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习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习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习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习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习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习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习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庄宗,讳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及为婴儿,体貌奇特,沈厚不群,武皇特所钟爱。帝洞晓音律,常令歌舞于前。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及壮,便射骑,胆略绝人,其心豁如也。及武皇厌代,帝乃嗣王位于晋阳,时年二十有四。是日,诏曰:“皇纲已正,紫禁方严,凡事内官,不合更居外地。诏诸道应有内官,不计高低,逐一并家口发遣赴阙,不得辄有停滞。”帝龙潜时,寺人数已及五百,至是合诸道赴阙者,约千余人,皆给赐优赡,服玩华侈,委之事务,付以腹心。唐时宦官为内诸司使务、诸镇监军,出纳王命,造作威福,昭宗以此亡国。及帝奄有天下,当知戒彼前车,以为殷鉴,一朝复兴兹弊,议者惜之。同光二年夏五月壬寅,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来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高季兴,从梁祖平青州,改知宿州事,擢为荆南兵马留后。及庄宗定天下,季兴来朝于洛阳,加兼中书令。谓宾佐曰:“新主百战方得河南,对勋臣夸手抄《春秋》;又竖手指云:‘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如此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节选自《旧五代史》)

文本二: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那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B.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C.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D.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代,古代对辞官或者卸任的委婉说法,有厌恶官场事物之意。

B.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住所。赴阙的意思是入朝,指朝见皇帝。

C.少牢,指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庄宗年少时能文能武,精通音律,略通《春秋》大意,射箭骑马,胆量过人,心胸开阔,因此受到武皇的钟爱。

B.文本一中,高季兴曾对他的手下评说庄宗,说庄宗曾对功勋大臣夸耀他曾亲手抄录《春秋》,又竖起手指说“我从手指头上得到天下”,像这样那就是功劳全在他一人了,哪里还有大臣的辅佐之功。

C.文本二中,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文本二中,欧阳修认为庄宗之所以能强大起来,主要在于他“忧劳”,而其破灭,原因又在其“逸豫”,阐释了成败由人的道理。

4.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已许除郡,经年来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5.欧阳修认为后唐庄宗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事”,请根据文本一和二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本二:

庄宗好俳优,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仇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C.函梁君臣之首____________函:木匣

D.因格其命____________格:搁置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____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B.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____________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C.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D.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下文的“太庙”也同此意。

B.伶人,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伶官,是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C.牢,祭祀用的牲畜。用一猪一羊为“少牢”,牛、羊、马三牲全备为“太牢”。

D.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

B.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

C.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

D.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人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

10.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作者立论的依据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选文总结了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暗讽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C.文本一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D.庄宗既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作为天子,他还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他的宠幸而当权,最终导致后唐的灭亡。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12.结合两段文本,谈谈你从庄宗“好伶而弑于伶”的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五代史伶官传序》)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1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

B.古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

C.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15.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段进一步议论评说庄宗的盛衰。

B.本段运用对比,指出庄宗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C.本段总结的经验教训更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当朝者借鉴。

D.本段内容与前文的结论意义相同,去掉的话也是可行的。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7.文章第三段论证了庄宗之悲剧性,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失,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选自欧阳修《伶官传序》)

(二)

①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七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十七》)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

B.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

C.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

D.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牢,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牛、羊、猪俱用叫太牢,只用羊、猪二牲叫少牢。

B.太庙,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供奉皇帝先祖,后经皇帝批准也可供奉功臣的神位。

C.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的官署,从唐朝开始设置。

D.刺史,又称“刺使”,古代职官名,原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后成为一州长官的称呼。

20.下列对文本(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以“呜呼”感叹突兀起笔,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叹,又以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一叹一问,一退一进,醒人耳目。

B.二段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态度,“受”“藏”“遣”“告”“请”“盛”“负”“纳”等词可见其恭谨及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

C.三段对庄宗的成败之迹作了概括,“得天下”与“失天下”反差鲜明,肯定得之难、失之易的说法,进而以反问与引用强调成败由于“人事”的原因。

D.文末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来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22.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末尾直陈“庄宗好伶,可不信哉”,结合文本(二)第二段的事例加以证明。

阅读《伶官传序》,完成下列小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3.下列文学常识,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从事”指一般属官。

B.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太牢。一般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C.伶官:古代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D.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战乱频繁。

2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一夫夜呼B.负而前驱

C.仓皇东出D.忧劳可以兴国

25.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梁,吾仇也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④而告以成功

A.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判断句

B.被动句、状语后置、被动句、省略句

C.判断句、状语后置、被动句、省略句

D.状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句

2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二、非选择题

27.词类活用

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____________)

28.一词多义

(1)而皆背晋以归梁(____________)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____________)

29.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做状语。

(1)席卷、包举、囊括(____________)

