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_第1页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_第2页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_第3页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_第4页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学科指导意见】概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概述勃烈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影响;概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体会改革的艰难曲折,树立自强不息、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重点:概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难点:苏联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

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1894—1971)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2)农业的相对落后;(3)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4)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5)斯大林的逝世。2、内容经济政治农业: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3、结果:收效甚微失败

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消极: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4、评价: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①.改革没有结合国情②.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思想上急于求成③.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④.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体制。4、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1964年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二)苏联盛极而衰——

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2006年12月19日,《环球时报》以《勃列日涅夫让苏联盛极而衰》为题,对其进行了全面评解,文章说,民意调查显示,39%的民众对这位曾经执掌苏联大权18年的苏共总书记表示欣赏、有好感或尊重,------而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这位执掌苏联大权18年之久、坚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苏共总书记是苏联最终走向瓦解的罪魁祸首。那么,历史上的勃列日涅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

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

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历史定位

当政前期,通过一系列政策和理论调整,纠正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一些错误和偏差,使得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全苏联出现一个比较好的形势。

当政后期,把稳定看成了目的,把维持现状当作实现稳定的手段,使苏维埃国家由稳定逐步转向停滞,整个社会缺乏活力,处于一片保守、僵化的状态中。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上升到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上升到85%。苏联人均住房面积由1965年的10m2,提高到1981年的16m2。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独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重演了斯大林、赫鲁晓夫时期的一幕。党政主要领导人都年过70岁。

1980年,76岁的柯西金辞去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接替他的是75岁的吉洪诺夫。勃列日涅夫之后,从1982年到1985年苏联三年三易领导人。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分析(1)背景思考:戈尔巴乔夫改革前他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华关系:政治生活僵化发展速度下降民族矛盾关系紧张,急需缓和(2)改革进程:A.1985—1988年,经济改革,实施“加速战略”,失败;B.1988年后,政治改革,苏共解散,苏联解体。(3)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即全盘西方化,这是改革失败的思想根源,也是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4)改革方式:民主化、公开性。(5)政治措施:实行多党制、总统制。(6)后果:A.经济大滑坡。

B.民族分离倾向加剧。

C.党内斗争公开化,苏共分裂。国家走向解体。苏联解体一发而不可收拾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俄罗斯国旗升起1991年月12月25日思考: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客观:体制僵化,矛盾深化,阻力很大。主观:①.经济改革很不成功,引起人民不满②.政治改革的思想错误严重③.改革使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④.改革放弃了党的领导,打破了旧的政治体制,新体制没有发挥作用问题探讨:问题1、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中国改革开放2、如何从整体上认识苏联的改革?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国情认识“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1961)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67)要“根本改造我们的社会大厦”经济体制未打破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新经济制度“加速战略”管理体制未改变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的管理体制未改变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的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失控、混乱政治改革①个人专断②全盘否定斯大林①个人专断②攻击斯大林①取消党领导②恶毒攻击斯大林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体制僵化、丧失活力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性质“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标全盘西化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政治前提削弱、放弃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策略经济改革失败,过早政治改革逐步推进,比较稳妥结果失败、解体

成就辉煌斯大林体制错误说经济发展滞后说政治腐败决定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失败说民族冲突说苏联解体的原因

思考:苏联的改革和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怎样的启示:回顾资本主义展望社会主义1、资本主义制度从它产生到基本成熟,即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经过了大约300年的时间。2、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看,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在其诞生初期,从总体上说,还不会很快超越旧社会形态。这是因为:第一,新社会形态大多都是在旧社会形态的薄弱环节突破生成的,先天就有不足;

第二,新社会形态取代旧社会形态并确立自己的社会基础,客观上也确实需要一段较长的艰难奋斗过程。例如,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到1688年“光荣革命”这段时期,英国就一直处在新旧社会转型的纷扰动乱之中,那时的社会情形还不如伊丽莎白一世开明统治时期;即使是“光荣革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英国总体上也还是不能与当时中国的康熙盛世相媲美,只是到18世纪末,蒸汽机开始广泛应用于英国的生产和交通,才使英国资产阶级全面超越了满清八旗子弟。

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结论: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改革、发展、完善;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必然能够战胜资本主义。总结教训-----分组讨论1组:从社会主义运动史角度2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3组:从执政党的建设角度4组:从体制改革角度5组:从改革策略角度6组:从发展战略

从以下各方面讨论总结,通过学习本专题可以得出哪些教训、启示?一、社会主义运动史角度:

1、社会主义是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苏联工业化中可以看出),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刚刚诞生,还不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完善,要防止认识、体制方面僵化。2、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是否切合各国实际,根据在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3、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最终必须要取代资本主义,但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复杂、曲折艰难的。既要有坚定的信念,更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防止急于求成的“左”倾冒进、又要防止右倾动摇。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来看:

1、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决克服教条主义的照搬照抄和死守教务不思进取,教务主义害死了苏联、教条主义害苦了中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以执政党的建设角度思考:

1、真正树立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证明对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改革,人民群众是坚持支持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尊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小岗)2、要改革干部制度,密切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3、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4、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四、从体制改革角度

1、从经济体制看,只有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发展生产力,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多种所有制并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均于重视、防止僵化,不断保持体制活力,不断调整激活。2、从政治上,要健全民主法制;健全权力监督制的机制,防止个人集权、个人崇拜。3、正确的路线要保持相对稳定。(“一百年不动摇”)4、要大胆突破旧体制束缚,广泛借鉴、创新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