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CS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与文的区别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相当受重视,但在西方文论史上却没有这样受关注。在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经典中,这个问题似乎很少论及,他们的散文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是演讲和对话,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关注的不是诗与散文的关系,而是诗与哲学、历史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他认为诗和哲学更接近。他们的思路和我们的不同之处,还在方法上。他们是三分法,而我们则是诗与散文的二分法。我们早期的观念是诗言志、文载道,把诗与散文对举。我们的二分法,虽然形式上是二分,但在内容上,许多论者都强调统一。元好问说:“诗与文,有所记述之谓文,吟咏性情之谓诗,其为言语则一也。”认为表现方法上有异,文为记事,诗为吟咏。这只是把诗文对举,承认诗与文的区别,同时也看到诗与文主要方面的统一。诗与文的差异成为诗词理论家长期争论不休的课题。承认区别容易,而阐明区别则是非常艰难的。明庄元臣认为诗是抒情的,文是说理的。把说理和抒情区别开来,至少在明以前,应该有相当的依据,但是把话说绝了,因而不够深刻严密。明末清初,吴乔则把诗文内涵和形式结合起来考虑。他认为诗的内涵则是“道性情”,诗与文在形式上则是一个说理,一个抒情。他的可贵在于指出由于内涵的不同导致了诗与文形式上的巨大差异:“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文之措辞必副乎意,犹饭之不变米形,啖之则饱也,诗之措词不必副乎意,犹酒之变尽米形,饮之则醉也。”他把诗与文的关系比喻为米饭和酒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天才的灵气。散文由于是说理的,如米煮成饭,并不改变原生材料的形状;而诗是抒情的,感情使原生材料米变形成了酒。不但形态变了,性质也变了。这个说法对千年以来的诗文之辨是一大突破。生活感受在感情的冲击下,发生种种“变异”,是相当普遍的规律。抒情的诗歌形象正是从这变异的规律出发,进入了想象的假定境界,“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就是以感知变异的结果提示情感强烈的原因。创作总是走在理论前面,落伍的理论使得我国古典诗论往往拘泥于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陈说。好像情感直接等于语言,有感情的语言就一定是诗,情感和语言、语言和诗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似的。其实,在情感和语言之间横着一条相当复杂的曲折道路。语言符号并不直接指称事物,而是唤醒有关事物的感知经验。而情感的冲击使感知发生变异,语言符号的有限性以及诗歌传统的遮蔽性,都可能使情志被现成的权威的流行的语言所遮蔽。心中所有,往往笔下所无,言不称意,手中之竹背叛胸中之竹是普遍规律。正因为这样,诗歌创作才需要才华。吴乔明确地把诗歌形象的变异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提上理论前沿,不仅是鉴赏论的,而且是创作论的前沿,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空前。它突破了中国古典文论中形与神对立统一的思路,提出了形与形、形与志对立统一的范畴,这就触动了诗歌形象的假定性。吴乔强调读文如吃饭可以果腹,因为文人“文为人事之实用”,也就是实用价值。而读诗如饮酒,酒可醉人,却不能解决饥寒之困,只在享受精神的解放。因为“诗为人事之虚用”,也就是审美价值。吴乔的理论意义不仅在变形变质,而且在实用和虛用。这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应该是超前的,他意识到诗的审美价值是不实用的,还命名曰虚用。这和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言审美的非实用异曲同工。当然吴乔没有康德那样的思辨能力,这不仅是吴乔的局限,也是诗话题材的局限,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局限,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理论具有超前的性质。(摘编自孙绍振《古典诗论中“诗酒文饭”之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亚里士多德关注诗与哲学、历史的关系,体现了中西方诗文研究思路的不同。B.虽然早期诗论把诗与文对举,但当时也有许多人强调诗与文形式内涵的统一。C.元好问不否认诗与文在表现方法上有异,同时也指出诗与文主要方面的统一。D.庄元臣认为诗是抒情,文则是说理,作者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绝对,不够严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逐层深入,论证了“诗与文的区别”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发展以及重要意义。B.文章第二段列举文论家对诗与文的分析,指出要想阐明二者的区别非常艰难。C.文章中吴乔用米饭和酒作喻,深入分析了诗与文的区别,形象生动具有说服力。D.第四段中作者认为感知因感情而变异,语言和感情之间存在矛盾,表现为言不称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心中有情有时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因此有才华者才能创作优秀的诗歌作品。B.吴乔阐述诗文的理论意义不是研究变形变质,而是体现了“实用”与“虚用”的价值。C.吴乔的“诗酒文饭说”千年以来对诗文之辨是一大突破,具有超前的性质。D.和西方文论相比,中国文论缺少思辨能力,在研究中采用传统的二分法,一直落后。