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初三下学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1.gif)
![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初三下学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2.gif)
![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初三下学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3.gif)
![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初三下学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4.gif)
![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初三下学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df72cf10743610118d9eb6613ec39b2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西河池市初三下学期末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隽(juàn)永躁(cào)动锐不可当(dāng)脍灸(zhì)人口B.湍(tuān)急殷(yīn)红怒发(fà)冲冠弛(chí)名中外C.作揖(yī)真谛(dì)泉水淙淙(cónɡ)头晕目眩(xuàn)D.酝酿(niàng)恐吓(xià)张惶(huáng)失措浮想联篇(piā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校补/校正夹袄/夹道欢迎应运而生/应有尽有B.鞭挞/拓本逶迤/虚与委蛇脸色煞白/大煞风景C.瓶颈/枝茎可汗/汗牛充栋揠苗助长/偃旗息鼓D.暮春/蓦然肥胖/心宽体胖强人所难/强词夺理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B.为了让舰载战斗机上舰,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多少科学家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C.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非常简陋,除了两排瓦房教室,便一无所有。D.带上你的相机,在雪后如仙境般的庐山浮光掠影,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开辟/精辟差使/差强人意窗明几净/几次三番B.富饶/环绕变换/焕然一新循规蹈矩/拒人千里C.中间/间隙看见/图穷匕见兴师动众/兴高采烈D.描摹/蓦然蹉跎/见风使舵错综复杂/无影无踪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②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③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⑤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⑦塞下秋风来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⑧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远水千山共赏一轮圆月的词句,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默写杜牧的《赤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A.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满了情趣。B.《水浒传》中,高俅被梁山好汉擒捉上山,宋江安排筵会给他压惊,请他促成招安。高俅回京后,立即奏请招安。于是,皇帝派人去梁山泊招抚。C.看着面对困难依然干劲冲天的筑路队员们,朱赫来感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D.飞岛国国王迫使地上人民归顺的极端手段是让飞岛直接落到他们头上,将人和房屋一起毁灭。E.《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祖母叫她阿长,是因她身材高大。二、阅读7.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后面小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piǎo)B.窥谷忘反(kuī)C.横柯上蔽(kē)D.千转不穷(zuà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上①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②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③,赦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④。”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⑤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联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①上:指唐太宗。②擢:提升。③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賞。④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⑤忿:愤恨,痛恨。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间:参与B.肉食者鄙鄙:鄙陋,目光短浅C.弗敢加也加:虚报D.忠之属也忠:忠心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刿曰:“肉食者娜,未能远谋。”乃人见。A.以衾拥覆,久而乃和B.乃重修岳阳楼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选文重点突出了战争过程,略写关于战争论述。B.(乙)面对齐军压境,庄公仓促迎战,乡人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恩惠的给予和祭神的诚实。C.文中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建议,严格依照法律对诈冒资阴者应予以杀之,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正直无畏、严于执法的人。D.(甲)(乙)两文写曹刿与庄公、戴胄与太宗的对话都很详尽,其目的都是让决策者取信于民。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秦攻邯郸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①谓王稽②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不用人言。”庄曰:“不然。父与子也,令有必行者,有必不行者。曰‘去贵妻,卖爱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守闾③妪曰,‘其夕,某懦子内某士’。贵妻已去,爱妾已卖,而心不有欲。教之者,人心固有。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秦王大怒,而欲兼诛范睢④。范睢曰:“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臣无诸侯之援,亲习之故,王举臣于羁旅之中,使职事,天下皆闻臣之身与王之举也。