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琅樾江山西侧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大渡口区琅樾江山西侧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大渡口区琅樾江山西侧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大渡口区琅樾江山西侧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大渡口区琅樾江山西侧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大渡口区琅樾江山西侧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重庆达士(DRC)工程事务所人和控规调整O区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说明第1页共10页1设计依据1.1设计规范、标准1.2.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1.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6《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1.2.7《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1.2.8《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1.2.9《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11)1.2.10《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局2016.12)1.2.11《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1.2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3.1建设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1.3.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3道路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2工程概况2.1工程基本情况大渡口区琅樾江山西侧道路位于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A区,在建琅樾江山小区西侧,该道路工程南起现状已建市政道路铂桥路,向北延伸至大渡口停车楼配套道路,与大渡口停车楼配套道路“T”型交叉。大渡口区琅樾江山西侧道路工程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20km/h,双向2车道,典型断面红线宽16m,全长363.682m,最大纵坡1.5%。2.2本工程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新建道路雨水、污水施工图设计,消火栓及其给水系统均不在设计范围内。经业主与周围地块开发商确定,污水由其他道路排放。2.3排水设计概要新建道路设计雨水系统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和道路东侧相邻地块雨水,道路西侧雨水由原有已建成雨水管网收集,复核原有管道管径满足需求,新建雨水管管径为DN900~DN1500。雨水管道按道路坡向布置,排入下游已建雨水涵洞。新建道路设计污水系统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和道路东侧相邻地块污水,道路西侧污水由原有已建成污水管网收集,复核原有管道管径满足需求,新建污水管管径为DN400。污水管道按道路坡向布置,排入下游已建污水管网。3设计原则3.1城市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以上阶段设计为依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3.2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3.3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3.4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3.5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3.6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4排水工程设计说明4.1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4.1.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4.1.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4.1.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沙坪坝区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4.1.4基本设计参数最大设计流速:钢筋混凝土管道、塑料管Vmax=5m/s;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4.2排雨水系统4.2.1雨水量计算(1)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暴雨强度公式采用重庆市沙坪坝区暴雨强度公式:(L/s·Ha)·暴雨重现期:道路P=5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取值为0.7·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m2)。表4-1琅樾江山西侧道路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序号计算管段服务面积设计流量过流能力管径坡度流速(hm2)(L/s)(L/s)(mm)(‰)(m/s)1Y1~Y24.701542.85351664.108390051542.85352Y2~Y35.131683.22312203.9491100051683.22313Y3~Y45.561823.59282203.9491100051823.59284Y4~Y55.981963.96252203.9491100051963.96255Y5~Y66.412104.33222203.9491100052104.33226Y6~Y76.842244.70192841.7250110052244.70197Y7~Y87.272385.07162841.7250110052385.07168Y8~Y97.692525.44132841.7250110052525.44139Y9~Y109.543131.94973583.8642120053131.949710Y10~Y1110.053298.69013583.8642120053298.690111Y11~Y1210.563465.43063583.8642120053465.430612Y12~Y1311.063632.17104436.6023130053632.171013Y13~Y1411.573798.91154436.6023130053798.911514Y14~Y1512.083965.65194436.6023130053965.651915Y15~Y1612.594132.39244436.6023130054132.392416Y16~Y1713.104299.13284436.6023130054299.132817Y17~Y1813.604465.87335406.0034140054465.873318Y18~Y1914.114632.61375406.0034140054632.613719Y119~Y2014.624799.35425406.0034140054799.354220Y20~Y2115.134966.09465406.0034140054966.094621Y21~Y2215.645132.83515406.0034140055132.835122Y22~Y2316.145299.57555406.0034140055299.575523Y24~Y2516.655466.31606497.9782150055466.316024Y25~Y2617.165633.05646497.9782150055633.0564其余起点管道为非计算管段。