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_第1页
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_第2页
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_第3页
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_第4页
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免疫学免疫细胞第一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目的要求1.掌握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功能;T细胞和B细胞的亚群。2.熟悉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第二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第一节造血干细胞

1.造血干细胞的起源

卵黄囊

→肝→脾→骨髓

(2-3周)(2-3月)(3-7月)(胚胎晚期-出生后)

2.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CD34+、CD117(c-kit)+、Lin-(无谱系标志)的细胞。

3.造血干细胞的特点有两种潜能: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第三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节淋巴细胞第四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一、T淋巴细胞

(thymusdependentlymphocyte,TC)造血干细胞(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前T细胞(胸腺)T细胞外周淋巴器官血液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骨髓)㈠来源、分化与分布外周血: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0%~80%第五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主要表面标志

1.TCR-CD3复合物TCR:T细胞抗原受体(T-cellantigenreceptor)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CD3:传递T细胞活化信号。第六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TCR

分类TCRαβ

主要分布于外周血

TCRγδ

主要分布于皮肤和粘膜膜外区—V区和C区跨膜区胞浆区肽链构成第七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CD3分子

组成

γε链、δε链、ζζ链(或ζη链)胞浆区均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

(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activationmotifs,

ITAM)。

功能及意义

①介导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②成熟T细胞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的检测。

第八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主要分化抗原

(1)CD4和CD8分子

CD4:CD4+T细胞约占65%

组成:由单体肽链组成,胞外部分含有4个Ig样

的功能区

意义

辅助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体

鉴定CD4+T细胞亚群的标志第九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CD8:CD8+T细胞约占35%组成:由两条肽链组成,每条链的胞外部分均含有一个IgV区样的功能区。

意义辅助受体鉴定CD8+T细胞亚群的标志。第十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CD28分子和CTLA-4(cytotoxiclymphocyteantigen-4,CD152)

*组成:同源二聚体,每条链含一个Ig样功能区

*配体:B7分子(CD80/CD86)。

*分布:CD28分子—

表达于外周T细胞;

CTLA-4分子—

表达于活化T细胞。

*功能:CD28分子与B7分子结合为T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CTLA-4分子与B7分子结合提供抑制信号,

阻止T细胞的增殖,抑制T细胞分泌IL-2。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3)CD2(LFA-2,绵羊红细胞受体或E受体)*分布:大部分成熟T细胞、部分NK细胞。*配体:主要是LFA-3(CD58)*功能:为粘附分子,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红细胞花环(E花环)曾用于外周血T细胞总数的测定。

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4)CD40L(CD40

ligand,CD40的配体)

*分布:活化T细胞*功能: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给B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5)PD-1(programmeddeath1)

*分布:活化T细胞配体:PD-L1、PD-L2

作用:抑制T、B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功能

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丝裂原受体如刀豆蛋白A(ConA)受体,植物血凝素(PHA)受体。意义:临床上常用于测定T细胞功能(淋巴细胞转化试验)4.其他表面分子(1)细胞因子受体:IL-1R、IL-2R、IL-4R、IL-6R等。(2)MHC分子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按表达TCR类型不同

按对抗原应答所处状态不同: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性T细胞1.分类γδT细胞αβT细胞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按CD分子不同按功能不同αβ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CTL)调节性T细胞(Treg)第十六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主要功能

①CD4+T细胞

CD表型:CD3+CD4+CD8-,主要为Th细胞亚群

识别抗原时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发挥效应功能

作用特点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依据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将Th细胞分为Th1

、Th2和Th3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γ和TNF-β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和IL-10功能:主要执行细胞免疫效应功能:主要辅助体液免疫效应Th3细胞主要分泌TGF-β功能:下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h17细胞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②CD8+T细胞

CD表型:CD3+CD8+CD4-,主要为CTL细胞亚群

CTL细胞CTL1

CTL2第十九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CTL1细胞:特点:具有MHC-Ⅰ类分子的限制性功能:细胞毒作用,免疫调节机制释放细胞毒性蛋白:穿孔素,颗粒酶诱导细胞凋亡CD8+CTLCTL2细胞:分泌IL-4、IL-5、IL-10等参与对B细胞的辅助第二十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③调节性T细胞(

