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_第1页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_第2页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_第3页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_第4页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摘要】以白色链霉菌SLF2110为产生菌,着重从菌种选育和补料工艺两方面研究提高白色链霉菌的盐霉素产量。结果表明,①氯化锂前处理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后筛选出的突变株盐霉素发酵产量有很大提高;②在基础培养基中减少豆油加量,采用中间补豆油控制,发酵水平与没有补料的相比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盐霉素;白色链霉菌;发酵工艺

Studyontheimprovementoffermentationprocessforyieldofsalinomycin

ABSTRACTThestudyreferstotheimprovementoffermentationprocessforincreasingtheyieldofsalinomycin.UsingStreptomycesalbusSLF2110astheproducingstrain,theyieldofthefermentationcanbeincreasedlargelywiththemethodofmutagenesisinducedbyUVandLiClandtheoptimizationofthebeanoilfeedingforsalinomycinfermentationprocess.

KEYWORDSSalinomycin;Streptomycesalbus;Fermentationprocess

盐霉素(salinomycin)是从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的深层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聚醚类抗生素,由6分子乙酸,6分子丙酸和3分子丁酸提供的相应酰基缩合而成[1~2]。日本于1979年批准盐霉素用作球虫病防治剂,1987年欧共体批准盐霉素用作抗球虫剂和促生长剂,1993年我国部正式批准其作同样的用途。盐霉素作为禽用抗球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前景将十分广泛。

抗生素发酵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菌种改良和培养工艺优化[3]。为提高白色链霉菌中盐霉素产量,在过去的基础上[4~7],我们从菌种选育和补料工艺两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高盐霉素的生产水平。

1材料与方法

菌种

供试菌株为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SLF2110。

培养基斜面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

摇瓶培养基(g/L)牛肉膏5,酵母粉3,氯化钾2,丙三醇20,消泡剂1。

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15,黄豆粉20,小麦胚芽10,碳酸钙3,牛肉膏5,酵母粉3,氯化钾2,丙三醇20,KH2PO41,消泡剂1。~。

发酵培养基1(不补料工艺)(g/L)硫酸铵5,黄豆粉30,豆油85,KH2PO41,MgSO4,碳酸钙5,食盐3,消沫剂1。~。

发酵培养基2(补豆油工艺)(g/L)硫酸铵5,黄豆粉30,豆油50,KH2PO41,MgSO4,碳酸钙5,食盐3,消沫剂1。~。

效价测定培养基(%)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琼脂粉。~。

实验规模

摇瓶种子250ml三角瓶内装25ml培养基,接入成熟斜面孢子,33℃于摇床培养70h左右,转速220r/min。

种子培养20L种子罐装12L培养基,接入摇瓶种子,接种量120ml,罐温35℃,罐压,搅拌转速500r/min,通气比为1∶,培养30h左右。

发酵培养50L发酵罐装培养基30L,从种子罐取种3L接入,罐温33℃,罐压,搅拌转速400r/min,通气比为1∶,中途采用补加豆油工艺与不补料工艺两种方式,12d放罐,测定放罐液效价。

测定方法

还原糖测定斐林试剂法。

氨基氮测定甲醛法。

盐霉素效价测定以杯碟法测定,检定菌为短小芽孢杆菌。

豆油和脂肪酸的测定按文献[8]进行。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37℃下,将1ml发酵液每分钟分解底物产生1μmo1脂肪酸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

菌丝浓度的测定10ml发酵液于离心管内3000r/min离心10min,测量上清液体积,计算得出:

菌丝浓度(%)=(10-上清液体积)÷10×100%

诱变方法

(1)悬浮液制备将生产用SLF2110孢子斜面,加蒸馏水l0ml,制成孢子悬液,倒入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旋转摇床振荡15min,然后用滤纸过滤,使成单孢子悬液,供诱变处理用。

(2)氯化锂处理选用%、%、%三种浓度进行处理。氯化锂与培养基按上述比例混合后置平皿培养3~5d,观察敏感度,10d观察菌落形态,过筛后进行摇瓶发酵试验,比较突变株与对照株的效价。

(3)氯化锂与紫外线复合处理

氯化锂前处理制成%氯化锂的单孢子悬浮液,28℃振荡4h,取5ml于无菌平面皿中,置波长253nm、功率30w的紫外灯下30cm处,磁力搅拌照射一定时间,立即稀释分离于平皿。

