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军队文职公开招录《教育学》高频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40题)1.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图式B.命题C.表象D.产生式
2.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A.拉比B.古儒C.书吏D.校父
3.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4.定量分析的前提不包括()
A.数据资料客观性B.数据资料完整性C.数据资料有效性D.数据资料准确性
5.以掌握为目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
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7.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的关系。
A.途径与目的B.部分与整体C.过程与结果D.现象与本质
8.国子学始立于
A.西晋B.东晋C.南朝D.北朝
9.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即“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
A.毕达格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0.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的德育模式是
A.集体教育模式B.道德认知发展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
11.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的是
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
12.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A.去除人欲B.获取天理C.博通百家D.求得功名
13.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是
A.0.01B.0.05C.1.00D.2.00
14.集中体现我国新文化运动民主追求的教育思潮是
A.平民教育思潮B.国家主义教育思潮C.科学教育思潮D.职业教育思潮
15.《学记》设计的教学进程,达到大成需要()
A.五年B.七年C.九年D.十一年
16.在古代斯巴达,城邦为满18岁的公民子弟接受正规军事训练而设立的教育机构是
A.体育馆B.埃弗比C.体操学校D.角力学校
17.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涵养道德B.开发“民智”C.发展人的个性D.造就“完全人格”
18.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以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
A.科学化B.集权化C.学术化D.法制化
19.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20.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A.事件取样记录法B.日记描述记录法C.时间取样记录法D.行为检核记录法
21.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
A.教育学B.比较教育学C.元教育学D.教育哲学
22.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A.服从水平B.依从水平C.认同水平D.内化水平
23.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课程应()。
A.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B.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C.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D.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24.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要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这种要求属于教育目的层级中的()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25.1947年,日本颁布的终结军国主义教育并为战后教育指明方向的划时代教育法案是
A.《学制令》B.《大学令》C.《产业教育振兴法》D.《教育基本法》
26.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5秒之后,能准确再现20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4到5个棋位。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A.专家的观察力敏锐B.专家的记忆力敏捷C.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D.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棋局的知觉模式
27.某山区小学,每个年级数学、语文等科的教学均由一名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属于
A.兼任教师B.主任教师C.级任教师D.科任教师
28.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指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对象C.教育方法D.教育内容与对象
29.从狭义上讲,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A.课程评价B.课程体系C.课程计划D.课程建设
30.在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的新式学校,这类学校被称为
A.泛爱学校B.文科学校C.实科学校D.国民学校
31.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主张的是()。
A.重视道德教育B.重视文史教育C.轻视科技教育D.轻视礼乐教育
32.()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A.教育经验B.教育现象C.教育规律D.教育方针
33.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34.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杜威C.帕克D.赫尔巴特
35.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
A.《巴特勒法案》B.《巴尔福教育法》C.《费舍教育法》D.《福斯特教育法》
36.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两者的关系是
A.生活可以取代教育B.教育是生活的中心C.教育不能改造生活D.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37.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38.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39.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
40.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二、多选题(10题)4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高等教育要()。
A.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专业
B.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C.适度发展新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
D.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E.稳定和提高基础学科
42.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三种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B.知识内化C.智力内化D.语言内化E.行为内化
4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E.权威性
44.关于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促进教育改革的活力
B.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C.丰富科学研究活动
D.培养未来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E.更准确地解释教育现象
45.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A.课程的价值B.课程的根本目的C.课程的主要任务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E.课程的基本结构
46.关于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
A.从学制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属于双轨制
B.从类别结构上看,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
C.从层次上来看,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
D.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E.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五个层次
47.意志过程的主要特点包括()。
A.意志是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B.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行动目的的过程
C.意志是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过程
D.意志的品质具有坚韧性、果断性
E.意志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48.关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A.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B.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
C.美育与艺术教育有明显的不同
D.美育与音乐、美术的教学一样注重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
E.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唯一途径
49.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教育。
A.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B.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C.思想美、心灵美、行为美D.艺术美E.正确的审美观
