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_第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_第2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_第3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_第4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一样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那么。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那么,能运用法那么正确地进展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分析^p的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进步计算才能。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那么。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那么: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根据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2、口算下面各题×3××××6×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1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3、全班汇报:100×3=300(克)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300÷100=3(盒)×3=(千克)÷3=(千克)÷3=3(盒)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一样,都是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二)、稳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三)、教学例2(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A、÷2==,每份就是2个。B、÷2=×=,每份就是的。(4)假如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展计算,通过操作比照,让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4、引导学生观察÷2和÷3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那么: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1、计算÷3÷3÷20÷5÷10÷62、解决问题(1)、一辆货车2小时耗油10/3升,平均每小时耗油多少升?(2)、正方形的周长是4/5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讲评,小组间批阅。四、课堂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那么)2、谁来把这两局部内容说一说?教学后记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2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圆柱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圆柱形物体的容积。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铺垫,采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察、比拟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目的: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因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才能。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圆柱形水杯。(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2、创设问题情景。(课件显示)假如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刚那样的方法吗?刚刚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旧知,积极考虑,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气氛。)二、新课教学: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今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C、依次解决上面三个问题。①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②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配合答复,演示课件,闪烁相应的部位,并板书相应的内容。)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是V=Sh(板书公式)讨论并得出结果。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让学生再讨论: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板书:V=Sh)(设计意图:在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在观察中理解,在比拟中归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学生实在经历圆柱体积公式充分表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才能、抽象概括才能和逻辑思维才能)要用这个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填表:请同学看屏幕答复下面问题:底面积(㎡)高(m)圆柱体积(m3)630.5852(设计意图:设计练习能使学生到达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技能。这是第一层根本练习,通过这道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重点,夯实根底知)例: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内直径是6分米,高是7分米。它的容积约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数保存整立方分米)解:d=6dm,h=7dm.r=3dmS底=πr2=3.14×32=3.14×9=28.26(dm2)V=S底h=28.26×7=197.82198dm3答:油桶的容积约是198立方分(设计意图:使学生注意解题格式,注意体积的单位为三次方)三、稳固反应1.求下面圆柱体的体积。(单位:厘米)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作业本上做。板演的同学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题,老师归纳学生所用的解题方法,强调在解题的过程中格式。(设计意图:这是第二层变式练习。是让学生在掌握公式的根底上理解公式,学会灵敏运用公式的训练题。通过对公式的拓展性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练习:(回到想一想中)圆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径是10cm,高是15cm.水杯中水的体积是整个水杯体积的2/3计算水杯中水的体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3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间隔、实际间隔、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重点:目的1、2。教学难点:目的2。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笑笑家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图,如今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1.出示平面图。2.观察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3.考虑: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1)独立考虑。(2)同伴交流。(3)汇报。得出:比例尺表示图上间隔与实际间隔的比。1:1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4.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xx厘米,宽是xx厘米。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xx米,宽是xx米,面积是____方米。