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集锦十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任教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材供三年级学生使用,我校三年级共有四个班。他们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怎样规范地进行电脑操作几乎是一个空白。据调查,其中有25%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过电脑,但只限于一些最简单的操作,有60%的学生看见过他人操作电脑,但自己没亲手操作过,而其余的学生则没有真正看见过电脑。为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特定此计划。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初步认识软件。(3)学会使用“画图”软件画画。(4)学会浏览网络,搜索保存资料。(5)学会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6)初步掌握Word的文字编辑及美化修饰(7)初步学习电子板报的制作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法、示范法、范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尝试法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应用,特别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脑的亲自操作,养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激发起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情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决心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三、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分析:本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学会画画学会使用画图软件,进而熟悉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第二部分是通过浏览网页,初步了解互联网,并进一步学习网上搜索及保存网上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第三部分是通过学习WORD,初步掌握文字的编辑及美化修饰,让计算机真正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及学习。第四部分是简单的WINDOWS基本操作及资源管理,用于平时学生自己对计算的维护。2、本册教材在学科教学中地位和作用:本册教材是学生接受真正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学科学习起到重要作用。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画图软件的使用,网上资源的搜索及保存难点:画图软件中曲线工具、橡皮工具的使用;网上搜索时关键字的选择及条目的筛选。四、改进教学的措施: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布置作业、认真考核。2、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对于优秀生可适当加深加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要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的帮助、关心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3、教研工作的目标和计划: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努力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五、教学进度(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2一、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班级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帮忙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明白应负职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职责意识。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异常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2、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3、学会获取信息,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信息。4、加强计算机的综合应用本事。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过本课的学习,强化计算机的操作本事,进一步理解计算机是人们处理信息的“工具。”使班级学生纯熟掌握使用拼音输入汉字、词组、标点符号及句子的方法;加深对汉语拼音的理解,能够利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组词、扩词,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本事及写作本事。2、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班级学生熟悉电脑,了解电脑的组成,构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构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浓厚的爱好。初步了解信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使用及重要性。初步了解组成计算机的几大部件。建立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培养班级学生准确的操作姿势,培养班级学生操作电脑的良好习惯经过应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的操作,让班级学生感受计算机供给的文字处理工具对文档格式的加工处理。班级学生经过“我是小修改”活动,学会基本的文字处理操作,了解文字编排中的一些格式(如段落、首行缩进、行距等)的处理对信息表达的作用,学会修改简单的文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熟悉,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班级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经过实践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班级学生的动手、动脑本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经过学习,使班级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和自觉性,鼓励班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四、教学措施经过讲授,使班级学生在感性上对电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让班级学生能够学会一些基本操作。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教学过程中能够从完成某一个详细的“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经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班级学生完成任务,从而激发班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班级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全书根据不一样的模块能够分成几个大任务、每个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每娇裎能够是一个或多个任务。利用机房电脑,为班级学生创造良好的上机学习机会,提高班级学生的实际操作本事。经过演示和教授相矫裣的方式,让班级学生掌握本学期的教学资料。课堂中穿插游戏、竞赛等方式,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主体交给班级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性强,应当多给他们练习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本事。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3教材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信息对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适应21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八册,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供六年制小学六年级下学期使用。本册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初步认识了解扫描仪(会用扫描仪扫图,会使用扫描仪扫描文字,会用文字识别软件识别文字);了解手写输入技术的应用(应用手写板输入文字、绘画);了解数码照相机(使用数码照相机为同学拍摄照片,应用照片处理软件美化照片);初步学习使用数码摄像机摄录班级活动(应用数字影片剪辑软件制作班级VCD);了解计算机的一些新的外围数码设备;了解一些互联网上比较流行的音乐文件类型(会应用媒体播放器来播放音乐文件);因特网基础知识(会在网上发电子贺卡,搜集有关中华美食的信息,了解饮食文化等,提高在网上搜集信息的能力)等。通过本册的学习,扩展知识面,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基本情况:六年级共有学生139人,分为两个班,其中六⑴班47人,六⑵班46人,六⑶班46人。通过几年的学习,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操作能力较强。如:六二班的李仁韬同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制作一个电子作品参加竞赛,有电子报刊《小苗苗语文报》获得市级一等奖,有电脑绘画《美丽的春天》获得区级一等奖。但有少数学生操作能力较差。本期根据实际情况,兼顾优生和差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计算机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信工具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1、认识了解扫描仪(会用扫描仪扫图,会使用扫描仪扫描文字,会用文字识别软件识别文字等)。2、因特网基础知识(会在网上发电子贺卡,搜集有关资料等,提高在网上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措施:1、教师示范,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教师点评辅导帮助学生学习。