50.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功能,就共性来看主要有()。
A.动机作用B.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C.提升智慧D.方向作用E.心理支持
参考答案
1.A对某个主题的知识所具有的综合性质,通常组合了概念、命题和表象叫做图式;意义或现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叫做命题;表象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知觉特征,使人们保存情景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产生式是指程序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故选A。
2.B本题考查古印度学校的教育情况。"拉比”是犹太人中一个特别的阶层,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书吏”是在古巴比伦寺庙中供职的人;“校父”是对古巴比伦“泥板书舍”中负责人的称呼;“古儒”对是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教师的称呼。
3.B
4.D定量分析的前提包括数据资料的客观性、数据资料的完整性、数据资料的有效性三方面。D属于干扰选项。
5.B成就目标理论分为掌握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掌握目标定向意在于获取知识,增加能力,更倾向于内部动机激发,相信努力导致成功,表现为一种进取取向;成绩目标定向靠外部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将学习视为通过成绩在他人面前展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手段,一旦学业失败,就会表现为一种无助取向,并将失败归于运气不好或能力不足等。
6.B“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7.B本题考查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故本题选B。
8.A西晋咸宁二年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以后国子学制度逐步得到了发展=故选A。
9.C
10.B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等人创建。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其方法和途径的总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以一种越来越清晰和全面的方式思考道德论争并寻找解决的方法。从认知发展的特点来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道德判断的总的阶段向前发展。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着眼于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故选B。
11.D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结构主义教育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
12.A王守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为了实现“致良知”“明人伦"而提出“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读书求学的目的就是去人欲,去习染,存天理。故选A。
13.C
14.A
15.C《学记》提出:比年(每年)入学,中年(隔一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小成需要七年,大成需要九年。
16.B古代斯巴达人十分重视教育(这种教育是军事化的),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应为加强国家统治服务。在斯巴迭’城邦为满18岁的公民子弟接受正规军事训练而设立的教育机构是埃弗比。
17.D蔡元培,中国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
18.C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这一目的就是为了“改官僚化为学术”,促使教育学术的结合,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学术化。
19.C
20.B按照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法分为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将观察法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事件取样记录法、时间取样记录法和行为检核记录法;非结构参与式观察最适合采用的记录方法是日记描述记录法。
21.C元教育学是以教育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22.C社会规范学习分为社会规范的遵从、认同和内化三种水平。其中认同是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产生了自愿模仿和遵从自己所仰慕的榜样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23.D本题考查经验主义课程论。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性人物是杜威,该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课程应以儿童为出发点和目的,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经验和生活的范围,要考虑到儿童思维需要和兴趣,从而引发儿童的学习动机;(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传统学科课程的逻辑组织只适用于成年人,儿童作为初学者,没有能力接受成人完整的经验。所以,课程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故本题选D。
24.C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题干中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里第一学段(1~3年级)的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是一节课的三维目标。
25.D1947年,《教育基本法》是日本颁布的终结军国主义教育并为战后教育指明方向的划时代教育法案。故选D。
26.D本题考査的就是专家与新手的区别点所在。大多数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有关的知识经验能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决。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在于,专家具有庞大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知识组织方式。相对于新手而言,专家不仅具有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即事实和言语信息,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存储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即知道如何去做的策略知识。故选D。
27.C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类别的掌握情况,这里考查的是级任教师。
28.D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包含两个含义:(1)教育内容泛智化,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2)教育对象普及化,他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29.C本题考查课程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界定课程的概念。从广义上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展、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从狭义上讲,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每门学科都有对应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具有相应的教材。故本题选C。
30.A泛爱学校是在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出现的,主张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等。
31.D本题考查墨家思想。儒墨在战国时并称为“显学”。而墨家以自然科学、生产技术和逻辑学为主要特色。故本题选D。
32.C考察教育规律的概念。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的特点。
33.D本题考查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交往说。教学过程的交往说认为,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故本题选D。
34.D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师生关系上,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故本题选D。
35.A1944年英国颁布的《巴特勒法案》,是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
36.D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两者的关系是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37.B
38.D昆体良是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他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也称《雄辩术原理》),也被誉为世界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39.B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和命题,熟悉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考生应该不难选择。
40.D
41.ACE本题考查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高等教育要要基本稳定基础学科的规模,适当发展新兴和边缘学科,重点发展应用学科。故本题选ACE。
42.ABC本题考查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三种内化。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三种心理内化形式:一是道德内化,就是要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二是知识内化,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知识内化的过程,就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或者顺应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