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非法集资政策实施_第1页
2023年非法集资政策实施_第2页
2023年非法集资政策实施_第3页
2023年非法集资政策实施_第4页
2023年非法集资政策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非法集资政策实施公司非法集资风险自查状况报告推举度:最新建立实施方案推举度:最新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推举度:最新双减政策心得体会推举度:

最新2023年非法集资政策实施

2023年以来,非法集资问题日益突出,案件高位攀升,大案要案频发,社会广泛关注。昨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林业局、旅游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商总局等15家国家机关召开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

数据

今年一季度立案2300余起

据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计,2023年全国非法集资新发案数量、涉案金额、参加集资人数同比分别上升71%、57%、120%,达历年最顶峰值,跨省、集资人数上千人、集资金额超亿元案件同比分别增长73%、78%、44%。特殊是以E租宝、泛亚为代表的重大案件涉案金额几百亿元,涉及几十万人,涉及全国绝大局部省份,规模之大、膨胀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来自公安部的数据也显示,当前,非法集资犯罪案件高发,形势比拟严峻。首先表现为,发案数高位运行,大案增幅明显。年立案数由过去的两三千起大幅攀升至上万起。今年一季度,立案数达2300余起。涉案金额超亿元案件明显增多。其次涉及地域广泛,高发地区集中。非法集资案件普及全国。2023年,多数省份案件数同比消失增长。东部地区仍是高发地区,中西部地区增势明显。

涉案11323人被提起公诉

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年均一审审结非法汲取公众存款案件762件、集资诈骗案件289件。2023年和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的此类案件数量猛增,2023年审结非法汲取公众存款案件1907件、集资诈骗案件605件,同比分别上升14.7%、16.1%;2023年审结非法汲取公众存款案件3173件,集资诈骗案件799件,同比又分别上升66.4%、32.1%。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仔细履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职责,共批准逮捕涉嫌非法汲取公众存款案6928件10771人,同比均上升112.4%,提起公诉4808件11323人,同比分别上升102.7%和159.9%;批准逮捕涉嫌集资诈骗案件872件1210人,同比分别上升54.9%和52.4%,提起公诉941件1468人,同比分别上升57.9%和60.8%;批准逮捕涉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3件3人,提起公诉2件5人。

危害

民办院校境外上市等成新型案件

据悉,目前非法集资案件新旧领域风险叠加,互联网金融成为高危领域。一方面种养殖、房地产、商品流通、生产经营等传统领域案件依旧多发,另一方面,打着互联网金融、农夫专业合作社、投资中介、股权投资、旅游、养老、民办院校、境外上市等旗号的新型案件增多。网络借贷成为案件多发的高危领域,公安机关摸排发觉了一批案件线索,依法侦办了一批重大案件。犯罪活动网络化特征明显。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案件涉及地域广、人员多、危害大。当前,假借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微商、外汇理财、虚拟货币等名义的案件增多。

据介绍,网络借贷领域的非法集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一些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放贷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查找借款对象等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并由平台实际掌握和支配;二是网络借贷平台公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的,甚至发假标自融,并采纳借新贷还旧贷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满意自身资金需求,有的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

非法集资依托网络向全国集中

互联网技术的跨地域、跨时空特性使得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活动具有一些新特征:一是涉众性更强、地域范围更广。例如,传统非法集资案中发生在县域的案件较多,而互联网金融完全突破地域限制,依托网络向周边地区甚至全国集中。以“泛亚”、“E租宝”等风险大事为例,涉及人员达数十万,地域涉及数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集资金额达数百亿元。二是风险传播速度更快、影响更大。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不行控,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大事的涉及范围、影响深度和维稳压力急剧放大。三是以金融创新为名,从业机构违规经营甚至进展非法金融活动的手段推陈出新,更加隐藏和具有迷惑性。四是境外互联网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活动向境内扩散需高度警觉。例如“MMM金融互助社区”,就是来源于俄罗斯的、以“低风险高回报”为诱饵的庞氏骗局,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设立了沈阳、石家庄、广州、成都、济南、青海、北京等代理点,建立了几十个专业推广网站,累计参加人员超过十万人。

非法集资犯罪手法升级形式专业隐藏

据介绍,当前非法集资犯罪手法翻新升级,“泛理财化”特征明显。非法集资假意迎合社会公众对个人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财需求,犯罪手法不断升级,从过去的农林矿业开发、民间借贷、房地产销售、原始股发行、加盟经营等形式渐渐升级包装为“投资理财”、“财宝治理”、“互联网金融理财”、“金融互助理财”、“地产理财”、“股权理财”等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并且承诺有担保、低风险、高回报等,“泛理财化”已成为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P2P网络借贷、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等行业或领域非法集资的.重要特征。据不完全统计,投资理财类非法集资案件占全部新发案件总数的30%以上。

同时,犯罪形式专业隐藏,哄骗诱导性强。非法集资组织构造愈加严密,专业化程度高,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打着“经济新业态”、“金融创新”等幌子,以详细工程、债权标的、担保物为依托,业务流程、合同文本专业标准,噱头更新奇、迷惑性更强,使投资者区分难度加大。一些犯罪分子不惜投入重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进展包装宣传,邀请名人、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哄骗误导性较大。

追责

省级人民政府担负第一责任人责任

去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负总责,担负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地方人民政府要有效落实属地治理职责。详细而言,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有效落实以下职责:一是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监测预警、案件查处、善后处置、宣传教育、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二是确保本行政区域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组织到位、体系完善、机制健全、保障有力;三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明确责任,表彰嘉奖先进,对工作失职、渎职行为严厉追究责任;四是要进一步标准约束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参加民间经济金融活动。

加快出台非法集资举报嘉奖方法

非法集资案件有一个进展演化过程,假如能在苗头时期早监测、早发觉、早处置,就可以有效减轻危害后果,降低处置本钱。

《意见》对监测预警作了全面安排,提到了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层面,必需切实抓落实。部际联席会议将专项部署催促各地区构建立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监测预警体系,积极讨论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工作,加强对全国范围内重大风险线索的监控,准时进展预警提示。指导和催促金融机构加强对涉嫌非法集资可疑资金的监控,积极利用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系统加强监测分析。进一步发挥好全国统一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作用,推动整合各地各有关部门信息资源,提高信息互通共享水平。针对非法集资参加人心存幸运、不愿报案的状况,加快出台非法集资举报嘉奖方法,加强正面鼓励,发动群众参加防范预警。

下一步,部际联席会议将依据《意见》要求,着力推动加强涉嫌非法集资广告治理工作,净化社会舆论环境。首先要加强对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