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通化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

A.闻一多B.胡适C.艾青D.郭沫若

2.李广死后,“百姓阗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

3.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A.A.《寡人之于国也》B.《郑伯克段于鄢》C.《季氏将伐颛臾》D.《秋水》

4.梁启超提倡的是()

A.小说界革命新诗运动B.小说界革命戏剧革命C.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D.小说界革命文体革命

5.《史记》中,用来记叙诸侯事迹的是()A.A.世家B.本纪C.列传D.书

6.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尽力倡导的是()

A.称霸天下B.王道仁政C.无为而治D.民贵君轻

7.“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A.排比

B.夸张

C.比喻

D.比拟

8.下列句子中,划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翻开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触目惊心地看到1935年12月9日那场学生运动。

B.家居美墙纸采用环保材料,纳米技术,防水阻燃,耐氧化,历久弥新,使用本产品装修装饰,定可使您新居蓬荜生辉。

C.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文章,值得我们含英咀华。

D.大学教师对外汉语教师已经成为了当下炙手可热的职位。

9.下列文章中属驳论文的是()

A.《论毅力》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

10.《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主要是()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

11.下列人物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孔子和孟子B.庄子和老子C.荀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

12.下面对第二段中“每一个人体细胞就是一个小生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个人都经历着从生到死的生命活动,而每一个人体细胞恰恰都是人体的组成部分

B.每一个人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是靠每一个人体细胞维持着的

C.每一个人体细胞都有增殖、成熟、分化、死亡的过程

D.每—个人体细胞都能够一代代地生长、增殖,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13.下列句子中“于”字表示比较近的是()

A.寡人之国也B.虎兄出于押C.移其民于河东D.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

A.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B.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C.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D.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15.“举案齐眉”、“乘舟梦曰”、“鲈鱼堪脍”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1

A.孟光、季鹰、伊尹B.孟光、伊尹、季鹰C.伊尹、孟光、季鹰D.季鹰、伊尹、孟光

二、填空题(10题)16.朱光潜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__________家。

17.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_________。

18.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___________。”

19.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20.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

21.徐志摩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

22.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有“___”的美誉。

23.辛弃疾《水龙吟》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___________."

24.《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5.柳永的作品集叫《_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26.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7.《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8.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29.《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0.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这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

32.(二)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24~26题。《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译成现代汉语。

33.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第3段中画线的语句表明厂什么?

3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阐明这一观点的?(4分)

36.(二)阅读《门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着什么?

六、作文(1题)37.写作题目:什么是幸福要求:A文体不限;B不能少于6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D

2.C

3.B“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郑伯克段于鄢》,是郑庄公指斥弟弟共叔段的话。

4.C

5.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世家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

6.B

7.C

8.C

9.D

10.D《种树郭橐驼传》针对中唐时期政乱令烦、民不聊生的情况,借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指出为政与种树一样,一定要顺其天性,不可人为破坏百姓正常的生活秩序,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

11.B

12.C

13.D

14.C

15.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典故出处。【应试指导】“举案齐眉”指东汉相敬相爱的梁鸿与孟光夫妇;“乘舟梦日”指伊尹遇明主前梦见乘船从日月旁经过的故事;“鲈鱼堪脍”说的是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痛恨官场腐败、权贵争权夺利,又因见秋风起,想起家中鲈鱼脍的美味而辞官的故事,季鹰是张翰的字。

16.文艺理论家

17.张生(或张珙、张君端)

18.万重恩怨属名流

19.女神

20.往事知多少

21.诗人

22.“英国戏剧之父”“英国戏剧之父”

23.江南游子江南游子

24.沈从文沈从文

25.《乐章集》

26.Y

27.N

28.Y

29.N

30.Y

31.驳中有立,驳立结合,通过立论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32.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又常常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物而陷入困境。

33.对物的弃、取,不以产地为标准,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