根据《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渝府令[2006]193),本工程最小排水管径为DN900,最小坡度取0.5%。4.2.2雨水管道设计功能:道路西侧雨水排至人行道上原有雨水管网,本次道路雨水管道只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东侧相邻地块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流量,由最后两个井汇总新旧雨水管网雨水排至现状雨水涵洞。定线原则:雨水管线沿道路布置,雨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包括人行道)路面及地块雨水收集的便利性。雨水管道布置:新建道路路幅宽度为16m,人行道宽度均为4.5m,由于人行道两侧存在很多原有管网,空间不足,新建雨水管道布置于道路下,沿道路方向布置。4.3排污水系统4.3.1污水量计算(1)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Ks×Kz(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80%(L/Cap.d)Ks:雨水渗入量系数,取1.1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z值表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Kz值2.32.01.81.71.61.51.41.3(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A(L/s)水力计算按曼宁公式:(m/s)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m²)——h﹤D/2水力半径:(m)Or:A=(π-θ+sinθcosθ)r2(m²)——h﹥D/2(m)管道内壁粗糙系数:塑料管n=0.01。表4-2琅樾江山西侧道路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序号计算管段服务面积设计流量过流能力管径坡度流速充满度(hm2)(L/s)(L/s)(mm)(‰)(m/s)h/D1P1~P24.7024.7729.0440030.920.32P2~P35.1827.3038.9940030.990.353P3~P45.6629.8238.9940030.990.354P4~P56.1432.3538.9940030.990.355P5~P66.6234.8738.9940030.990.356P6~P77.0937.3943.2740031.020.377P7~P87.5739.9245.4740031.040.388P8~P99.1348.1347.7040031.050.399P9~P109.7151.1752.2740031.080.4110P10~P1110.2954.2254.6040031.090.4211P11~P1210.8657.2756.9640031.100.4312P12~P1311.4460.3161.7740031.130.4513P13~P1412.0263.3669.1440031.160.4814P14~P1512.6066.4169.1440031.160.4815P15~P1613.1869.4669.1440031.160.4816P16~P1713.7672.5074.1440031.180.5017P17~P1814.3375.5574.1440031.180.5018P18~P1914.9178.6081.7540031.210.5319P19~P2015.4981.6486.8540031.230.55根据污水管道和水力计算,污水管管径为DN400,设计坡度为3‰,最大设计流速为1.23m/s。4.3.2污水管道设计功能:道路污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相邻地块及上游污水管道转输之污水流量。定线原则:污水管线沿道路布置,污水管道的布置考虑该路相邻地块污水收集的便利性。污水管道布置:新建道路路幅宽度为16m,人行道宽度均为4.5m,污水管道布置于车行道下。4.4管材、基础及接口4.4.1管材排水管道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采用环刚度SN≥8000N/m2。DN300雨水口连接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国标II级钢筋混凝土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相关规定,安装应参照国标图集《04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的制造应符合《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要求。DN300雨水口连接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4.4.2接口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污水)采用承插式橡胶圈密封连接的柔性接口,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雨水)采用热熔连接;国标=2\*ROMANII级钢筋混凝土管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做法详见06MS201,在道路高填方区,钢筋混凝土管道必须采用橡胶圈承插柔性接口。柔性接口设置条件详见06MS201总说明,做法详见06MS201/23、24。对于岩、土分界段,填、挖分界段等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排水管段,应采用柔性接口,当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范围较大时,应在管段上连续设置一个以上的柔性接口,做法与橡胶圈接口相同。4.4.3基础基础:管顶覆土深度在0.7~3.5米的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采用120°砂垫层基础;覆土深度在3.5~6.0米的采用180°砂垫层基础。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混凝土满包加固。II级钢筋混凝土管基础采用带式混凝土基础,覆土<0.7m或埋深>6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及车行道下的雨水口连接管基础采用满包混凝土加固。4.5检查井、跌水井及其它构筑物4.5.1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检查井,其做法详见图集02S515-33。(3)人行道上检查井采用复合材料圆形井盖及盖座,车行道上检查井采用防盗球墨铸铁圆形井盖及盖座。按其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并采用分离式防盗防沉降铸铁圆形井盖及盖座。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井盖及支座装配结构尺寸应符合GB/T6414-1999的要求,其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6414-1999的要求,其公差应不低于GB/T6414-1999中GT10的规定。安装井盖时井盖锁扣迎来车方向。(4)为防止井盖被盗后行人不慎跌入,在井盖下方井口处安装防护网。防护网悬挂在检查井井口以下50cm,用膨胀螺栓固定在井筒壁上。考虑到检查井内潮湿,含有腐蚀性气体,膨胀螺栓采用不锈钢材料,提高防护网的安全系数。防护网采用高强度材料,直径6mm,每个正方形网格的边长均为8厘米。防坠落装置必须牢固可靠,承重能力大于等于100kg。4.5.2跌水井当跌落水头<1.0m时采用普通检查井;跌落水头≥1.0m时采用竖槽式钢筋混凝土跌水井详见图集06MS201-3-104和阶梯式混凝土跌水井详见图集06MS201-3-111;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井盖、井座、爬梯同一般检查井要求。