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

学问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品尝朴实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力量目标:

1、通过诵读,培育语感。

2、培育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感情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旷达的心境,培育自己良好的共性。

2、领会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胸怀旷达之美。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会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乐观旷达的心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争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歌曲《水调歌头》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简介、写作背景

1.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他的诗浪漫瑰丽,气概不凡;他的词境界高远,开启宋词豪放一派;他的书法大气淋漓,并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也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道。在散文方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概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闻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过长时间的审问熬煎,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状况下,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奇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三、观赏影片,初步感知

课文视频

四、疏导字词

遂至()亦未寝()

藻荇()竹柏()

五、指导朗诵(配乐)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现在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来将原文翻译成现代文,自然分组,选出中心发言人。

八、合作探究,品尝文本

1、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提示:一是由于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二是由于月色很美)

2、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这月色有什么特点?采纳了什么修辞手法?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皎洁空灵

比方

3、你是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两层意思:

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跑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会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二、表现了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埋怨。

九、拓展练习:

1、收集有关写月的闻名诗句及篇章,并作好摘录。

2、试采纳文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描绘月夜下你们认为最迷人的景色。

十、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已学文言学问和解释为文章断句并疏通文意。

2.品析文中对月色的描绘,并体会的特别心境,着重理解“闲人”含义。

教学重点

品析文中对月色的描绘,并体会的特别心境,理解“闲人”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闲人”含义。

课时支配

一课时。

学情分析

同学经过一年多的文言学习,已经具有肯定的文言功底,本篇文章较为短小,语言简洁,文言字词可以不作为教学重点,可以让同学根据语义完整、停顿为文章加标点,借此来疏通文意。本班同学课堂发言乐观,但语文素养一般,口头表达力量欠佳,回答问题时能找到关键点,但表述不是很清晰,需要老师提示和关心总结。语文学习爱好较高,小组合作争论完成度较好。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当代作家梁衡在他的《秋月冬雪两轴画》里曾这样写到:“有一种画轴,悄悄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宠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我们已经在练习中遇到过,今日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明句读,晓文意。

结合已有的文言学问和解释,依据对文意的理解为学案上的文章加上标点符号。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划段落,读美文。

请结合文章内容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说每部分写了什么。

四、析美文、赏美景

1、全班齐读课文,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2、月光如何?文中如何描写?

3、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读到的月夜景色?

4、既然前两句已将月光的清澈写得如此精妙传神,“盖竹柏影也”一句是否就多余了呢?

5、“盖”字可否删掉呢?

五、感其人,悟奇情。

1、赏空明之月的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用“我发觉苏轼是一个的人,由于(从文中找到依据)。”的句式来回答。

(适时引入背景):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出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熬煎,苏轼幸免于死,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2、“闲人”二字蕴含着怎样的心境?

3、引入其他诗文来关心理解。

贬官密州:“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家乡无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