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_第1页
小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_第2页
小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_第3页
小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_第4页
小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第一页,共44页。概述小肠全长3-5m,为适应不同生理情况,产生各种各样的运动,空腹时平均90-150min收缩1次,持续6-8min,速度为2-8cm/min;另有一大幅度的推进性收缩,称移动性大收缩,发生在远端小肠。第二页,共44页。小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小肠淤积肠道积气慢性假性肠梗阻第三页,共44页。小肠淤积常见原因:小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胃肠手术后解剖关系改变和粘连、狭窄、炎症、肿瘤及先天畸形以及全身性疾病等。第四页,共44页。小肠淤积小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Wilkiesyndrome)又称十二指肠淤积症,系指肠系膜上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神经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引起十二指肠淤积。第五页,共44页。小肠淤积诊断1.多发生于无力型的女性,或长期卧床患者,如伴有脊柱前凸畸形者,更易发病。

第六页,共44页。小肠淤积2.多为慢性间歇性发作,缓解期或长或短3.轻者症状不明显,仅有消化不良,餐后中上腹压重感4.典型症状:中上腹腹胀、隐痛、恶心、反复发作的餐后呕吐,症状与体位有关第七页,共44页。小肠淤积5.腹痛多位于上腹或脐周,可呈急性剧痛或似胆绞痛或仅为轻度不适感6.呕吐严重时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和氮质血症7.发作性头痛、便秘、结肠激惹等第八页,共44页。小肠淤积8.病程久则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等9.体征:可触及下垂的右肾、肝脾;上腹膨隆、压痛;有时可见胃型、肠型、胃蠕动波和震水声10.并发症: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胰腺炎、胆囊炎、急性胃扩张、结肠过敏等第九页,共44页。小肠淤积钡剂检查:肠系膜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压迹,可见十二指肠逆蠕动,受阻近端十二指肠肠管扩张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显示与十二指肠在解剖角度的关系第十页,共44页。小肠淤积鉴别诊断

1.先天性腹膜带:可见于儿童,形成巨十二指肠,成人少见2.胚胎时中肠无旋转或旋转不良:可发生于婴儿,偶可发生于成人,X线钡剂造影有助诊断3.粘连缩窄:因溃疡穿孔或其他外科手术造成

第十一页,共44页。小肠淤积4.十二指肠外的肿瘤压迫:胃后壁恶性肿瘤,胰腺肿瘤和囊肿等,X线钡剂造影或必要时ERCP5.腹主动脉瘤:少见,X线钡剂造影或血管造影6.十二指肠腔内梗阻:毛粪石、胆石、蛔虫团块、异物、肿瘤及肠套叠,X线钡剂造影或必要时低张造影

第十二页,共44页。小肠淤积7.消化性溃疡:有消化不良症状者需与此鉴别,有时二者可并存8.幽门梗阻:胃虽扩张,但幽门通畅9.其他:先天性巨十二指肠症、硬皮病伴有十二指肠扩张,这些疾病的排空障碍是动力性的第十三页,共44页。小肠淤积治疗1.内科疗法:

症状不严重:少食多餐,流质饮食,膝肘位或俯卧位,防止内脏下垂,加强腹肌锻炼症状严重:卧床休息,短期禁食、输液

第十四页,共44页。小肠淤积2.药物治疗:与幽门梗阻基本相同1)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2)补充营养3)必要时鼻饲4)腹痛者:丙胺太林、阿托品3.鼻胃管减压第十五页,共44页。小肠淤积4.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保守治疗无效,发作频繁2)手术方法:最有效的是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另有Treitz韧带松解术及环形引流术第十六页,共44页。肠道积气肠道气体来源:1.吞咽空气:正常饮水进食少量吞气;烦恼、体位变化、流涎引起吞气增加第十七页,共44页。肠道积气2.肠内产气:由肠道细菌代谢产生氢、二氧化碳及甲烷3.血液和肠腔间气体扩散:取决于二者间分压差,肠中氮分压降低,血中氮进入肠腔引起积气胃肠气体排出:嗳气、肠腔吸收入血经肺排出、细菌代谢及肛门排出第十八页,共44页。肠道积气临床表现:1.腹痛、腹胀、嗳气2.有时肠内气体量的多少并不与症状呈正相关,可能与超敏感性肠道有关第十九页,共44页。肠道积气治疗:1.减少吞气2.治疗恶心及一些易致流涎的胃肠病3.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饮料与食品4.进食一些粗糙食品5.选用制酸药、促胃动力药等第二十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概念: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肠梗阻表现,而无导致机械性梗阻证据的一组综合征。部位:常累及小肠,也可发生于结肠,偶侵及食管及胃第二十一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病因:肠平滑肌或神经发生病变分类:继发性和原发性发病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10岁后发病,平均发病年龄<40岁,原发性多在10岁前发病,可见于婴儿第二十二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慢性继发性假性肠梗阻(CSIP):多见1.病因:系统硬化症、皮肌炎、红斑狼疮、甲减、糖尿病、淀粉样变性、发射性肠炎、铅中毒及某些药物第二十三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2.病理:随病因而不同系统硬化症--肠壁平滑肌萎缩和纤维化淀粉样变性--肠壁肌层有大量淀粉沉积粘液性水肿--肠壁肌层有粘液性水肿物质第二十四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慢性原发性假性肠梗阻(CIIP):不能明确病因,较少见1.内脏肌病1)肠壁平滑肌病变2)家族性或散发性3)主要病理为肠壁环行肌和纵行肌退行性变第二十五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2.内脏神经病1)肠壁肌间神经丛病变2)家族性或散发性3)病理变化为神经元和神经元突起的退行性变和肿胀第二十六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3.肠运动功能异常1)无肌肉或神经的器质性异常2)生理试验测定有肠运动功能的异常3)可能与肠平滑肌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存在缺陷有关第二十七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诊断困难排除性诊断1.诊断要点:

1)有肠梗阻的表现

2)有严重的肠道动力障碍

3)无机械性梗阻的依据第二十八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2.临床特点:

1)病程长2)症状间歇性和反复发作3)CIIP患者发病早、腹胀突出、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可伴消化道其他部位动力异常4)很少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的体征5)腹部平片存在液气平、肠管普遍扩张和结肠积气第二十九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3.下列情况时考虑CIP可能:

1)青少年期出现,发作间歇期,腹胀不能完全消失

2)家族中有类似患者

3)有吞咽困难或排尿无力等

4)患有能引起CIP的疾病和服用药物

5)空肠憩室病6)营养状态差或恶液质

第三十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4.有学者认为CIP可能是遗传性疾病美国JohnsHopkins医学中心报道,其收集的43例CIP患者中16.3%具有下述4种遗传标记:1)手指指纹呈拱形第三十一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

2)左心室有二尖瓣脱垂3)肢体关节异常松弛,肢体能过度伸直,拇指能反向伸向腕关节4)患者在10岁前即有便秘症状这4种遗传标记的敏感性不高(33.5-53.5%),但特异性较高(67.4-90.7%),尤其是拱形指纹。第三十二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4.诊断程序:前提是排除机械性肠梗阻

1)对梗阻部位、范围初步判断,针对性选择胃镜(高位梗阻)或结肠镜/钡灌肠(低位梗阻)除外器质性疾病2)症状缓解后,行全消化道造影或小肠造影进一步除外小肠的机械性梗阻3)胃肠道压力测定4)除外CSIP第三十三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鉴别诊断:1.机械性肠梗阻:常见有肠型、肠蠕动波、肠鸣音高亢,肛门无排气,腹泻少见;CIP腹痛多为脐周或全腹持续性胀痛为主,呕吐或腹泻后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第三十四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2.麻痹性肠梗阻:常有明确原因,全腹胀、腹痛轻、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呈全胃肠道广泛充气扩张,多个液气平,充气肠曲间隔增宽,腹脂线模糊甚至消失。第三十五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3.缺血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管缺血所致,表现为先痉挛后麻痹的肠梗阻临床和X线征象,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少数可见于腹腔手术后。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累及范围广,多包括小肠在内,且可有血便。必要时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第三十六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治疗1.治疗原则:继发性——针对原发疾病原发性——对症治疗,目的为改善症状,纠正营养不良,尽力恢复肠动力第三十七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

2.一般治疗1)低脂肪、低渣和低乳糖饮食2)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3)纠正水电解紊乱4)胃肠道外营养5)胃肠减压6)忌用阿片类止痛药和抗胆碱药物第三十八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3.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或改善肠蠕动1)促动力药物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比利阿片类拮抗剂:纳洛酮毒蕈碱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第三十九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2)神经营养剂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33)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的药物广谱抗生素,微生态制剂4)中医中药大承气汤加减、厚朴三物汤第四十页,共44页。慢性假性肠梗阻4.神经阻滞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肾囊封闭、腰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等5.针灸6.手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