Treg

)自然调节性T细胞:IL-10等诱导调节性T细胞(Th3):TGF-β等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T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1)介导细胞免疫(Th1、CTL)(3)参与免疫调节(Th3、Treg)(2)辅助体液免疫应答(Th2)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二、B淋巴细胞

(Bonemarrowdependentlymphocyte,BC)造血干细胞(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前B细胞(骨髓)B细胞外周淋巴器官血液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骨髓)㈠来源、分化与分布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二)B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

1.BCR复合体

组成BCR(mIg)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意义:B细胞的主要标志,成熟B

细胞主要表达mIgM和mIgDIgα(CD79a)Igβ(CD79b)结构特点:各含一个ITAM结构功能:传导活化信号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

增强BCR识别抗原的信号。

B细胞重要标志,表达于前B细胞到成熟B细胞各发育阶段。功能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3.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

(1)CD40分子分布:B细胞等。主要生物学功能:与CD40L结合→促B细胞活化(2)

CD80/CD86(B7分子)组成:B7-1(CD80)/B7-2(CD86)分布:成熟B细胞

初始B细胞低表达;

活化B细胞高表达。功能:高水平表达B7分子的B细胞是有效抗原提呈细胞。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4.丝裂原受体

如SPA受体、LPS受体(小鼠B细胞)等。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5.其他表面分子

(1)Fc受体(FcγRⅡ-B,CD32)特点:含一个ITIM(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inhibitorymotifs)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功能:FcγRⅡ-B与IgG抗体结合,抑制初始B细胞对抗原应答。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补体受体组成:CR1(CD35)和CR2(CD21)

功能:①CR1与C3b(或C4b、iC3b)结合→调节B细胞的活化增殖。

与C3d和C3dg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

EB病毒的受体(3)细胞因子受体②CR2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根据对抗原的刺激状态

依据CD5分子表达分类初始B细胞活化B细胞记忆B细胞CD5+

B1细胞:固有免疫

CD5-

B2细胞:适应性免疫第三十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B1和B2细胞特性的比较特性B1细胞B2细胞首次产生时间胚胎期出生后V区库有限广泛主要分布体腔(腹腔、胸腔)外周淋巴器官更新方式自我再生骨髓新生分泌Ig同种型IgMIgGIgGIgM对糖类抗原应答+对蛋白质抗原应答+T细胞辅助记忆性分化发育无有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1)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2)提呈抗原(3)参与免疫调节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细胞)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要点小结1.T、B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及其功能2.人类成熟T、B细胞的主要亚群及功能3.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4.Th1与Th2细胞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胸腺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发育部位表面标志细胞类型

被膜下区

CD4-

CD8-

“双阴性”

皮质区CD4+CD8+

“双阳性”皮质、髓质

CD4+或CD8+

“单阳性”交界处

髓质区成熟T细胞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细胞主要表面标志的变化阳性选择阴性选择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阳性选择(positiveselection)指发育中的双阳性(CD4+CD8+)胸腺细胞表达的TCR同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MHC分子相互作用,与Ⅰ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CD8表达水平升高,CD4表达水平下降直至丢失;而与Ⅱ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CD4表达水平升高,CD8表达水平下降最后丢失;不能与MHC分子有效结合或结合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发生凋亡(占95%以上

),此过程即为阳性选择。阳性选择的生物学意义:

T细胞识别了自身MHC分子,并获得MHC限制性。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阴性选择若经过阳性选择的胸腺细胞表达的TCR能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Ⅱ或Ⅰ类分子复合物(p-MHC)结合,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清除或形成克隆不应答状态。

阴性选择的生物学意义:使T细胞对自身抗原产生了耐受性。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十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的比较特性αβT细胞γδT细胞TCR高度多态性较少多态性分布外周血60-70%5-15%组织外周淋巴组织表皮及粘膜上皮表型CD3CD2100%100%CD4+CD8-60-65%<1%CD4-CD8+30%-35%20%-50%CD4-CD8-<5%≥50%识别抗原8-17个氨基酸简单多肽、类脂等MHC限制性经典MHC分子MHC类似分子(CD1)辅助细胞Th细胞-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五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初始T细胞、活化T细胞和记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