在教师传授技巧知识的同时,又不给学生思维定势。2、运用多媒体教学,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3、采用新颖的课程整合思维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成功激励机制。5、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促进教学效率和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教学安排:本学期共有21周,每周一课时,机动:2课时。第一周:社区信息知多少第二周:扫描图画配作文第三周:电脑也能识文字第四周:图文输入得心应手第五周:同学相处我来拍第六周:制作班级VCD第七周:关注我们的校园第八周:美化校园我出力第九周:电脑配角也精彩第十周:机动(期中检测)第十一周:主角配角各就各位第十二周:小小音乐会第十三周:机动(五一放假)第十四周:声情并茂的祝福第十五周:美食耀中华第十六周:我要研究太阳能第十七周:互联网上的太阳能第十八、九周:期末复习第二十周:期末考核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420xx年9月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兴趣浓厚,可以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和综合练习。在课程整合等方面可以实践性操作。同时也要注意班级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也有不少的差距,要针对性地培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电子邮件使用、制作网页、学科整合内容电子邮件使用可以考虑构建校园Email服务器,便于使用和维护;制作网页也可把学生制作的内容发布到校内的服务器上,“所见即所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功感。学科整合内容,有个别例子不适合教学实际,可以参考改进,使用适合本校实际的内容进行教学。三、教学目标1、学会申请和使用电子邮件,发送电子贺卡;初步掌握电子邮件软件—outlookexpress的使用。2、初步学会使用FrontPage20xx-2002来制作简单的网页和个人网站。3、初步掌握“计算机工具论”,利用电脑来解决平时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把计算机看作是一种工具,形成“学会学习”的理念。4、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四、教学措施1、主要以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评析的方法参与教学。2、运用多媒体教学,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3、运用网络教学,发挥学校网络的作用。4、采用新颖的课程整合思维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注重利用机会,开展学生的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人文思想的发展。五、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日期单元及总课时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5四年级的信息技术:1、学习操作系统WindowsXP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窗口知识,文件的管理,认识键盘的按键,掌握正确的打字指法。2、掌握上网浏览网页的操作,学会下载文字和图片。3、学会使用Word进行简单的排版文章。五年级的信息技术:学习制作电脑小报,熟练掌握Word软件的使用技巧,提高软件的操作水平。四年级体育:1、学习《希望风帆》广播体操,做到动作到位,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2、学习立定跳远、助跑跳远。3、学习投垒球、篮球。4、学习跳高。三年级的科学:1、教会学生如何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知道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2、认识植物的品种,学会如何观察植物的外表,以及学会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3、了解水的有关知识。4、了解大米的种类和米饭、淀粉的知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6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本人担任初一年级信息技术课,初二年级分4个班,共178名学生,共中优秀生共有58人,中等生共有81人,学困生共有39人,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学困生名单如下:李俊杰王倩董文龙于鑫潘胜刘瑜萍王静周佳加袁达华杨欢华锋董乃祝吴肖秦建芳方圆嵇聚泽蒋行韦栋霞林伟沈亚茜颜莹芝周勰超苏真慧洪青蓝钮秋玲程鸿福潘佳欣鲍晨霞周艺谈伟冯侠吴霞刘余成张敏张岚陈杰俞国强沈越陆梦娜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二、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质量目标。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第五章、第六章,具体知识点如下:第五章:了解excel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excel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输入文字和数据;掌握工作中数据的简单计算;掌握工作中的数据操作、文字编辑;掌握工作表的打印。第六章:了解powerpoint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的界面组成;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打开、保存;掌握设施模板的应用、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掌握powerpoint的五种视图模式的切换;掌握插入文本框及文本的编辑;掌握插入与编辑图片文件;掌握观看幻灯片放映与设置放映方式;掌握幻灯片演示效果的设置(动画、声音、切换)。(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2、质量目标: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洋思、万石、邮堂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在初二时能通过《信息技术》中级考核。三、教学分析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二章,以excel电子表格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计算、统计、分析、汇总数据;利用powerpoint制作、设置、播放多媒体作品。技能训练要求:通过学习excel电子表格软件,会计算、统计、汇总、分析数据,制作图表,并会打印报表;利用多种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合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学期所学知识是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excel是优秀的数据处理软件,学好它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带来办公自动化。powerpoint是简单、实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对于教学、广告、宣传都很有应用。两章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计算、简单幻灯片的制作与播放。难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四、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一、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二、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三、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四、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五、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考试纲要》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并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学期结束时,至少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7一、学生情况分析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任教年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现有差生情况如下: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针对本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提补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质量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2、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3、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4、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5、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6、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7、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8、学会对文章段落的对齐、缩进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调整9、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10、学会用打印预览查看文章编排效果;掌握纸张大小的设定、页边距的设置方法11、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12、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13、浏览幻灯片、放映幻灯片(2)、情意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化意识。(3)、质量目标:期末成绩争取学区A级。三、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2)、教学的重点、难点。