直接提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2)汇报交流。强调:必须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再算出实际的面积。5.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6.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标出来。(1)理解题意。(2)独立考虑、交流方法,即要根据比例尺和实际间隔先求出平面间隔,然后再在图中标出。(3)进展计算。7.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间隔是多少厘米?(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活动二、试一试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妈妈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两地之间的实际间隔大约是xx千米。(1)理解题意,独立考虑。(2)交流自己的想法。(3)进展计算。活动三、练一练1.完成32页第2题。(1)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3)提出问题。2.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间隔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1)独立计算。(2)汇报,全班交流。(3)说说自己的想法。活动四、理论活动1.找一张中国地图,量一量,算一算。(1)量出北京和台北之间的间隔是xx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间隔大约是xx千米。(2)量出和上海之间的间隔是xx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间隔是xx千米。2.找一张中国地图,用▲表出你家乡的大致位置。(1)估一估在地图上你的家乡与北京的间隔大约是xx厘米,实际间隔大约是xx千米。(2)放暑假时,你打算从xx到xx去旅游,两地之间的实际间隔大约是xx千米。3.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卧室的平面图。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里完成。课后小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和问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4教学目的: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绘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性描绘事件的过程中,开展合情推理才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出把6个黑棋子,4个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入学习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摸棋子活动的准备。〕二、摸棋子实验A1、老师提出摸棋子的活动和用“正”字记录黑白棋子的出现次数的要求,全班同学轮流摸棋子。〔设计意图:学生猜并摸出棋子,亲身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2、交流学生统计的情况,把结果记录在表〔一〕合计栏。〔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搜集整理的过程,为下面的交流作铺垫。〕3、提出:观察全班摸棋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从全班统计结果的描绘中,感受统计的意义,为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积累直观经历和素材。〕三、摸棋子实验B1、提出:假如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9个黑的,1个白的,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发表意见后,全班进展摸棋子实验。然后整理统计记录。〔设计意图:改变事物的条件,让学生猜测,再摸,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理推理才能,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2、让学生观察描绘统计结果。然后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在观察描绘摸棋子结果的过程中,感受摸棋子实验的意义,初步体验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的次数和盒子中放的这种颜色的棋子个数有关系。〕四、摸棋子实验C1、提出:假如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1个黑的,9个白的,让学生猜一猜摸中哪种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再摸。然后整理统计结果,填在表〔三〕合计栏中,并和大家猜的结果进展比拟。〔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活动经历的背景下,进展猜测、实验,开展学生的合理推理才能,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2、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在两次实验结果的分析^p比拟中,再次体验到,摸中哪种颜色的棋子的可能性和放入盒子里这种颜色棋子的个数有关系。〕五、可能性大小1、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摸中哪种颜色的棋子的次数跟盒子中棋子个数有关系吗?得出盒子中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摸中的次数就多,反之就少。〔设计意图:在亲身实验的根底上,认识盒子中放棋子的情况和摸棋子结果的关系。〕2、老师介绍可能性大小的含义。鼓励学生用可能性大小描绘实验的结果。〔设计意图:理解可能性大小的局部意义,学会用可能性大小描绘实验结果。〕六、课堂练习与问题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反思: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5设计说明本节课的设计表达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开展”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观察、试验、合作的才能。1、注重逆向思维的启蒙训练。本节教案侧重于逆向思维题目的设计与训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资,巧妙地引导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推断物体数量的多少。学生的思维在自然的过渡中顺势转换,使逆向思维才能得到初步的训练和进步。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在设计中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肯定和赞扬,保护学生幼小的创新思维萌芽。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10张扑克(其中梅花1张、方块3张、红桃6张)学生准备1个纸盒、10个红球、3个黄球教学过程⊙游戏活动,激趣引入师: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师举起扑克牌)预设生:扑克牌。师:如今老师想利用手中的10张扑克牌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谁愿意参加?师指出21名同学参加,其中一名同学在统计表中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其余20名同学每人依次抽取一张扑克牌,记录后再放回去。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扑克牌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交流理论,探究发现1、讨论交流,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间的关系。师: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得到了一张简单的统计表,这张统计表显示了每种花色的扑克牌被抽出的次数,同学们能从这张统计表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生: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红桃被抽出的次数最多,梅花被抽出的次数最少。师:能用我们学的可能性的知识说一说吗?(红桃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大,梅花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小)师:说得很准确,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一种事物对应总数中的数量越多,它被摸出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可能性越小。