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初探_第1页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初探_第2页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初探_第3页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初探_第4页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初探

摘要:从现代林业、国家和广东省对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出发,该文提出,在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的建设中,必须坚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和现实性,师生关系的和谐化,师资队伍的合理化,等等。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建设;教学

林业生态工程,就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的某一区域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优质、高效、稳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在广东省,农业院校中林学专业大学生的数量并不多。随着公众森林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国家对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高度重视,以及《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实施,具有系统林业知识的创新型、复合型林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有所增加。而林业生态工程学这门课程的开设无疑将为培养这类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保证。

林业生态工程学作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新开设的课程,安排在大四阶段,总共为36学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以及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如何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选取具有时代性的课程内容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掌握必备且实用的林业生态工程方面的知识,是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目前出版的可作为教学参考的林业生态工程学教材和相关着作等,其理论知识体系的讲授一般需要40以上的学时(不包括实习)。而华南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实际安排的学时数较少,且必须在开学后10周内完成,以便学生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所以学时与教学量的矛盾非常突出。而且,现有的林业生态工程学教材基本涵盖了原来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治沙造林、农林复合经营和森林培育等教材中的林业生态工程学内容。其内容繁多,让学生自学的可能性不大;况且教材内容结构的整体承接性还有待加强。

因此,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根据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的需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一个科学的授课计划。课堂教学时,教师按照“知识点”的要求,保证重点内容的讲授,对一般内容只进行综合介绍;而可讲可不讲的内容一律不讲。其次,在强调林业生态工程学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要重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要求出发恰当地确定课程的内容及其份量。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关键内容的讲授。例如,由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之前已学习过树木学、森林培育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经理学等专业课程,并且很多学生还选修过其他相关课程,所以在进行课程内容整合时,应将必修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从教材中剔除。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应学科的不断发展。通常情况下,对那些内容庞杂且发展迅速的新兴边缘学科,教师要在有限的几十学时内将所有内容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要引导学生以自学为主,而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工程实例上,关注林业生态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方法以及发展动态,并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切切实实掌握一套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包括前期的调查、规划设计、编制文件,以及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打破社会上一些人对现代林科大学生产生的“只动口不动手”的偏见。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要注重地域性质。由于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学最早源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研究,所以很多林业生态工程的实例主要是针对北方的水土流失现象而言的。这并不完全适合于广东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多提供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工程实例,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更直接和形象。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按照专家的预测,教育教学改革的高潮通常发生在经济发展后的20年里。目前我国正好处于这个时期。因此,当前国内教育教学改革正在蓬勃兴起。

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而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关注不多。为此,笔者根据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认为研讨式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

所谓研讨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形成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体验历史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过程。这种模式不只是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纯粹要求学生提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重视思维方式和探寻解答思路。课程教学中所列举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等实例,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现实的研讨范本;同时,学生根据其他地区的特点所做的具体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实际的操作过程,而且使学生逐渐摸索到寻求答案的思路,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甚至可以提供活动影像,所以多媒体的使用有利于营造一个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例如,林业生态工程的很多实例,都可以采用绘图软件绘出逼真的图像;也可以从网上下载高质量的图片,或者通过实地考察拍回实物照片,如农田防护林、侵蚀沟、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等照片,然后借助多媒体放给学生看。这样,原本抽象、模糊的教学客体具体化了,学生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同时,随着互联网(Internet)逐步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巨大影响也不容忽视。互联网所具有的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功能日益深入人心,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传播信息的最重要的媒体和工具。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去获取林业、生态工程等方面的最新政策动向和技术,让学生通过在网上亲自发掘有益于自己学习的资料,从而体会徜佯在网络知识海洋的乐趣。

此外,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应注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树木园和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以及结合省内比较典型的林业生态工程,开展实践教学。特别是要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老教授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结合他们的工作实践进行详尽的讲解,并带领学生到林业生态工程实地考察。同时,建议我校工程学院开设的生态工程课程与林学院开设的园林规划、园林设计和树木学课程结合起来,共同开设一门实习课程,把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结合在一起共同指导,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各个单项的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的整个流程。三、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和现实性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并参照学校制定的考核标准,规定平时作业成绩占总分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70%。通常,平时的课后作业是按阶段布置的,采取提交专题论文的形式。一般授课教师给出1~3个相关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1个或多个主题,然后通过去图书馆查阅文献和着作、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等多种途径完成。同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的形式,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学生反映:课程的考核形式和内容过于遵循传统,从而造成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应付考试,所以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建议采取更为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

对此,笔者在对以往试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对课程考核的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假想的或者确实存在的研究对象(如某一个退化坡地,或荒地),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认为应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地点,然后要求他们完成一套完整的规划设计方案。这样,每个学生就必须通过网络查询最新的工程技术和标准,到图书馆寻找典型的案例作为参考;必须走出学校去实地考察,并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知识(如树种选择和搭配等)。这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份考核试卷,更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解决了“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四、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新开设的课程势必会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师生共同讨论、共同提高。特别是在这个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有时可能学生掌握的信息更多或更超前,所以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以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为基础的积极的合作关系。所谓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关系,而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师生之间应当是人格平等的朋友。

因此,笔者在新课程的教学探索中,深深感到新课程的教学尤应以“师生协调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积极充实自己。

五、师资队伍的合理化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据了解,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将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列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骨干课程,其主讲教师皆主持过多项相关的研究项目,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开设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的初衷是为了让林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先进而全面的林业生态工程技术,提高其就业的竞争力。因此,在课程的师资配备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将我校林学院各专业课的师资力量甚至其他学院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环境改良型林业生态工程教学内容时,如果是侧重于城市环境改良的,可以邀请风景园林或树木学专业的教师进行合作授课;如果是侧重于生态工程(采石场、煤矿场的复绿等)的,则可以邀请工程学院的教师进行合作授课。

展望广东省的林业发展道路,要加快广东生态林业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