4.5.3雨水口1)本工程采用C30砌块双箅雨水口,雨水箅为新型复合材料成品,所选雨水箅应符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水箅》(CJ/T212-2005)的要求。2)本次设计按双箅雨水口泄流能力25L/s的原则进行计算、布设雨水口。3)双箅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1.0%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4)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局部的地方可增设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m。5)雨水口连接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5管道施工5.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涵洞坐标为中心轴线的交汇点。5.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水、污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5.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详见管道及涵洞开挖断面图),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并且施工时要注意对原有管道的保护。5.4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0Mpa,大填方区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30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5.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5.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HDPE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橡胶圈承插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雨水管道按30%比例抽检,抽取位置主要选于易发生泄露的高填方区或挖填结合处或有代表性的管段,由设计、监理、业主共同确定。内窥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在排水管网工程覆土达到场地设计标高后、竣工验收前,按照《城镇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检测不合格,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整改。5.7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以结构要求为准)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当检查井在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砂石回填,回填宽度不宜小于100cm。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设计图说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线与道路同步实施必须是道路路基施工至管底设计高程1m~1.5m后在实施管槽开挖,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6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7海绵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计7.1上位规划及需求分析7.1.1上位规划要求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控制指标见下表。表7.1-1海绵规划控制指标表道路名称用地性质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琅樾江山西侧道路道路50%7.1.2需求分析本工程在传统开发模式下的效果分析详见下表表8.1-2项目下垫面分析一览表序号下垫面类型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1绿化带00.200.902硬质人行道29490.93硬质路面25530.9传统开发模式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满足不了上位规划要求,因此本工程需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7.2设计目标7.2.1设计目标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控制指标见下表。本次设计道路的设计目标及控制指标如下:道路名称用地性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琅樾江山西侧道路道路75%%50%7.2.2道路设计目标渗——提高雨水下渗率,降低道路综合径流系数;滞——设计蓄水层,实现雨水缓排,延长汇流时间;净——SS去除率为30~90%,发挥控制面源污染的作用。道路LID设施主要是以渗透、滞留、净化城市道路径流雨水为主要功能,在道路路幅分配满足条件时设置相关LID设施对道路路幅范围内的初期雨水进行净化。表7.2-1海绵城市计算表序号下垫面类型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径流控制率综合控制率削污率综合削污率1常规绿化带00.20.500.850.530.40.392透水人行道29490.20.850.853受控车行道00.850.850.854生物滞留带010.850.855不受控车行道18320.850.150通过以上计算,琅樾江山西侧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3%。不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的指标要求,考虑利用周围地块提升控制率及削污率。7.3设计方案7.3.1功能设施比选道路工程LID系统包括雨水花园、渗水路面(人行道)、生态树池、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表7.3-1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一览表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方式经济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景观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相对集中建造费用维护费用透水砖铺装○●◎◎○●◎◎√━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高中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高中80-90━绿色屋顶○○◎◎○●◎◎√━高中70-80好下沉式绿色○●◎◎○●◎◎√━低低━一般简易型生物滞留措施○●◎◎○●◎◎√━低低━好复杂型生物滞留措施○●◎●○●◎●√━中低70-95好渗漏塘○●◎◎○●◎◎━√中中70-80一般渗井○●◎◎○●◎◎√√低低━━湿塘●○●◎○●●○━√高中50-80好雨水湿地●○●●○●●●√√高中50-80好蓄水池●○◎◎○●◎◎━√高中80-90━雨水罐●○◎◎○●◎◎√━低低80-90━调节塘○○●◎○○●◎━√高中━一般调节池○○●○○○●○━√高中━━转输型植草沟◎○○◎●◎○◎√━低低35-90一般干式植草沟○●○◎●●○◎√━低低35-90好湿式植草沟○○○●●○○●√━中低━好渗管/渠○◎○○●◎○◎√━中中35-70━植被缓冲带○○○●━○○●√━低低50-75一般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低中40-60━人工土壤渗滤●○○●━○○◎━√高中75-95好备住:1、●强◎较强○弱或很小:SS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域保护中心(CenterForWatershedProtection,CWP)的研究数据。