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1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2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3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4页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5题)1.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五不与无数的化合物,制剂和材料相关,下列物品采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用玻璃钢制成的船体B.用毛线制成的羊毛衫C.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的飞机D.聚乙烯塑料大棚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测定溶液的酸碱度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滴加液体药品D.稀释浓硫酸3.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B.C.D.4.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用石墨制笔芯B.盐酸用于除铁锈C.氮气做霓虹灯填充D.石灰浆涂刷树木A.A​ B.B​ C.C​ D.D​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铁丝做电线B.自行车的链条用喷漆的方法防止生锈C.人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抹一些含有酸性物质的溶液、减轻痛痒D.发酵粉的成分中含有小苏打,它能用来制糕点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B.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7.下列用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Mg(​OH)2B.高炉炼铁:​Fe2​OC.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SO2+D.比较铜和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Cu+2AgNO3=Cu8.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有关说法在去的是(​)​A.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B.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蛋白质的量更大C.锡、碘、钠、氟是人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D.人体胃液的pH​范围在7.35-7.45​9.葡萄糖存在于葡萄糖汁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里,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C.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D.葡萄糖是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0.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的叙述在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C.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物质有80​多种D.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金和9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11.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相关说法解释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B​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分子的结构不同C​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D​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A.A​ B.B​ C.C​ D.D​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B​硝酸钾和硝酸铵分别溶于水,测温度取样,加熟石灰研磨C​生铁和钢取样,分别滴加硫酸铜溶液分别用磁铁吸引D​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测pH​A.A​ B.B​ C.C​ D.D​13.a​、b​两种物质的溶解虔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15℃​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15℃​时分别向l00g​水中加入20g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铁粉铜粉足量的稀硫酸过滤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过量的锌粉过滤C​氮气水蒸气足量生石灰通过盛生石灰的干燥管D​氯化钠溶液氯化钙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A.A​ B.B​ C.C​ D.D​15.实验室测定大理石主要成分的含量时,取16g​含杂质的大理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205.6g​,则该大理石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A.62.5%​ B.72.5%​C.80%​ D.82.6%​评卷人得分二、简答题(共5题)16.松北区润恒国际果蔬批发市场正在热销新疆阿克苏塞外红(​冰糖心)​苹果,这种苹果果面光滑,色泽光亮,表皮颜色略黄,果肉细腻,汁多,脆甜爽口,阿克苏苹果是国产苹果中甜度最该的品种,切开后可看见核心一圈深色的糖分结晶,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1)​苹果等水果是人体获取______(​填除水外的一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之一,该营养素起到的作用______(2)​新疆阿克苏地区属暖温带干旱型气候,年均气温7℃-8℃​,降雨量较小,但水流量丰富,因阿克苏地区冬季寒冷、气温较低,在种植过程中有时施加磷肥、磷肥能增强作物的______、______能力,过磷酸钙是常用的磷肥之一,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写化学式)​和​CaSO4​17.哈尔滨的市民冬日出行难是个大问题,道路结冰、路面湿滑,近日,有关部门报道:市民关心的“溜光大道”酒精是不是汽车使用乙醇油所致,答案终于浮出水面,经过测试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滴水量相当,结冰路面乙醇汽油不是“凶手”今后哈市经继续推广使用乙醇汽油.(1)​乙醇汽油中乙醇的化学式是______汽车使用这种燃料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2)​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供应国V​标准汽柴油,届时,90​、93​、97​三个标号汽油将调整为89​、92​、95​、98​四个标号,汽油中的90​、93​、97​是指辛烷(​C8(3)​汽车所有的油箱多为塑料制成的,主要理由它的______等性能(​填字母)​A.光泽好、密度大B.强度和硬度好C.密度小,耐腐蚀性好.18.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2)​此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名称是______(3)​此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氧原子,一氧化碳分子分解成氮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氮原子组成一个氧原子,______(4)​请从分子和原子的多角度解释,反应物均属于氧化物的实质是______.19.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石灰石、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及相关实检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补充一种仪器______(​填仪器名称)​,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请将图2​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3)​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过程中会看到有气泡产生,瓶内水面______,这是因为氧气______,造成瓶内气体压强______的缘故.20.为了测定某含杂质的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若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稀硫酸,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40g​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X)​的化例式______(4)​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含量为______(5)​向所得滤液中加入284g​氷,则最终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6)​现用400t​此种赤铁矿石炼制生铁,冶炼过程中损失铁元素10%​,则最终可炼得含铁90%​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_.评卷人得分三、探究题(共2题)21.分类是初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请根据下列酸的用途所体现出物质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并参照实例完成空白处内容(​填一种即可)​①​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②工业上用稀盐酸来除锈③印刷厂的废水呈酸性,可加入硫酸进行中和④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⑤生活中我们可用稀盐酸来鉴别真假黄金(​假黄金是用黄铜做的)​⑥蒸馒头时“碱”放多了,可在蒸馒头的水中加些醋,馒头就好吃了例:酸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如①⑥​你的分类是______如______(​填序号)​(2)​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实验可以按照实验的目的分为:探究物质性质实验、探究物质含量实验、探究反应条件实验等,按照实验的目的不同可以将D​与______归为一组,分类依据是______A.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B.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22.