初步学会使用绘图工具箱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初步学会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的图形。四、改进教学的措施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贯彻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认真学好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认重点、难点,坚持做到教学有计划,课课有准备,堂堂都上好。加强学生操作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内与课外合理安排,辅导点拨,做好防差工作。加强直观和实际操作,加强学生能力培养,让学生动手动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信息意识。(2)、提优补差内容、途径和方法提优: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以赛促教。补差:加强辅导。(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目标:本学期教研工作按学校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的研究》,着重研究在新课程标准框架内用好原教材,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与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计划:1、加强理论学习,发展多向思维,用创新思想指导教学工作。2、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辅助教学。3、及时做好经验总结,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撰写教学论文,写好心得体会。小学<下>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周次章(或课)、节内容及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与要求2第29课初识word20xx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3第30课文字的输入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4第30课文字的输入6第31课文章的修改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7图庆放假8第32课段落的调整(一)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9第32课段落的调整(二)10第33课文字的修饰(一)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11第33课文字的修饰(二)12第34课设置段落格式(一)学会对文章段落的对齐、缩进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调整13第34课设置段落格式(二)14第35课插入图片(一)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15第35课插入图片(二)16第36课打印预览学会用打印预览查看文章编排效果;掌握纸张大小的设定、页边距的设置方法17第37课初识PowerPoint20xx(一)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18第37课初识PowerPoint20xx(二)19第38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20第39课浏览与放映浏览幻灯片、放映幻灯片21期末测试备注在期中要酌情搞一次测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8《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小学阶段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整体课程安排: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57课(15课时)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册第二单元8—13课和第三单元(16课时)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册第一单元(16课时)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册第二,三单元(16课时)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7—9课(16课时)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册第三单元10—11课和第四单元(16课时)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册第一,二单元(16课时)六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册第三,四单元(16课时)《信息技术》小学第一册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时刻在你身边——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课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信息技术(3课时)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意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内容不需要学生完全掌握,只需要了解即可。(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第2课无所不在,神通广大——信息技术应用(3课时)教学目的:从更广泛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体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指导意见:授课的过程中应该紧密与生活结合,切忌空讲。第3课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课时)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部分的组成及作用。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法。教学要求:通过基本特征认识计算机,能说出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指导意见:教师指导学生上机练习。第4课玩"纸牌"游戏——初步认识软件(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玩"纸牌"游戏,进一步熟悉鼠标的五种操作方法,同时认识到软件和硬件的关系。指导意见:让学生多上机练习,熟练使用鼠标,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玩"扫雷"游戏。本单元教学内容比较少,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添加适当的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快乐的小画家——画图篇前续课(1课时)教学目的: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认识画图窗口,设置画布大小,保存,新建与打开画图文件。教学难点:保存,新建与打开画图文件。指导意见:让学生欣赏计算机画图作品,激发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学习的兴趣第5课渔舟唱晚——"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1课时)教学目的:学会使用"画图"工具栏中的"铅笔","刷子"工具。指导意见:在机房边上机边讲解,学生更易理解。第6课美丽的鱼——"直线"和"曲线"工具的使用(1课时)教学目的:学会使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指导意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有可能的话让他们自己学习总结第7课缤纷的色彩——"喷枪"工具与颜色填充的使用(1课时)教学目的:学会喷枪工具和颜料盒,会用喷枪喷出不同的颜色教学重点:选择不同的颜色指导意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9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课改契机,切实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及计算机特长兴校发展需要,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与各教研组积极合作,大胆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教学研究,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二、工作要点(一)教学教研: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学习和探索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的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摸索。2、认真备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本校的确学生实际情况和设备,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课。3、教师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提高本校每个计算机教师的技术水平,形成辅助教学,并融入到其他学科的良性循环。4、组织本校计算机教师互相开课听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如何提升在线教育的互动性
- 买卖合同中担保合同范本
- 中介招商合同范本
- 买房居间合同范本
- 仓库电梯维修合同范本
- 用户画像视角下的医疗类目下的用户参与研究-针对疫情及养生信息的案例研究
- 出口外贸合同范本
- 农村农具销售合同范本
- 净菜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oem工厂合同范本
- 2021年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检查表
- 老年人的跌倒预防课件
- 2022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QC成果:预制扭王字块体表面缺陷控制知识分享
- 光伏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共25页)
- 2021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解读课件(PPT 84页)
- 企业、事业专职消防队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
- T∕CCCMHPIE 1.2-2016 植物提取物 槟榔多糖多酚
- 胫骨平台骨折(课堂PPT)
- 欧洲文化入门王精品PPT课件
- 中考复习复分解反应类型方程式书写训练题(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