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而王明诛之,是王过举显于天下,而为诸侯所议也。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战国策》(注释)①庄:泰国人,佚庄。②王稽:秦国将领。③闾(lǘ):里巷的门。④范雎(jū):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何不赐军吏乎赐:赏赐B.今君虽以王幸幸:宠信C.且君擅主轻下擅:善于D.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愚:谦辞,用于自称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王举臣于羁旅之中/开罪于楚、魏B.臣无诸侯之援/而王明诛之C.果恶王稽、杜挚以反/而恩以相葬臣D.不如赐军吏而礼之/而为诸侯所议也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2)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4.具有智慧的佚庄对事情很有预见性,范睢凭借自己的辩才而免祸,都体现了高超的劝谏艺术。请根据第文言文简要分析他们劝谏的艺术性。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人生立志须趁早赵九如①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②“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抚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③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④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⑤“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⑥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⑦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2017年08月25日04版《人民日报》)1.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A.人生须立志。B.人生立志须趁早。C.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D.人生应该立怎么样的志。2.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选文第②段只用了事实论据。B.“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C.第③④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两种论证方法。D.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①②段提出问题,第③④⑤段是分析问题,第⑥⑦段是解决问题。B.第②③段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C.第⑤段的画线句子,引用名言,运用排比句式,告诉我们要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丰富的情感更加真挚细腻。D.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不容易迷航。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在阅读旅程中拥有“心力量”朱永新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智慧。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开始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不去读书。把阅读当作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阅读带有个人色彩。B.阅读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C.批评式的阅读是不可取的,因为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和错误。D.阅读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它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2.文章认为阅读能给人哪些“心力量”?3.文章认为如何才能将阅读转化为力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三、应用12.阅读下面两则新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广东省计划营造林1074万亩,实施人工造林27.82万亩,退化林修复和更新改造168.04万亩,封山育林139.14万亩,中幼林抚育739万亩,推动森林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材料二)据广东省林业局初步统计,开春以来,全省已有1500多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义务植树的高峰将在植树节这几天出现,一直持续到4月底,预计今年全民义务植树将达4000万人次,植树1.2亿株。(1)这两则新闻材料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2)假如你是班长,请在班会课上说一段话,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30字。)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下面有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道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严禁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题目一:“有一种叫”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初中生活即将成为你青春岁月永远的记忆。回首走过的时光,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有一种坚持叫执著,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感觉叫幸福……根据你的思考和认识,在横线上填加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作文。题目二: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地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一、积累1、C【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躁(zào)动脍炙人口B.殷(yān)红驰名中外C.D.恐吓(hè)张皇失措浮想联翩【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C【解析】
A,jiào/jiào;jiá/jiā;yìng/yīng。B,tà/tà;wēi/wēi;shà/shā。C,jǐng/jīng;hán/hàn;yà/yǎn。D,mù/mò;pàng/pán;qiǎng/qiǎng。3、D【解析】
A项,大相径庭:是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使用恰当。B项,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恰当;C项,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使用恰当;D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使用不恰当。【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4、C【解析】