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统计表上的结果,猜一猜老师手中的扑克牌,哪种花色的多?哪种花色的少?预设生:因为红桃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大,梅花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小,所以一定是红桃最多,梅花最少。(师把手中的扑克牌举起,让学生看清楚每种花色的扑克牌的数量)师:同学们真聪明!红桃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数量最多;梅花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小,所以数量最少。这又一次证明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2、理论操作,深化探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规律性。(师出示教材46页例3情境图)(1)小组活动:盒子里装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球,每个小组的盒子里装的球都是一样的。从中摸出一个球后再放回去摇匀,重复20次并记录下球的颜色。(2)分8组完成汇报,老师出示表格并进展填写。(3)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猜测一下,盒子里是红球多还是黄球多?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6教学目的:1.通过画图的方法,探究长方形长和宽的变化关系,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经历探究活动,理解反比例曲线图的特征。教学重点:探究长方形面积不变时,长与宽的关系。教学难点:发现表示反比例曲线图的特征。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怎么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正比例的图像呢?2、你还记得表示积一定,两个乘数之间的关系图吗?把积是12的方格圈起来,可以连成什么线?3、说一说。(1)两个乘数的变化情况。(2)两个乘数成什么关系?(3)你有什么猜测?二、探究新知。用X、Y表示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他们的变化关系如下表。x/cm1234681224y/cm24128643211、说一说长与宽的变化情况。(小组交流)2、这里哪个量一定?3、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板书:长×宽=长方形面积(一定)4、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8个长方形。(每格代表1cm2)过程要求(1)出示方格纸,并标明X、Y轴上的数字。(2)老师边讲解,边画长方形。(3)学生接着画。(直接在课本上完成)5、连接图中的点A,B,C,D……(1)猜一猜:图中的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吗?(2)师生一起连线,验证自己的猜测。三、课堂小结说一说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和反比例关系的关系式和图像的区别。四、稳固练习面包的总个数不变,每袋装的个数与袋数如下表。每袋个数234681224袋数12864321(1)每袋个数与袋数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2)把上面的数据制成图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7教学目的:1、知识和才能: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能在方格纸上准确建立一个点和一个数对得对应。理解图形按一样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2、过程和方法:结合详细情境,通过观察、操作、考虑、交流、展示等活动,体会图形按一样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研究图形的放缩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感受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欣赏图形的美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照片:集体照师:谢老师想把咱们班的集体照放进想框里,怎样把它放进去呢?(复制粘贴)师:看着这张照片,有什么感觉?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缩小和放大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投影出示课题:图形的放缩)!二、笑脸图大变身1、初步感受图形的放缩师:(出示1张贺卡图片)这是一张贺卡,(边说,边操作,得到的三张贺卡)与原来的贺卡相比,怎么样?生:一样(不一样)。师:看完之后,你想说点儿什么?你认为哪一张跟原图最像?为什么?(记住和原图比:都是长方形的,是长变了还是宽变了?)学生小组讨论,发言。2、深化探究图形的放缩师:为什么同样的贺卡,在进展了变化之后,有的与原图相像,有的不像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其中的奥秘。(老师出示将方格图照贺卡图片。)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并结合相关数据考虑并分析^p:谁画得像?为什么?请代表把你们刚刚交流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代表发言,集体指正。师:看来只有长和宽都按照一样的比来画,才能画得和原图相像。(说明: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的板书写出比。)【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研究所画图的长和宽与原图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体会只有按照一样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它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悟图形放缩的规律和奥秘。三、画一画师:有了图形放缩的经历,接下来我们要画一画。拿出自己的作业纸,自由设计图案,并将图形进展一次放大或缩小,画完后,在四人小组里面把你自己画的情况、画的方法向组内同学介绍一下,同时告诉大家你所画的这个图长和宽与原图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开场吧。(作业纸上分别有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活动后,老师引导学生进展集体展示、反应。【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过程,培养了学生灵敏的思维才能,进步了学生创造思维的才能。学生在考虑中去操作,在操作后再考虑,不但形成了技能,而且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好的认识。四、生活中的应用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图形的放缩,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应用到图形放缩的知识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在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习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可以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五、神奇的小猫师:看来同学们是非常留心生活中的数学,如今,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到游戏中去体会图形的放缩。(出示探究活动)师:这是一只名叫乐乐的小猫。根据我们学过的数对的知识,你能将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正确的填写出来么?(可尝试标出相应的坐标图,便于找出详细的位置)老师指名补充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师:小猫家族中还有三只小猫:天天、晶晶和欢欢,(表格中呈现名称)请你根据详细的要求讲表示它们轮廓的点填写在表格中,并观察数对的规律,猜一猜:哪只小猫最像乐乐?之后通过在方格纸上描点、连线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活动、探究。汇报展示(说一说你的猜测、根据以及验证结果)。【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详细的活动和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设计了“神奇的小猫”的探究活动,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小猫图,以及讨论哪只小猫长得更像乐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