(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人类活动已造成气候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70年以来的50年是过去2000年以来最暖的50年,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高于200万年以来的任何时候。2011年至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革命时期上升了1.09摄氏度,其中约1.07摄氏度的增温是人类活动造成的。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度将比工业革命前上升1.0摄氏度至5.7摄氏度。未来20年,全球温升将达到或超过1.5摄氏度。如果未来几十年内进行全球范围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大幅减排,温升将在本世纪内低于2摄氏度。随着气候变暖,全球许多区域出现并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复合型事件的概率将增加。同时发生极端事件的情况会更加频繁例如高温热浪及干旱并发,极端海平面和强降水叠加造成复合型洪涝事件加剧。未来温升由历史累积和未来排放的温室气体共同决定,实现净零碳排放将有助于控制温升。要将人为引起的全球变暖限制在特定水平,需要限制累积二氧化碳排放,并至少达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在低排放情景中,实现将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目标,需在2050年之后实现净零排放;而实现将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目标,则需要在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并在之后采取强有力的负排放措施。(摘编自庄国泰《气候变化前所未有,灾害防御未雨绸缪》,《人民日报》2021年08月20日)材料二:在4月16日举行的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要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方在峰会上强调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充分彰显中国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中国动力的决心和信心。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反对个别国家将自身利益置于人类整体利益之上,主张各国应自觉履行《巴黎协定》相关义务,有能力的国家和行为体应该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援助弱小国家,提升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如今,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内政外交的重点方向之一。各国应当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展开积极的气候合作,真正做到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商全球气候治理方案、共建全球气候治理规则、共享全球气候治理福祉,化挑战为机遇,造福人类和子孙后代。(摘编自郭言《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中国动力》;《经济日报》2021年4月17日)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介绍,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灾害风险管理,中国气象局将强化基础性工作,通过科技创新支撑气候治理。在中国气候系统关键区,协调推进气候观象台和大气本底站建设,拓展温室气体立体观测网络功能与布局。加强气候变暖对我国典型脆弱地区影响的监测,推进青藏高原气候系统综合观测能力建设,加快冰川站网建设。建立全球百年以上时间尺度地面温度序列。建立完善全球区域一体化大气和陆面再分析系统。基于气象卫星观测数据,研发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产品,研制全球和中国区域植被、海温、冻土、积雪长时间序列气候数据集。推进气候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持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深化气候系统多圈层、多时间尺度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影响过程与机理的认识,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响应与城市效应,分析气候系统突变与反转点等前沿科学问题。发展地球系统模式,实现不同圈层分量模式的高效耦合,继续参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提高东亚区域气候变化模拟与预估水平。研发中国10至30公里高分辨率精细化区域气候模式。开展中国区域极端事件未来预估,关注未来10年至100年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以及可能的“阈值”和突变点。建立中国区域精细化网格月-季-年际预测业务,提高月、季预测和年景预测水平。建设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台。开展面向农业、水资源、海洋、人体健康、基础设施等重点方向的早期灾害预警和风险预估技术,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围绕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和新需求,针对气候变化关键、热点问题开展决策服务。强化气候变化专业服务,例如研发推广适应需求的精准气候保险类产品、建立全国-地方巨灾气候保险模型试点示范区等。(摘编自刘毅《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坚实科学支撑》,《人民日报》2021年8月24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2011年到2020年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地表温度升温约1.07摄氏度。