游布局方式简洁明了,均通过合资方式

确保原材料供应。除铜箔外,在正极(德方纳米、格林美)、负极(中科电气、贝特

瑞)、隔膜(恩捷股份)、电解液(新宙邦)等均有深度合作。国轩高科布局的优势在于正极、铜箔和锂矿。(1)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暂未在铜箔

领域通过投资的形式布局。相比之下国轩高科参与了铜冠铜箔的增资,获得其

3.5%

股权,有望在

2022

年铜箔相对紧缺的大背景下保障自身供应;(2)国轩高科的正极材料自产自供,且目前自供正极产能充裕,有助于公司控制原材料成本;(3)在宜春

建设锂电产业园,其中包含

10

万吨碳酸锂产能,碳酸锂投产公司毛利率有望提升。1.3、

新技术发展方向:4680

电池处于大规模应用前夕高能量密度是

4680

电池的核心优势。4680

圆柱电池与硅基负极的匹配性高,硅基负

极的比容量高于石墨负极,有望打开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天花板,使单位体积的电

池带电量更多,车辆续航里程更长,有望是豪华电动车的主流电池之一。海外推广

4680

电池将略早于国内。根据高工锂电信息,松下目前在

4680

研发上稍

有优势,预计

2022

年有望量产产品。4680

电池对锂电材料产业链影响深远。正如刀片电池挽救了铁锂路线一般,4680

池的兴起重新坚定市场对高镍三元路线的信心。基于圆柱电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硅基负极膨胀的危害,促使负极厂商加快对硅基负极的应用进度。同时

4680

电池会

增加对

PVDF等材料等用量。2、重视锂电材料紧缺环节以及新技术发展对应材料变化2.1、

湿法隔膜:龙头技术创新夯实成本优势2.1.1、

2022

年供需紧张加剧,预计国内涨价潮将全面蔓延我们预计

2022

年全球湿法隔膜供需紧张加剧。我们预计

2022

年全球湿法隔膜需求

量达

113.9

亿平,同比+54%。而由于短期内上游设备交付能力有限,我们预计

2022

年全球湿法基膜母卷交付能力为

150.1

亿平,对应产成品交付能力为

110.4

亿平,同

比仅+33%。2.1.2、

工艺水平是核心竞争要素,龙头持续创新夯实竞争优势基膜成本高度依赖与工艺水平和生产规模。基膜成本结构中,折旧、燃料动力占比较

高。产线的实际运行效率(直接表现为在较大的幅宽和车速下稳定生产)、产能利用

率对生产成本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工艺水平(在高的生产效率的情况下依旧能维持

较高的良品率)、生产规模(一方面,规模越大,则不需要频繁停机转产,提升产能

利用率并降低各项损耗;另一方面可提升对上游的议价权)是基膜生产的核心竞争

要素。目前头部厂商和二线厂商在基膜成本上差距已明显缩小。随着二线厂商工艺水平持

续提升(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和良品率的提升),其基膜成本与头部厂商差距不大。

我们测算,同样为

CATL供应的

9μm湿法基膜,二线厂商与头部厂商成本差距在

0.16

元/平左右。我们预计恩捷股份通过在线涂覆技术带动涂覆膜成本下降

15%以上,夯实成本优势。

目前生产涂覆膜主流的模式是离线涂覆,即基膜、涂覆分开生产。恩捷股份推出在线

涂覆技术,加大涂覆的幅宽使其与基膜幅宽保持一致,并降低基膜生产和涂覆过程

的损耗,我们预计将推动涂覆膜成本下降

15%以上。2.1.3、

恩捷股份:产能扩张超预期,在线涂覆巩固领先地位恩捷股份通过自建装备平台+多元化设备采购并举的形式应对设备供应瓶颈。公司在

早前已通过锁定日本制钢所产能、寻求与东芝和布鲁克纳等厂商合作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供需紧张状况,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将分别新增

25/30/35

亿平米湿

法隔膜(母卷)产能,预计

2022-2023

年湿法隔膜出货量分别为

47.6/64.9

亿平米,

同比分别+64%/36%。基于我们的中性预期(分别对

CATL、除

CATL外其他国内动力客户涨价

0.1

元/平、

0.2

元/平,消费类、海外动力不涨价),预计

2022

年国内湿法隔膜涨价对公司净利润

的贡献达

4.09

亿元。切入干法隔膜布局储能市场。2021

年初公司与

Polypore合资投产

10

亿平米干法隔

膜产能,主要定位储能市场,采用吹塑法工艺,相较于国内主流的流延法成本优势明

显,有望于

2022Q1

投产。在线涂覆技术推动产品结构向涂覆膜升级,单平利润大幅提升。目前

CATL主要通

过采购基膜+自行/委外涂覆的方式,得益于在线涂覆技术的成本优势,公司可直接供

应涂覆膜,带动单平利润提升。根据公司回复投资者提问(2021/09/22)内容,公司

现有

5

条在线涂布产线均在满负荷生产,到

2021

年底有

11

条在线涂覆线,单线出

货量约

700-900

万平方米/月。2.1.4、

星源材质:盈利拐点已现,量价齐升驱动业绩高增长得益于工艺的持续改进、产品结构改善,公司

2021

年单平净利润大幅提升。2021Q1-

Q3

单平净利润分别为

0.24/0.22/0.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