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X(g)+Y(g)2Z(g)+W(s),正反应放热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压强

B.增大X的浓度C.升高温度

D.加入W参考答案:A略2.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为正值,为负值。设和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参考答案:B略3.下列各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烯和环丙烷

B.甲醛和乙酸

C.乙酸和甲酸甲酯

D.乙醛和乙酸乙酯参考答案:BD略4.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氢原子未画出),具有抗菌作用。若1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2molBr2、2molNaOHB.2molBr2、3molNaOHC.3molBr2、4molNaOHD.4molBr2、4molNaOH参考答案:C略5.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OH﹣,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25℃)=1×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C.水的电离程度α(25℃)>α(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参考答案:D考点:水的电离.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由H2O?H++OH─,水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结合K=推断各选项.解答:解:A、K(25℃)=1.0×10﹣14<K(35℃)=2.1×10﹣14,所以[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B、电离平衡常数、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升高温度,促进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始终相等,故B错误;C、在25℃时,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25℃)=1×10﹣14,小于K(35℃)=2.1×10﹣14,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α(25℃)<α(35℃),故C错误;D、K(25℃)=1.0×10﹣14<K(35℃)=2.1×10﹣14,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影响因素、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关系的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6.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100mL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两溶液中分别加人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参考答案:B略7.用蒸馏水稀释1mol/L醋酸时,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A.溶液中的c(CH3COO-)

B.溶液中的c(H+)C.溶液中的c(CH3COOH)

D.溶液中的c(OH-)参考答案:D略8.

参考答案:BD9.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4

B.5

C.6

D.7参考答案:B略10.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戊烷,烯烃的名称是A.2.2-二甲基-3-戊烯

B.2.2-二甲基-4-戊烯C.4.4-二甲基-2-戊烯

D.2.2-二甲基-2-戊烯参考答案:C略11.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

B.A+3B===2CC.3A+B===2C

D.A+B===C参考答案:A略12.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为()A.1:1

B.1:6

C.2:3

D.3:2参考答案:A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正确的是A.碳酸钠常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电解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D.铝土矿中提取铝的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B略14.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的VSEPR构型为正四面体而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型的是(

)A.CO2

B.H3O+

C.BeCl2

D.OF2参考答案:D略15.2H2(g)+O2(g)═2H2O(l);△H=﹣571.6kJ?mol﹣1、CO(g)+O2(g)=CO2(g)△H=﹣283kJ?mol﹣1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的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A.2:1 B.1:2 C.1:1 D.2:3参考答案:C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先根据生成水的质量,利用2H2+O2═2H2O(l)可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利用混合气体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来计算CO燃烧放出的热量,再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CO的物质的量,最后求出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2H2+O2═2H2O可知,n(H2)=n(H2O)=0.2mol,由2H2(g)+O2(g)═2H2O(l)△H=﹣571.6kJ?mol﹣1可知0.2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7.16KJ,则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3.74KJ﹣57.16KJ=56.58KJ,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则CO(g)+O2(g)=CO2(g)△H=﹣283kJ?mol﹣11

283KJx

56.58KJ=,解得x=0.2mol,即n(CO)=0.20mol,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均为0.2mol,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明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正比例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设计实验方案区分己烷、溴乙烷、乙醇三种液态有机物。

参考答案:分别取样加水(或溴水、碘水),溶解不分层的是乙醇;出现分层的,有机层在上的是己烷,有机层在下的是溴乙烷。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10分)合成氨工业的主要反应为:N2(g)+3H2(g)2NH3(g)ΔH<0,下图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1)写出设备A、B的名称:A,B;沿X路线进入压缩机的物质是。

(2)原料气往往混有CO、NH3等杂质,在进入合成塔之前需净化,净化的原因是。

(3)氮、氢混合气体送入合成塔前要通过压缩机压缩的原因是;在合成塔中及时分离出氨气的目的是。

(4)合成塔从上到下将催化剂分成四层,在层与层之间冷激气(冷的原料气)和反应气混合,请问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5)为什么原料气从塔底流经外筒环隙进入?为什么气体在反应前后都要通过热交换器?

参考答案:(1)热交换器合成塔N2和H2(2)防止催化剂中毒(3)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快反应速率,使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4)冷激气与每一层的反应混合气及时进行热交换,既预热原料气,又保证反应混合气的温度控制在500℃左右,使每一层的催化剂都能起到最大的催化作用。(5)进行热交换,预热原料气,加快反应速率;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节约能源。18.(14分)(1)苯、四氯化碳、乙醇、汽油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

;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2)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少量无色油状小液滴。①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瓶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②上述实验可能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3)含有

的化合物与CH2=CH2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①广泛用作农用薄膜的聚氯乙烯塑料,是由CH2=CH—Cl聚合而成的,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电器包装中大量使用的泡沫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 ),它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