B.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未来2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比工业革命前上升1.5摄氏度或更高。C.高温热浪及干旱并发,极端海平面和强降水叠加造成复合型洪涝事件加剧等极端事件将会随着气候系统变暖更加频繁发生。D.人类如果想实现将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目标,就必须在205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并在之后采取强有力的负排放措施。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彰显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中国动力的决心和信心,中方在峰会上强调了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B.中国主张各国应自觉履行《巴黎协定》相关义务,有能力的国家和行为体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无偿援助弱小国家,提升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C.如今,全球各国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内政外交的重点方向之一,各国也应当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展开积极的气候合作。D.未来温升由历史累积和未来排放的温室气体共同决定,达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有助于人们将人为引起的全球变暖限制在特定水平。6.请结合材料三概括,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气象部门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爸爸的黄羊马知遥我之所以要到依麻木来是因为父亲说,他可以带我打到黄羊。依麻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在山上,我可以发现依麻木其实就在一片戈壁深处,戈壁滩上的垒垒顽石包围着它,那些个老石头从远处看像千军万马,像长着翅膀的马,在大风里往这边来了。好在有这么多比天还高的钻天杨死死地守在依麻木的外面,“马”突然停了,它们的脚在钻天杨的威势下放慢了速度,风速也就减下来,却因为惯性的力量将整个杨树林吹得仰天直嘶。我们走到林子外面碰见了那停驻的千军万马,那漫漫的黄沙和石头气势汹汹。父亲这时候把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看见阳光刺眼地照着我们,我们的影子很矮小。我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我们成了一两只可笑的蚂蚁试探性地往前走,试探性地从嘴里哼出歌。“有时候我们需要等待而不是出击。”出了林子父亲说了头一句话。他竟然开始靠着石头闭眼养神。静静的沙地上不能看见什么,除了石头就是石头。青草和河流在杨树林里,离开我们很远很远。一只野兔是这时候进入我的视野的,它金黄的皮毛和诱人的眼睛在金色的午后的戈壁上模糊而闪亮。最为奇怪的是它好像就是为了让我注意它并抓它。它不住地往我这里望,含情脉脉,望了一阵,看我无动于衷就向前挪了挪,然后就停住,故意别过脑袋,眼睛却斜视着,看我还是一动不动的,它又往我这边挪了挪。“爸,这有一只野兔。”我望望父亲。父亲睡着了。我小心翼翼地操起了身边的木棍,然后高高举起。野兔就在那时候往前跑了。一会儿往东,一会儿突然折向北,我不得不不断地调整路线。野兔忽然停住了,它好像无所畏惧地冲着我扑过来的方向,高昂着它的头,我挥舞着手中的大棍,打出去,冲着那野兔的头顶打过去。木棍就在要出未出之际,我看清了那只野兔的眼睛,慈爱的眼睛里盛满了母爱的柔情,我惊出一身冷汗。我忽然停住了,抓住了要扔出去的大棍,我看见那野兔已经逃了很远,它在很远处转身看了看我,然后消失在一片黄尘中。我回身往后看,希望能看见我的父亲或者那块石头。无边的戈壁大海一样地淹没了那巨大的石头,更没有父亲的影子。我想冲着有树的地方走就能到达依麻木,可我看不见树木的影子。那些绿色,刚刚还伴在我身边的那些河流的声音突然销声匿迹,我意识到我迷失在戈壁深处了。我听见了由远及近的巨大的脚步声,我能感受到我内心的恐惧和不安。“黄羊——”我惊呼起来。这时,就看见了一只我想象中的黄羊,那绝对是一只黄羊,全色的皮毛闪闪发光,照亮了整个大山照亮了整个沉闷的戈壁。它高耸着它巨大的如同戈壁岩石的头,木然地盯视着这个土地。也就在我叫出这一声的时候,我听见了一声沉闷的枪响,如同从河流深处传来的一声波浪,如同沉睡中的一声惊叫,拍打着翅膀冲着这边过来了。我看见那只金色的黄羊一头栽倒在山梁上,然后它沉重的身体慢慢顺着山梁开始往下滑。我快步向它冲过去,我不顾一切。我终于到了黄羊的身边,它深情的眼睛说:“我的孩子,我一直在等待你的到来。你终于来了。”它说完就闭上了眼睛。接着我又听见了形同拍打着翅膀飞来的子弹的沉闷的呼啸声,接着我扶着黄羊的手臂上开始流下鲜血。我趴在黄羊温暖而潮湿的胸前,我能听见那有力的心脏的跳动。然后我感到自己的眼里注满了泪水,身上开始寒冷。我感到自己正侧身躲进黄羊的体内,慢慢地变大变大,最后躺在山梁上的黄羊就成了我,而真正的黄羊如一阵清风悠悠而去。我接着听见了父亲的脚步声在走近。接着,父亲用力将我扛在肩上,如同扛着一头牛。我想大声喊,可我听见发出的声音是一只家养的绵羊发出的可怜兮兮的叫声。那声音时断时续,如同含混不清的梦呓。最后我只有温情的眼神,我的眼神正对着父亲的眼神。父亲看了我一眼就转过身去,他大声地唱着歌,然后大叫着我的名字:“儿子,快来,看父亲给你打着黄羊了。父亲不是吹牛皮。”我看见了父亲的得意,我想父亲无非是想把这份得意在自己的儿子面前表露出来,现在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我无法再目睹找不到儿子的父亲是怎么惊慌失措地调动所有的当地人开始寻找,是怎么百思不得其解,儿子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村里人在父亲伤心沉闷的时候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剥我的皮了,他们喜气洋洋。