表7.3-2各类用地中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技术类型(按主要功能)单项设施用地类型建设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渗透技术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绿色屋顶●○○○下沉式绿色●●●◎简易型生物滞留措施●●●◎复杂型生物滞留措施●●◎◎渗漏塘●◎●○渗井●◎●○储存技术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技术调节塘●◎●◎调节池◎◎◎○转输技术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渗管/渠●●●○截污净化技术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备住:●宜选用◎可选用○不宜选用道路LID设施的主要功能依次是削减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降低雨水径流峰值、减少径流产量,本次设计道路人行道宽度为4.5m,结合道路横断面布置条件,在保证行人通行基础空间基础上,且根据道路周边情况及规划资料,本次设计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LID设施。表7.3-3海绵城市计算表汇水分区编号下垫面类型面积(m2)LID设施设施容积(m3)设施面积(m2)年降雨量(m3)设施控制雨量(m3)未受控雨量(m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1常规绿化带0常规绿化/00.00.00.00.530.392透水人行道2949透水人行道/29493179.02702.2476.93受控车行道0生物滞留带000.00.00.04生物滞留带00.00.00.05不受控车行道2553///2752.1412.82339.3通过以上计算,琅樾江山西侧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3%。不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的指标要求,考虑利用周围地块提升控制率及削污率。7.3.2设计内容本次设计范围道路单侧人行宽度4.5m,人行道透水铺装宽度3.7m,路缘石及路边石0.3m。1、透水砖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的透水砖应满足下列要求:渗透系数大于1×10-4m/s,孔隙率大于20%,强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防滑性能(BPN)不应小于60、保水率不小于0.6g/cm2、耐磨性的磨坑长度不应大于35mm。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应符合《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的规定。且透水砖产品应选用免烧结节能环保产品。透水砖的强度等级应通过设计确定,可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按下表选用。表7.3-4透水砖强度等级道路类型抗压强度(MPa)抗拆强度(MPa)平均值单块最小值平均值单块最小值人行道≥40.0≥35.0≥5.0≥4.2透水砖面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其砖型选择、铺装形式由设计人员根据铺装场所及功能要求确定。透水砖的铺砌完成并养护24h后,进行填缝处理,分多次进行;填缝砂应采用干的细沙,不得使用湿砂。透水砖的接缝宽度不宜大于3mm,接缝用砂级配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表5.2.3的规定,硅砂透水砖接缝用砂级配参照《硅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CECS381:2014。2、找平层透水砖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置透水找平层,本次设计找平层厚度为4cm,找平层透水性能不宜低于面层所采用的透水砖。透水找平层采用石屑。透水找平层渗透系数应大于5×10-4m/s。3、基层1)基层类型可根据地区资源差异选择透水粒料基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等类型,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和水稳定性。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应大于30%,渗透系数不应小于2×10-4,砂砾料和砾石的有效孔隙率应大于30%,连续孔隙不应小于10%。2)级配碎石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配碎石可用于土质均匀,承裁能力较好的土基。b基层顶面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淮,应达到95%以上。c级配碎石集料基层压碎值不应大于26%;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mm,集料中小于或等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3%。碎石级配可按表采用。表7.3-5级配碎石基层集料级配筛孔尺寸(mm)26.519.013.29.54.752.3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85~9565~8055~7055~700~2.50~23)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b基层集料压碎值不应大于26%;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集料中小于或等于2.36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集料级配可按表采用。c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的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满足强度和透水性要求。表7.3-6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集料级配筛孔尺寸(mm)31.526.519.09.54.752.36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0~10072~8917~718~160~7本次设计选用基层为C20无砂大孔混凝土基层15cm+级配碎石垫层15cm。7.4排水设计本次设计道路表层主要有由粘性土以及砂、泥岩块石碎石等组成的素填土。1、透水砖路面的排水可分表面排水和内部排水。应结合市政管网、绿化景观、生态建设及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进行综合设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谁《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的规定。2、海绵城市高透水率透水砖路面内部雨水通过HDPE多孔盲管管道就近引入雨水口后排入雨水系统,管径DN50,每隔30m布置一处。3、透水盲管的铺设坡度同人行道横坡坡度。盲管周围应包裹透水土工布,规格300g/m2,垂直渗透系数0.001~1cm/s,断裂强力≥14KN/m,CBR顶破强力≥1.8KN,有效孔径0.07~0.2mm。选用盲管的直径为DN50,环刚度不应小于8kN/m2。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