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和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实验结束后,观察到两试管中的废液都是呈红色,你认为甲乙两只试管中废液的溶质分别为______,然后同学们将废液导入废液缸中,小组同学对这个废液缸中的物质产生了兴趣,并将其过滤得到滤液,该小组同学对滤液的溶质成分展开了讨论.【提出问题】滤液的溶质成分含有那些物质?【猜想与假设】小高同学认为:溶质为NaOH​、​BaCl2小新同学认为:溶质为NaOH​、NaCl​、Ba(​OH)【表达与交流】小新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小高同学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反思与批评】小新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于是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对他的实验做出评价:______【解释与结论】若通过实验证明小新同学的猜想所示错误的,过滤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______,为了处理该废液,你认为需向该废液中加入______进行处理,使废液达标而不产生污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可能存在的溶质是否存在时,所加试剂应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1题)23.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用“”表示互相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一种红棕色粉末,E​常用语改良酸性土壤,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E​的俗称______(2)​写出物质D​、G​的化学式:D​______、G​______(3)​足量的A​和D​反应的现象为______(4)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B、用毛线制成的羊毛衫,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的飞机,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聚乙烯塑料大棚,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答案】C​【解析】解:A​、试纸使用时不能湿润,否则将待测液稀释,可能影响测定结果,故A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很强腐蚀性,且容易潮解,不能将氢氧化钠固体隔着纸片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应该放在烧杯中快速称量,故B错误;C、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会导致试剂瓶中的试剂被污染,所以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中,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错误;故选C.A、试纸不能湿润,否则可能影响测定结果;B、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且容易潮解,不能直接放在纸片上称量;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中,否则容易污染试剂;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A​、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铁钉生锈是铁钉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黄铜刻划纯铜是利用硬度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浓氨水分子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才变色,故D错.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4.【答案】C​【解析】解:A、石墨很软,常用于制作铅笔芯,故正确;B、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锈,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可以做霓虹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故错误;D、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层碳酸钙膜,起保护作用,故正确.答案:C​A、根据石墨很软,常用于制作铅笔芯解答;B、根据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解答;C、根据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可以做霓虹灯解答;D、根据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层碳酸钙膜,起保护作用解答.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涉及物质虽多,但所考知识点都是学习过程中常见到的,故解答起来并不很难.5.【答案】D​【解析】解:A​、铁丝密度太大,一般不用铁丝做电线,故A错误;B、自行车的链条用涂油的方法防止生锈,故错误;C、蚊虫叮咬后会发出蚁酸,需要涂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故错误;D、发酵粉的成分中含有小苏打,它能用来制糕点,故正确.故选:D​.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需要在平时多加记忆.6.【答案】B​【解析】解:A​、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A、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中、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的区别、溶液颜色的变化等.7.【答案】D​【解析】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中和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O2+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正确.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A​、维生素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起重大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选项说法错误.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大量蛋白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钠元素属于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9-1.5​之间,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维生素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种类来分析.D、根据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进行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9.【答案】C​【解析】解:由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A.分子是个微观概念,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6​个O​原子,故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6​个O​原子,则C​、H​、O​的原子个数比为6​:12​:6=1​:2​:1​,故正确;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所以葡萄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故选C.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答案】B​【解析】解:A​、海水淡化技术和淡化工艺在目前由于条件的限制,还有进行大规模的使用,故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正确;C、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故错误;D、回收利用金属,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等,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故错误.故选:B​.A、根据海水淡化技术和淡化工艺在目前由于条件的限制,还有进行大规模的使用进行分析;B、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分析;C、根据海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来分析;D、根据金属回收利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回收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答案】A​【解析】解: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B、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是因为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水银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D、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酸氢离子的缘故,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会形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答案】B​【解析】解:A​、黄金和黄铜的颜色均为金黄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钾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加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C、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均为铁,均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加入等量的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硬水和软水的酸碱性相同,用测pH​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只要发现一种方法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3.【答案】C​【解析】解: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B、15℃​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C、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的溶质和溶剂都不变,故选项正确;D、15℃​时分别向l00g​水中加入20g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错误,因为a​析出固体,仍然饱和,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因此b​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B​根据是否是饱和溶液分析;C​根据溶质和溶剂的变化分析;D​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分析.