(2)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

(3)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

(4)负而前驱(____________)

(5)仓皇东出(____________)

(6)一夫夜呼(____________)

(7)乱者四应(____________)

30.一词多义

(1)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_____)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____________)

(3)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

(4)因利乘便(____________)

31.通假释义

(1)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

(2)非及乡时之士也(____________)

32.文言句式

倒装句

(1)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____________)

金城千里(____________)

(2)宾语前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____________)

(3)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____________)

33.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1)外连衡而斗诸侯(____________)

(2)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__)

(3)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__)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_____)

34.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___________;今义:河的西面。

(2)山东豪俊遂并起

古义:___________;今义:指山东省。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___________;今义:干某事。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___________;今义:人情事理,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等工作。

35.名词的活用。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负而前驱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抑本其成败之迹

36.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为天下笑者,何也

37.倒装句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3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____________)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____________)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___________)

②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____________)

③告之于帝(____________)

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____________)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____________)

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____________)

②智勇多困于所溺(____________)

③而天下诸侯已困矣(____________)

①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

②其文约,其辞微(____________)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①尔其无忘及父之志(____________)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____)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____________)

④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____)

①与其所以失之者(____________)

②可以知之矣(____________)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____________)

④而皆背晋以归梁(____________)

①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____)

②是故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____________)

③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____________)

④奉至尊,章洪业,皆在力本任贤(____________)

①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____)

②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____________)

③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

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____________)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____________)

②与尔三矢(____________)

③莫能与之争(____________)

④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

⑤日月逝矣,岁不我与(____________)

⑥契丹与吾约为兄弟(____________)

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____________)

②庄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____)

③负而前驱(____________)

④岂得之难而失之易软(____________)

⑤及凯旋而纳之(____________)

⑥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____________)

3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40.请调动你对文言句式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

判断句

①梁,吾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判断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判断

③此三者,吾遗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判断

被动句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被动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被动

状语后置句

①盛以锦囊____________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____________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

④而告以成功____________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

①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____完整句子为:_______________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____________完整句子为:_______________

三、小阅读-课内

4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文章在行文上都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试简要分析。

四、选择题

4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赢:担负____________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人的事情

B.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____________才能不及中人____________中人:平常的人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山东:太行山以东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雠:仇人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4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____________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要务

B.有……杜赫之属为之谋属:下属____________秦人开关延敌____________延:迎击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____________组:绳索____________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抗争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整个____________以致天下之士____________致:招致,招引

4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以弱天下之民

③以愚黔首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

⑤嬴粮而景从

⑥外连衡而斗诸侯

⑦序八州而朝同列

⑧会盟而谋弱秦

⑨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A.①⑤/④⑥⑦/②③⑧⑨B.①⑤⑥⑨/④⑦/②③⑧

C.①⑤⑧⑨/④⑥⑦/②③D.①⑤⑨/④⑥⑦/②③⑧

45.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告:祭告

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应:应答D.故方其盛也方:正当,正在

参考答案

1.C2.A3.A4.(1)我已经答应了授予他俩郡官,很多年没兑现,我不好意思见这两个人,你应委屈一下听从我的。

(2)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5.①后唐庄宗滥施封赏,他将刺史封给伶人周匝的恩人。郭崇韬劝谏说任命优伶为刺史,这是要失掉天下人心的,但郭的意见没被采纳。②后唐庄宗是因为他的艰苦奋斗,发愤图强而成功,又是由于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而失败。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

6.C7.B8.C9.B10.A11.(1)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2)(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

(3)全天下都是浑浊不堪但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12.不可贪图安逸享乐,要谨慎行事、励精图治、防微杜渐。

13.C14.A15.D16.(1)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2)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17.选段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说服力极强。作者以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其败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对比,鲜明而强烈,突出了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

18.D19.C20.C21.(1)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事吗?

(2)常常亲自和杂耍艺人在庭院里演杂戏(杂耍嬉戏),伶人因此当权,最终导致灭亡。22.庄宗重获伶人周匝,赏赐慰劳,并答应其无礼请求:后因臣下劝谏有所搁置,却终不拂伶人情面而封赏刺史:可见确实宠幸伶人,不顾朝堂正义、秩序。

23.B24.D25.C26.那祸事灾难常常在细微的事情中积累下来,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人或物困扰。

27.败逃的军队

28.归附到

29.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像影子一样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向前向东在夜里在四面

30.动词,沿袭介词,凭借介词,趁机介词,趁着

31.“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乡”同“向”,先

32.“十二”做定语,后置“千里”做定语,后置“仁义”做宾语,前置“为”即“被”,表被动

33.使……争斗使……退却使……朝见使……兴盛;使……灭亡

34.战国时魏地崤山以东官职名人的作为

3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词作动词,推其根本)

负而前驱____________(名词作状语,向前)

函梁君臣之首____________(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