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_第1页
《散步》教学设计_第2页
《散步》教学设计_第3页
《散步》教学设计_第4页
《散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3.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三、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培根(英国哲学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二)检查预习字词辨析信服:相信佩服。嫩芽(nèn)分歧(qí)取决拆散(chāisàn)委屈水波粼粼(línlín)一霎时(shà):顷刻间;很短的时间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用序号标注课文的自然段。将你不认识的字注上记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好要求:声音洪亮、吐词清楚、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做到抑扬顿挫。2.整体感知——快速抢答A.散步的人有:。母亲、我、妻子、儿子B.散步的地点是:。田野C.散步的季节是:。初春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原文)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E.“我”是如何处理这个分歧的?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四)问题探究你认为:这是的一家人。(温馨,和睦,和谐,尊老爱幼)(五)语文活动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将献给谁?请结合文中写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我会将这束鲜花献给,因为他(她),从文中_____可以看出。第二课时(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母亲:温和慈祥我:孝顺温和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伶俐(七)分析课文结构、主旨(见板书设计)(八)理解主题劝母亲散步——互相关爱决定走大路——对母亲的孝顺母亲让孙子——母亲对孙子的爱护我和妻背母和子——尊老爱幼(九)归纳主题和写法通过写什么事,表达什么情感,表扬或批评什么?通过记述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情形,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亲情,颂扬了人民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突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的责任感。1.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一件小事或一个细节,表达一个伟大永恒的主题思想,把大主题通过具体可见小事表现出来,使得主题更具具体性,感染力。2.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一波三折1折:我们去散步,母亲开始不去2折:在走路时,产生分歧3折:我顺从母亲,而母亲却依从儿子这种一波三折的结构在叙述故事中推动情节的发展,也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十)赏析语句1.从课文中勾画出你喜欢的精彩语句,然后按照下面的句式做批注。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2.理解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语境意义。(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答:(2)但是春天总算来了。答:_____。(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答:______。(4)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答:。(1)一个“像”字写出儿子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是个乖孩子;母亲现在老了,十分尊重、顺从正当中年的儿子;可以说是母慈子从,儿孝母顺。写出了母子间几十年来相处和谐的关系,充满骨肉亲情。(2)“总算”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表达了“我”对慈母的孝敬之情。(3)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大。(4)“太迟,太迟了”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的怅恨之情,也交织着对自己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之情。(十一)文段精读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品读语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感。三个形容词使用得很恰当:“慢慢地”指速度慢,“稳稳地”说明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形容走路很留神。2.为什么“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和儿子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是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和美的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正是由这样的家庭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十二)感悟亲情读了本文,相信你对“亲情”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请模仿例句再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亲情是散步途中家人的相互搀扶;;。亲情是吃饭桌上家人的相互谦让亲情是遇困难时家人的温馨话语(十三)研讨与练习本文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1.这个标题好,不用换。因为通过散步这个司空见惯的日常情景的描写,体现了家庭的温情,亲情,尊老爱幼的和谐的家庭氛围。2.可以换《责任》。因为文章还有一个主题,中年人承担着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在支撑家庭的同时,又肩负着社会建设的重任,这是家庭和社会赋予中年人的使命,也是他们必须背负的责任。这是从文章主题角度确定的题目。《大路和小路》《选择》《背上的世界》《大路还是小路》《爱》“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①从字面上看,形容他们走得非常小心,因为走得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

②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应该是这样。

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先写大地,大小不一、浓淡不均匀的“新绿”随意分布着;再写空中,“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嫩芽代表了春天里新生命的萌发;最后写田里“起着水泡”,表明生命的复苏或诞生。这些景物描写,都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感受这些景物之美,感受春天的美好,也是一家人“散步”的目的。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示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例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通过对比叙述,表明年老的母亲非常信服我,就像“我”小时候信服她一样。这句话表明,随着母子年龄的变化,依赖感、责任心也发生了转化。例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话出自“小家伙”之口,充满情趣,童稚可爱。他领悟到了一家四口人自然形成的两组相同的亲子关系,一前一后颇为“对称”。这也为下文走路发生分歧后,“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因此难以选择埋下了伏笔。例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句话照应上文,分别说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在对称式表达和对比中,突出了中年人责任的重大以及亲情的美好。(十四)概括课文,谈谈你读了课文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