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答案】C​【解析】解:A​、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氯化亚铁溶液和氯化铜均能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不与氮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过量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5.【答案】A​【解析】解:溶液增加的质量为205.6g-200g=5.6g​,增加的质量为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差.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100​44​100-44=56​x​5.6g​​100解得:x=10g​石灰石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10g16g故选A.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溶液增加的质量为205.6g-200g=5.6g​,增加的质量为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差,据此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利用差量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捷径.二、简答题16.【答案】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抗寒;抗旱;Ca(​【解析】解:(1)​苹果等水果中除水以外,富含维生素,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小,但是其作用非常大,它可以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人体健康;(2)​磷肥能增强农作物抗旱、抗寒能力,过磷酸钙是常用的磷肥之一,其主要成分是Ca(​​H2P​O答案:(1)​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2)​抗寒;抗旱;Ca(​​H(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根据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分析;(2)​根据化学式的写法以及化学肥料的作用来分析.本题考查了食物中的营养素以及生理功能、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以及化肥的作用,难度不大.17.【答案】​C2​H5OH​;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C8​H18+​25O2​​​【解析】解:(1)​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2)​辛烷(​C8​H18)​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8​H18+​25O2​​​点燃​​​​16CO2(3)​塑料密度小,耐腐蚀性好,可用来制车油箱;故填:C​.(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以及能量的转化方法来分析;(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3)​根据材料的特点来分析.本题考查了能源的使用,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材料的特点等,难度不大.18.【答案】碳原子、氧原子、氮原子;每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均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原子【解析】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在B​中补充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画出相关粒子图形如下:;(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名称是:碳原子、氧原子、氮原子;(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氧原子,一氧化碳分子分解成氮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氮原子组成一个氧原子,每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4)​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均属于氧化物的实质是均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原子.(1)​;(2)​碳原子、氧原子、氮原子.(3)​每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4)​均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原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名称;(3)​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4)​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回答.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9.【答案】试管;​2KMnO4​【解析】解:(1)​若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应补充盛放药品的能用来加热的仪器--试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故填:试管;​2KMnO4​(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导管口要放置少量棉花团,预防加热后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水槽、集气瓶内在装满水,酒精灯内要加上适量的酒精,装置图补充完整后应为:(3)​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因为开始出来的气体中混有空气;收集过程中会看到有气泡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下降,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增大,将水排出来.故填:下降;不易溶于水;增大;(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析;(2)​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及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答案】70g​;​Fe2​O3+​3H2S​O4=F​e2(​【解析】解:若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稀硫酸,由于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加水的质量是100g-​100g×29.4%98%反应为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铁的质量为y​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29.4%=29.4g​​Fe2160​294​400​X​29.4g​y​​160X=16g​​294y=40g​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含量为​16g向所得滤液中加入284g​氷,则最终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g16g+100g+284g设则最终可炼得含铁90%​的生铁的质量为400t×40%×​56×256×2+16×3故答案为:(1)70g​;(2)​Fe2(3)​160294(4)40%​;(5)10%​;(6)112t​.根据稀硫酸中溶质恰好完全反应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算,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三、探究题21.【答案】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④⑤​;C​;都是探究物质含量实验【解析】解:(1)​利用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可以得出④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⑤生活中我们可用稀盐酸来鉴别真假黄金(​假黄金是用黄铜做的)​;(2)​从实验目的看,C​、D​都是探究物质含量的实验,可以归为一组;故答案为:(1)​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④⑤​;(2)C​;都是探究物质含量实验.(1)​根据酸的性质解答即可;(2)​从实验目的看,C​、D​都是探究物质含量的实验;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查,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完成解答.​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2.【答案】Ba(​OH)2​和​BaCl2​;​Na2C​O3​和NaCl​;氯化钠是乙试管中的生成物,混合后不参与反应,一定存在.​而猜想中没有氯化钠,所以一定错误;该实验不正确.​若溶液中溶质成分是氢氧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钡,通入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所以不正确;NaOH​【解析】解:(1)​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和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实验结束后,观察到两试管中的废液都是呈红色,因此反应后的溶液都显碱性,甲乙两只试管中废液的溶质分别为:Ba(​OH)2​和​BaCl2​;​Na2C​O3​和NaCl​;故答案为:Ba(​OH)2​和(2)​表达与交流中,小新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小高同学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氯化钠是乙试管中的生成物,混合后不参与反应,一定存在;而猜想中没有氯化钠,所以一定错误;故答案为:氯化钠是乙试管中的生成物,混合后不参与反应,一定存在;而猜想中没有氯化钠,所以一定错误.(3)​反思与批评中,对小新的实验做出评价:该实验不正确.​若溶液中溶质成分是氢氧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钡,通入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所以不正确;故答案为:该实验不正确.​若溶液中溶质成分是氢氧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钡,通入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