A项开辟/精辟(pì/pì)差使/差强人意(chāi/chā)窗明几净/几次三番(jī/jǐ);B项富饶/环绕(ráo/rào)变换/焕然一新(huàn/huàn)循规蹈矩/拒人千里(jǔ/jù);C项中间/间隙(jiān/jiàn)看见/图穷匕见(jiàn/xiàn)兴师动众/兴高采烈(xīng/xìng)D项描摹/蓦然(mó/mò)蹉跎/见风使舵(tuó/duò)错综复杂/无影无踪(zōng/zōng)。故选C。5、(1)①星汉灿烂②草色入帘青③江春入旧年④先天下之忧而忧⑤海内存知己⑥自缘身在最高层⑦衡阳雁去无留意⑧千里共婵娟(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
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缘”“婵”“戟”“郎”等字的书写。6、BE【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本题中的B项,高俅回京后,并没有奏请招安。高俅回京奏道:“病患不能征进,权且罢战回京。”并没有提“招安”一事。E项,原文是:“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从中可以看出,祖母叫她阿长,不是因她身材高大。据此,答案B和E的表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E。二、阅读7、1.D2.净:消净或散净;轩邈:比高远;反:同“返”返回;戾:至。3.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4.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解析】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南朝梁年代:吴均参考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D项有误,“转”通“啭”,应该读zhuàn。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轩邈”在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反”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然后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甚”“奔”“绝”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文章的主旨句,它的意思是: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8、1.D2.B3.D4.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5.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BC正确;D有误,句意: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乃人见”的“乃”于是。A.才;B.于是;C.竟然;D.才。故选B。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两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A.有误,文章重点突出了略写战争过程,详写关于战争论述;B.有误,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不是恩惠的给予和祭神的诚实,而是取信于民;C.有误,“对诈冒资阴者应予以杀之”错误,没有杀掉;D.正确。故选D。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词:之,的;狱,案件;虽,即使;以,按照。句意: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言辞像泉涌一样,皇上都听从他的,天底下没有冤案了。停顿为: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点睛】小题2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一)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二)译文:皇上(唐太宗)认为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皇上认为举荐入选的官吏中,多有伪造资历者,下令这些人坦白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伪造资历而未自首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只管遵守法律,却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回答道:“皇上的命令多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公布于众,取大信于民众的根据。皇上痛恨选拔的人当中有伪造资历的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9、1.C2.D3.(1)下级军官虽然身份微贱,总不会低于看门的老太婆。(2)秦昭王说:“有道理!”于是秦王没有杀范睢,而且仍然厚待他。4.佚庄,运用类比的方法,用故事给王稽讲道理,表达了防微杜渐、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的深刻道理。范睢,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了对方的利益着想,关键时挑明了处死自己对秦王毫无好处的事实,从而使得自私的君王为自己免祸。【解析】
1.C擅:独揽权柄。2.A.于:介词,在/介词,向。B.之:结构助词,的/代词,我,指范睢。C.以:通"已",已经/介词,用。D.而:都是连词,表并列。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虽:虽然。妪:老太婆。遂“于是。遇:厚待。4.考查文章的说理方式。很具有智慧的佚庄对事情很有预见性,而且他运用类比的方法,用故事给王稽讲道理,防微杜渐、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范睢之所以能凭言辞救活自己,关键是挑明了处死自己对秦王你也毫无好处的事实。死到临头,任何对自己的辩解都没用,只有从秦王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指出事关秦王的切身利益,那么自私的君王为自己着想才会赦免范睢。【点睛】翻译秦兵攻打邯郸,经过17个月的苦战也没攻下,秦国人佚庄对秦将王稽说:“您为什么不赏赐下级军官呢?”王稽说:“我和君王之间,彼此互相信赖,他人的进言起不了作用。”佚庄反驳说:“我认为你不对,即使是父子关系,也有令在必行和不必行之分。假如说‘丢掉娇妻,卖掉爱妾’,这就是一道必行的命令,假如说‘想也不想自己的妻妾’,就是一道必然不能实行的命令。看守大门的老太太曾说闲话:‘那天晚上,那年轻媳妇召进一个野男人。’对父子关系来说,娇妻已经走了,爱妾也已经卖了,而父亲不应该说不许有思念之情。对老妇的闲话而言,她要控告小媳妇通奸,而思淫之心人皆有之。现在阁下虽然很得君王的宠信,但是君臣关系不能超过父子的骨肉至亲;而下级军官虽然身份微贱,总不会低于看门的老太婆。况且阁下仰仗君王的宠信,平日一直轻视属下。常言道:‘三个人说有虎,大家就会相信有虎;十个人说大力士可以折弯铁椎,大家也会相信是事实;众口一词,就可以使事物迁移变化、不翼而飞。’所以实在不如赏赐诸将加以优遇!”可是王稽不肯采纳这项建议。不久诸将处在困境时,果然有人返回秦国,控告王稽和杜挚已谋反。结果秦昭王大怒,严厉的制裁了王稽和杜挚,甚至要把范睢一起处死。范睢说:“我只不过是东方乡间一草民,由于在楚魏犯了法,才逃到秦国来。我并没有诸侯的支援,同时也没有亲友在秦国朝中。可是大王即能在我流浪时加以重用,托付以军国大任,天下的人都知道我与大王的事。