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军队文职人员公开社会公开招聘《教育学》预测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
A.教学跟随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学等同于发展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是现代第一本教育专著。
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教育学D.论演说家的教育
3.()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A.教育经验B.教育现象C.教育规律D.教育方针
4.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A.《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B.《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
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5.根据范例教学理论,强调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个]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结构等,这反映了教学内容的()
A.公平性B.基本性C.基础性D.范例性
6.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实践活动称为()
A.教育B.教学C.德育D.智育
7.汉代察举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
A.孝廉B.达于教化C.贤良方正D.茂材
8.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A.重视道德教育B.重视文史教育C.轻视礼乐教育D.轻视科技教育
9.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A.多元化B.个体本位C.完美生活D.社会本位
10.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
A.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B.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C.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D.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
11.随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
A.设置博士B.守师法家法C.建立察举制D.创办太学
12.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A.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B.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C.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D.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13.在实践德行中,强调动机和效果统一、知与行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的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14.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A.经验一分析范式B.社会批判范式C.诠释一理解范式D.复杂思想范式
15.孟子的“性善论”中包含的“四心”是()。
A.爱才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B.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C.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敬畏之心、是非之心
D.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明辨之心
16.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B.湖南时务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上海广方言馆
17.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
18.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
19.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国家教育规范B.学校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家教育体制
20.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A.帖经B.策论C.诗赋D.经义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
22.19世纪30年代,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兴办
A.公立小学B.公立中学C.公立职业学校D.州立大学
23.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24.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A.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C.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D.福州电报学堂
25.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
A.礼乐B.射御C.书数D.礼书
二、多选题(10题)26.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教育。
A.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B.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C.思想美、心灵美、行为美D.艺术美E.正确的审美观
27.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有()。
A.定向功能B.调控功能C.评价功能D.规范功能E.强制功能
28.不属于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七艺”的有()。
A.几何B.物理C.化学D.生物E.修辞
29.关于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促进教育改革的活力
B.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C.丰富科学研究活动
D.培养未来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E.更准确地解释教育现象
30.关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A.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B.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
C.美育与艺术教育有明显的不同
D.美育与音乐、美术的教学一样注重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
E.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唯一途径
31.关于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
A.从学制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属于双轨制
B.从类别结构上看,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
C.从层次上来看,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
D.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E.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五个层次
32.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A.课程的价值B.课程的根本目的C.课程的主要任务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E.课程的基本结构
3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E.权威性
34.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三种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B.知识内化C.智力内化D.语言内化E.行为内化
35.20世纪后期,教育的发展特征有()。
A.教育终身化B.教育民主化C.教育多元化D.教育精英化E.教育现代化
参考答案
1.C
2.CB是杨贤江的代表作;C是凯洛夫的代表作;D是昆体良的代表作。
3.C考察教育规律的概念。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的特点。
4.A本题考查收回教育权运动这一考点。1925年,收回教育权运动在“五卅运动”中达到高潮。是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率先发出通令,禁止全省所有学校宣传宗教。11月16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和执行可以说是收回教育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
5.B瓦根舍因等人认为在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三个特性:(1)基本性,强调教学内容应选择一门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反映学科的基本结构。(2)基础性,指教学要从学生基础出发,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的发展水平。(3)范例性,是指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精选的,能起范例作用的,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
6.A考察教育的概念。关于教育的概念有很多解释,题干中的概念出自《教育学基础》
7.A察举制度是汉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汉代初期官员的选拔补充采取“征辟异才”或“贡举贤良方正”的方法,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令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察举孝廉、秀才,明确提出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观为标准来选拔官吏,并且不断完善汉初的察举办法
8.C
9.C本题考查斯宾塞的理论。教育目的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是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理论。斯宾塞认为教育目的就是“为未来完满的生活作准备”。故本题选C。
10.D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国民政府颁布了《师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和《中学法》,废止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而高中不分文理科等。
11.D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三条建议: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12.D本題考查考生对19世纪日本中等教育状况的掌握。1886年《中学校令》认为中学主要应承担两大任务:实业教育及为升入高等学校做准备而实施的基础教育;中学分为寻常中学与高等中学两类。
13.C亚里士多德谈论得较多的美德一词,不仅指道德,也含有长处、特点、效能的意义。亚里士多德将美德分为两类:理性美德和伦理美德。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合乎德行的行为,本身具有某种品质还不行,只有当行为者在行时也处于某种心灵状态,才能说它们是公正的节制的。
14.D从教育研究范式的历史演进来看,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教育研究从经验描述上升到理论概括,形成了经验一分析的研究范式;20世纪以来,在是否采用科学实证的研究范式成为人们评判教育研究科学与否的标准的同时,也反思这种机械分析方法的弊端.遂产生了社会批判范式、诠释一理解范式等现代研究范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领域出现了从简单性科学向复杂性科学的转变,反对经典科学化繁为简的线性思维方式,提出了复杂的、非线性的思维。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也借鉴这种复杂性科学的基本理论,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被看成是带有某种后现代特征的研究范式
15.B本题考查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认为人皆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故本题选B。
16.A
17.C“壬戌学制”从纵向看,学制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髙等教育三段。其中:小学6年,初小和髙小2分段a中学6年,初中和髙中3—3分段。大学4至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壬戌学制”在中学阶段是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故选C
18.B
19.B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与主体。
20.B本题考查有关科举考试方法的内容。科举制自产生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代20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帖经、口试、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方法。帖经,是把所试的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住三字,令应试者填出来。主要考查考生的记诵能力,对考生的其他能力是无法检查的。口试,让考生当场口头回答问题。墨义,一种简单的笔试问答,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也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考生只要熟读经书、注疏即可。策问,相对较为高深,是有关时事政治的系列问答题,具体办法是设题指事,由考生行文对策。对策要求考生通晓经史,熟悉时政,能提出合理有效的见解,是考查政治才能的好方法。诗赋,命题创作诗词,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化修养和写作水平。
21.A
22.A
23.B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掌握情况,教育目的在制订中虽然受制于社会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教育目的不能仅仅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社会本位取向,而忽视个人的身心发展需要。所以,教育目的既要关注到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关注到社会发展的需要。
24.B1866年,福建船政学堂建立。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故选B。
25.A西周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属于综合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射技教育;御:以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书:书写教育;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26.ABCDE本题考查美育的概念。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它作为美学和教育学的交叉科学,在理论指导上是美学的,但在具体实践上又是教育的。因此,美育是一门运用美学理论于教育实践,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心灵,健全完美人格的科学。故本题选ABCDE。
27.ABC
28.BCD
29.ABD本题考查教育研究的意义。(1)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①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②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需要教育科学研究。(2)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①教育研究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②教育研究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3)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①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②教育研究是教育工作创新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养护合同范本
- 人力资源外包合同范例
- 代理旗舰店合同范本
- 农户种植水稻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移动招聘考试真题
- 个人债权抵押合同范本
- 2024年西安工业大学专任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企业签订劳务合同范本
- 供热站拆除合同范本
- 兼职技术总工合同范本
- 2025深圳劳动合同下载
- 设备损坏评估报告范文
- 标准和计量管理制度范文(2篇)
- 透析患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 孕前口腔护理保健
- 《民航服务与沟通学》课件-第1讲 服务与民航服务的概念
-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 项目四 军事安全
- 10KV电力配电工程施工方案
- 智能感知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肌肉注射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研究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