在传说黄羊已经被宰杀干净的时节里,猎到了一只黄羊,这无论如何是该庆贺的事情。“黄羊好呀,浑身是宝,明天拿到集市上可以卖个好价钱,管它是不是自己的祖先呢!”一把刀熟练地取走了我的心,接着是我热乎乎的肝脏,我的皮被几个高手完好无损地剥下来,这可是金黄色的少见的黄羊皮。一村的人都围过来,排着队等着分我的肉——我再也无力看下去,我闭上了我的眼,当一把砍刀冲着我的肋骨砍下去的时候。那时候我知道了“依麻木”,它的含义就是黄羊之乡。(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将笔触伸向戈壁滩,对“依麻木”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营造了苍茫、悠远、厚重的意境,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B.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在广袤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何其的渺小。C.父亲打死黄羊,,把黄羊扛在肩上时,他“看了我一眼就转过身去”,刻画了此时父亲对于打死黄羊已经感到后悔的心理。D.小说对野兔和黄羊的神态尤其眼睛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彰显出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赞颂。8.小说标题为“爸爸的黄羊”,讲述爸爸带我打黄羊的故事,却对“抓野兔”的情节着墨较多,为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9.“魔幻手法”是一种运用怪诞离奇的情节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该手法在这篇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洛阳,自归天子。天子为骨肉故,不忍致法,废以为郃阳侯。高帝十一年秋,淮南王英布反,高帝自将往诛之。刘仲子沛侯濞年二十,有气力,以骑将从破布军蕲西,布走。乃立濞于沛为吴王。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诸吴使来,辄系责治之。吴王恐,为谋滋甚。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馀年,以故能使其众。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然,遂发兵西。吴少将桓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真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毋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吴王问诸老将,老将曰:“此少年推锋之计可耳,安知大虑乎!”于是王不用桓将军计。吴王兵既破,败走。初,吴王之度淮,保东越。东越兵可万馀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汉使人以利啖东越,东越即绐吴王,吴主出劳军,即使人鏦杀吴王,盛其头,驰传以闻。吴王子子华、子驹亡走闽越。(节选自《史记·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B.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C.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D.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饮博,指饮酒赌博。文中吴王太子陪伴皇太子饮酒赌博,皇太子酒后失手伤人。B.藩臣,拱卫王室之臣,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一方。C.践更,古代的一种徭役。轮到的可以出钱雇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叫践更。D.闾里,乡里,泛指民间。闾和里都是古代的居民组织单位,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闾或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帝之所以封刘濞为吴王,一是由于顾念自己的兄长刘濞的父亲刘仲被废黜为侯,二是因为刘濞跟随自己击退了叛将英布有功。B.吴王刘濞能够支使民众,主要是因为他拥有铜矿海盐的便利和富足,免除百姓赋税,给服役的士兵发代役金,礼贤下士并赏赐平民。C.吴王太子被皇太子打死又被送回吴国下葬,是吴王违忤藩臣礼节的直接原因;吴王最终因谋害同宗、叛乱失败而被杀害。D.吴少将桓将军懂兵法有谋略,根据吴汉两军的兵种特点和武器装备提出了有利的攻占计策;但由于老将的偏见,吴王并没有采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洛阳,自归天子。(2)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正月崇让宅李商隐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注]崇让宅是李商隐的岳父在洛阳崇让坊的宅邸,李商隐夫妻二人曾居住于此。该诗作于李商隐妻子去世后。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紧扣题目,写崇让宅重门紧锁、青苔掩地、回廊楼阁深迥冷落的荒寂之景。B.颔联写农历正月风寒频仍、温煦迟迟、清凉夜露中春花尚未开放的凄冷景况。C.颈联通过“蝙拂帘旌”“鼠翻窗网”,以动写静,表现诗人在寂静的夜里孤独难眠。D.诗歌描写环境,从白天到夜晚、由内到外、俯仰视听,衬托出诗人复杂的心境。15.《乐府解题》曰“《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夫之来也。”诗歌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鱼我所欲也》中“”一句批评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并用“”一句指出他们的行为丢失了初心。(2)《蜀道难》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展示蜀道开辟过程的两句是“,”。