氯化锂后处理单孢子悬浮液,在摇床上振荡培养4h,取5ml于无菌平面皿中,置波长253nm、功率为30w的紫外灯下30cm处,磁力搅拌照射一定时间进行分离于含%氯化锂的上层培养皿中培养。

2结果与分析

自然分离

供试菌株SLF2110的单孢子悬液,经自然分离,从中获得一株新菌株lNSLF2110作为出发菌株,效价49118u/ml,较SLF2110提高18%(41588u/ml)。

氯化锂处理

(1)氯化锂敏感度以lNSLF2110为出发菌株,用不同剂量的氯化锂处理,其敏感度结果见表1。

(2)突变菌株的菌落形态以lNSLF2110为出发菌株,经氯化锂处理后培养,形成的菌落形态有3种类型,3种菌落类型的菌株中分别挑出代表性菌株进行斜面培养,过筛,观察诱变后的变异率。其中圆帽状型(类型Ⅲ)的正变率为最高。结果见表2。

(3)氯化锂与紫外线复合处理以lNSLF2110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①氯化锂前处理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和②氯化锂后处理与紫外线复合处理,考察其诱变效应,同时以不经过诱变处理的各稀释浓度的单孢子悬浮液涂于空白平板作为对照,结果见表3。

表3结果表明,先用氯化锂前处理后再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对菌株的诱变效应较氯化锂后处理更好,正

表1不同剂量氯化锂对出发菌株的敏感度略

表2三种典型菌落的菌株诱变后的变异率情况略

表3氯化锂与紫外线复合处理的诱变效应略

(4)筛选结果比较以lNSLF2110为出发菌株,经单一的氯化锂处理后筛选出的正变率高氯Ⅳ突变株和经氯化锂前处理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后筛选出的正变率高氯UVⅩ突变株,与1NSLF2110菌株进行对比试验,筛选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经氯化锂前处理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后筛选出的突变株氯UVⅩ发酵水平最高,比原出发菌株提高54%,脂肪酶的活力比原出发菌株提高近两倍。

补豆油工艺

盐霉素的合成途径为聚多酮途径,起始单位是三碳单位丙二酰CoA。以植物油或动物油作为培养基碳源能提供

(1)氯化锂或紫外线复合氯化锂方式来诱变育种是筛选获得盐霉素高产菌株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通过氯化锂和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成功,获得高产菌株具有较高的脂肪酶活力,比原出发菌株的脂肪酶活力提高近两倍,盐霉素增产达50%以上。

(2)比色测定发酵液中豆油、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间接计算出脂肪酶的活力,不仅可以知道不同发酵阶段菌体对豆油的分解能力,而且知道残油量及脂肪酸的利用情况。考察发酵过程中脂肪酶活力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控制发酵的一个参数。实验证明脂肪酶是由

表4氯Ⅳ、氯UVⅩ突变株与1NSLF2110菌株摇瓶效价比较(略)

表5补豆油工艺与不补料工艺结果比较略

(3)盐霉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将豆油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通过测定发酵液中的脂肪酸和豆油浓度,可以计算出脂肪酶活力,用于优化盐霉素发酵的补油工艺。

(4)在基础培养基中减少豆油加量,采用发酵中途分阶段补豆油方式可提高盐霉素发酵水平%。该补料工艺的发酵结果重现性很好,为今后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但是豆油补加时机和补加量是否合理,对盐霉素发酵水平有重要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iyazakiY,ShibuyaM,SugawaraH,eta1.Salinomycin,anewpolyetherantibiotic[J].JAntibiot(Tokyo),1974,27(11):814

[2]West1eyJW,B1ountJF,EvansRHJr,eta1.Biosynthesisof1asa1ocid.II.Xrayana1ysisofanaturallyoccurringisomerof1asa1ocidA[J].JAntibiot(Tokyo),1974,27(8):597

[3]储炬,李友荣编着.工业发酵调控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陈代杰,周光分阝,许文思.盐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Ⅰ.浅蓝菌素对盐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8,13(3):208

[5]陈代杰,周光分阝,许文思.盐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Ⅱ.短链脂肪酸在盐霉素生物合成中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8,13(3):214

[6]罗敬完.国产盐霉素生产菌株——白色链霉菌61477的诱变育种试验[J].中国兽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