如今我遇到谗言,有人认为我和罪人同心,而大王要杀我,这就等于说大王以前重用我是错误的,必然会招致天下诸侯的议论。所以我愿意服毒自尽,并且恳请大王恩准以宰相之礼埋葬我。这样,大王虽然处我以死罪,也不会落得一个误用重臣之名。”秦昭王说:“有道理!”于是秦王没有杀范睢,而且仍然厚待他。10、1.B2.C3.D【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掌握。仔细分析本文,文章的题目“人生立志须趁早”即中心论点。标题是读者接触议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议论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标题就是论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通篇阅读后再作答。2.试题分析:A项“选文第②段只用了事实论据”分析错误,应为“选文第②段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B项“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谈的是谦让的美德,不能为本文中心论点“人生立志须趁早”服务,不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D项,本文没有采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3.试题分析:A“第①②段提出问题,第③④⑤段是分析问题”错,应为“第①段提出问题,第②③④⑤段是分析问题”。B“第②③段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错,应为“第②③段是递进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不可以调换”。C“丰富的情感更加真挚细腻”理解错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几句话就是为了论述“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的道理。11、1.C2.阅读可以重建信仰;阅读可以创新创造;阅读可以探索世界;阅读可以反思自我。3.(1)把阅读当作习惯。(2)保持对文化(书籍、阅读、读书人)的尊敬。(3)要提高标准,自我超越。(4)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结合文章第三段“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可知C项与原文不符,故选C。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二段中的“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第三段中的“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第四段中的“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第五段中的“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提炼作答。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第七段中的“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第八段中的“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提炼作答。三、应用12、(1)广东大力推进绿化造林,人们积极参与植树。(2)示例1:同学们,植树节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还原地球母亲的绿色容颜!示例2:你我携手植树造林,齐心打造绿美南粤。同学们一起去植树吧!【解析】
试题分析:(1)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要提炼出每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后归纳总结。【材料一】重点报道广东省计划实施各种方式进行绿化造林;【材料二】重点报道广东人们积极参与植树活动。据此归纳概括作答。(2)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交代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的意义或目的;第三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且要有号召力;最后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潺潺的小溪倔强地流过蜿蜒的河道,满怀希望,等待着奔流入海那一刻的汹涌澎湃;不起眼的小芽努力地吸收泥土中的养分,满怀希望,等待着成长为参天大树那一刻的激动自豪;默不作声的壁虎沿着粗糙的墙壁顽强地往上爬,满怀希望,等待着俯瞰一切时的壮志凌云。等待——-黎明前的黑暗曾经有一段时间,会彻夜彻夜地失眠。听着室友熟睡的鼾声,自己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久久不能摆脱的,是白天花费心思去记的那些历史知识,是绞尽脑汁去想的物理题目,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那份恐惧。顽强地与黑暗作斗争,渴望黎明会在下一秒到来。多么想摆脱这个让我感到压抑的地方。但——一想到自己曾经在心中许下的诺言,那些希望,如黑夜中的星光。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要等,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慢慢长夜,我独自等待,黎明的希望给我以有力的支撑。等待——爆发前的沉默那一次,望着惨淡的成绩,直线下滑的名次,我的心好似泼了一阵又一阵冷水。父母的无言,老师的侧脸,我终于认清这次的自己是多么不堪。我昂起头,让积蓄在眼眶里的泪水流回去。闭上眼,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下一次的自己要站起来!”开始埋头于书海,渐渐学会在喧闹的人群中,沉默的演算着数学题目;学会在渐渐上升的分数中,保持心中的那份淡定;学会在自己不喜欢的课上,尝试着强迫着自己去听。我知道,我在等,在积蓄力量。希望——在梦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盐酸毛果芸香碱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服务器托管合同书模板
- 绿色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合同
- 2025关于医药采购合同
- 品牌服务协议书合同范本
- 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
- 房屋租赁权转让合同范文
- 建筑材料居间合同
- 药品购销标准合同
- 企业间借款担保合同
- 2025年潞安化工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全课件
- 《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反悔应对机制研究》
-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嵌入式飞控开发实战-基于STM32系列微控制器的代码实现
- 国家开放大学护理社会实践报告
- 投资项目评估管理制度
-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四
- 工程项目归档资料目录范本
- 氦离子化色谱法测试电气设备油中溶解气体的技术规范
- 地 理探究与实践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课件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 内燃机车钳工(中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