(3)《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则六国能抵御强秦;“”,则秦可江山永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至高级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创造的璀璨文明星河中,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风雨始终传承不坠、,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文明传统的现代承续和创新发展。”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始终屹立人类文明发展潮头,永续不绝,创化日新。()生生不息、的伟大文明传统,是中华民族从容应对一切的充沛精神底气、丰厚智慧与不竭力量源泉。正是基于这一伟大文明传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高度的自觉自信和坚实的底气定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创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铸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不朽传奇。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历久弥新承上启下惊涛骇浪素养B.老而弥坚薪火相传波涛汹涌素养C.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惊涛骇浪滋养D.老而弥坚承上启下波涛汹涌滋养18.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除中华文明外,哪个原生文明同样经受住了历史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却延续至今?B.除中华文明外,还没有哪个原生文明同样经受住了历史的种种磨难和考验而延续至今。C.还没有哪个原生文明经受住了同样历史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却延续至今,除中华文明外。D.哪个原生文明经受住了同样历史的种种磨难和考验而延续至今,除中华文明外?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高度的自觉自信和坚实的底气定力,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探索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B.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高度的自觉自信和坚实的底气定力,探索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C.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高度的自觉自信和坚实的底气定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D.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高度的自觉自信和坚实的底气定力,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阿尔茨海默病是引起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老年人寿命和生活质量。目前的研究认为,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在脑内形成的淀粉样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最显著的病理特征和致病机制。因此,Aβ已经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最重要的靶点。然而,开发一种既能够识别淀粉样蛋白-β,①的药物是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的重大挑战。为此,课题组首次将杂多价共组装的概念运用到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根据Aβ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了由环糊精和环芳烃组成的共组装体(新型化合物),并探讨了该化合物②。研究团队发现,共组装体表现出很好的解聚Aβ纤维和阻止神经细胞死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共组装体可以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障碍、氧化应激、神经元的死亡和神经炎症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业界认为,这样的共组装体将有望成为一种③,广大患者和家属带来新的希望。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21.请阅读上面这段文字,将其压缩为一句话新闻。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18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知足常乐、活在当下是人间常态;也有人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长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XCS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语文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B(原文第二段,我们的二分法,是一种形式,但在内容上,许多论者都强调统一。B项,内容与形式混在一起。)2.(3分)A(“逐层深入”有误。)3.(3分)A(B项依据原文最后一段“吴乔的理论意义不仅在变形变质,而且在实用和虚用”;C项“千年以来”有误;D项“落后”于文无据。)