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历史中国经济史发展总结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历史中,中国古代经济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我国经济发的的一些学问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一起看看吧。
一、经济进展的缘由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统治阶级留意调整统治政策,鼓舞进展生产。
3、大规模农夫斗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进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沟通和中外沟通
6、科学技术的进展。
7、广阔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进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进展的一般表现
1、农业
农业进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
手工业进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进展包括:西汉起先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
商业进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进展和货币的改变。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灵渠。⑵汉武帝治河。⑶隋朝大运输河。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⑹元朝漕运修建运输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进展阶段特征
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
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
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城市旺盛,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
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
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北,南宋商品经济进展及特点;
②城市经济旺盛,打破时、空限制;
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
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
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
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出现专业性的城市
②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资本主义萌芽。
⑤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四、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1、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⑴征税依据的改变:
人头税土地财产税田亩为主
(汉)(唐)(清)
说明封建国家对农夫的人身限制渐渐放松,封建制度渐渐衰落。
⑵征收物的改变:实物+劳役货币地租。用银两收税,说明商品经济进展。
⑶税种的改变:税种繁多渐渐削减。征税手续简便。
⑷农夫由必需服肯定时间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为标记。
⑸随着商品经济的进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2、与政治联系
历代经济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常,就推动生产力进展,促进济进展;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就会阻碍经济进展,阻碍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评价:
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进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乐观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进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进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进展的规律,对经济进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江南经济的进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阅历(及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劳动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在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肯定影响。
2、历史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是经济进展的必备条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进展。
⑶经济进展必需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汉族与少数民族交织杂居,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由于各民族经济进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农业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冲突,有时发生斗争。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2、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1、和平
和亲--作用是减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沟通。
互市--由官方限制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互市场所一般在边疆地区。
会盟--两个民族政权以缔结“和约”或“和议”的方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
2、民族关系的主流、总趋势是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制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开发祖国。各民族人民在相互学习和沟通中,在共同的劳动中,共同反抗斗争中相互融合,形成不行分割的整体。
四、民族融合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初步进展时期。兼并斗争加强了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进展时期。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得到更充分的沟通,经济文化进一步进展,汉族形成。秦北与匈奴、南与越族、西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及开发西南,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
①处于封建经济进展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②五族内迁,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数民族无长期的、稳定的政权,说明这时少数民族的进展程度较为落后;
④孝文帝改革,缩小南北差距,出现统一趋势。
4、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统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特点:
①各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亲密、友好,斗争较少。
②唐中心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干脆统治边疆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钒铁行业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重防腐涂料行业需求分析与发展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航空运输货物保险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纯银首饰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工程审计专业模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生命教育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三维场景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丘学院《智能驾驶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清真食品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
- 儿科课件: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 《纽约国际介绍》课件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标点符号 试卷(含答案)
- 更年期综合症研究白皮书
-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读书分享
- 互联网视域下微纪录片情感化叙事研究-以《早餐中国》为例
- 芋头种植技术要点
- 【基于近五年数据的鸿星尔克财务报表分析15000字】
- 公司员工奖惩制度流程
- 静脉炎预防和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