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案例_第1页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_第2页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_第3页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_第4页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案例背景 现代诗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也对现代诗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在现实中,高中语文现代诗的教学处境却相当尴尬,部分老师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对现代诗教学重视不够,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方式落后,在加上网络"浅阅读"时代的到来,学生习惯了娱乐式的快餐文化从而失去对现代诗的学习兴趣。鉴于以上原因,推进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再别康桥》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是二十世?o中国最为出色的别离诗之一,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感情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这篇课文被编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典范之作,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案例描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二是让学生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的方法。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环节一,导入。播放歌曲,附上剑桥的风景图片,出示徐志摩的三张照片,演示片段。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今天的学习。环节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写作背景。2、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提示字音。(二)信息筛选同学们各自小声诵读,思考并归纳各小节内容。教师择其中优秀的用多媒体展示:第一节:透露对康桥难舍难分的深情。第二节:描绘康河岸边柳树倒映在河中的情景。第三节:写康河里水草随微波起伏。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和联想。第五节:向草色深处漫溯,向星辉斑斓里放歌。第六节:在寂静的夜晚吹奏离别的笙箫。第七节:照应开头,表现对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环节三,能力提升这首诗无论是它精彩的语言运用,还是在审美体验和生命感悟方面,都有重要价值,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有感悟的地方,说说自己的体会。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学生1:我对第二节中的意象“金柳”感悟最深,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表达了对康桥的极度迷恋之情。学生2:我认为诗中“荡漾”一词用的好,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极度迷恋,岸边的金柳,河中的碧波已经和诗人融为一体了。学生3:我喜欢第三节中“青荇”这个意象。“招摇”我们可以感受到康河对诗人的欢迎态度。学生4:我同意他(学生3)的说法,但我认为“甘心”这个词更能体现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表明诗人心甘情愿的想化作康桥的一部分,永远的和康桥在一起。学生5:我认为最能体现作者对康桥依依不舍之情的是第5节中“星辉”这个意象,诗人居然在康河上逗留到了满天星辉时分,可见他对康河的依依不舍。学生6:我认为“满载一船星辉”中的“载”用的非常新奇。“星辉”本是抽象不可触摸的没有分量的无形之物,诗人却要用船来装,这是化抽象为具体。(教师追问:“载”字的这种妙用,我们在古代诗歌中也见过,你们还能想起来吗?同学们纷纷举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十里湖光”)学生7:第六节中的“夏虫”这个意象很有意思,它好像理解诗人的心情一样,平日里叫的很欢,今天却为诗人的离去沉默了,这是一只有情有义的虫子。(同学们大笑)(教师小结)环节四,分析鉴赏。新月派的诗人们一直践行着诗歌创作“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请同学们做一点鉴赏。(分小组讨论,小组长总结归纳,教师择其中优秀的予以展示)学生一:音乐美是针对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而言,朗朗上口,优美和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C,回环反复。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学生二:绘画美是指诗歌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 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让读者产生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是一幅逼真的画面。如第一节中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第二节中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情景;第三节中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等,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动态美,给人以立体的感受。学生三:建筑美是指诗节整齐而又参差。全诗七节,每节两句四行,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以美感。案例反思这首诗我本身比较喜欢,备课也充分投入,从反馈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之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总体感觉不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收获:1,充分发挥了朗读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通过朗读,感受作品的意象意境,学生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整节课书声琅琅,诗意荡漾,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味道。2,特别注意到了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意象是经过诗人精心选择为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服务的,鉴赏诗歌只有从意象入手方能全面而深入。本节课对金柳、青荇、星辉、夏虫等意象的把握分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上出了诗歌的味道。3,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自主学习实用而有效,而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却更为重要。特别是有些内容量大面广,通过小组内分工与合作,各个击破,有效的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比如环节二对每一节内容的概括和环节五中对诗歌三美的分析,如果单兵作战势必费时费力,事倍而工半。当然,缺点也是有的,课后想来主要有以下两点:1,在分析诗歌绘画美的时候,大量和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