(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3分)A(A项缺少“工业革命时期”这个参照,范围扩大。)5.(3分)D(A项强加因果;B项“无偿”无中生有;C项第一个“各国”与原文“全球主要经济体”信息不符。)6.(6分)①基础建设方面:完善气候系统观测站网建设,加强气候系统大数据能力建设。②理论研究方面:提高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推进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③技术服务方面:发展预估技术,加强预警。强化气候变化技术服务支持。(每点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3分)C(“后悔”错误)8.(6分)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因为追野兔,“我”才会在戈壁滩中迷失道路。②为下文做铺垫。面对野兔慈爱的眼睛,“我”的木棍并未打出去,“我”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为后文看见黄羊倒下,“我”不顾一切冲过去以及流泪做了铺垫。③刻画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我”原本要用木棍打野兔,后来看到野兔眼睛中的慈爱,想到了母爱,惊出一身冷汗于是住手。体现了“我”的善良。=4\*GB3④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主旨,启发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每点2分,任答三条即可得满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6分)(1)体现:①黄羊被父亲被杀死后,“我”躲进黄羊的体内,慢慢地变大变大,“我”成了黄羊。②“我”变成黄羊后,目睹了黄羊之乡的人们宰杀分割黄羊的过程。(2)作用:①打破传统叙事逻辑的限制,使情节叙述和人物心理刻画更加自由。②更能深刻揭露现实,表现文章主旨。用荒诞不经的现实,曲折揭示出伤害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己,引发读者对“人类该如何与大自然相处”的思考。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体现2分;作用4分,答对两点即可;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3分)D(原文标点为“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11.(3分)A(饮博,指饮酒下棋。博是博弈、下棋。)12.(3分)A(于文无据。顾念刘仲被废为侯,不一定是刘濞被封吴王的原因。)13.(10分)(1)匈奴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丢弃封国逃跑,抄小路跑到洛阳,向天子自首。(“亡”1分,“间”1分,“走”1分;句意2分)(2)吴王刘濞担心削地不停止,就借此机会公开(自己的)谋划,要起兵发难。(“已”1分,“发”1分,“举”1分;句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3分)D(环境描写应该是由外到内。)15.(6分)情感: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思念亡妻的悲伤之情。手法: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实写“背灯”独处,虚写“馀香”“犹歌”,诗人神思恍惚间仿佛在与妻子共语,在不知不觉间哼唱起表达思念丈夫之情的《起夜来》,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或者:从对面(对方)入手、主客移位、推己及人。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妻子,却写仿佛听到妻子在唱《起夜来》。这样从对方的思念入手,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思念之深沉,思情之惨苦。(情感2分,手法4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6分)(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使六国各爱其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3分)C(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老而弥坚:人虽已老,但志向却更加坚定。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惊涛骇浪:汹涌的波浪。比喻处境恶劣或经历曲折不平。波涛汹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素养:平日的修养。滋养:养分;养料。)18.(3分)B(A、C项“经受住了”与“延续至今”之间不是转折关系。C、D项“同样”应修饰“经受”。)19.(3分)B(A、C项语序不当,应先“开辟了……新道路”后“创造了……新形态”。D项搭配不当,“开辟了”与“文明新形态”不搭配。)20.(6分)①又能(1分)消除淀粉样斑块(或“抑制淀粉样斑块形成”)(1分)②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效果)=3\*GB3③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药物(每空2分;若答其他,可酌情给分。)21.(5分)研究团队提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新策略四、写作(60分)22.参考立意:①人应该知足常乐,活在当下②人应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3\*GB3③人既要知足常乐,活在当下,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具体评分标准参考202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