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练习_第1页
生态工程练习_第2页
生态工程练习_第3页
生态工程练习_第4页
生态工程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工程单选题:“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高投入B.高污染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高产出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①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 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A.山甸 B.草原C.荒漠 D.湖泊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的原理是整体协调、循环和再生D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系统整体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以上都不是下列关于“生物圈2号”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建立“生物圈2号”的目的是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圈2号”中设置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生物圈2号”完全模拟地球条件“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工程学原理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 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 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协调与平衡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整体性原理稻一鸭一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A.人工制造表土B.特殊隔离C.土壤侵蚀控制D.植被恢复15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三.非选题:(10分)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途经,主要缺点是 和O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和,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O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和,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体现了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16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 ,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o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 原理。(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2) 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3) 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共kgo(3) 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4)储存在生产者体内的能量最终去向是 o(5)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o(6)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水样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A组(原始水样)0.20.30.311010776.5B组(添加N)11.522.52019181718C组(添加P)899.510119.57.57.57D组(无添加)0.2O.20.3l109776.5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7)水稻、大豆的秸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写出2个) 、 o一 物的 ,在焚烧过程中,以气体形式散失的是、水蒸气等。秸秆的大量焚烧,使当地雨水pH发生变化,变化趋势是o(10)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析,焚烧秸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该地农民的做法主要破坏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度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生态工程答案一.单选题二.多选题1——5:DCACD 6——10: BCDBC 11——15: ABCDD二.非选题(10分)(1)二次污染,持效短。(或者回答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和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2)藻类,大型挺水植物,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与藻类竞争,鱼捕食藻类。(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遮光,影响藻生长;分泌次生代谢物抑藻。次生演替。(16分)(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系统学和工程学(或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2)水稻和大豆15(3)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4)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5)氮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6)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7)①作为饲料养猪;②作为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制造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③在直燃锅炉中进行充分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